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逆向思维的含义与作用 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2 逆向思维的含义与作用 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逆向思维的含义与作用》教 学 设 计
【教学理念】新课程教学改革倡导的理念是生活性、发展性、生命性,结合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特点,把培养学生会学习、提升学生政治核心素养作为最终目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评价体系更加注重真实性、表现性、情境性,由单纯注重学科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转向注重学科语言、学科知识、学科思维并重。
【教学思路】在议学活动的设计上围绕议题通过自主梳理知识,小组合作探究,组际交流、分享感悟,辩证分析观点、动手进行文创产品设计等活动,让学生在“议”的群体性活动中明确知识、深化认知、增强体验,品味获得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在任务线上,通过议题设计,完成描述与比较、解释与论证、辨析与评价等具体的学科任务;同时,通过议学延伸的设置,完成了理解、应用和迁移等任务,从而实现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正确价值观念的有机统一。
【教学目标】
1.描述与分类:逆向思维的含义。 2.解释与论证:逆向思维的方法。
3.预测与选择:进行逆向思维的时机。4.辨析与评价:思维正逆应当互补
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通过体验生活中科学发明、医学的进步案例等,正确理解逆向思维,辩证认识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关系,培养逆向思维或正逆思维互补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公共参与:综合运用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的相关知识分析社会现象,小组模拟游戏等,掌握逆向思维的方法,正确进行逆向思维,做到正逆互补,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增强逆向思维的意识,克服逆反心理,盲目“反着干”。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逆向思维的主要方法,发挥思维正逆互补的作用。
教学难点:逆向思维的主要方法,辩证把握思维正逆互补的关系与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视频《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精彩瞬间》。
教师导语:独具诗意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晶莹剔透的冰雪五环,浪漫唯美的雪花火炬台,璀璨夺目的数字光影,独具创意的火炬环保点火仪式,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给我们呈现了一场恢弘壮美的视听盛宴。这场视听盛宴的背后是主创团队满满的创意和智慧结晶。
请大家盘点思考一下,开幕式中有哪些创新之处?运用了哪些创新思维方式?这是我们第四单元学习的内容:创新思维。
过渡语: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最出人意料的创意是什么?为什么?
学生回答:火炬设计和点火仪式太出人意料。
教师导语:这个设计被张艺谋称为“奥运会史上百年以来的伟大创新”?这从思维的角度看,是一种什么思维方式?带着这个问题的回答,我们今天开启逆向思维之旅。
议题一:赏冬奥,感逆向思维之美
图片展示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火炬和2022年冬奥会主火炬对比。
浑身是宝的“雪如意”--冬季滑雪比赛,夏季滑草乐园。
教师导语:不仅冬奥会开幕式上创意满满,奥运场馆的设计也是独具匠心,我们一起来看具有国际标准的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它不仅是冬奥会滑雪比赛的赛场,它还是夏季滑草爱好者的乐园,这一切都是设计建设者们智慧的结晶。
奥运会是竞技者的驰骋的平台,我们也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思维体操竞技,下面请大家开动脑筋,独立思考2分钟,探究下面这道题目。
任务:思维体操训练 高二12班60人,准备参加艺术节节目展演,班长做了如下统计:
特长 舞蹈 器乐 唱歌 书法
人数 42 46 50 55
(1)为了让同学们都有展示自己才艺的机会,现统计班级中四种技能全会的同学至少有多少人?
(2)思考回答:这道题的解答过程体现了怎样的思维方式 ?
小组交流答题过程,请两位同学板演自己答题思路,经过比较两种答题思路都能体现逆向思维的精神,而且逆向答题思路更简洁易懂。
教师点评,简要点评,归纳理论。
知识总结一:
逆向思维的含义:人们从过去所掌握得事物原理的反面、构成要素的反面、功能结构的反面等,去思考、去求索,以实现创新的目的。
客观依据:事物包含着矛盾,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事物具有复杂的相反相成的性质与功能。
【设计意图】
从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火炬的设计及点火,到“雪如意”的冬季滑雪跳台夏季变身滑草乐园,再到从“一种技能也不会”的思路入手解答“四种技能全都会”的逆向答题思路,学生通过一系列鲜活的生活事例直观体验逆向思维的魅力。
议题二:品生活 悟逆向思维之道
任务一:自主学习逆向思维方式的相关知识,归类判断下列现象属于逆向思维的哪种方式?说明依据
田忌赛马 轮流当班长 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 胖子短跑不擅长拔河比赛显神通
以静衬动 司法鉴定 冷暖空调 牛痘疫苗的发明
