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导学案

资源简介

八上第三单元学练案
班级: 组名: 姓名: 自我评价: 教师评价:
第9-10课时 《学写读后感》
【学习目标】
1.了解读后感文体特点。
2.学写读后感,做到感从读出,并能用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印证。
【学习过程】
阅读课本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66页《学写读后感》的相关介绍,筛选并圈划重点内容,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什么是读后感?
写读后感,要注意什么?
二、学写读后感
写作步骤 方法记录 小试牛刀 (请同学们就学过的任意一篇课文或阅读过的一部名著,完成下列环节的相应任务。)
第一步 拟个题目 示例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后感 示例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感
第二步 引述原文 “假日里,我读了一本书叫《昆虫记》。书中详细描写了很多昆虫的生活习性、用途等。这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书中,我最喜欢的昆虫是蝉。‘四年黑暗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 ’” ——读《昆虫记》有感
第三步 亮出感点 开头简单概述小说内容后,随即掷地有声地写道:“对于许多读者来说,《老人与海》中的老人象征着‘压力下仍保持优雅’的美国‘硬汉’。在我看来,海明威在小说中反映的是人对爱的终极诉求。 ——《<老人与海>读后感》
第四步 联想拓展 从《蒹葭》引申到现实中,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需要坚持。贵在坚持的道理并不难懂,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一碰到困难、挫折,就灰心动摇起来,往往半途而废。原因就是缺乏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说过:“伟大的事业根源于坚忍不拔地工作,以全副的精神去从事,不避艰苦。”有了这种“不避艰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才能获得真知。如果我们遇到了困难就退缩,那么,我们始终会败给自己。 ——再读《蒹葭》有感
第五步 总结全文 想到这里,美好的感觉戛然而止,黑暗已经笼罩了整个天空,笼罩了人们的心灵。我们不应该让黑暗继续蔓延下去,作为现实社会中的一分子,我们应该担当起保护家园的责任,创建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只有欢笑,没有压迫,没有家破人亡,每家每户都是如此的幸福,把那些邪恶、肮脏的思想通通从灵魂里清出去。 ——《桃花源记》读后感
注意事项
三、写作实践
就你读过的某部名著或文章,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请写在大作文本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