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19世纪中后期工业文明大潮中的近代中国测试题(B)(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八单元19世纪中后期工业文明大潮中的近代中国测试题(B)(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八单元测试题(B)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哀悼的是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 ( )
A.林则徐 B.岳飞C.邓世昌 D.关天培
2.“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皇家园林的侵略者是 ( )
A.英德联军 B.德法联军
C.英法联军 D.美俄联军
3.对联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之一。品对联“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国之欢心”, 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该对联揭示的问题是 ( )
A.因吸烟,中国人民内部仇杀千万人
B.刀枪火炮都有较大危害
C.说明中国人民勇敢,不怕刀枪火
D.揭示了鸦片输入的危害
4.我国当代一位著名的文化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右图所示的废墟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 )
A.近代中国大门被打开
B.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C.洋务运动破产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5.浙江慈溪流传着一首民歌:“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这里“红头军”是指 ( )
A.红巾军 B.白莲教 C.太平军 D.捻军
6.“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一千三百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 ( )
A.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B.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C.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D.为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7.“北洋舰队的覆灭并不是一场战役的失败,而是那场持续数十年求索的失败。”“那场持续数十年求索”是指 ( )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 D.洋务运动
8.张阿姨想利用冈络查找一下“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她使用的关键词是“戊戌变法”,如果换一个关键词,最恰当的应是 ( )
A.百日维新 B.公车上书 C.戊戌政变 D.中外纪闻
9.一位记者在采访一位农民时问道:“目前,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农民说:“我的心愿与洋务运动后期提出的口号一致。”这位农民的心愿是 ( )
A.自强 B.求富 C.求知 D.自立
10.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欲达到的目的是 ( )
A发展中国科技 B.抵御外国的侵略
C.平定内乱 D.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的统治
11.1895年,身居北京的人们可能看到的爱国壮举是 ( )
A辛亥革命 B.戊戌变法 C.公车上书 D.成立兴中会
12.戊戌变法中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是 (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袁世凯
13.某条约内容中有: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内居住。此“内容”出自 ( )
A《南京条约> B.《九国公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14.下列关于《申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创办于上海 B.刊登国内外重要新闻、通讯
C.有专栏和副刊 D.是外文报纸
15.“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这一思想最早体现在 ( )
A.《天演论》 B.《新学伪经考》 C.<海国图志》 D.《仁学》
16.义和团运动的主要斗争对象是 ( )
A中国的封建地主阶级 B.腐朽的清政府
C.中外联合势力 D.外国列强的侵略势力
17.“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役割台湾,偿二百兆始。”下列内容与梁启超所述事实出现在同一条约的是 ( )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
C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为通商口岸D.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以下条约中同时有割地、赔款、通商三项内容的有 ( )
①《南京条约》 ②《马关条约》 ③《辛丑条约》④中俄《尼布楚条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9.慈禧太后对外国列强表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种表态反映出的问题实质是 ( )
A.慈禧太后在与列强的长期交往中,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B.清政府已经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中国地大物博,慈禧太后慷慨大方
D.慈禧太后为了个人利益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
20.在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进程中,下列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
①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②外国商人在我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③库页岛被俄国割占 ④中国的关税自主权遭到破坏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①③② D.③②①④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8分)请你观察下图中的人物,回答问题。
(1)你知道图中的三位历史人物是谁吗?(3分)
(2)他们各自的主要事迹是什么?(3分)
(3)他们身上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分)
22.(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师夷长技以自强。”
材料二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材料三 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两个政治派别的主张?(2分)

(2)请举出这两个政治派别的代表人物。(2分)

(3)李鸿章说他“办了一辈子事”指的是哪些事?(2分)

(4)这些事对中国有哪些积极作用?(4分)
23.(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恭亲王奕诉等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材料二 三权分立,然后政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三 义和团揭帖: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大法国,心胆寒,英美俄德哭连连。一概鬼子都杀尽,我大清一统太平年。
上述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出自哪些政治派别的观点?他们分别领导了什么运动?(4分)
(2)在对待西学问题上,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有何异同?(4分)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运动?近代史上还有一次农民起义,它是什么?两次运动有什么最大区别?(4分)
24.(8分)历史期末考试时,贝贝发现有道考题很特别,不知从何下手,请你帮他答完这道题。题目内容如下:请根据下列词语写出一个与这些词语相关的历史事件,并解释一下这些词语和这个历史事件有何关系,你如何评价这个历史事件。(言之有理即可)
自强、求富、京师同义馆、南洋、北洋、福建。
25.(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英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一英国《泰晤士报》
材料二 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
(l)材料一中“军人”“入皇宫的宫殿”是指谁进入什么地方进行了抢劫?这个事件发生在什么战争期间?他们是何时进入宫殿的?这次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危害?(6分)

(2)材料:所说的是哪一事件?他们是何时进入北京城的?这次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危害?(4分)

(3)瓦德西是哪国的将领?他当时担任什么职务7(2分)
26.(10分)假如你是一位鸦片战争时期的爱国人士,你准备为因落后挨打而日益衰落的中国提出一种较为理想的救国方案,试阐述你的救国方案。
(提示:内容可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
第八单元测试题(B)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D 4.B 5.C 6.B 7.D8.A 9.B 10.D 11.C
12.C 13.C 14.D 15.C 16.D 17.A 18.A 19.B 20.B
二、非选择题
25.(1)英法联军进入圆明园劫掠。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惨败,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势力开始扩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8月。八国联军入侵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其深重的灾难,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德国、八国联军统帅。
26.示例:度除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民用工业;改革教育制度;培养现代化人才。(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