【设计意图】 学生自主学习逆向思维的方式,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典型案例,运用简单情境初步理解逆向思维的方式。
教师讲解典型事例,归纳总结。
知识总结二:
逆向思维的方式:列表对比结构逆向,状态逆向,功能逆向,因果逆向四种方式的客观依据及事例。
任务二:阅读以下材料,思考回答问题
人类癌症治疗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经历了三次革命。
第一次革命:放疗和化疗。运用高能量射线和抗癌功效的化学药物消灭癌细胞。尽管手术、放疗、化疗延长了不少患者的生命,但也存在较强的副作用,无法做到精准杀死癌细胞。
第二次革命:靶向治疗--生物导弹,运用药物精准特异性地消灭癌细胞而不影响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
第三次革命:免疫疗法。运用药物或者其他治疗方式,提高人体自身的免疫力,预防或者治疗癌症。人体在进化,身体中的肿瘤细胞也在进化。人体内有一群追杀癌细胞的卫兵随着血液循环在各个器官巡逻,发现有基因突变的免疫细胞就及时清除,但是有些肿瘤细胞在进化的过程中产生一种“锁链”能把追杀癌细胞的免疫细胞锁起来或者冻起来防御它们的追杀。科学家们发现了这把锁,研究发明了解锁工具,也就是解锁药物。随着基础医学发展进步,很多癌症可以治愈。
思考回答:从思维的角度,谈谈癌症疗法的变化给我们的启示。
从最初运用杀死癌细胞的方法来治疗癌症到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力来对抗癌症,学生可以分析出:科学家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提高治疗癌症的效果,其依据是:人体在进化,肿瘤细胞也在进化,即事物存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肿瘤细胞对追杀的免疫细胞锁起来--锁链,科学家们发现了这把锁,并研制除了解锁的药物,从而分析出逆向思维的方法:状态逆向和因果逆向。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探究在复杂情境下如何运用逆向思维方式的知识分析问题,进一步理解和突破逆向思维的方法这一难点。
过渡语:任何一种创新思维都是有据可循,有“法”可依的。大家已经掌握了逆向思维的的方法,很多同学都跃跃欲试,一展身手。接下来我们开启第三个议题。
议题三:巧思辨 践正逆思维之行
任务一:
材料一:下列创意是否逆向思维?为什么?
由学生自主探究上述创意实现的可能性,根据生活体验,第一幅图片展示的创意属于逆向思维,第二幅图片展示的创意“方形轮胎”,“三角轮胎”的逆向创意则不宜实现,(补充播放-“勒洛三角形”轮胎自行车视频)骑行还是比较费力,非常颠簸,骑行效果远不及圆形轮胎。
材料二:下列做法是否属于逆向思维?给我们什么启示?
由学生小组交流探究,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通过对逆反心理,名画恶搞,网络“扮丑逐臭”现象的分析,学生不难判断这些做法不属于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为了创新。从而引导学生分析出逆向思维不是盲目地“反向”,不是什么事都“倒着来”“对着干”的逆反心理,不是故意扮成“另类”; 不是社会生活领域排斥理想和崇高的思潮。
【设计意图】
通过形象化的图片对比呈现生活中不同形式的创意,学生可以直观感受逆向思维的魅力,也可以体会违背规律盲目逆向的后果, 分析科技创意能够实现,需要遵循客观规律;盲目“反向”,不仅难以实现创新思维的目的,而且可能付出惨重的代价。
材料三:
逆向思维让人脑洞大开,创意无限。
有人说,既然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那么凡事皆可逆。
有人说,逆向思维的魅力无限,可标新立异,解决问题还是用逆向思维效果更好。
有人说,无论正向思维还是逆向思维,都很重要,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唯此二法。
运用所学知识评析上述三种观点。
运用3分钟时间,小组合作探究。由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补充发言。
【设计意图】
经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对上述三个观点进行辨析,需要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综合运用矛盾分析法,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的知识,创新思维的相关知识分析问题。本题涉及的知识点多,每一个观点都需要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分析并提出依据,提高学生辨析与评价的能力。
总结观点:①正向思维是逆向思维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掌握了正向思维的“正”,才能合理有效地进行逆向思维的“逆”。
②正逆互补,携手共进。逆向思维的效果取决于具体情况,并不是时时处处都要逆向思考。
③创新思维是有方向的,以问题为导向,综合运用多向思维方法。
任务二:假如你们小组是一家文创用品公司,预计在2022年4月份推出一款新产品,现在正在召开产品创意设计讨论会……
要求:充分利用创新思维,开展产品设计,将设计思路记录下来,由小组代表发言,与大家分享,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小组合作交流,小组代表展示小组成果,教师点评,适时鼓励。
【设计意图】教师提供2022年杭州亚运会会徽和吉祥物,2022年冰墩墩的相关产品宣传片,为学生提供相关素材。本环节设置的意图在于:在复杂情境中学生进行模拟游戏,通综合运用创新思维方法,体会正逆思维互补的作用,综合运用创新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课堂小结】
拓展作业:完善自己小组的设计创意,写一则广告文案,并在课堂上分享交流。
【结 语】
教师:熟悉的习惯,熟悉的路线,永远不会有奇迹发生,改变思路,改变习惯,往往会创造无限,风景无限!创新不仅需要有逆向思维,还需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超前思维,创新需要我们多路探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