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江姐的故事红色经典故事红梅赞歌代代传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唤醒百花 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歌剧《江姐》由闫肃作词,羊鸣(合作)作曲,作品表现了以江姐为代表的革命党人面对严峻的抗争形势,坚贞不屈,追求光明的革命精神,作品以四川民歌为音乐素材,融合川剧、越剧、京剧等民族音乐元素,风格浓郁,经久不衰。江姐原名江竹筠,革命烈士,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英雄模范人物之一她就是大家熟知的小说《红岩》中江姐的人物原型。是在渣滓洞监狱受尽酷刑、坚贞不屈的巾帼英雄,她的事迹被广为传颂,影响和激励了几代人。1920年江竹筠出生在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江家湾的一个农民家庭。8岁随母亲逃荒至重庆,后进袜厂做童工,后来考进重庆南岸中学和中国公学附中。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夏天,21岁的江竹筠被川东特委调任重庆新市区区委委员,负责组织学生运动,发展新党员。1945年,她与彭咏梧结婚,协助彭咏梧工作,负责处理党内事务和内外联络工作。从那时起,同志们都亲切地称她江姐。1947年,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组织和领导了第二条战线的斗争,江竹筠受中共重庆市委的指派,负责组织大中学校的学生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英勇斗争,她还在丈夫的直接领导下,担任了中共重庆市委地下刊物《挺进报》的联络和组织发行工作。1948年春节前夕,丈夫彭咏梧在组织武装暴动时不幸牺牲,头颅被敌人割下,挂在城门上示众,江姐强忍悲痛,毅然接替丈夫的工作。1948年6月14日,由于叛徒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国民党反动派军统特务用尽各种酷刑:老虎凳、辣椒水、吊索、带刺的钢鞭、撬杠、电刑,甚至残酷地将竹签钉进她的十指,要从这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身上打开缺口,破获领导川东暴动的党组织和重庆地下党组织的情况。面对敌人惨无人道的酷刑摧残和死亡威胁,江姐始终坚贞不屈。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严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毕竟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1949年11月14日,在重庆即将解放前夕,江竹筠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杀害于渣滓洞监狱,年仅29岁。1949年10月7日《红岩》作者罗广斌秘密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和狱友们制作了一面五星红旗,他们没有见过真正的五星红旗。他们的生命定格在了黎明前的黑暗。后来创作的歌剧《江姐》留下了这样的经典唱段...线儿长,针儿密,含着热泪绣红旗...不要用哭声告别 不要把眼泪轻抛青山到处埋忠骨 天涯何愁无芳草黎明之前身死去 脸不变色心不跳满天朝霞照着我胸中万杆红旗飘 胸中万杆红旗飘回首平生无憾事只恨不能亲手 亲手把新社会来建造到明天 山城解放红日高照,请代我向党来汇报就说我永远是党的女儿,我的心永远和母亲在一道能把青春献给党献给党正是我无上的荣耀无上的荣耀到明天家乡解放红日高照请代我向同志们来问好就说在建设祖国的大道上我的心永远和战友在一道我祝同志们身体永康健为革命多多立功劳 多多立功劳到明天 全国解放红日高照请代我把孩子来照料,告诉他胜利得来不容易别把这战斗的年月轻忘掉告诉他当好革命的接班人莫辜负人民的期望党的教导在重庆三峡博物馆中,珍藏着一封江竹筠的家书。这封信写作时间是1949年8月26日,写作地点是渣滓洞监狱。狱中笔墨、纸张都难以寻觅,她将衣被中的棉花烧成了灰,加上清水,调和成特殊的“墨汁”,再把竹筷子磨成“笔”,将信写在了如厕用的毛边纸上。写信后不到三个月,江竹筠牺牲。在这封遗书中,做了最后的托付:“我们到底还是虎口里的人,生死未定……假若不幸的话,云儿就送给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孩子们决不要骄(娇)养,粗服淡饭足矣……”江姐的故事红色经典故事红 梅 精 神:坚定信念, 坚韧不拔不畏困难,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向阳开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唤醒百花 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江姐的故事红色经典故事红 梅 精 神:坚定信念, 坚韧不拔不畏困难,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勇往直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