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复习提纲1.极地气候特征: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更低,降水更少,风力更强。原因:北极地区主要是海洋,南极地区主要是陆地。南极地区特有的动物:企鹅北极地区特有的动物:北极熊2.居民:北极地区有常住的土著居民——因纽特人(属于黄种人)和拉普人。南极洲则没有定居人口。3.南极的暖季:每年11月到次年3月,科学考察的最好时期。我国极地考察站:南极地区的长城站、中山站及昆仑站;北极地区的中国科考站:黄河站。要点突破:一、列表比较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位置 66.5°S以南的地区 66.5°N以北的地区海陆分布 中间是南极大陆,周围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包围 中间是北冰洋,周围是亚、欧、北美三洲的陆地和岛屿气候特征 气温低、降水少、风力大 终年冰封,但不如南极寒冷资源状况 矿产、冰川、海洋生物、原始的自然环境 主要为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煤、铁等)代表动物 企鹅、磷虾等 北极熊、北极狐等我国的科考站 长城站(极圈外)、中山站(极圈内)、昆仑站(极圈内) 黄河站(极圈内)备注 冰雪高原、白色沙漠、风库 因纽特人二、极地地区对人类的意义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集中体现为寒冷。正是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形成了当地特色的资源,如冰川、动物。同时也使得那里人迹罕至,留下了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原始的自然环境,这个天然的实验室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极地地区对人类意义更大的应该说是原始的自然环境,它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极地地区之所以成为“科学考察的宝地”,根本原因还是由于它们的特殊位置。特殊的位置形成了寒冷的气候,寒冷的气候使得那里人迹罕至,没有人的破坏才能够使大自然的遗迹得以完整保留。正是因为极地地区具有这么大的科学研究价值,所以人们应该合理地利用,并且保护好“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同步练习一、单选题(共14题;共28分)1.南极洲的“世界之最”错误的叙述是:A. 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多的一洲 B. 气候最寒冷、最干燥的一洲C. 淡水资源最丰富的一洲 D. 动物资源最多的一洲【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所有经线都在南极点相交,所以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一洲,南极洲的纬度在66.5°—90°之间,也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洲,A正确;南极因海拔高、大部分被冰雪覆盖而成为世界上最寒冷、最干燥的一个大洲,B正确;世界上大部分的淡水都集中在南极的冰川之中,所以南极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南极洲虽然也有丰富的动物资源,但由于气候寒冷,相对于其他大洲来说,动物资源不是很丰富,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南极洲的位置、气候和资源。2. 下列关于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南极地区全部是陆地,北极地区全部是海洋B. 极地地区资源丰富,是人类未来的资源宝库之一C. 极地地区环境恶劣,毫无科考价值,人们的到来纯粹为了自然探险D. 目前,极地地区不存在环境问题【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A、南极地区主要是陆地,北极地区主要是海洋,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B、极地地区资源丰富,是人类未来的资源宝库之一,叙述正确,符合题意;C、极地地区环境恶劣,有很大的科考价值,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D、目前,极地地区存在有环境问题,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3. 如果你是一位科考队员,准备去南极考察,去之前必须明确考察内容,下列不符合南极考察的是( )A. 矿产资源、淡水资源考察 B. 海洋生物资源考察 C. 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考察 D. 原始自然环境考察【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南极地区没有热带森林,但适合考察矿产资源、淡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及原始的自然环境,选项AB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4. 我国在南极极地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考站为( )A. 长城站 B. 中山站 C. 长城站 D. 昆仑站【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985年,中国在乔治王岛建立了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62°13′S,58°58′W).1989年,中国在东南极大陆沿海建立了第二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中山站( 69°25′S,76°10′E).2001年,在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上,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考点:我国的南极科学考察5. 