第09讲:圆锥曲线中的斜率问题(一)-冲刺高考数学压轴题——圆锥曲线专题全面复习讲义(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09讲:圆锥曲线中的斜率问题(一)-冲刺高考数学压轴题——圆锥曲线专题全面复习讲义(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九讲:斜率问题(一)
【学习目标】
基础目标:掌握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简单性质;
应用目标:掌握直线与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斜率的求解;
拓展目标:能够熟练应用点差法推导中点弦公式,并灵活应用中点弦和相关第三定义.
素养目标:通过数形结合,转化与化归等思想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和逻辑分析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和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
【基础知识】
1、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设直线,圆锥曲线,把二者方程联立得到方程组,消去得到一个关于的方程.
(1)当时,
方程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即直线与圆锥曲线有两个交点;
方程有两个相同的实数解,即直线与圆锥曲线有一个交点;
方程无实数解,即直线与圆锥曲线无交点.
(2)当时,方程为一次方程,若,方程有一个解,此时直线与圆锥曲线有一个交点;
若,方程无解,此时直线与圆锥曲线没有交点.
2、圆锥曲线的中点弦问题
(1)为椭圆的弦,,弦中点M(x0,y0),则所在直线的斜率为,弦的斜率与弦中点M和椭圆中心O的连线的斜率之积为定值.
(2)AB为双曲线的弦,,弦中点M(x0,y0),则AB所在直线的斜率为,弦AB的斜率与弦中点M和双曲线中心O的连线的斜率之积为定值.
(3)在抛物线中,以M(x0,y0) 为中点的弦所在直线的斜率.
【考点剖析】
考点一:位置关系(交点个数)
例1.已知抛物线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过点 的直线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
(1)求抛物线的方程;
(2)求直线的方程.
【答案】(1);(2)或或.
解析:(1)因抛物线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于是得,
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
(2)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为,由消去y并整理得:,
当时,,点是直线与抛物线唯一公共点,因此,,直线方程为,
当时,,此时直线与抛物线相切,直线方程为,
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y轴与抛物线有唯一公共点,直线方程为,
所以直线方程为为或或.
变式训练1:已知O,F分别是抛物线的顶点和焦点,动点M与点O的距离是它与点F的距离的一半.
(1)求动点M的轨迹;
(2)若过点的直线l与动点M的轨迹有且只有一个交点,求直线l的方程.
【答案】(1)点M的轨迹是以为圆心,半径为2的圆;(2)或.
解析:(1)设,依题意,,由得:,
化简得,即,
所以,点M的轨迹是以为圆心,半径为2的圆.
(2)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设其方程为,即,
因直线l与动点M的轨迹有且只有一个交点,由(1)知,即直线l与圆N相切,
由圆心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半径2得:,解得,
直线l的方程为,当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时,其方程为,显然与圆N相切,
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或.
变式训练2:已知双曲线C:的焦距为4,且过点.
(1)求双曲线方程;
(2)若直线与双曲线C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求实数的值.
【答案】(1);(2),.
解析:(1)由题意可知双曲线的焦点为和,
根据定义有.
,又,所以,,.
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
(2)因为双曲线的方程为,所以渐近线方程为;
由,消去整理得.
①当即时,此时直线与双曲线的渐近线平行,此时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于一点,符合题意;
②当即时,由,解得,
此时直线双曲线相切于一个公共点,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的所有取值为,.
变式训练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到两点的距离之和等于,设点的轨迹为曲线.
(1)求曲线的方程.
(2)若直线与曲线有公共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2).
解析:(1)由己知得
由椭圆定义可知,轨迹是以,为焦点,焦距长,长轴长的椭圆.
所以,
所以曲线的方程是.
(2)由得.

因为直线与曲线有公共点,
所以,即,
解得,或.
故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考点二:中点弦公式(椭圆:点差法)
例1.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点在上.
(1)求的方程;
(2)直线不过原点且不平行于坐标轴,与有两个交点,线段的中点为.证明:直线的斜率与直线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
【答案】(1)(2).
