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教学设计课题:《青春萌动》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的课标要求为“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建立同学间的真诚友谊,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把握原则与尺度。” 本课教材为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青春的心弦》第二框《青春萌动》第一目的内容。“异性朋友”作为第一目,在了解男生女生性别差异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里萌动是正常的,引导学生懂得与异性交往有利于自己的成长;但如果与异性交往的方法方式不当,也可能给自己带来烦恼,要掌握与异性交往的原则与尺度,让异性之间的友谊成为青春美好的见证。 本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发挥异性同学之间正常交往的激励作用,增强进取意识,激发和增强愉悦情绪,激励并强化良好行为,提升心理发展、个性形成、品质提升,促进个性全面、健康发展。学情分析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学生会异性同学产生兴趣,开始关注异性,希望与异性交往,却往往表现出对异性的故意疏离或排斥,目标确定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以正确的态度对待青春萌动。 能力目标:掌握与异性交往的原则与尺度,建立与异性之间的友谊。 知识目标:知道如何正确对待异性交往。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如何正确对待异性交往。 难点:理解青春萌动是一种正常的现象。5.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环节一:教师活动 (教学环节中呈现的学习情境、提出驱动性问题、学习任务类型等) 游戏导入:谁能模仿完成最多动作? 让学生按图片要求完成动作模仿。 第一组:男生和男生的问候动作 第二组:女生和女生的问候动作 第三组:女生和男生的问候动作 师过渡语:为什么模仿第三组动作时有同学犹豫了呢?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同学们的犹豫是合理的吗?答案就藏在今天的《异性朋友》里。让我们一起探究青春萌动的第一课吧。 学生活动 (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开展学习活动,与教的环节对应) 根据课件提示完成动作模仿,分享游戏心得。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游戏导入,快速集中注意力,调动学习积极性与参与性,激发了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引发学生对异性朋友的初步思考,同时直观得引出本堂课的主题。环节二:教师活动 1.探究与分享素材展示:青春期的心理萌动 2.树洞分享:为学生提供一张信纸,请学生思考并写下,是否也有过小梅和大海的烦恼?写下那些“悄悄的变化”。 学生活动 学生先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讨论小梅和大海共同的烦恼,再各自结合生活经验,在树洞信纸里写出自己在青春期特殊的情感体验,已经在异性面前悄悄发生的变化。设计意图 学生先从对教材素材的讨论入手,初步探究青春期心理萌动的表现,再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实际经验进行自我分享,再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来导出结论,学生能通过实际生活链接理论知识,循序渐进地正视青春萌动的出现。环节三:教师活动: 1.树洞分享:你的异性朋友是凭借哪一个瞬间、哪一个特征获得你的友谊的? 2.小组讨论:请你为他们答疑解惑。 女生:篮球场上的他为什么让我崇拜? 男生:弹钢琴的她为什么令我欣赏? 学生活动: 学生首先通过树洞信纸思考自己与异性友谊建立的场景、异性朋友身上的优秀品质,再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情境互动。设计意图: 学生以自我探究的形式回顾异性交往的生活经历,并挖掘异性朋友的优秀品质,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参与情境互动,引导学生结合男生女生的知识点和自身的生活经验从第三人的视角来分析并生成异性交往的意义。环节四:教师活动: 播放视频:《六年青梅竹马遭遇友谊滑铁卢》 思考:如何与异性交往 学生活动: 观看视频,思考。设计意图: 学生观看视频,运用贴近学生的校园生活设置情景,引导学生跟随视频内容将青春萌动的表现、与异性交往的意义、如何与异性交往三个知识点进行串联,教师再结合学生的分享自然导出异性交往的原则和尺度,引导学生自然生成正确的人际交往观。6.板书设计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随堂练习】 情境互动: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这样的异性交往合适吗?请结合你的校园生活分享你的看法。 (1)晨晨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她很少与男生交往,在她看来,男女生应该彼此不相往来,否则就是不正经。 (2)美美爱和男生在一起玩,她说女生事多,麻烦。经常和男生称兄道弟,勾肩搭背。 (3)班里面男生用“公主病”和“女汉子”来称呼女生。 (4)小威害怕在同学面前和异性交往,从来不在班级里和女生说话,有事情的时候都是叫女生到偏僻的地方去讨论。 【拓展学习】 作为某校校长,你收到了校长信箱一封特别的来信。 请你给这位学生写一份回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