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 自转现象(一)概念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地球自转。(二)地轴地球斜轴,又称地球自转轴(实际上地球是没有地轴的)。是地球自转所绕的轴,北端与地表的交点是北极,南端与地表的交点是南极。地轴空间指向: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三)地球自转的特点(1)绕转中心:地轴。(2)周期:一天(约24小时)。(3)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北逆南顺)(四)地球自转与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自转使我们看到太阳位置在一天中不断地发生变化。由于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我们总是从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在西方送走落日的余晖。二、昼夜交替(一)昼夜产生的原因(1)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2)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昼,称为昼半球;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称为夜半球。(二)昼夜交替发生的原因(1)地球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2)地球不停地绕着地轴转动。(三)昼夜交替的周期地球每自转1周,白天和黑夜就更替1次,即昼夜交替的时间约为24 小时,叫做一个太阳日。太阳日影响着人类的起居作息,因而被用来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四)昼夜交替的特点(1)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不同位置同一时刻的昼夜情况是不一样的,有的是正午,有的是子夜,有的正经历昼夜交替的早晨或傍晚。(2)因为地轴是倾斜的,所以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昼夜长短是不同的。在地球的南北两极地区,昼夜长短变化最大。(五)昼夜交替的意义昼夜交替的时间不长,使整个地球表面温差不至于过大,从而保证了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六)晨昏线(圈)(1)晨昏线(圈)。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①晨线指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从黑夜进入白昼的分界线,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如图中弧ABC为晨线。②昏线指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从白昼进人黑夜的分界线,是太阳落下的地方。如图中弧ADC是昏线。(2)晨昏线(圈)的作用。晨昏线(圈)把它所通过的结线圈分成昼弧和夜弧,昼弧与夜弧的长短可表示该纬线圈昼夜长短的状况。(3)在日照图上,晨线和昏线的判断方法。①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②根据昼夜半球判断:位于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位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4)晨昏线(圈)的主要特点。①如果把地球看作个正球体, 同时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线的散射作用,那么,地球上昼半球与夜半球的面积应相等,即晨昏圈是一个过球心的大圆,且平分地球。②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能力拓展】南北半球的较高纬度地区会出现太阳终日不落或终日不出的现象,即一天24小时都是白天或者都是黑夜,这就是极地地区的“极昼”和“极夜”现象。在南北极点,有长达半年的极昼和极夜。例1、图中地球自转方向表示正确的有(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例2、用如图所示的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时( )A.应从左向右拨动球体 B.需绕假想太阳旋转C.需保持地轴竖直状态 D.能观察到昼夜长短变化例3、地球运动有一定的规律,下列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A的角度是66.5° B.B是地球公转轨道面C.C是赤道面 D.D是北极例4、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弧 (用图中字母表示)是晨线。(2)若图中太阳直射点正好位于北回归线上,则我国此时处于什么节气? (3)下列现象中,主要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A.地球出现昼夜交替现象B.小明凌晨1点观看美国中午NBA球赛的现场直播C.海南岛进入春耕时节,黑龙江还是一片冰天雪地D.杭州四季分明,夏季白天比冬季长例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相应位置标出地球自转方向。(2)图中太阳光直射在 (填“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此时南半球为 (季节)。(3)图中下列直线表示赤道的是 。A.AB线 B.CD线 C.EF线 D.NS线(4)一年中,杭州市正午太阳夏至日升的高度最高,地面物体的影长最短;冬至日升的高度最低,地面物体的影长最长。如图为杭州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在3月21日、6月22日、9月23日和12月22日绘制的“教学楼正午影长示意图”。①、②、③、④四图中,可表示夏至日该教学楼正午影长的是 。1.假如地球自东向西自转,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将西升东落 B.月亮仍东升西落C.地球上仍有昼夜更替现象D.地球上各地仍保持一定的昼夜温差2.如图为地球自转的某极上空的俯视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位于中纬度地区 B.乙在丁的东北方C.丙在丁的正东方 D.丁位于西半球3.用如图所示的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时( )A.应从左向右拨动球体 B.需绕假想太阳旋转C.需保持地轴竖直状态 D.能观察到昼夜长短变化4.地球运动有一定的规律,下列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A的角度是66.5° B.B是地球公转轨道面C.C是赤道面 D.D是北极5.请解释下列产生的原因:(1)“嫦娥一号”卫星在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准确落于月球东经 52.36 度、南纬 1.50 度的预定撞击点。“嫦娥一号”撞击月球留下的坑,将在月球表面保留上千年,其主要原因是 (2)当我们在早自修时,位于新疆的学生还在床上睡觉,这是因为 。(3)桃子中只有一个种子,而西瓜中却有很多种子,这是因为 。6.小科在模拟地球自转活动时(如图甲),进行以下操作:①剪一块白纸板,画上箭头,模型太阳平行光线:②用火柴梗模拟“人”:③在地球仪上找到学校所在地的大致位置,将火柴梗用橡皮泥固定在地球仪上:④转动地球仪,观察并记录太阳方位的变化。