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和大人一起读(四)》一、读本分析:加强课外阅读的引导,构建课内外阅读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的教科书编排体系,是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一个重要特点。《和大人一起读》就是这一特点在小学低年段的体现。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每一个“语文园地”中都包含一个“和大人一起读”栏目,编选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儿歌等,提倡无压力亲子共读,是衔接幼小、口语向书面语过渡的重要桥梁。“和大人一起读”中,这里的“大人”指的是年龄比小朋友大的人,可以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邻居家的哥哥姐姐、高年级的同学、一起玩耍的伙伴、还包括老师等。总之,对小孩子的课外阅读有帮助的人都可以当“大人”。从本质上说,《和大人一起读》以享受阅读的乐趣为出发点,强调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的建构,引导儿童尽早地爱上阅读,尽快地从依赖式阅读过渡到自主性阅读。一年级上册《和大人一起读》系列书共四本。四本书的阅读指导由扶到放,目标清晰有序。书目(一)听大人读故事,书目(二)和哥哥姐姐读故事,书目(三)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读故事,本册书是书目(四),在学生读完前三本书的基础上,开展自己试着读故事,试着讲故事的读书活动。本册书安排的内容有:儿童生活故事、寓言故事、经典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有《农夫和蛇》。经典童话故事有《豌豆公主》、《小狐狸买手套》、《小红帽》、《井底下的四只小青蛙》。主要让学生能试着读故事并说说明白了什么,以及对感兴趣的人和事说说自己的感受和感想,乐于与人交流。并让学生试着把故事讲给同学、大人听。二、阅读目标:1、学生能借助拼音读故事。2、能试着自己读故事,能简单地对故事中的人和事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3、能试着把故事讲给同学、大人听。4、通过学习《小红帽》,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激励评价,激发学生自己读整本书的欲望。5、交流分享读书的感受,解决学生读书过程中的困惑。三、阅读重难点:1、能试着自己读故事,能简单地对故事中的人和事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试着把故事讲给同学、大人听。2、学法指导,激励评价,激发学生自己读整本书的欲望。3、交流分享读书的感受。四、阅读规划:《和大人一起读(四)》阅读计划阅读阶段 课型 主要活动内容第一阶段 导读课推荐介绍整本书《和大人一起读(四)》 1、 认识《和大人一起读(四)》这本书。2、介绍书的封面、目录、内容。3、以书本内容《小红帽》为例,让学生学会初步了解书的主要内容,关注故事主要人物,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4、制定阅读计划。第二阶段 推进课学习《小红帽》 讲故事,活动中学方法1、角色来上演。 2、插图来帮助。3、听音辨一辨。4、对话配一配。第三阶段 分享课《读故事,说发现》 1. 《读故事,说发现》班级读书分享会。2、总结与颁奖五、阅读过程:第一阶段 导读课:推荐介绍整本书《和大人一起读(四)》 ——导读阶段一、 谈话导入。1、 同学们,你们都读过哪些书?2、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本书,我们一起看看,这套书一共四本,我们都读过了前三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第四本。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阅读基础出发,直入阅读任务。二、 看封面读目录,交流谈发现。1、 请同学们仔细看看这本书的封面,和之前读过的三本书哪一样?哪不一样?(1)相同点:都有图画、书名、主编、出版社。(2)不同点:插图不一样,根据插图能猜测本书的主人公或主要故事情节。(3)总结:封面藏着书的很多信息,懂得先仔细观察封面的孩子,就会最先了解这本书。2、看封面能快速了解图书,翻过封面就是扉页,扉页和封面有什么不同?3、扉页之后是目录,想想封面上是哪个故事插图?看来《小红帽》是书的主要故事。(1)《小红帽》出现在目录的哪部分?小红帽这个故事又分成了几部分?(2)封面上的小红帽是什么样子的?读读文中怎样介绍小红帽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本书,要关注封面主要信息和目录,初步了解书的主要内容,关注故事主要人物,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三、 制定阅读计划。学生明白了整本书的阅读思路后,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开始整本书的阅读。 第二阶段推进课:学习《小红帽》——阅读推进阶段一、讲故事,活动中学方法。活动一:角色来上演1、小红帽在这个故事,哪些同学读过?考考你,故事里都有谁呢?我们先来把角色找一找。2、老师把他们请到了我们的课堂上,他们都是故事中的角色,看一看,你喜欢谁?3、随着这些角色一个个的出现,故事就上演了。4、请你看着图中出现的角色,用一两句话说清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小红帽和妈妈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小红帽和大灰狼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小红帽和狼祖母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大灰狼和猎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小红帽和祖母之间发生了什么事?5、学法点拨:我们根据角色的出现,能讲出故事的大致意思。