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四 反腐倡廉 彰显正义热点链接1.薄熙来案依法审判 2013年9月22日上午,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原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薄熙来犯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1 5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100万元;犯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10月25日上午,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薄熙来案第二审宣判,维持原判。2.依法严惩贪污受贿犯罪,建设廉洁政府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府,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2013年10月2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2008年以来反贪污贿赂工作情况。报告指出,2008年1月至2013年8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犯罪案件151350件,198781人,提起公诉167514人。人民法院判决有罪:148931.人,占已审结案件的99.9%。3.网络红人“秦火火”,“立二拆四”等谣言推手被依法刑拘新华网201 3年8月22日专电,网络红人“秦火火"“立二拆四”等谣言推手被公安机关依法刑拘。“秦火火”等人肆虐网络、掘金多年,不断炮制出谣言,而网民盲目“信谣传谣"则成为推动“秦火火"的助燃剂。4.最高法明确传谣案量刑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2013年9月29日公布《关于审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表示,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人罪标准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据悉,本解释于2013年9月30日起施行。 5.新《劳动合同法》、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 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大批劳务派遣公司出现,规避法律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劳动者的利益。从2013年7月1日起,新《劳动合同法》、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一批法律经修改后正式施行,针对现实问题加大保护劳动者、老人的权益的力度。6.中央政法工作会议 2014年1月7一8日在北京召开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强调,要把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作为基本任务,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核心价值追求,把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作为根本目标,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积极深化改革,加强和改进政法工作,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7. 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中国舆情地图”数据显示,2013年7月至2014年2月对全国舆论生态有显著影响的1210件舆情事件(下文统称“统计事件”)中共包含189件吏治反腐类舆情,占全部舆情事件的15.62%。2013年,18.2万人因信访举报被处分;蒋洁敏、李东生等31名中管干部已结案处理或正在立案调查;2万余人因违反纪律规定被问责,包括54名地厅级干部;3万余名党员干部因违反“八项规定”被处理。2014年两会前夕观察网民观点倾向,可以看出网民对反腐倡廉的几大期待:期待反腐体制机制创新;期待重视群众举报线索;期待反腐进程信息公开;期待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等。有评论认为,对于反腐倡廉建设而言,2013年是重要的转折年,2014年将是关键的落实年。随着反腐力度加大,新思路的形成,真正的考验会随之来到。 2013年地方两会政府工作报告52次提及“腐败”、44次提及“廉政建设”、22次提及“反腐倡廉”工作,而2014年地方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腐败”、“廉政建设”、“反腐倡廉”词频则分别是49、34、12,中纪委制度反腐专家李永忠指出,“反腐败工作的突破口在权力结构的改革上”,反腐力度的加大与相关词频的降低反映中纪委“强化权利制衡”的思想,分解地方集权,“加强对党政‘一把手’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对于预防腐败问题的发生至关重要”。全国30省区市将“群众路线”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共提及61次,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作风建设。命题视角: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到反对“四风”走好群众路线;从“老虎”“苍蝇”一起打,到党政、高校、国企巡视全覆盖,一年多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风政风为之一振,清风正气扑面而来,书写下“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厚重新篇。反腐也成为近一年来的热点词汇,命题角度采用法律的知识点,以及我们历代人为追求的社会公平正义。考点链接历史与社会 考点26 概述秦始皇、汉武帝为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主要措施思想品德 考点10 理解法律的特征和作用,懂得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考点l5 学会依法自律,预防违法犯罪 考点23 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考点24 学会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考点32 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考点35 学会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考点40 理解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重要性,增强公平意识和正义感知识导航 1、请你谈谈我国依法治国的思想来源。 春秋战国时期,法家韩非子的“法治”思想。 2.列举我国古代廉政制度建设(反腐败)的措施。 秦朝: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在中央设御史大夫,直接对皇帝负责。 汉朝:加强监察制度,对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员进行监督。 3.十八届三中全会为什么要强调“维护宪法的权威"? ①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依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这种关系通常称为“母子”关系。②宪法与普通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权威。普通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因违宪而无效。(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4.说说党坚持转变作风、改进党风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知识点。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它的宗旨;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请结合公平与正义的相关知识,谈谈习近平为什么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 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些具体制度尚不够完善。