解析:(Ⅰ)由题意有解得,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
(Ⅱ)设直线,,把代入得
故,于是直线OM的斜率即,所以直线OM的斜率与直线的斜率乘积为定值.
变式训练1:已知动点与平面上点,的距离之和等于.
(1)求动点的轨迹方程;
(2)若经过点的直线与曲线交于,两点,且点为的中点,求直线的方程.
【答案】(1);(2)
解析:(1)设点的坐标为,,由椭圆定义可知,点轨迹是以,为焦点的椭圆,,,,动点的轨迹的方程为.
(2)解:显然直线的斜率存在且不等于,设,,则,,又、在椭圆上,所以,,两式相减得,即所以,即,即,所以直线的方程为,即;
变式训练2:已知椭圆E:的左,右焦点分别为,,点在E上,且.
(1)求E的标准方程;
(2)若直线l与E交于A,B两点,且AB中点为,求直线l的方程.
【答案】(1);(2)
解析:(1)由,可得,解得,
所以椭圆方程为:,又点在E上,则有,解得,
所以椭圆E的标准方程为:.
(2)设,代入椭圆方程中有,
变形有,
因为AB中点为,所以,,
所以,
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即为.
变式训练3: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过且与轴垂直的直线交椭圆于点,直线与轴的交点为.
(1)求椭圆的离心率;
(2)过点且斜率不为0的直线交椭圆于、点,线段的中点为点,求证:直线的斜率与直线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
【答案】(1);(2)证明见解析.
解析:(1)设点,把代入椭圆方程,
又有,可得点,或(舍).
因为轴且为线段的中点,则,
即,所以离心率.
(2)设点,,中点,直线的斜率为,直线斜率为.
由(1)知,,则椭圆方程为(*).
方法一:直线的方程为代入椭圆方程(*),
整理得.
则,所以,代入,
可得,则中点.
所以直线斜率为,因此.
方法二:把点,点分别代入椭圆方程(*),
得,(1)-(2)得.
也就是.
即,
又,.
因此.
考点三:中点弦公式(抛物线:点差法)
例1.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F,第四象限的一点在C上,且.
(1)求C的方程和m的值;
(2)若直线l交C于A,B两点,且线段AB中点的坐标为,求直线l的方程及线段AB的长.
【答案】(1),;(2),
解析:(1)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
由抛物线定义得,,
解得,所以抛物线C的方程为.
将代入C的方程得,,解得,
因为点P在第四象限,所以.
(2)由题意易知直线l的斜率显然存在,设直线l的斜率为k,,,
则有两式作差得,则,
因为线段AB中点的坐标为,所以,所以,
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即,
联立得,
则,,
所以.
变式训练1:已知是抛物线的焦点,直线交拋物线于、两点.
(1)若直线过点且,求;
(2)若平分线段,求直线的方程.
【答案】(1);(2).
解析:(1)设点、,则直线的倾斜角为,易知点,
直线的方程为,联立,可得,
由题意可知,则,,因此,.
(2)设、,
若轴,则线段的中点在轴上,不合乎题意,所以直线的斜率存在,
因为、在抛物线上,则,两式相减得,
又因为为的中点,则,
所以,直线的斜率为,
此时,直线的方程为,即.
变式训练2:已知抛物线上的点到其焦点F的距离为5.
(1)求C的方程;
(2)过点的直线l交C于A,B两点,且N为线段的中点,求直线l的方程.
【答案】(1);(2)
解析:(1)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
解得:,
∴C的方程为;
(2)设,
则,两式作差得,
∴直线l的斜率,
∵为的中点,
∴,∴,
∴直线l的方程为,
即(经检验,所求直线符合条件).
考点四:中点弦公式(双曲线:点差法)
例1.已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一个焦点到该渐近线的距离为1.
(1)求的方程;
(2)经过点的直线交于两点,且为线段的中点,求的方程.