可以对故事有大致的了解。活动二:插图来帮助1、讲故事,我们还可以借助插图,课件出示6幅插图,谁能按故事的顺序排一排呢?2、看书上故事的题目,说说你的发现:故事分成三部分。3、请把插图分为三部分。4、学法点拨:一部分是故事开头。二部分是故事的经过,三部分是故事的结尾,这样的故事才完整。5、让我们多人配合一起看着插图来讲完整这个故事。三人上台讲,小红花激励。活动三:听音辨一辨1、故事中的对话也很有意思,听老师来读一读,猜猜这是谁在说话,感知角色鲜明的形象。(狼祖母与小红帽的对话)。2、教师用两种语气读(动情和平淡),对比哪种语气更恰当。3、学法点拨:不同的角色,说话的语气是不一样的活动四:对话配一配1、能听音分辨角色,真厉害!能用自己的声音表演角色,能声情并茂地读出来更厉害!我们来评选翻开书上小红帽与朗祖母的对话,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我们来给角色配配音吧,看谁配得最精彩。2、指名读对话,评价,红花激励。3、学法点拨:多么有趣啊!讲故事时,我们可以了解人物,借助插图,加上对话,故事会讲得更加生动、有趣、吸引人。设计意图:活动激趣,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找人物讲清故事主线:看插图讲完整故事;聚焦精彩情节,趣读对话片段,激发讲故事的兴趣,为讲生动打好基础。二、课堂小结,布置任务。这节课通过读长故事,学习讲故事的方法,希望同学们课下能把小红帽这个故事完整地讲给同学和大人听,并和大人一起有计划的读读这本书中的其它故事,和爸爸妈妈聊聊你的想法。老师期待着与你们一段时间后的分享交流。 第三阶段分享课:《读故事,说发现》——阅读总结、拓展阶段一、 谈话导入。好多故事不仅有趣,还告诉我们很多道理。最近,我们一直在阅读一本好书,书名是《和大人一起读(四)》,今天,我们一起来交流分享读这本书的感受二、 读故事,说发现。1、这本书,你最喜欢哪个故事?最喜欢哪个角色或人物?2、读完之后,说说你明白了什么?3、学生小组内交流,每个人都说一说4、自由上台分享,充分鼓励肯定发言人。5、学法点拨:我们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想自己,对人物作评价。懂得的道理……多方面来说说自己的想法。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读故事,能主动思考懂得故事的道理,能表达出心中所想。6、师小结:读书就要身临其境,如果你的心情能随着情节的变化,人物心情的变化而变化,那么,你就是一个出色的读者。三、 解决读书过程中的困惑。1、你在交流的时候还有哪些疑惑?2、师生交流。四、 分享好句子。1、自己到文中找自己喜欢的句子,班上分享。2、教师出示课件,一起读句子。五、总结和颁奖。 评出“十大阅读之星”、“优秀合作小组”。 心得体会美好的阅读之旅一年级的学生因为识字量小,所以需要大人和他们一起读。让孩子先和大人一起读,慢慢过渡到自己读,这过程需要大人的引导,更需要我们教师把阅读教学延伸到课外,延伸到每个家庭,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创造语文学习的良好氛围。现在许多家长没有和孩子一起读书的习惯,所以我在阅读课上会把一些阅读的方法示范、渗透给孩子,也会和孩子们一起读书。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与课堂教学相关联,鼓励儿童利用学到的方法,不断提高自主阅读能力。对于教孩子阅读来说,最简单、最古老的方法,就是朗读。在“和大人一起读”的课堂上,我会考虑到低年级孩子的阅读特性,采用多种方式,通过“读一读、讲一讲、唱一唱、演一演”,引导孩子参与阅读,通过自己读、听别人读、和老师一起读等多种方式,激发阅读的兴趣,培养阅读的习惯,并有意识的将与教材有关的内容一同展示给孩子们,通过补充阅读资料,利用“以一篇带多篇,辐射整本书”阅读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让学生真正走进阅读,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努力做到课本所要求的“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二、 环环相扣,建三部曲。本次教学中,搭建起“导读——推进——拓展”,整本书阅读三部曲模式,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导读课是发射器。让学生装满兴趣、期待这些“燃料”,然后踏上阅读之旅。导读课需要为学生搭建阅读平台,构筑阅读信心,设立阅读目标,提供阅读方法。推进课是阅读中的助推器、加油站,根据阅读的进展,对学生进一步的学法指导,激励评价,延续阅读的兴趣,促使深度阅读的进行。分享课则是把个人的阅读收获变成集体的丰富多彩的阅读智慧。不管是低年级的故事表演、推荐好书等口头形式呈现,还是中高年级的读后感、手抄报、探究报告等书面形式呈现,每一项都是师生阅读的结晶,都是孩子们精神成长的一步一步实实在在的脚印。三、深化正向反馈,激励持续阅读。 继续加强阅读评价机制的建设,首先要通过全班的交流形式形成正向反馈,鼓励学生坚持阅读,还要采取奖评机制,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相互学习、相互赶超、共同进步。同时,我们要给予阅读能力稍弱的学生一些关怀,帮助他们建立起坚持阅读的信心和成就感。“和大人一起读”是阅读材料,是阅读环境,是阅读方法,是阅读兴趣……是大人和孩子结伴走向阅读世界的总和,是让阅读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家庭的一条美妙路径。这样的阅读既充满情趣,又充满智慧,大手牵小手,让大人和孩子一起走上美好的阅读之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