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一、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协同进化(1)含义:指生物的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2)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①某种兰花具有细长的花距某种蛾类具有细长的吸管似的口器。②羚羊的奔跑速度加快猎豹的奔跑速度加快。(3)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协同进化地球上的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所以那时生物的呼吸类型只能是无氧呼吸;当地球上出现了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以后,才使原始大气中有了氧气,这就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前提条件。(4)协同进化的原因: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内容: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2)形成原因:生物的进化。(3)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化石。3.生物进化历程中的几个关键事件(1)有性生殖的出现,实现了基因重组,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生物进化的速度明显加快,多细胞植物和动物的种类不断增多。(2)生态系统第三极——消费者的出现,使生态系统具有更加复杂的结构。(3)生物的登陆改变着陆地环境,陆地上复杂的环境又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广阔的舞台。4.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进而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协同进化的过程;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2)中性突变学说:大量的基因突变是中性的,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中性突变的逐渐积累,而不是自然选择。(3)间断平衡学说:物种形成并不都是渐变的过程,而是物种长期稳定与迅速形成新种交替出现的过程。【易错警示】 协同进化是通过物种之间或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实现的,其中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主要通过生存斗争实现,也可以在互利的条件下相互选择,协同进化。强化记忆:1.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提示 根本原因:基因的多样性。直接原因:蛋白质的多样性。2.通过学习,你能从多个角度归纳下生物进化的趋势吗?提示 简单→复杂,低等→高等,水生→陆生,异养→自养,厌氧→好氧,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必背知识:1.物种指的是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2.隔离指的是不同群体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分为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的形成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3.协同进化发生于不同物种之间或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4.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5.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协同进化的结果。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