下列发展方式中,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 )A. 先污染,后治理 B. 边污染,边治理C.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D. 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先污染,后治理”肯定会破坏环境;边污染,边治理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更会制约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才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6. 在某科考营地的当地时间12月25日17:30左右,科考队员正进行露天足球赛时,有两位“不速之客”毫不畏惧地冲入了比赛场地。依图示信息可知,该科考营地应位于( )A. 格陵兰岛 B. 青藏高原 C. 南极大陆 D. 冰岛【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读图可知,有两位“不速之客”毫不畏惧地冲入了比赛场地,这两位是企鹅,企鹅主要生存在南极大陆,故答案选C。7. 在南极洲建房屋,为了采光好,房屋应( )A. 坐北朝南 B. 坐南朝北 C. 坐东朝西 D. 坐西朝东【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在南极地区,为了获取阳光,要建的房子门窗应该朝北方,也就是房子要坐南朝北。故ACD不符合题意看,应选B。故选B。【点睛】8. 我国在北极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是( )A 黄河站 B. 长城站 C. 昆仑站 D. 东方站【答案】A【解析】【详解】我国在北极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是黄河站,A正确。长城站和昆仑站是我国在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BC错误。东方站是俄罗斯在南极的科学考察站,D错误。故选A。9. 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现象一 澳大利亚和英国南极调查局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当前南极冰层融化速度是600年前的10倍,这是1000年来的冰层最快消融速度。现象二 即将失去生存地而绝望的北极熊。造成上述现象一、二的主要原因是( )A. 世界各地频繁发生地震,致使两极地区冰雪融化B. 各地频繁发生森林火灾,致使两极地区冰雪融化C. 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全球气温升高,致使两极地区冰雪融化D. 局部地区不断发生战争,现代武器的运用,致使两极地区冰雪融化【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由题目可知,现象一、二反映的是全球变暖导致两极冰川融化,这是由于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全球气温升高。故选C。【点睛】10. 我国科考队员在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期间不能体会到( )A. 干燥 B. 烈风 C. 严寒 D. 酷暑【答案】D【解析】【详解】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干燥、烈风、严寒,所以我国科考队员在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期间不能体会到酷暑。11. 读南极地区图, 我国科考人员去南极考察,要克服的恶劣气候是( )A. 飓风、暴雨、寒潮 B. 酷寒、烈风、干燥C. 暴雨、雷电、冰雹 D. 台风、寒潮、干燥【答案】B【解析】【详解】南极地区由于纬度高、海拔高,其气候特征是酷寒、烈风、干燥,我国科学考察人员去南极需要克服这些困难,故选B。12. 我国在南极洲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都选择在( )A. 2月份 B. 5月份 C. 8月份 D. 10月份【答案】A【解析】【分析】我国在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在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黄河站.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详解】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故A正确。故选A。13. 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B. 北极熊是北冰洋的象征C. 土著居民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定居在两极地区 D. 南极洲是世界上风力最大的地方【答案】C【解析】【详解】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故A正确。北极熊是北冰洋的代表动物,故B正确。北极地区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南极地区没有国家和定居人口,故C错误。南极因寒冷干燥和大风有“世界风库”、“世界干极”等称号,故正确。14. 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科学考察站是( )A. 黄河站 B. 长城站 C. 中山站 D. 昆仑站【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中国的极地科学考察站,在南极有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等;在北极有黄河站,进行分析解答。【详解】中国的极地科学考察站,在南极有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等;在北极有黄河站。 