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有利于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人民得以生存和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6.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政法工作的根本目标,这体现了我国法律怎样的本质和作用? 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法律起到规范和保护作用。 7.腐败行为给社会带来哪些危害? ①损害党的形象,降低党的威信,影响党群关系。②破坏社会稳定,危害国家政权。③败坏社会风气。④危害社会公平正义。 8.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原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因受贿、贪污、滥用职权被判刑,从另一个侧面要求我国人民公仆自觉履行哪些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告诉我们人民公仆必须践行怎样的为政风范? (1 )爱国守法、敬业奉献、勤俭自强的基本道德规范。 (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 9.我国政府严惩贪污腐败高官。这说明了什么? 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只要触犯了法律,不论其职位有多高,权力有多大,都要受到法律的追究: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②我国大力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切实做到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③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④中国共产党具有坚定不移惩治腐败分子的坚强决心。⑤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等等。10.违法高官受到法律的严惩,体现了我国法律的哪些特征? 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具有强制性,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11.政法干警违纪违法受到法律的惩治,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哪一基本要求? 违法必究。12.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有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哪一更高要求? 人民民主不断扩大。13.违法高官受到法律的严惩,这对我们有何启示?(为什么要惩治高官?) ①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②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③我们青少年要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要认真学法、懂法、守法、护法,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做守法的好公民。④当我们发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违法失职等行为时,要勇敢地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情况。 14.反腐倡廉有何意义? ①反腐倡廉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维护法律的权威地位,保证国家的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②反腐倡廉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凸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特征。③有利于党员干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④有利于推动反腐斗争,促进政权建设,切实增强群众的安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正常经济秩序,优化投资环境等等。15.我国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是“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重要保证。我国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的渠道(途径)有哪些?或当我们中学生了解到贪污腐败现象时,可以通过哪些形式向有关部门反映? 可以通过人大代表或者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可以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等。 16.在反映贪污腐败现象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在反映问题时要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者歪曲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17.怎样才能搞好党风廉政建设、杜绝腐败行为? 国家:①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惩腐败行为。②健全监督机制,加强群众监督和法律监督,鼓励群众积极举报各种腐败现象。③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增强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法律意识和抗腐蚀能力。④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净化社会风气。个人:党员干部要切实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强化以遵守反腐倡廉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自觉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等等。 从上述重大典型案件的宣判和执行中,我们青少年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要认真学法、用法、护法,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要懂得法不可违,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远离违法犯罪。要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依法行使监督权。18.请你围绕加强我国法制建设、抑制腐败现象。拟两条宣传语。 ①坚持依法治国,严防腐败滋生。②加强法律制度建设,保障国家长治久安。③惩治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19.网络时代,人人都有一个“麦克风”。各大网络媒体设立“网络监督专区"有什么积极意义? ①有利于调动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拓宽了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更好地行使监督权.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②有利于健全法律监督制约机制,防治腐败和滥用权力。③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④有利于促进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能,为人民办实事。⑤有利于党和政府决策更加民主化和科学化、尊重民意、反映民意,对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在网民看来十分给力的“网络反腐",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除了其中或多或少含有偶然性、娱乐化的成分之外,“误伤"也时有发生。如何避免网络反腐中出现“误伤"? 国家:①建立和完善反腐的法律法规。②健全畅通反腐渠道,降低对网络反腐的依赖。③加快推进反腐制度改革,严厉惩处腐败。 公民:①要树立强烈的个人隐私保护意识,不侵犯他人隐私。②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等等。