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九单元 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的概念。2.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了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 建立溶液的概念, 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教学难点 从微观上认识溶液。理解溶质、溶剂的辩证关系。导学过程一、课前先学预习检测:1.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只有水才可以用作溶剂C.溶液都是纯净物 D.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2.将下列物质分别放入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泥土 B.蔗糖 C.植物油 D.碳酸钙粉末3.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 B.澄清的石灰水 C.泥浆 D.液氧4.某液体若是溶液,其必然是( )A.长期敞口放置不会析出沉淀B.一种固体溶解在一种液体里C.只由一种溶质和一种溶剂混合后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D.至少由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二、课堂探究合作探究一 溶液的形成问题讨论:(1)溶液的概念是什么?(2)从溶液的概念中可以发现它的特征有哪些?媒体使用:展示五种液体:红色(品红溶液),蓝色(硫酸铜溶液),黄色(氯化铁溶液),紫色(高锰酸钾溶液),无色(氯化钾溶液)。[设问] 看到这五种液体,你有什么想法 [引导]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几种固体物质溶于水食盐、蔗糖分别加入水中3、交流:[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交流实验现象]请一组同学上台解释他们的实验过程及现象,其他同学提出异议。[现象] 蔗糖、食盐都消失在了水中。[结论] 蔗糖、食盐都可以溶解在水中。[提问] 如何从微观上理解这一现象 4、展示(1)蔗糖微粒、食盐微粒运动扩散到水分子中去了。(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5、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例如:水。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合作探究 二溶液的组成1、问题讨论:在蔗糖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溶剂是什么 交流:在蔗糖溶液中,溶质是蔗糖,溶剂是水;在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钠,溶剂是水。2、媒体使用:用多媒体投影出表格,让学生实验碘、高锰酸钾分别加到水和汽油中出现的现象3、[交流]请一组同学将他们的实验现象、结论展示给大家。其他各组提出异议。4、展示:碘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而高锰酸钾难溶于汽油,易溶于水。5结论: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也不同问题讨论合作探究三: 乙醇溶于水1、交流,小组展示问题讨论:①乙醇能否溶于水?②溶质、溶剂分别是什么物质?交流:振荡前分层,振荡后不分层,静置后不分层。乙醇能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2、结论: 液一液互溶:量多一溶剂,量少一溶质 通常:水是溶剂合作探究四:乳化作用水和植物油、水和植物油及洗涤剂,振荡前、振荡后、静置后分别出现的现象。1交流:把植物油滴入水中,振荡前分层,振荡后不分层,静置后分三、达标检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澄清、透明的B.固体物质的水溶液下层比上层密度大C.一种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都是一样的D.静止后有沉淀析出的混合物一定是溶液2、下列各组物质里,前者是后者的溶质的是( )A.生石灰、石灰水 B.酒精、酒精的水溶液C.氯化氢、盐酸 D.二氧化碳、碳酸溶液3、甲和乙是两种可以互溶的液体(不是水),用8克甲和2克乙混合所得的液体为 。其中的溶质是 ,溶剂是 。若乙是水,则溶剂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