【答案】(1);(2)
解析:(1)双曲线的渐近线为,即,
所以,
又焦点到直线的距离,所以,
又,所以,,所以双曲线方程为
(2)设,,直线的斜率为,则,,
所以,,
两式相减得,即
即,所以,解得,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即,
经检验直线与双曲线有两个交点,满足条件,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
变式训练1:已知双曲线C的渐近线方程为,且是双曲线上一点.
(1)求双曲线C的标准方程及离心率;
(2)过点的直线与双曲线C交于不同的两点A B,且线段AB恰好被点M平分,求直线AB的方程.
【答案】(1),;(2)
解析:(1)因为双曲线C的渐近线方程为,
所以设双曲线C的方程为:,
又因为双曲线经过点,
所以,
解得,
所以双曲线C的标准方程为:;
(2)设,,
因为点为线段AB的中点,
所以有,,
所以
所以,
又因为AB的中点M在双曲线内部,
所以符合题意
所以直线AB的方程为:,
即:.
变式训练2:.已知双曲线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轴上,离心率,焦距为.
(1)求该双曲线方程.
(2)是否定存在过点的直线与该双曲线交于、两点,且点是线段的中点若存在,请求出直线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2)不存在,理由见解析.
解析:(1)设双曲线方程为:
由离心率,焦距为,则,,,
则双曲线方程为:;
(2)假设存在过点的直线与该双曲线交于,两点,
且点是线段的中点.
设过的直线方程为:,
,两点的坐标为,,,,
则,,
相减可得,
由为的中点,则,,
则,
即有直线的方程:,即有,
代入双曲线方程,可得,,
检验判别式为,方程无解.
故不存在过点的直线与该双曲线交于,两点,
且点是线段的中点.
变式训练3:已知双曲线::(,)与有相同的渐近线,且经过点.
(1)求双曲线的方程;
(2)已知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不同的两点 ,且线段的中点在圆上,求实数的值.
【答案】(1);(2).
解析:(1)由题意,设双曲线的方程为,又因为双曲线过点,,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
(2)由得
设,则,,所以
则中点坐标为,代入圆
得,所以.
考点五:椭圆的第三定义(推导公式)
例1.已知椭圆C:()的离心率为,并且经过点,
(1)求椭圆C的方程;
(2)设点关于坐标原点的对称点为,点为椭圆C上任意一点,直线的斜率分别为,,求证:为定值.
【答案】(1);(2)证明见解析
解析:(1)由题意解得,.
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
(2)因为点关于坐标原点的对称点为,所以的坐标为.
,,所以,
又因为点为椭圆C上的点,所以.

变式训练1: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上顶点,M、N为椭圆上异于点P且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
(1)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
(2)求证为定值.
【答案】(1);(2)证明见解析
解析:(1)由题意知,,
根据得:,故: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
(2)依据题意可设,,则,.
因此,又因为在椭圆C上,满足,
即,所以:,得证.
变式训练2: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其右焦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直线交椭圆于,两点,椭圆右顶点为,求证:直线,的斜率乘积为定值,并求出该定值.
【答案】(1);(2)证明见解析,定值
解析:(1)由题意,右焦点,,,,,,
椭圆的标准方程;
(2)由(1)可得椭圆右顶点,由题意,直线和直线的斜率存在且不为,
直线与椭圆联立,可得,
不妨设,,,
,,
直线和直线的斜率的积为,
直线和直线的斜率乘积为定值.
变式训练3:已知O为坐标原点,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点P在双曲线C上,点,分别为双曲线C的左右焦点,.
(1)求双曲线C的标准方程;
(2)已知点,,设直线PA,PB的斜率分别为,.证明:为定值.
【答案】(1);(2)证明见解析
解析:(1)由题知:
由双曲线的定义知:,
又因为,所以,所以
所以,双曲线C的标准方程为
(2)设,则
因为,,所以,
所以
【当堂小结】
1、知识清单:
(1)直线与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位置关系;
(2)圆锥曲线的中点弦问题;
2、易错点:点差法的计算;
3、考查方法:数形结合思想,数与形的转化;
4、核心素养:数学运算,数学抽象.
【过关检测】
1.已知曲线上任一点与点的距离与它到直线的距离相等.