21.请你谈谈网络谣言的危害。 网络谣言污染网络环境,败坏社会风气,危害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管理秩序,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22.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表示。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入罪标准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这告诉我们犯罪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其他特征还有哪些?如何区分犯罪与一般违法行为? (1)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2)触犯刑法、依法受到刑罚处罚。 (3)对社会危害的程度不同、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处罚机关的不同。23.“谣言推手"被警方依法刑拘说明了什么?①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谣言推手"被警方依法刑拘,说明公安机关依法管理社会事务,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②我国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网络推手”被警方依法刑拘,体现了我国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24.针对网络谣言,国家、社会、个人应该怎么做? 国家:①加强网络立法工作,促进网络文化建设有法可依。②依法打击制造和传播网络谣言的行为,净化网络环境等等。 社会:①倡导和遵守网络公约,文明建网、绿色建网。②加强网络监督,不为网络谣言推波助澜;等等。 个人:①应加强自我学习,增强辨别是非谣言、抵制谣言的能力,严格遵守互联网法律法规,文明上网。②自觉远离网络谣言,切实做到不交流、不关注、不信谣、不传谣,坚决做网络环境的维护者,争当遵纪守法的小网民。③发现散布谣言要及时制止、揭露或举报。25.有人认为:网络舆论监督是公民的政治权利,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生活,网民什么话都可以说。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因为:①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言论自由和监督权是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②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公民在依法享受网络权利的同时,也要自觉地履行义务。③公民行使监督权时,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正确行使,实事求是,不能侵害他人正当利益,有序参与。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26.新《劳动合同法》的修改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体现了依法治国、有法可依的基本要求。②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③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7.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修改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要求子女尽到承担孝敬父母的责任与义务,尤其要给父母必要的精神慰藉。②有利于子女意识到养老问题的重要性。③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④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等等。28.我国为什么要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①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②有法可依是实行依法治国的前提,它要求建立体现人民意志,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9.开展“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弘扬法治精神,推进我国依法治国进程,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建设保驾护航;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提高公民法制意识,促使其守法、护法,学会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30.在“全国法制宣传日",某地准备开展一次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促进社会矛盾化解"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请你为他们设计三种活动形式和两条宣传标语。 开展社会调查,了解当地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提出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建议:在居民集中活动的地方办黑板报,宣传法律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发挥正面引导的作用;把发生在群众中间的违法案件编成文艺节目,通过表演扩大法制的影响;组织法律知识竞赛等。 标语:弘扬法治精神,促进社会和谐!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1.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一个公民应该怎样做? 要增强法治观念,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学会依法办事,依法律己,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依法维护国家利益,把依法治国落到实处等。 32.青少年的合法权益遭受不法侵害时应该怎么办? 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向政府有关部门、人民团体、各类媒体反映情况,寻求社会帮助;通过调解、仲裁、申诉、寻求法律援助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讨回公道。中考演练一、选择题 1.2013年1O月25日上午,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二审公开审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一审无期徒刑判决的原则。这 ( ) ①体现了党和政府落实依法治国的坚强决心②体现了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③说明法律只对高级官员进行严厉制裁 ④说明我国坚决落实违法必究的治国要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舟山网络新闻:一位体态弱小的药店女老板,见店门外一位身材魁梧的男子因琐事暴打其妻时.奋不顾身地上前斥责,男子被迫住手,引起网友热议。正确的认识有 ( ) ①该女老板富有正义感 ②该女老板其实也干涉了他人家庭关系,不值得提倡 ③对家庭暴力行为就应该采取一切手段予以制止 ④体现了该女老板见义勇为的品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3.杜绝剩菜剩饭的“光盘行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努力践行。倡导和践行“光盘行动” ( )①有助于摒弃奢侈浪费的陋习 ②是公民具有正义感的表现③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举措 ④维护了公民的财产收益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2012年8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各地参照执行。这一政策的出台 ( ) ①彻底改变了农村教育落后的面貌 ②促进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③进一步保障了公民的受教育权 ④表明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统一的义务教育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5.2013年5月,美国副总统拜登在演说时称中国是不能“另类思考”“自由呼吸”的国度,引起了在场中国学生强烈不满。