(1)步骤④中转动地球仪的方向为 ;(2)当地球旋转到图乙中的 位置时(填字母),“人"影最短:(3)当地球旋转到图乙的C位置时,小科看到的太阳方位是 。1.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往往蕴含了地理知识。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A.小明凌晨1点观看美国NBA球赛现场直播B.镇江四季分明,夏季白天比冬季长C.海南岛进入春耕时节,黑龙江还是-一片冰天雪地D.正午时,学校操场上的旗杆总是指向北方且不同季节长短不同2.如图为小明观察到的甲、乙两颗星星的相对位置,造成两颗星星位置变化的原因是(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天气变化 D.地形差异3.以极地为中心的地球自转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A点是昼长夜短,正值夏季B.此时B处要天亮,而C处进入夜晚啦C.此图是南半球的日照图D.H在A的北方,在B的东方4.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地球自转息息相关,下列生活场景中离不开地球自转的是( )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②我们吃早餐时,给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要说“晚上好!”③每天大家都读书、看报,学习知识④北京人去新疆,开始会很不适应,原因有很多,比如在北京吃晚餐时,新疆太阳还很高,大家都还要工作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5.从北极的上空看到图中A、B、C、D四地中,处在晨线上的是________,过6小时以后处于深夜的是________。如果图中D处是中国,则B处最有可能的是下列哪个国家________。A.日本 B.英国 C.巴西 D.美国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NS这条虚线表示 。(2)从北极的上空看到如图乙所示现象时,a、b、c、d四地中,处在晨线上的是 (填字母,下同),过6小时以后处于深夜的是 。如果图中d处是中国,则b处最有可能是 (填字母)。A.日本B.英国C.美国D.德国答案及解析例1、A【解析】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由南极俯视,呈顺时针方向,由北极俯视,呈逆时针方向;【解答】①方向是从南极上方看,顺时针,正确;② 方向是从北极上方看,顺时针,错误;③方向是自西向东,正确;④ 方向是自东向西,错误;例2、A【解析】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解答】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时应从左向右拨动球体,A符合题意。例3、A【解析】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黄道平面(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是23度26分(即黄赤交角),地轴与赤道平面垂直,所以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是66度34分。【解答】A:从图可以看出,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故A选项正确;B:B应是地球赤道面,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C应是地球公转轨道面,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D应是南极,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例4、(1)ABC(2)夏至(3)A;B【解析】(1)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晨线和昏线。(2)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或一天),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为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解答】(1)根据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即为晨线,ABC是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因此ABC为晨线。(2)当太阳直射点正好在北回归线上时为我国的夏至日。(3)A、地球出现昼夜交替现象,这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A符合题意;B、小明凌晨1点观看美国中午NBA球赛的现场直播,这是地球自转产生的时差现象,B符合题意;C、海南岛进入春耕时节,黑龙江还是一片冰天雪地,这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C不符合题意;D、杭州四季分明,夏季白天比冬季长,这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D不符合题意。例5、(1) (2)北回归线;冬季(3)B(4)②【解析】(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都是自西向东运动,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2)地球的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有:昼夜交替、地方时、地转偏向力等,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有: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和四季和五带的产生。(3)地球在自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这一天称为冬至日,约在12月22日前后,此时地球公转至图示乙处;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这一天为夏至日约为6月22日前后;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约为3月21日前后;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约为9月23日前后。(4)物体的影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成反相关,一般来说,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物体影长越短,【解答】(1)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2)图中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北半球为夏季,此时南半球为冬季。(3)图中直线表示赤道的是CD线。 故选B。(4)对于杭州市来说,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一年中9月23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影子最短,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影子最长,据 ①、②、③、④四图可以看出②的影子最短,说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表示夏至日该教学楼正午影长;④的影子最长,说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表示冬至日该教学楼正午影长。