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学案(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学案(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第五课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议题式教学(学案)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把握关系判断中的事物的性质、掌握正确运用关系判断的要求及其社会意义
学习目标
1.通过情境案例探究学习活动,能够概括、写出简单判断、性质判断、关系判断的含义、逻辑结构和分类;
2.通过情境案例探究学习,能够评述关系判断中的“关系的性质”,掌握正确运用关系判断的要求及其社会意义,培育理性精神等政治核心素养。
【重点难点】
重点:简单判断、性质判断、关系判断的含义、逻辑结构和分类。
难点:关系判断中的“关系的性质”、正确运用关系判断的要求。
【学习方法】
案例分析法、比较法、讲解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自主梳理】
议题一:性质判断
情境一:小明在逻辑读本上读到以下一组三个例句:
①所有的金子都是闪光的。
②所有的牛都不是植物。
③南京是江苏的省会。
小组合作探究一:
(1)以上一组判断的共同点有哪些?对以上类型的判断如何分类?
(2)结合以上的判断例句分析此类判断的逻辑结构,并说说正确进行此类判断需要注意哪些要求。
议题二:关系判断
案例情境二:小明在逻辑读本上读到以下一组另外三个例句:
①小丽和小华是同学。
②“3大于2。”
③有的被告反控某些原告。
小组合作探究二:
(1)以上一组判断的共同点有哪些?对以上类型的判断如何分类?
(2)结合以上的判断例句分析此类判断的逻辑结构,并说说正确进行此类判断的要求及意义。
【体系构建】
简单判断又称 判断的含义:
性质判断 (1)性质判断的含义
(2)性质判断的分类(按照三个标准分别加以分类)
A
B
C
用例句标注性质判读的逻辑结构
关系判断(1)关系判断的含义
(2)按照关系的性质加以分类
A
B
用例句标注关系判读的逻辑结构
4.正确进行简单判断的要求及意义:
【自主练习】
1.“一旦吸烟,就会患肺癌。”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这个判断正确地断定了认识对象的关系 B. “吸烟”和“患肺癌”有必然性的条件关系
C. 这个判断中概念搭配不当 D. 这个判断对认识对象之间的关系断定不正确
2.依据判断的质划分,直言判断又分为( )
①肯定判断  ②否定判断 ③全称判断  ④单称判断  ⑤特称判断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①② D. ①②③④⑤
3.“他当校长了。”是( )
①肯定判断  ②否定判断  ③特称判断  ④单称判断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4.下列判断中表示性质判断的是( )
①所有的认识都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②随地吐痰是很不好的习惯
③他比任何人都笨 ④有的水生动物是用肺呼吸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月亮绕着地球转,月亮与地球之间相距三十八万千米。这是( )
A.一个性质判断 B.一个关系判断 C.两个性质判断 D.两个关系判断
6.“小强和小刚是朋友。”这个关系判断为( )
A.对称关系 B.反对称关系 C.偶对称关系 D.偶传递关系
7.“高二年级所有的同学都是北京人”,这个判断的主项是 (  )
A.同学 B.高二年级 C.高二年级的同学 D.高二年级所有的同学
8.下列判断属于单称肯定判断的是(  )
A.有些同志不注重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B.王英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母爱无边
C.所有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是唯物主义者 D.对疫情防控不力的领导干部要坚决追责问责
9.下列判断属于性质判断分类中同一类型的是(  )
①有些人不愿意和他交往 ②那个人不是中学生
③所有树苗都被狂风连根拔起 ④4/5的任务都不是由他完成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下列判断属于特称肯定判断的是(  )
A.所有的人都希望做老张的生意伙伴 B.老子写的《道德经》对中华民族影响深远
C.在昨天的誓师大会中,有些同学因病缺席 D.杜甫不是商人
11.从质与量的结合上看,下列性质判断的判断形式相同的是(  )
①并非所有的物品都是有价值的 ②有些大学生是中国共产党党员
③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是有规律的 ④小潘是一个积极上进的中学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所有的金属在常温常压下都是固体”,这一判断的错误之处是(  )
A.量项使用不当 B.主谓项搭配不当 C.没有准确使用联项 D.随意扩大概念外延
13.月亮绕着地球转,月亮与地球相距约三十八万千米。这是(  )
A.一个性质判断 B.一个关系判断 C.两个性质判断 D.两个关系判断
14.把下列关系判断的第一关系者项与第三关系者项联结起来,原来的“关系”还能成立的是(  )
A.王芳非常信任周玉,周玉非常信任王艳 B.王芳比周玉大两岁,周玉比王艳大两岁
C.王芳与周玉是朋友,周玉与李倩是朋友 D.陈爽与周玉是同龄人,周玉与李倩是同龄人
15.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叫作关系判断。下列判断中,属于关系判断的是(  )
①小王与小张是高中同学 ②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③高二(1)班的有些同学不是共青团员 ④张三家距校比李四家远,李四家距校比王五家远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6.在某校高二年级男篮对抗赛中,红队战胜了黄队,黄队又战胜了蓝队。小明高兴地说:“红队必然会战胜蓝队。”小新摇摇头说:“不一定。”下列对两人的对话分析正确的是(  )
A.小明说的对。因为这里的“战胜”关系是传递关系
B.小明说的不对。因为这里的“战胜”关系是反传递关系
C.小新说的对。因为这里的“战胜”关系是非传递关系
D.小新说的不对。因为这里的“战胜”关系是传递关系
17.简答题
材料一 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经历的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材料二 凡是在科学和学问研究上有成就的人,不少是在客观物质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经过顽强刻苦的努力获得成功的。
指出上述材料中的表述所犯的逻辑错误并加以改正。
18.指出下列判断属于哪种性质判断,并指出其主项和谓项。
①凡人皆有死。 ②一切事物都不是没有矛盾的。
③有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 ④有的科学家不是大学毕业的。
【学有体会】
参考答案
D 2.C 3.C 4.B 5.D 6.A 7.A 8.B 9.B 10.C 11.A 12.A 13.D 14.D 15.C 16.C
17.材料一中“这最后一天的劳动”与“同学们经历的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搭配不当,犯了判断的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的错误,应该说“这是同学们经历的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最后一天的劳动”。材料二中,“凡是”与“不少”是矛盾的,犯了量项使用不当的错误。应该说“不少在科学和学问研究上有成就的人,是在客观物质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经过顽强刻苦的努力获得成功的”。
18.答案 ①是全称肯定判断。“人”是主项,“死”是谓项。②是全称否定判断。“事物”是主项,“没有矛盾”是谓项。③是特称肯定判断。主项是“矛盾”,谓项是“非对抗性”。④是特称否定判断。“科学家”是主项,“大学毕业”是谓项。
解析 主项处于语句主语的位置,表示判断的对象,可见①的主项是“人”,②的主项是“事物”,③的主项是“矛盾”,④的主项是“科学家”。谓项处于语句宾语位置,表示对象具有的属性,可见①的谓项是“死”,②的谓项是“没有矛盾”,③的谓项是“非对抗性”,④的谓项是“大学毕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