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2《追求智慧的学问: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教学设计课时安排本框内容是旧教材1.1和1.2、3.1的综合体。除了哲学的起源删除哲学的作用之外,内容基本不变。同时又把真正的哲学的部分内容放到了哲学起源,所以,本框内容其实要大于原来老教材的第1课。2课时可能有点不够。故本框建议2-3课时。其中哲学的起源1-2课时,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1课时。之所以安排哲学起源为1-2课时,主要是因为哲学开篇重在提高学生对哲学的兴趣,切不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拖着学生走。基本思路:不同国家对塔利班的态度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同样,中国美国在很多的国际问题上也存在截然不同的看法,9月1日,美国总统拜登就阿富汗撤军声称,美国从阿富汗撤军,是为了增强竞争力以应对中国的挑战。那么,这背后是不是也是哲学问题呢?故第二部分从美国国务卿对中国的言论说起。布林肯说:美国的目的不是遏制中国及其发展,美国的目的是阻止中国挑战基于规则的秩序。那么,这个规则和秩序又是什么?这是就是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价值观、世界观所致。不同的世界观决定不同的方法论,也就决定未来对外政策的具体措施,这就是可以讲世界观、方法论是什么。而西方宗教的世界观里,往往是系统的,甚至形成经院哲学这样的宗教哲学。这就可以讲哲学是什么。重点难点:重点: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含义及关系难点:什么叫哲学教学过程本框设计可分为四大部分:导入9月1日,美国总统拜登就阿富汗撤军声称,美国从阿富汗撤军,是为了增强竞争力以应对中国的挑战。早在特朗普时代,中美为了疫情、贸易、气候等问题,也争吵不休,互不对眼。此次拜登更是直言不讳是为了对付中国。为什么美国要视中国为重要敌人?我们来听听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怎么说。播放视频,展示美国新任国务卿接受记者采访,提到:中国是目前世界是唯一一个在经济、政治、外交方面有能力挑战现有的国际规则和秩序的国家。并强调说:美国的目的不是遏制中国及其发展。美国的目的是阻止中国挑战基于规则的秩序。对此要求学生试一试,看能不能回答下列问题:你认为美国的目的不是遏制中国对吗?为什么?美国所维护的规则和秩序是什么?前外交部副部长傅莹说:在英国和西方,人们认为当今世界秩序是由美国建立和主导的,是“美国治下的和平”。概括看这个秩序有三个支柱:一是美国或西方的价值观;二是美国主导的军事联盟;三是联合国及其下属机构组织那么,美国遏制中国深层次原因是什么?从而得出世界观的含义。并导入导入第一部分:关于世界观。第一幕:关于世界观中美为什么对抗?深层次在于意识形态,即世界观价值观的不同。在美国,人们普遍信仰宗教,美国的国父们就是典型的清教徒,他们对他们的神和信仰是极为尊重的。所有的生活规则和社会制度都有宗教的影子。而中国则是世界上唯一的世俗大国,中国没有固定的信仰。中国人信神佛,不过是因为神佛可以被利用,求神拜佛是需要钱财物的,所以本质上是一种利益的交换。因此,中国人本质上是一种无神论。这就使得两国在世界观上有着截然不同的认识。所以,从世界观上来看,一种无神论,一种有神论,中美两国对抗本质上是世界观的对抗,故不要奢望拜登改变中美对抗的趋势。因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由此导入第二部分:第二幕:关于方法论无论是世界还是美国,宗教歧视链都是无处不在的,而在这个链条中。无神论者往往是最底层。在西方意识形态里,有两点是跟中华民族是难以融合的:一是都信奉一神教,抵触无神论。二是他们建立了一套非常成熟的政治话语机制,在西方的意识里,世界上任何政府,只要不实行他们那一套民主制度,就一定是有问题的政府。因为他们自认为上帝的子民,抢占领了道德高地,不时俯冲那些无神论民族、异教民族和不同意他们观点的民族。美国人认为正是他们在上帝的指引下开创的现代政治制度才引领全球的文明浪潮,他们认为他们的制度才是迄今为止人类最优秀的制度。按照他们的制度走,人类才可能获得解放。而中国没有占统治地位的宗教信仰,“子不语怪力乱神”,中国的世俗传统与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一拍即合,共产党人要为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努力奋斗。中美两国都要解放全人类,因此中美对抗在所难免,这才是美国遏制中国的底层逻辑。所谓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哲学是关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学说。第三幕:关于哲学基督教的世界观里,世界是上帝创造的穆斯林的世界观里,世界是安拉创造的道教的世界观里,道生一、……、三生万物马克思的世界观里,世界是物质的世界那么,世界到底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中西文化都在绞尽脑汁。直到现在,科学界还没有信息争论。为此,给学生一段视频《世界到底有没有神》,从这个视频里,科学的发展让人怀疑上帝的存在,而为了证明上帝的存在,人类又在通过科学的手段发展现未知。这是多么神奇的一个循环。这个循环里,就可以看到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综合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得出哲学的含义什么叫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路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总结最后对知识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