(1)求曲线的方程;
(2)求过定点,且与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的方程.
【答案】(1);(2),,
解析:(1)所题意曲线是以为焦点,直线为准线的抛物线,,,
所以抛物线方程是;
(2)易知直线与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直线与抛物线相切了,只有一个公共点,
设直线与抛物线相切,,,,,
切线方程为,
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
2.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点E在椭圆C上,且,,.
(1)求椭圆C的方程:
(2)直线l过点,交椭圆于点A,B,且点P恰为线段AB的中点,求直线l的方程.
【答案】(1);(2)
解析:(1)∵点E在椭圆C上,
∴,即.
在中,,
∴椭圆的半焦距.
∵,
∴椭圆的方程为.
(2)设,,若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显然不符合题意.
从而可设过点的直线的方程为,
将直线的方程代入椭圆的方程,得,
则.
∵P为线段AB的中点,
∴,解得.
故直线的方程为,
即(经检验,所求直线方程符合题意).
3.已知的周长为且点的坐标分别是,,动点的轨迹为曲线.
(1)求曲线的方程;
(2)直线过点,交曲线于两点,且为的中点,求直线的方程.
【答案】(1);(2).
解析:(1),又周长为,,
点轨迹,即曲线是以为焦点的椭圆(不包含椭圆与轴的交点),
设曲线方程为,,,解得:,,

曲线的方程为;
(2)设,,则,,
,,
,即直线斜率,
直线方程为,即.
4.已知椭圆C的焦点为,,过的直线与椭圆C交于A,B两点.若的周长为.
(1)求椭圆C的方程;
(2)椭圆中以为中点的弦所在直线方程.
【答案】(1);(2).
解析:(1)由已知得,则,
又由,可得,
所以椭圆方程为.
(2)根据题意得中点弦的斜率存在,且在椭圆内,
设,,,,
所以,,
两式作差,得,
所以,
所以,
所以,
所以中点弦的方程为,
所求的直线方程.
5.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经过C的焦点垂直于x轴的直线被C所截得的弦长为12.
(1)求C的方程;
(2)设A,B是C上两点,线段AB的中点为,求直线AB的方程.
【答案】(1);(2)
解析:(1)因为C的离心率为2,所以,
可得.将代入
可得,由题设.解得,
,,
所以C的方程为.
(2)设,,则,.
因此,即.
因为线段AB的中点为,所以,
,从而,于是直线AB的方程是.
6.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焦点坐标为.
(1)求C的方程;
(2)经过点的直线l交C于A,B两点,且M为线段AB的中点,求l的方程.
【答案】(1);(2).
解析:(1)双曲线C的渐近线方程为,则,且,解得,.
所以C的方程为.
(2)设,,直线l的斜率为k,
则,两式相减,得,
即,所以,即.
直线l的方程为,即.
经检验,直线与双曲线C有两个交点,满足条件,
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
7.双曲线 ,离心率 ,虚轴长为 2 .
(1)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2)经过点的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于两点,且为的中点,求直线的方程.
【答案】(1);(2)
解析:(1)∵,,∴,,
∵,∴,∴,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2)设以定点为中点的弦的端点坐标为,
可得,,
由在双曲线上,可得:,
两式相减可得以定点为中点的弦所在的直线斜率为:
则以定点为中点的弦所在的直线方程为,即为,
联立方程得:,,符合,
∴直线的方程为:.
8.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上顶点,M、N为椭圆上异于点P且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
(1)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
(2)求证为定值.
【答案】(1);(2)证明见解析
解析:(1)由题意知,,
根据得:,故: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
(2)依据题意可设,,则,.
因此,又因为在椭圆C上,满足,
即,所以:,得证.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动点到点的距离和它到直线的距离之比为.动点的轨迹为曲线.
(1)求曲线的方程,并说明曲线是什么图形;
(2)已知曲线与轴的交点分别为,点是曲线上异于的一点,直线的斜率为,直线的斜率为,求证:为定值.
【答案】(1),曲线是以为焦点的椭圆;(2)证明见解析.