2004年中国在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上建立了第一个北极科考站---黄河站。 故选A。【点睛】考查极地地区科考站的分布。二、选择题(共1题;共4分)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掀起考察的热潮,根据你对极地的了解,回答下列各题。15. 下列时段中,适宜在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是A. 中国的春节前后 B. 五一劳动节前后C. 中国夏季 D. 中国国庆节期间16. 下列叙述,符合极地气候特点的是A. 温暖湿润 B. 炎热干燥C. 酷寒、干燥、烈风 D. 低温多雨【答案】15. A 16. C【解析】【15题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使地球上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当北半球冬季时,是南半球的夏季,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有利于进行科学考察,以上四个时间中,只有我国的春节前后是南极地区的暖季,适合对南极地区进行考察,A正确;五一劳动节前后、中国夏季、中国国庆节期间都不适合去南极科学考察,BCD错误。故选A。【16题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极地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具有酷寒、烈风、干燥的特点,C正确;温暖湿润、炎热干燥、低温多雨都不符合极地的气候特点,ABD错误。故选C。【点睛】南极地区,是人类最后到达的大陆,也叫“第七大陆”,位于地球最南端,土地几乎都在南极圈内,四周濒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一个洲。三、综合题(共3题;共24分)17. 读南极地区简图作答。(1)大洲:图中的A是________洲,B是________洲,C是大洋洲。(2)大洋:图中的D是________洋,E是________洋,F是________洋。(3)地形:以高原为主,冰雪覆盖,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有“________”之称。(4)气候:________、烈风、干燥。(5)我国在南极洲建立的科学考察站:G是长城站,H是________,I是昆仑站。【答案】(1)南美洲 非洲 (2)大西洋 印度洋 太平洋 (3)“冰雪高原” (4)酷寒 (5)中山站【解析】【详解】(1)由图可知,图中A是与南极洲最近的南美洲,B是与南美洲隔大西洋相望的非洲,C是大洋洲。(2)由图可知,图中D是位于南美洲与非洲之间的大西洋,E是位于非洲东部的印度洋,F是位于南美洲西部的太平洋。(3)在地形上,以高原为主,冰雪覆盖,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有“冰雪高原”的称号。(4)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是酷寒、烈风、干燥。(5)图中我国在南极洲建立的科学考察站分别是:G代表的长城站,H是中山站,I是昆仑站。18.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科考人员测得南美洲乌斯怀亚港与我国长城考察站的图上距离约为1.5厘米,则其实地距离为________千米.(2)长城站濒临的大洋A是________ 洋,中山站濒临的大洋B是________ 洋.(3)从乔治王岛到南极点,最后到昆仑站,这条科学考察路线的前进方向是 .A. 从东向西 B. 从南向北 C. 从北向南再向北 D. 从南向北再向南(4)如果你到南极旅游,选择哪个时段最合适?________,如果去北冰洋考察呢?________.A.3~11月 B.11月~次年3月 C.2~10月 D.6~8月(5)在你答卷的时候,我国的长城站和中山站处于极夜中的是________站,原因是________.【答案】(1)1200(2)大西洋;印度洋(3)B(4)B;D(5)中山;处于南极圈内【解析】【详解】(1)由图中比例尺可知,当科考人员测得南美洲乌斯怀亚港与我国长城考察站的图上距离约为1.5厘米,则其实地距离为1200千米。(2)长城站濒临大洋A是大西洋,中山站濒临的大洋B是印度洋。(3)从乔治王岛到南极点,最后到昆仑站,这条科学考察路线前进方向是自南向北。(4)要去南极旅游,最合适的时间是11月~次年3月,这个时候是南极的暖季,而要去北冰洋旅游则要6-8月去最合适。(5)在你答卷的时候,我国的长城站和中山站处于极夜中的是中山站,因为该站位于南极圈内。19. 阅读图,完成要求。(1)地球自转方向________。(2)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大洲、大洋名称。大洲:②________,大洋:④________,⑥________。(3)图中B在A的________方向。(4)图中M科考站________(有或者没有)极昼极夜现象。(5)南极洲矿产资源丰富,例如有:________。【答案】(1)顺时针方向(2)南美洲;印度洋;大西洋(3)东南(4)有(5)煤矿【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南极地区有关知识【详解】(1)由图可知,该区域是以南极为中心的南半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方向。(2)由图可知,图中②是离南极洲最近的南美洲,④是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印度洋,⑥是位于美洲东部的大西洋。(3)在经纬网中,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所以B点在A点的东南方向。(4)图中M科考站位于南极圈以内,一年中有极昼极夜现象。(5)南极洲矿产资源丰富,比如有丰富的煤炭等。第1页/共1页(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学设计课题名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认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范围和地理位置特点; 2.知道北极和南极独特自然环境,并能分析其成因; 3.