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学案】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3节 伴性遗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考一轮学案】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3节 伴性遗传

资源简介

第3节 伴性遗传
一、伴性遗传与人类红绿色盲
1.伴性遗传
概念: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作伴性遗传。
2.人类红绿色盲
(1)色盲基因的位置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
(2)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型
项目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XBXB XBXb XbXb XBY XbY
表型 正常 正常(携带者) 色盲 正常 色盲
(3)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主要婚配方式
①方式一
由图解分析可知:儿子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母亲。
②方式二
由图解分析可知:男性的色盲基因只能传给女儿,不能传给儿子。
③方式三
由图解分析可知:女儿色盲,父亲一定色盲。
④方式四
由图解分析可知:父亲正常,女儿一定正常;母亲色盲,儿子一定色盲。
(4)色盲的遗传特点:患者中男性远多于女性;男性患者的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
【易错警示】 
(1)不是任何生物体的细胞中都含有性染色体。性染色体控制生物的性别,这对染色体只存在于雌雄异体生物的细胞中。没有性别分化的生物或雌雄同体的生物,没有性染色体之分,如水稻、玉米等。
(2)在果蝇中,X、Y这两条性染色体相比较,X染色体比Y染色体短,但这不是一定的,如人体中,X染色体比Y染色体长。
(3)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但并不是其上的基因都是决定性别的。如人类红绿色盲基因、血友病基因、果蝇的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但不决定性别。同理,哺乳动物的Y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而决定睾丸发生的基因(SRY基因)只是其中一个。
强化记忆:
下图是人类血友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致病基因用b表示,图中阴影表示患者),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家族中4、6、13号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4号为XbY;6号为XBXb;13号为XBXb或XBXB。
(2)第Ⅳ代的14号成员的致病基因是由第Ⅰ代中的1号传递来的。
(3)据图可知,该类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男性患者的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
二、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其他伴性遗传病
1.抗维生素D佝偻病
(1)致病基因: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2)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型和表型
项目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XDXD XDXd XdXd XDY XdY
表型 患者 患者 正常 患者 正常
(3)遗传特点
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②具有世代连续性。
③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
2.伴Y染色体遗传病
下面为人类外耳道多毛症患者的遗传系谱图,请据图归纳:
致病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无显隐性之分,患者后代中男性全为患者,女性全为正常。简记为“男全病,女全正”。
强化记忆:
人体内的X、Y是一对特殊的同源染色体,X和Y染色体都有一部分与对方不同源,但也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遗传病是由位于B区段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具有该病的女性和正常男性婚配,后代男孩、女孩的发病情况分别是怎样的?
提示 男孩都是患者,女孩都正常(携带者)。
(2)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位于哪个区段?
提示 B区段。
(3)一对等位基因(A、a)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那么相关的基因型有哪些?这对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有关联吗?请设计一组实验说明。
提示 共七种:XAXA、XAXa、XaXa、XAYA、XAYa、XaYA、XaYa。这对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有关联。如基因型为XaXa与XAYa的两人婚配后,后代中女性都表现为显性,男性都表现为隐性。
三、伴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1.有性染色体的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
决定方式 雌性 雄性
XY型 XX XY
ZW型 ZW ZZ
2.伴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根据生物性状判断生物性别
强化记忆:
现在有一只基因型未知的芦花雄鸡,如何确定它的基因型?
提示 让该芦花雄鸡与多只非芦花雌鸡交配,若后代都为芦花鸡,则其基因型为ZBZB;若后代有非芦花鸡,则其基因型为ZBZb。
必背知识:
1.性别决定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性别决定的方式常见的有XY型和ZW型两种。
2.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表现出男患者多于女患者、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的特点。
3.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表现出连续遗传、女患者多于男患者、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是患者的特点。
4.伴Y染色体遗传病表现出患者全为男性的遗传特点。
四、遗传系谱图的解题规律
1.判定遗传病的类型
(1)确定是否为细胞质遗传
若系谱图中母亲患病,子女全患病;母亲正常,则子女全正常,与父亲是否患病无关,则很可能是细胞质遗传。如图所示:
(2)确定是否为伴Y染色体遗传
①若系谱图中女性全正常,患者全为男性,而且患者的父亲、儿子全为患者,则为伴Y染色体遗传。如图所示:
②若系谱图中,患者有男有女,则不是伴Y染色体遗传。
(3)确定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
①“无中生有”是隐性遗传病,如图1。
②“有中生无”是显性遗传病,如图2。
(4)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X染色体遗传
①在已确定是隐性遗传的系谱图中,主要参照“女患者”
a.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则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如图3。
b.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中有正常的,则一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如图4。
②在已确定是显性遗传的系谱图中,主要参照“男患者”。
a.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则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5。
b.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中有正常的,则一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6。
(5)若系谱图中无上述特征,只能从可能性大小推测
①若该病在代与代之间呈连续遗传,则最可能为显性遗传病;再根据患者性别比例进一步确定,如图所示:
②如图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2.关于“患病男孩”与“男孩患病”的概率计算
(1)常染色体遗传
如果控制某遗传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由于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是自由组合的,则:
①患病男孩的概率=患病孩子的概率×。
②男孩患病的概率=患病孩子的概率。
(2)伴性遗传
如果控制某遗传病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由于该性状与性别联系在一起,则:
①患病男孩的概率=患病男孩在后代全部孩子中的概率。
②男孩患病的概率=后代男孩中患病的概率。
五、判断基因所在位置的实验设计
1.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判断方法
(1)位置关系
①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用A、a,B、b表示),位置如图甲和乙:
 
②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用A、a,B、b表示),位置如图丙:
(2)判断方法
①自交法:如果双杂合子自交,后代表型分离比符合3∶1或1∶2∶1,则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如果后代表型分离比符合9∶3∶3∶1,则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测交法:双杂合子与双隐性纯合子测交,如果测交后代表型比符合1∶1,则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如果测交后代表型比符合1∶1∶1∶1,则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2.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
(1)在已知显隐性性状的条件下,可设置雌性隐性性状个体与雄性显性性状个体杂交
(2)在未知显性性状(或已知)条件下,可设置正反交杂交实验
①若正、反交结果相同,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②若正、反交结果不同,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3.判断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
隐♀×(纯合)显♂
4.判断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
用“纯合隐性雌×纯合显性雄”进行杂交,获得的F1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再让F1的雌雄个体随机交配获得F2,观察F2的表型情况。即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