解析:(1)设点坐标为,根据题意,得

左右同时平方,得,
整理得,,即,
所以曲线的方程是,
曲线是以为焦点的椭圆.
(2)由题意得,设的坐标是,
因为点在曲线上,所以,
因为,
所以,
所以为定值.
10.已知椭圆过点,其右焦点为.
(1)求椭圆的方程;
(2)设为椭圆上一动点(不在轴上),为中点,过原点作的平行线,与直线交于点. 问:直线与斜率的乘积是否为定值?若为定值,求出该值;若不为定值,请说明理由.
【答案】(1);(2)是定值,
解析:(1)因为椭圆过点,其右焦点为
所以,即,所以,
所以椭圆方程为
(2)设,则,
所以,所以过原点与的平行的线的方程为,
所以,
所以,,
所以,
因为,故,
所以,
所以直线与斜率的乘积是为定值.第九讲:斜率问题(一)
【学习目标】
基础目标:掌握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简单性质;
应用目标:掌握直线与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斜率的求解;
拓展目标:能够熟练应用点差法推导中点弦公式,并灵活应用中点弦和相关第三定义.
素养目标:通过数形结合,转化与化归等思想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和逻辑分析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和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
【基础知识】
1、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设直线,圆锥曲线,把二者方程联立得到方程组,消去得到一个关于的方程.
(1)当时,
方程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即直线与圆锥曲线有两个交点;
方程有两个相同的实数解,即直线与圆锥曲线有一个交点;
方程无实数解,即直线与圆锥曲线无交点.
(2)当时,方程为一次方程,若,方程有一个解,此时直线与圆锥曲线有一个交点;
若,方程无解,此时直线与圆锥曲线没有交点.
2、圆锥曲线的中点弦问题
(1)为椭圆的弦,,弦中点M(x0,y0),则所在直线的斜率为,弦的斜率与弦中点M和椭圆中心O的连线的斜率之积为定值.
(2)AB为双曲线的弦,,弦中点M(x0,y0),则AB所在直线的斜率为,弦AB的斜率与弦中点M和双曲线中心O的连线的斜率之积为定值.
(3)在抛物线中,以M(x0,y0) 为中点的弦所在直线的斜率.
【考点剖析】
考点一:位置关系(交点个数)
例1.已知抛物线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过点 的直线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
(1)求抛物线的方程;
(2)求直线的方程.
变式训练1:已知O,F分别是抛物线的顶点和焦点,动点M与点O的距离是它与点F的距离的一半.
(1)求动点M的轨迹;
(2)若过点的直线l与动点M的轨迹有且只有一个交点,求直线l的方程.
变式训练2:已知双曲线C:的焦距为4,且过点.
(1)求双曲线方程;
(2)若直线与双曲线C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求实数的值.
变式训练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到两点的距离之和等于,设点的轨迹为曲线.
(1)求曲线的方程.
(2)若直线与曲线有公共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考点二:中点弦公式(椭圆:点差法)
例1.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点在上.
(1)求的方程;
(2)直线不过原点且不平行于坐标轴,与有两个交点,线段的中点为.证明:直线的斜率与直线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
变式训练1:已知动点与平面上点,的距离之和等于.
(1)求动点的轨迹方程;
(2)若经过点的直线与曲线交于,两点,且点为的中点,求直线的方程.
变式训练2:已知椭圆E:的左,右焦点分别为,,点在E上,且.
(1)求E的标准方程;
(2)若直线l与E交于A,B两点,且AB中点为,求直线l的方程.
变式训练3: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过且与轴垂直的直线交椭圆于点,直线与轴的交点为.
(1)求椭圆的离心率;
(2)过点且斜率不为0的直线交椭圆于、点,线段的中点为点,求证:直线的斜率与直线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
考点三:中点弦公式(抛物线:点差法)
例1.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F,第四象限的一点在C上,且.
(1)求C的方程和m的值;
(2)若直线l交C于A,B两点,且线段AB中点的坐标为,求直线l的方程及线段AB的长.
变式训练1:已知是抛物线的焦点,直线交拋物线于、两点.
