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我们的好朋友课题: 我们的好朋友科目:道德与法治 教学对象: 四年级 课时:1课时提供者: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我们的好朋友》是第一单元“同伴与交往”主题的第一课,主要分成两个板块:第一是“说说我的好朋友”,第二是“好朋友 真友谊”。通过第一板块的学习,学生能够说说自己好朋友的外貌、性格、喜好等,能回忆起彼此之间快乐的事。借助前一环节,学生能够回忆起当初成为朋友的原因,提炼出交友的因素。通过第二板块中情境的再现,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友谊,能够长久健康地相处。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1.知识与能力:借助表格,学生能够更细致地认识自己的好朋友,认识彼此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调查,课堂现场采访,学生能够提炼出交到好朋友的一些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两难情境”的选择与辨析,学生能够明白如何正确地交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四年级学生开始进入交友的关键期,通过调查发现,他们注重同伴对自己的评价,害怕群体中的孤独感。所以很多孩子会把“泛泛之交”,会把暂时共同处事一段时间的人认作自己的好朋友。但通过了解,他们在交往的过程中,又会因为以自我为中心等很容易失去友谊,或者因为害怕失去同伴而没有原则,肆意迁就。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这节课本着以“学生为道德学习的主体”的教育理念,充分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通过调查表,完善友谊卡,贴好友勋章,现场采访等活动使学生们实现道德认知到道德行动的转化,实现由品德心理建构的偶然到道德品质的个性化。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课前调查,课堂现场采访,学生能够提炼出交到好朋友的一些因素。 教学难点:通过“两难情境”的选择与辨析,学生能够明白如何正确地交往,从而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前准备: 1.准备一份“你是否有好朋友”的调查表 2.准备一份“好朋友纪念册” 3.准备 贴纸 根据实际情况完成调查表 了解班上学生有好朋友的人数,没有好朋友的人数,以及好友在本班的人数,借助调查表对本班学生交友情况有初步了解。导入 1.活动一:猜卡,赢纪念册。 老师这里有两份精美的纪念册,猜准了,就是你的。你要来试试运气呢? 2.赢奖品需要运气,我们交朋友也需要,通过课前调查统计,我们班有X人有好朋友。他们是谁呢,请看投影。出示.学生头像照片。你想知道谁的好朋友呢? 活动二:认识别人的好朋友 随机选择你想了解的对象 1.一学生选择 2.被选中的学生,点击头像后,会出示相信学生录制的视频,语言介绍自己的好朋友,介绍完毕后再出示好友照片 借助录制视频介绍以及照片,学生对好朋友的认识更加具象,然后引导其他学生有意识地从外貌、性格、喜好上去回忆自己的朋友。活动三:默契大挑战 第一关:完成“好友知多少”表格 听了别人对好朋友的介绍,你想你的好朋友有哪些了解呢?完成表格 第二关:你来演,我来猜 规则:请好友在本班的组合参与,出示词卡,一人根据词卡图片无声表演,一人猜测是什么。 1.学生完成“好友知多少”表格,测算你对好友的熟悉指数。 2.组合中,一生根据词卡意思演示,一生猜测内容,考验默契 1.通过“好友知多少”表格测验,引导学生反思,你用心关心你的好朋友了吗? 2.通过词卡表演测,既能看出好友间的默契度,还能引导其他学生思考朋友间如何处事。活动四:快乐齐分享 1.相信你们朋友间快乐的事有很多,哪位愿意来分享呢? 2.很多同学还想分享,这样吧,你们打开友谊纪念册,翻到快乐的事这一页,你可以简单列举下,想到一件快乐的事就在上面贴一颗 1.学生分享你和朋友相处的快乐事。 2.回想快乐事,友谊纪念册贴 换算自己的开心指数。 回想相处间的快乐事,能够让学生萌生感恩和珍惜之情。也会激发在座的其他没有朋友的同学去思考。活动五:现场采访 1.问没有好友的同学:在他们回忆的这个时间段里,老师想问问你们,你们有没有什么想问的呢? 2.板书学生提炼的交友因素 自主提问,探究 预设: 1.怎么才能交到好朋友? 2.你们怎么相处的? 不可能人人都有好朋友,学生根据困惑,互相探究。活动六:两难问题共解决 1.出示2个两难情境 学生讨论解决,如果学生解决一个问题,则在纪念册上自己的交友魅力指数上贴上一个勋章。 在两难情境的解决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念。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1. 通过两张调查量表,能评价学生对好朋友的熟悉指数。 2.通过贴 来记录快乐事件,换算彼此间的开心指数。 3.通过总结交友秘诀和解决两难问题得到的勋章,来确定你的交友魅力指数。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1.我们的好朋友 友善 共同爱好 …… 九.教学反思 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少于200字):本节课我主要依据学生的学情和交友调查反馈表来设计教学情节。借助活动一,猜卡,赢奖品就是为了告诉学生,要交到好朋友,也是需要运气的。引导学生明白没有好朋友并不是件丢人的事。那除了期待运气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活动二到六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活动三默契闯关,通过两个活动,引导学生去思考怎么去认识自己的好朋友,怎么和好朋友处事。活动四则是唤醒学生的与好友相处的甜蜜回忆,引导学生去感恩和珍惜。活动五,现场采访环节是依据有部分学生没有交到好朋友,他们依据自己的情况总结问题,然后请那些有好友的同学解惑,在这个解惑的过程中,学生就提炼出交友的因素。 在上面活动的铺垫下,学生会萌生强烈的交友意愿,这时出示活动六,请生讨论解决两难情境,在辨别与交流中,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