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中国担当 教案【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世界和平与发展:关注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全球观念,培养世界眼光,增强大国责任意识。(二)能力目标提高对问题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增强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趋势的探索能力,提高运用多种方式收集、分析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资料与信息的能力。(三)知识目标认识我国爱好和平、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知道中国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了解中国为化解国际社会的各种难题与危机贡献了中国智慧。【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认识中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是爱好和平、负责任的大国。(二)突破方法:分析时政热点,使学生从课堂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发现、总结、感悟、升华。通过分析真实的国际事件,见证一桩桩中国行动,感受中国担当,进而增强大国责任意识,树立全球观念。(三)教学难点:理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离不开中国。(四)突破方法:分组探究与课堂展示相结合,由学生合作收集中国为化解国际社会各种难题与危机而贡献的“中国方案”,并在课堂上展示探究成果,分享自己的见解与感悟,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也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教法与学法导航】(一)教法情境教学法、时政分析法、分组探究法。(二)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归纳。【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收集教学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自主预习教材;小组合作搜集中国为国际社会各种难题与危机的化解贡献的“中国方案”;分组探究中国方案“为解决世界难题带来的影响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中国担当感动了世界,为祖国点赞》视频片段。提问:1.你认为一个有担当的人应该具备哪些特征 2.一个有担当的国家应该具备哪些特征 谈谈你对“中国担当”的理解。教师总结:在全球疫情蔓延的时刻,中国勇于担当,不仅控制了中国疫情,还让每个省支援一个国家,这就是中国担当,这份担当感动了我们,也感动了世界,让我们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点赞!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共同感受中国担当。(设计意图:用视频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陌生的概念立体化,拉近了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问题的设置上,由个体担当延伸到国家担当,由学生熟知的生活常识问题引申到较为生疏的政治概念,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既让学生有话可说又有利于其更好地接受新知识。)二、讲授新课(一)积极有作为活动一:时政分析,感受中国责任多媒体展示时政热点:中国蓝盔,在战火中托举和平希望2020年是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0周年。30年来,中国军队先后参加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官兵4万余人次其中有16人牺性。联合国维和部队常常部署在冲突地区,安全风险无处不在,而中国蓝盔”已成为联合国维护和平的关键力量。学生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你认为中国维和官兵在守护什么 2.中国为什么积极参与联合国安理会的维和行动 3.你知道中国人的身影还活跃在国际社会的哪些领域吗 教师小结: 从支援西非对抗埃博拉疫情到远赴苏丹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再到全方位地参与全球治理在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面前,都活跃着中国人的身影,中国正在以文明古国的智慧和新兴大国的责任,对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设计意图:分析时政热点,既打开了学生的眼界,又能够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政治事件中感受到大国的责任与担当。)活动二:数据分析,认识中国担当多媒体展示中国脱贫攻坚的相关图片及脱贫攻坚短视频: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分析数据,回答问题。1.中国在消除极端贫困和饥饿方面为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作出了哪些贡献 2.中国将如何应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谋求未来的发展 教师小结: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用有限的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本解决了世界上约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让七亿多人口摆脱贫困,这是对世界发展的重大贡献。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需要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图片数据分析以及短视频辅助教学,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课本知识更加立体化。学生通过观察、对比数据,自然而然地得出“中国为世界消除极端贫固和饥饿作出了重大贡献”的结论,加深了其对中国爱好和平、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的认同,这样引导学生将课本知识悄无声息地内化为自身对祖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寓教于无形。)活动三:树立目标,展中国形象思考:描述你眼中的中国国际形象?为了维护这种国际形象,中国怎么做的?(二)贡献中圆智慧活动四:翻转课堂,共享中国智慧学生活动:1.思考:中国为国际社会贡献了哪些中国方案?2.合作探究:各小组以合作探究的形式了解中国为国际社会各种难题与危机的化解所贡献的“中国方案”,并进一步探究本组所发现的“中国方案”将如何影响世界。3.课堂展示:每组派一名同学将本组收集的资料展示分享,限时两分钟。4.播放视频《全球治理,中国担当》,使学生达到情感共鸣5.观点评析并思考:中国如何处理承担国际责任与自身发展的关系?教师总结:当今世界的发展,需要新思路与大智慧的引领。中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进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不断发挥负责任的大国作用,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设计意图:翻转课堂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和机会,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收集资料、分析整理资料、形成自身观点的任务,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也使学生更深入地走近自已的国,了解“中国方案”,共享中国智慧。)三、课堂小结学生回顾课堂知识,并分享本节课学习的收获。教师总结:同学们,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正不断努力提高自身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事不避难、勇于担当,未来的中国将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那么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寄语:《少年中国说》节选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愿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肩负时代使命,做一名有担当有作为的新时代好少年!【板书展示】中国担当一、积极有作为1.世界和平的建设者2.全球发展的贡献者爱好和平、负责任的大国3.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二、贡献中国智慧1.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2.为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时政色彩,从教学目标来看,不仅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认识中国热爱和平、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树立全局意识和大国责任感。为了使知识更加立体化,更利于学生接受,我在授课过程中引入了相关短视频,旨在引导学生在形象生动的视频中去发现、去感受,产生共鸣进而形成自发的认知。此外,授课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小组合作探究到课堂展示,这一过程为学生的自学、群学提供了平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总结归纳、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但教学过程中所设计的环节较单薄,使用的时政案例大多取自教材,缺乏创新,应进一步加以改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