了解两极地区淡水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生物资源现状,认识到保护两极地区生态和资源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教学难点 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设计本课教案,制作相应的课件;准备学生练习 学生准备:预习课本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课件展示两极风光 新课导入:极地科考行前准备: 1.确定位置范围 2.确定出发时间 3.准备物资 一、确定位置和范围 北极地区: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 南极地区: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南,被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包围;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二、确定出发时间 提问:看地球仪,北极选择什么时间去合适? 5月—8月,白昼时间长,较温暖。 提问:看地球仪,南极选择什么时间去合适? 11月—次年3月,白昼时间长,较温暖。 三、准备物资 提问:根据北极南极的位置特征,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极地科考之行个人需要携带哪些物资呢?说说你的理由。 保暖衣物、护肤品、护目镜 新课导入:向北极、南极出发 北极小队:我们在北极航道的港口上看到了多只商船,北冰洋结冰期长,多浮冰,为何还有商船从此航行呢? 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 回答:1.北极航道缩短了从亚洲到欧洲的航程,节省时间,节约燃料。 2.随着北极冰川的不断消融,从北冰洋商务航道的商业价值越来越高。 3.北极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有石油、天然气、铀矿等重要资源。 多媒体课件展示:重要的战略位置 北极的航空交通位置十分重要,北冰洋上空是连接北美北部、亚洲北部和欧洲北部最短的空中走廊。 多媒体课件展示:我们还见到了北极的原住民——因纽特人 传统的因纽特人衣食住行: 衣:动物毛皮 食:生鱼生肉 住:雪屋/冰屋 行:狗拉雪橇 多媒体课件展示:北极独特的野生动物 南极小队:我们到达南极后发现南极没有原住民,但我们参观了泰山站,为什么泰山站的房屋要采用碟形结构和高架设计呢? 探究:阅读材料归纳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 酷寒、大风、少雨 提问:为什么泰山站的房屋要采用碟形结构和高架设计呢? 减小风阻、避免飞雪掩埋 提问:为什么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冷呢? 多媒体课件展示:几大洲平均海拔高度对比 回答:南极地区以大陆为主,冰雪覆盖,对阳光的反射强,吸收的热量少,所以温度较低。 南极地区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多媒体课件展示:在南极大陆上覆盖着巨厚的冰盖,最厚的地方达4200米。南极大陆的冰,体积占地球上冰体总面积的90%以上,是地球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如果南极冰盖全部融化,全球洋面将升高50-70米,将会给世界上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区造成巨大灾难。 探究:煤是深埋于地下的古代植物演化而成,现在人们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发现了丰富的煤炭资源,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运用大陆漂移假说进行解释:南极洲过去可能位于一个温暖的地区,后来因为大陆漂移逐渐到达南极地区。 多媒体课件展示:南极独特的野生动物 探究:为什么极地地区是“科研宝地”呢? 极地地区资源丰富,资源的经济价值高,且这些资源多为人类日益短缺或缺乏的资源,意义重大。 极地地区目前保存了原始的自然环境未经人类开发,是一个天然的实验室。 多媒体课件展示:全球变暖使得冰川融化、臭氧层空洞、滥捕滥猎,破坏生物多样性等,造成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为了保护南极,1959年12个国家共同签署了《南极条约》。南极的利用只限于和平的利用,禁止一切军事活动和任何核爆炸或处理放射性废物等。所有的资源都属于全世界共同拥有的。南极作为地球上最后一块净土,保护好南极就是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保护我们自己。布置作业 同步练习板书设计(共36张PPT)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第七章了解地区新课导入两极风光极夜 正午12点极昼 夜晚12点新课导入两极风光行前准备确定位置范围确定出发时间准备物资新知探究确认位置和范围——北极地区以北,被亚、欧、北美洲三大洲包围;包括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 北极圈北冰洋包括 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及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新知探究大部分位于 以南,被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包围;确认位置和范围——南极地区南极圈南极大陆新知探究确定出发时间南极北极北极选择什么时间去合适?5月-8月白昼时间长、较温暖新知探究确定出发时间南极北极南极选择什么时间去合适?11月-次年3月白昼时间长、较温暖新知探究准备物资根据北极南极的位置特征,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极地科考之行个人需要携带哪些物资呢?说说你的理由。保暖衣物护肤品护目镜北极小队南极小队北 极 小 队我们在北极航道的港口上看到了多只商船,北冰洋结冰期长,多浮冰,为何还有商船从此航行呢?北极冰川融化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几乎不可遏制。