学生要求拜登做出正式道歉。这体现了中国学生 ( ) ①对世界和平问题的热切关注 ②实施了正义行为,具有强烈正义感 ⑧对祖国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 ④履行了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的义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权力运行需要制约和监督。有人形象地将此绘成漫画(见右图)。据此回答6---7题。6.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有利于 ( ) ①防止权力被肆意滥用 ②使权力失去应有作用 ③使社会达到绝对公平④保障社会的公平公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权力的运行需要公众的监督,监督的正确途径有 ( ) ①直接向各级人大常委会反映 ②使用书信、电话向有关部门举报 ③通过电视、报刊等媒体曝光 ④用论坛发帖、写大字报方式发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8.依法治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英、法、美等国在社会巨变中制定了许多法律文件。开启了现代法治社会的先河。其中最早为君主立宪制奠定法律基础的是 ( ) A.英国《权利法案》B.法国《人权宣言》C.美国《独立宣言》 D.美国1787年宪法9.我国第12个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服务科学发展"。之所以要弘扬宪法精神,是因为宪法 ( ) A.是所有普通法律的总和 B.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C.规定了公民的一切权利和义务 D.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和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0.2013年4月,吴某在微博上散布H7N9禽流感在宁波某地爆发的谣言。当地警方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他作出拘留五日的处罚。这是因为吴某的行为属于 ( ) A.犯罪行为 B.严重违法行为 C.一般违法行为 D.违纪行为11.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将刘志军、薄熙来等一个个贪官绳之以法,向13亿中国人民兑现了“打苍蝇更要打老虎”的承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这样做 ( ) ①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②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举措 ③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能够彻底消除违纪违法行为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12.2008年以来,检察机关加强举报中心建设,开通全国统一的1 2309举报电话,最高人民检察院和1161,个地方检察院建立网上举报平台,构建了来信、来访、电话、网络“四位一体"举报体系。这有利于保障公民依法行使 ( ) A.建议权 B.立法权 C.决定权 D.监督权二、非选择题13.网络改变了生活。互联网已成了“原生态民意"有力的表达渠道,网络问政、网络反腐等促进国家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推动着中国政治生态的改进。与此同时,飞速发展的网络,泥沙俱下,信息多元了,却越来越难以在谣言和真相间做出区别。最高人民法院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一些法律模糊地带做出了明确界定,便于互联网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者履行义务与责任,为保护网络时代的秩序装上了“法律的盾牌”。 (1)广大民众通过网络反映民意、汇集民智、促进国家政策的制定与完善,行使了什么政治权利?(2)结合“两高”的司法解释,简要说明我国法律的作用。(3)有人认为:网络舆论监督是公民的政治权利,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生活,网民什么话都可以说。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评析这一观点。你认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行使政治权利应注意什么问题?14.材料一:2013年7月1日,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一批法律法规开始正式实施。 材料二:在宁波上班的丁先生,日前因开车没有系安全带被罚1 00元。被罚后他愤愤不平,为了抓拍到当事交警同样违章的证据,他追了警车一公里,终于找到证据,并向公安机关投诉。2013年6月20日,那名交警也受到公安部门的处罚。 【忆一忆】(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正在实施什么治国方略?为什么要实施这一方略? 【想一想】(2)丁先生向公安部门投诉执法交警的违法行为,是在行使什么权利?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或方式行使这一权利?【谈一谈】(3)公民行使上述权利有什么重要意义?15.中国梦·法制建设篇 课余时间,小旭找小杰聊天。 小旭:唉!昨晚我的QQ账号又被盗了,QQ空间里还有许多私人照片呢!真烦人! 小杰:最近我也经常莫名其妙地接到骚扰电话,看来个人信息的泄露越来越普遍了。不过,听说不久前全国人大通过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第一次从立法层面对个人电子信息进行保护;还规定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公民个人电子信息;对非法收集、使用、泄露个人电子信息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小旭:这么说,以后上网就高枕无忧了,个人电子信息再也不会泄露了。 (1)一些组织或个人窃取公民的个人信息,侵犯了公民的哪一项权利?(2)材料中,小杰介绍《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的内容,体现了法律具有哪些作用?(3)材料中,小旭认为“个人电子信息再也不会泄露了"的看法正确吗?请运用依法治国的知识简要分析。16.筑梦之路 社会公正是中国梦的基石,社会应该毫不偏袒地为所有人提供人生出彩的机会,让每个人都有梦想成真的可能。 (1)选做题: ①为实现教育公平,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②为实现医疗公平,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2)人生出彩需要正义,你怎样认识这一观点?(3)梦想成真需要教育,公民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对个人和国家发展有何意义?(4)你如何理解宪法具有“至上的法制地位”?(5)中学生能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做些什么?专题四 反腐倡廉 彰显正义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CCABC 6—10.BAADC 11—12.BD二、非选择题16.(1)①符合题意,观点正确,答出两点即可。示例:异地高考政策的出台;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等。②符合题意,观点正确,答出两点即可。示例: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2)只要围绕“正义、正义制度的作用"作答,观点正确,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为人生出彩提供权利和机会;保障公民梦想的实现等。 (3)符合题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示例:对个人的意义:可增长知识和才干,丰富完善自我;为个人的一生幸福奠定基础等。对国家的意义:可为祖国繁荣富强建功立业;成为国家的建设者、接班人等。 (4)只要围绕“宪法的地位"作答,符合题意,观点正确,答出两点即可示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5)符合题意,观点正确,做法可行,答出两点即可。示例:学习和弘扬中华文化;保护和发展中华文化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