(1)若直线过点且,求;
(2)若平分线段,求直线的方程.
变式训练2:已知抛物线上的点到其焦点F的距离为5.
(1)求C的方程;
(2)过点的直线l交C于A,B两点,且N为线段的中点,求直线l的方程.
考点四:中点弦公式(双曲线:点差法)
例1.已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一个焦点到该渐近线的距离为1.
(1)求的方程;
(2)经过点的直线交于两点,且为线段的中点,求的方程.
变式训练1:已知双曲线C的渐近线方程为,且是双曲线上一点.
(1)求双曲线C的标准方程及离心率;
(2)过点的直线与双曲线C交于不同的两点A B,且线段AB恰好被点M平分,求直线AB的方程.
变式训练2:已知双曲线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轴上,离心率,焦距为.
(1)求该双曲线方程.
(2)是否定存在过点的直线与该双曲线交于、两点,且点是线段的中点若存在,请求出直线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变式训练3:已知双曲线::(,)与有相同的渐近线,且经过点.
(1)求双曲线的方程;
(2)已知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不同的两点 ,且线段的中点在圆上,求实数的值.
考点五:椭圆的第三定义(推导公式)
例1.已知椭圆C:()的离心率为,并且经过点,
(1)求椭圆C的方程;
(2)设点关于坐标原点的对称点为,点为椭圆C上任意一点,直线的斜率分别为,,求证:为定值.
变式训练1: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上顶点,M、N为椭圆上异于点P且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
(1)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
(2)求证为定值.
变式训练2: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其右焦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直线交椭圆于,两点,椭圆右顶点为,求证:直线,的斜率乘积为定值,并求出该定值.
变式训练3:已知O为坐标原点,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点P在双曲线C上,点,分别为双曲线C的左右焦点,.
(1)求双曲线C的标准方程;
(2)已知点,,设直线PA,PB的斜率分别为,.证明:为定值.
【当堂小结】
1、知识清单:
(1)直线与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位置关系;
(2)圆锥曲线的中点弦问题;
2、易错点:点差法的计算;
3、考查方法:数形结合思想,数与形的转化;
4、核心素养:数学运算,数学抽象.
【过关检测】
1.已知曲线上任一点与点的距离与它到直线的距离相等.
(1)求曲线的方程;
(2)求过定点,且与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的方程.
2.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点E在椭圆C上,且,,.
(1)求椭圆C的方程:
(2)直线l过点,交椭圆于点A,B,且点P恰为线段AB的中点,求直线l的方程.
3.已知的周长为且点的坐标分别是,,动点的轨迹为曲线.
(1)求曲线的方程;
(2)直线过点,交曲线于两点,且为的中点,求直线的方程.
4.已知椭圆C的焦点为,,过的直线与椭圆C交于A,B两点.若的周长为.
(1)求椭圆C的方程;
(2)椭圆中以为中点的弦所在直线方程.
5.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经过C的焦点垂直于x轴的直线被C所截得的弦长为12.
(1)求C的方程;
(2)设A,B是C上两点,线段AB的中点为,求直线AB的方程.
6.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焦点坐标为.
(1)求C的方程;
(2)经过点的直线l交C于A,B两点,且M为线段AB的中点,求l的方程.
7.双曲线 ,离心率 ,虚轴长为 2 .
(1)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2)经过点的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于两点,且为的中点,求直线的方程.
8.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上顶点,M、N为椭圆上异于点P且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
(1)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
(2)求证为定值.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动点到点的距离和它到直线的距离之比为.动点的轨迹为曲线.
(1)求曲线的方程,并说明曲线是什么图形;
(2)已知曲线与轴的交点分别为,点是曲线上异于的一点,直线的斜率为,直线的斜率为,求证:为定值.
10.已知椭圆过点,其右焦点为.
(1)求椭圆的方程;
(2)设为椭圆上一动点(不在轴上),为中点,过原点作的平行线,与直线交于点. 问:直线与斜率的乘积是否为定值?若为定值,求出该值;若不为定值,请说明理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