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复习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和背后运球,学习背后运球与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组合运用教学目标1、学生知道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和背后运球连接运用的路线方法和动作要领。2、95%的学生准确做出背后运球和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动作且能够根据教师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自主练习,80%的学生快速准确的做出背后运球和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动作且能够根据教师提供的辅助练习手段来进行自主提高练习,60%的学生快速准确的将背后运球和体前换手变向运球动作进行组合运用且能够指导他人进行相关技术动作的练习,10%的学生能够尝试练习“半程全场综合技术”。3、在多人自主练习过程中,通过相互间的指导与纠正等方式来提高团队协作的意识和能力;在个人自主强化练习过程中,通过自我评测、自我激励等方式来提高个人的自主学练的意识和能力。学情分析篮球综合技术模块是高中篮球教学中的第三个模块,其主要内容与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体育专业考试中的篮球专项考试内容基本一致,包括篮球移动的“V”字滑步、一分钟强度投篮、全场综合技术三大项内容,属于高中学习阶段中学生篮球技术的较高层次掌握和运用。体前换手变向运球和背后运球不仅是篮球运球技术中的两项重要的技术动作,同时也是全场综合技术中的两个主要考察点中的一个(全场综合技术的另一名称为变向运球与传接球投篮)。因此,在篮球综合技术模块全场综合技术单元的教学中,我共安排了六课时。授课对象为我校高三年级篮球选项班学生,学生们具备了一定的技战术能力,但是对于技术细节的把握和技术的组合运用缺乏火候与设计,冀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能够激发出学生自主学练的积极性,并使学生从教学中获得一些学练方法的感悟。重点难点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屈膝重心下降、球同侧脚蹬地、转体”、“探肩”和背后运球的“侧后运球、侧身、上步”、“拉运球”是本课复习的重点,而背后运球与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组合运用是本课学习的难点。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1、课堂常规2、宣布教学目标3、安排见习学生教师活动1、接受体委报告,师生问好。2、宣布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要求和安全措施。3、安排见习学生。学生活动1、体育委员在指定的场地集合队伍,检查人数、服装,向老师汇报。2、注意听教师宣讲,记住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树立信心。3、见习学生认真听、看课,参与讨论,并进行力所能及的活动。二、准备活动1、热身2、熟悉球性教师活动1、宣布准备活动的内容和要求:慢跑、滑步、运球等内容。2、 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热身和球操。学生活动1、全班分成两组进行准备活动。2、在教师的指导下集体完成准备活动,动作地位,准备充分。三、基本部分复习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动作(10')带领学生进行辅助动作练习。步法练习(1、2、3,蹬,转)。拉手1(左脚相对,左手相握),由拉手改为击掌,体会小区域内快速蹬转变向的技术特征。抛接球练习(屈膝,双手持球,侧前抛球,同侧手搂接球;熟悉之后将球抛旋转后接球,体会球在手掌旋转的感觉)。d、拉手2(圆形站列,体会变向前送肩以诱使防守方移动重心的感觉。2、原地练习两种技术,并加以区分。3、行进间练习。教师活动1、全班成圆形站列,每人一球跟随教师练习。2、全班分成四列队形,积极有序进行练习。3、听从教师指导,正确学练技术。复习背后运球技术动作(10')1、带领学生进行辅助动作练习1。a、侧身:转身九十度看异侧脚后跟后头回正。b、多位置拍球:原地体前、体侧、体后拍球。c、拍拨球、异侧脚上步、换手运球。d、完成最简单的背后运球动作。2、带领学生进行辅助动作练习2。a、原地,以右手运球为例,双脚前后左右开列,屈膝,抬头,身体侧方,前后拍球。b、手掌和手腕共同组成“碗”状,掌心朝前朝后,体会“拉、拨球”的感觉。C、当球运至后脚位置弹起时,手触球并同时转掌、按拍球,完成身后变向运球。3、、原地踏步背后运球练习,体会两种动作之间的相似与区别。4、行进间背后运球练习。5、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活动1、全班成圆形站列,每人一球跟随教师练习。2、全班分成四列队形,积极有序进行练习。3、听从教师指导,正确学练技术。自主分组练习(10')1、练功房“十字”图示练习。2、练功房“台阶”练习。3、演武场“组合练习”。4、半程全场综合技术尝试性练习(暨展示与激发)。学生活动1、自主进行分组进行练习。2、互相帮助,互相指导。3、在遇到掌握不清的技术动作的时候回到练功房进行专项辅助练习。4、部分学生进行展示,激发其他同学的学练热情。补偿性力量练习1、手撑球俯卧撑10个2、正常俯卧撑10个3、夹臂俯卧撑10个学生活动1、左右手互换。2、正常俯卧撑。3、肘关节靠近身体,尽力而为。四、结束部分放松与评价1、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身心放松。2、提示学习目标,师生共同进行达成评估。学生活动1、在教师的指导拉伸、抖动、调整呼吸放松自己身心。2、根据本课的学习目标,自我评估达标情况。虚心接受教师的讲评。结束本课1、布置体委和体育小组长归还器材。2、宣布下课,与学生再见。学生活动1、体委和体育小组长认真清点和归还器材。2、与教师道再见。平均心率120次/分左右练习密度50%左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