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梅花魂》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一、基础巩固
1.看拼音,写词语。
piāo bó zàng shēn sāi biān mò méi diàn wū
qī líng bǐng xìng liáo luàn huá qiáo juàn liàn
2.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埋葬(zàng zāng) 腮边(sāi sī) 玷污(zhàn diàn)
秉性(bǐng chéng) 撩乱(liáo liǎo) 眷恋(juàn quàn)
3.“诗人墨客,争讽新篇。”句中的“墨客”指( )
A.宾客 B.画家 C.文人 D.书法家
4.对课文题目“梅花魂”中“魂”的含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魂”是梅花不畏冰雪、凌寒怒放精神的体现。
B.“魂”是外祖父漂泊海外、坚守爱国之情的写照
C.“魂”是中国人坚毅不屈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D.“魂”是外祖父一生喜爱梅花、珍视梅花的表现。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拟人修辞的一项是( )
A.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B.梅花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C.我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
D.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6.关于《梅花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运用借物喻人,通过赞美梅花来颂扬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中国人。
B.文中祖父将墨梅图交给我,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年纪大了,梅花图应该传承给下一代。
C.作者是陈慧瑛,文章以梅花为线索,引出对祖父的回忆,从中表现了这位老人对梅花的挚爱。
D.文章首尾呼应,突出了老华侨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7.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
魂( ) 绸( ) 呜( ) 绢( )
魄( ) 调( ) 鸣( ) 捐( )
8.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文内容回顾。
(1)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照样子,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来。
吟诗落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这些事情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外祖父_____________,还能感受到外祖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祖父把亲人送到码头,而自己不能回国,这时,祖国的亲人可以用《______________》中的诗句来呼唤外祖父:“_________________,王孙归不归?”“我”看到外祖父像孩子一样哭了起来,他是在思念自己的故土啊!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想起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题目“梅花魂”中的“魂”指的是_____________。梅花魂即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个题目中,你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提升
(一)阅读短文《梅花魂》,回答问题。
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飘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我出生在东南亚的星岛,从小和外祖父生活在一起。外祖父年轻时读了不少经、史、诗、词,又能书善画,在星岛文坛颇负盛名。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这时候,我会拍着手笑起来:“外公哭了!外公哭了!”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
有一天,妈妈忽然跟我说:“莺儿,我们要回唐山去!”
“干吗要回去呢?”
“那儿才是我们的祖国呀!”
哦!祖国,就是那地图上像一只金鸡的地方吗?就是那拥有长江、黄河、万里长城的国土吗?我欢呼起来,小小的心充满了欢乐。
可是,我马上想起了外祖父,我亲爱的外祖父。我问妈妈:“外公走吗?”
外公年纪太大了……”
我跑进外祖父的书房,老人正躺在藤沙发上。我说:“外公,您也回祖国去吧!”
想不到外祖父竞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我打开一看,原来是那幅墨梅,就说:“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回国的那一天正是元旦,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也毕竟凉飕飕的。外祖父把我们送到码头。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想不到泪眼蒙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10.文章写到外祖父三次落泪,第一次是______,第二次是________,第三次是___________,表现了外祖父__________的思想情感。
11.第三自然段描写外祖父表情的词语是_________,描写外祖父动作的词语是___________,从这些词语中能看出________________。
12.在外祖父眼里,梅花的秉性可以用三个“最”表示:最有________、最有________、最有_______。
13.选择正确的选项。
(1)“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这句话的意思是( )
A.外祖父认为这么白的梅花不应该弄脏。
B.外祖父认为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梅花就是祖国的代表,祖国是不容玷污的。
C.外祖父认为这幅梅花图价值连城,不应该弄脏。
(2)“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这句话的意思是( )
A.外祖父希望每个中国人都要有梅花的坚强不屈秉性。
B.外祖父希望“我”像梅花一样迎风傲雪,不畏艰难。
C.外祖父借梅花作比喻,表示他对“我”的殷切希望:希望我能在任何环境里,不忘自己是中国人,做一个有骨气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14.“他们就像梅花一样”中“他们”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15.说说你对题目“梅花魂”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竹子
竹是极平凡的,然而,它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用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以编织竹器;竹沥和竹茹可供药用;竹笋( )味道鲜美,( )还可以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然而,我更欣赏竹子那种顽强不屈的品格。
当春风还没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笋就悄悄地在地下舒展着身子,吮吸着雪水。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硬土,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暑尽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季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畏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竹子的品格不正是我们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
自古至今,它和松、梅被人们誉为“岁寒三友”,历来为诗人所题写,为画家所描绘,为艺人所雕刻,为游人所向往。
16.在短文的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17.选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填上相应的序号。
A.拟人 B.排比 C.比喻 D.反问
①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硬土。( )
②历来为诗人所题咏,为画家所描绘,为艺人所雕刻。为游人所向往。( )
③竹子的品格不正是我们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 )
④当春风还没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笋就悄悄地在地下舒展着身子,吮吸着雪水。( )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它和松、梅被人们誉为“岁寒三友”。(改写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竹子的品格不正是我们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这篇短文写了竹子的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重点写了竹子的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漂泊 葬身 腮边 墨梅 玷污 欺凌 秉性 缭乱 华侨 眷恋
2.zàng√ sāi√ diàn√ bǐng√ liáo√ juàn√
3.C4.D5.C6.B
7. 游魂 绸缎 呜咽 手绢 魂魄 调节 鸣叫 捐款
8. 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不得的。 梅花让我想起外祖父。 一枝画梅,没有什么稀罕的。
9. 珍爱墨梅图 思国伤怀 赠墨梅图 送梅花手绢 对梅花的喜爱 对祖国深深眷恋的感情 山中送别 春草明年绿 唐 杜甫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精神 梅花的精神 我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都应该有梅花一样顶天立地,不低头折节的精神
10. 读诗时无声地落泪 不能回国时呜呜地哭泣 送别时泪眼朦胧 渴望回国返乡
11. 拉下脸 轻轻刮去、慢慢抹净 外祖父对梅花图的珍爱
12. 有品格 有灵魂 有骨气
13. B C
14.指中华民族中顶天立地又有骨气的人。
15.梅花魂指梅花的精神品格: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
16.不但……而且……
17. C B D A
18. 人们把它和松、梅誉为“岁寒三友”。 竹子的品格正是我们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19. 用途 精神 精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