故可表示夏至日该教学楼正午影长的是②1.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产生了同一时间,经度不同的地区地方时不同。东早西晚;产生了昼夜的更替;产生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转,具有南半球向左偏转,北半球向右偏转,赤道不偏转的特征。【解答】假如地球自东向西自转,则和现在自转方向相反。A:太阳将西升东落,正确。B:月亮将西升东落,错误。C:地球上仍有昼夜更替现象,正确。D:地球上各地仍保持一定的昼夜温差,正确。2.【答案】B【解析】根据图示分析:甲位于低纬度地区,乙在丁的东北方, 丙在丁的正西方 ,丁位于东半球,选项ACD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3.A【解析】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解答】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时应从左向右拨动球体,A符合题意。4.A【解析】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黄道平面(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是23度26分(即黄赤交角),地轴与赤道平面垂直,所以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是66度34分。【解答】A:从图可以看出,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故A选项正确;B:B应是地球赤道面,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C应是地球公转轨道面,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D应是南极,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5.(1)月球上没有大气和水(2)地球自转(3)子房中胚珠数目不同【解析】(1) 月球上没有大气和水,不存在空气流动,月球表面可以长期保存陨石坑。(2)地球的自转造成时间差异。(3)一朵完整的花经过传粉、受精后,花萼、花瓣、雄蕊、柱头等结构逐渐凋落,只有子房逐渐膨大,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胚。果实中含有的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所以种子的数目取决于子房中胚珠的数目,即果实里有许多种子,说明子房里有许多个胚珠【解答】(1)嫦娥一号”撞击月球留下的坑,将在月球表面保留上千年,其主要原因是月球上没有大气和水。(2)地球的自转造成时间差异,我们当地和新疆经度不同,由于地球的自转,太阳光照射时间不同,存在时差,故 当我们在早自修时,位于新疆的学生还在床上睡觉 。(3)果实中含有的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 桃子中只有一个种子,而西瓜中却有很多种子 ,说明二者子房中胚珠数目不同 。6.(1)自西向东(2)B(3)西南(或西)【解析】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太阳高度越大,杆影越短,太阳高度越小,杆影越长。【解答】(1)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为研究地球自转活动,因此步骤④中转动地球仪的方向为自西向东。(2)B位置太阳高度角最大,因此“人”影最短。(3)太阳光来向代表太阳方位,在C位置时,太阳光从正西方射来,说明太阳方位在正西方。1.A【解析】A.小明凌晨1点观看美国NBA球赛现场直播是地球自转产生的时间差异,故符合题意。B.镇江四季分明,夏季的白天比冬季长是由于地球公转造成的差异,故不符合题意。C.海南岛进入春耕时节,黑龙江还是一片冰天雪地是由于纬度原因造成,故不符合题意。D.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2.A【解析】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更替现象、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都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解答】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为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夜晚,星光闪烁,观察如图,造成乙、丙两星星位移是地球自转的结果,A符合题意。3.A【解析】据图可知:该图为极地俯视图,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判断该图为北半球俯视图,北极圈以内出现了极昼现象。【解答】A.此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正值夏季,昼长夜短,故A正确;B.B点所在的昼夜分界线,根据晨昏线的判断法可判断,为昏线,即将进入夜晚,C位于晨线,即将迎来日出,故B错误;C.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该图是北半球日照图,故C错误;D.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可知:H位于A的正北方,位于B的正西方,故D错误。4.C【解析】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分析题干可知,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太阳的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②我们吃早餐时,给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要说“晚上好!”,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④北京人到新疆去开始很不适应,原因很多,比如:在北京吃晚餐时,新疆太阳还老高,大家都还要工作,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 故选C。5.C;A;D【解析】晨昏线即晨昏圈,是指地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是地球的大圆圈。由图可只,C地即将进入太阳照射区域,所以C处在晨线上;A地处于昏线上,6小时后处于深夜;BD相差12个小时,因此最有可能的国家是美国;6.(1)地轴(2)c;a;C【解析】地球是个巨大的不透明球体,绕地轴不停转动;在受到太阳光的照射时,被照亮部分称为昼半球,而未被照亮部分称为夜半球。晨昏线指地球上迎着太阳的昼半球与背着太阳的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从夜半球至昼半球之间的交线是晨线,而从昼半球至夜半球之间的交线则是昏线。【解答】(1)图甲中NS这条虚线表示地轴。(2)从北极的上空看到如图乙所示现象时,a、b、c、d四地中,处在晨线上的是c,过6小时以后处于深夜的是a。如果图中d处是中国,则b处最有可能是美国。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冲刺重高”讲义(二十一)地球的自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