权威机构不断给出北极冰川融化的预估,但实际融化速度大大超过专家们的预估。2007年夏季北冰洋海冰覆盖范围有417万平方公里,到2012年夏季,这一数据跌到341万平方公里。无论是全球碳排放不可遏制的增多,还是各国增加北极科考所产生的柴油燃烧颗粒,北极冰川融化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几乎不可遏制。北极自然资源丰富,储量丰,品质高。北冰洋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风力、地热、淡水、海底中的锰结核以及—些金属矿和生物资源等。其储量之丰品质之高也是罕见的中远海运旗下商船——“永盛轮” 经北极航道抵达欧洲与走传统航线相比,共减少航程67390海里,节省船期220.7天,节约燃油6948吨,节省费用936.7万美元。北极航道缩短了从亚洲到欧洲的航程,节省时间,节约燃料。北极冰川融化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几乎不可遏制。权威机构不断给出北极冰川融化的预估,但实际融化速度大大超过专家们的预估。2007年夏季北冰洋海冰覆盖范围有417万平方公里,到2012年夏季,这一数据跌到341万平方公里。无论是全球碳排放不可遏制的增多,还是各国增加北极科考所产生的柴油燃烧颗粒,北极冰川融化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几乎不可遏制。北极自然资源丰富,储量丰,品质高。北冰洋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风力、地热、淡水、海底中的锰结核以及—些金属矿和生物资源等。其储量之丰品质之高也是罕见的中远海运旗下商船——“永盛轮” 经北极航道抵达欧洲与走传统航线相比,共减少航程67390海里,节省船期220.7天,节约燃油6948吨,节省费用936.7万美元。随着北极冰川的不断消融,从北冰洋商务航道的商业价值越来越高。北极冰川融化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几乎不可遏制。权威机构不断给出北极冰川融化的预估,但实际融化速度大大超过专家们的预估。2007年夏季北冰洋海冰覆盖范围有417万平方公里,到2012年夏季,这一数据跌到341万平方公里。无论是全球碳排放不可遏制的增多,还是各国增加北极科考所产生的柴油燃烧颗粒,北极冰川融化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几乎不可遏制。北极自然资源丰富,储量丰,品质高。北冰洋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风力、地热、淡水、海底中的锰结核以及—些金属矿和生物资源等。其储量之丰品质之高也是罕见的中远海运旗下商船——“永盛轮” 经北极航道抵达欧洲与走传统航线相比,共减少航程67390海里,节省船期220.7天,节约燃油6948吨,节省费用936.7万美元。北极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有石油、天然气、铀矿等重要资源。北极的航空交通位置十分重要,北冰洋上空是连接北美北部、亚洲北部和欧洲北部最短的空中走廊。重要的战略位置我们还见到了北极的原住民——因纽特人北 极 小 队衣:动物毛皮食:生鱼生肉住:雪屋/冰屋行:狗拉雪橇北极熊北极狐海 象南 极 小 队我们到达南极后发现南极没有原住民,但我们参观了泰山站,为什么泰山站的房屋要采用碟形结构和高架设计呢?南极洲年均气温为-25℃,极端最低气温曾达-89.2℃。全洲平均风速17.8米/秒,最大风速可达92.5米/秒以上,是12级风的3倍,是世界上风力最强和最多风的地区。全洲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大陆内部年降水量仅30毫米左右,极点附近几乎无降水,空气非常干燥。阅读材料归纳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酷寒大风少雨“风极”“白色荒漠”为什么泰山站的房屋要采用碟形结构和高架设计呢?减小风阻避免飞雪掩埋为什么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冷呢?几大洲平均海拔高度对比南极地区以大陆为主,冰雪覆盖,对阳光的反射强,吸收的热量少,所以温度较低。南极地区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新知探究在南极大陆上覆盖着巨厚的冰盖,最厚的地方达4200米。南极大陆的冰,体积占地球上冰体总面积的90%以上,是地球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如果南极冰盖全部融化,全球洋面将升高50-70米,将会给世界上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区造成巨大灾难。煤是深埋于地下的古代植物演化而成,现在人们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发现了丰富的煤炭资源,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南极洲过去可能位于一个温暖的地区,后来因为大陆漂移逐渐到达南极地区。运用大陆漂移假说进行解释磷 虾企 鹅为什么极地地区是“科研宝地”呢?极地地区资源丰富,资源的经济价值高,且这些资源多为人类日益短缺或缺乏的资源,意义重大。极地地区目前保存了原始的自然环境未经人类开发,是一个天然的实验室。全球变暖 冰川融化臭 氧 层 空 洞滥捕滥猎 破坏生物多样性《南极条约》南极的利用只限于和平的利用,禁止一切军事活动和任何核爆炸或处理放射性废物等。课堂小结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极地考察的重要性保护极地环境冰雪世界——两极地区课程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7.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同步练习.docx 7.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复习提纲.docx 7.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学设计.docx 7.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