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4张PPT)田径蹲踞式起跑一 教学指导思想:本课是遵循《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以学生“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课堂上注重学生运动技术的学习,充分调动大部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二、教材分析田径运动集体性强,具有强烈的竞技性和趣味性,能满足青少年体育爱好者身心发展的需要。田径运动可以发展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和灵敏等身体素质,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结拼搏精神,有助于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蹲踞式起跑是百米起跑的基本技术,也是初学者较易掌握,较为实用的技术,对于其它技术的掌握有衔接作用,掌握田径蹲踞式起跑技术为田径短距离项目奠定了基础。三、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二学年学生。高中学生身心发展已趋成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田径是学生所喜爱的一项运动,有一定基础,但对单个技术的学习并不满足,教学中要让学生把动体与动脑很好的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再认识所学知识、以及创造性应用动作机会,从而增强教学效果。四、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本节课使学生了解田径的相关知识,明确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2、情感目标:通过本次课使大多数学生掌握蹲踞式起跑技术动作,少数学生能够达到熟练程度,并在实践中得以应用。3、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蹲踞式起跑动作可以锻炼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和灵敏等身体素质,教学比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及集体荣誉感。五、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A、提问教学法——通过提问田径的相关的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B、讲解示范法——通过教师对蹲踞式起跑动作的讲解、演示教学,使学生直接感知所要学习的动作结构顺序和要领。C、讨论归纳法——讨论是以如何掌握蹲踞式起跑动作为中心,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对学习整堂课后的所学所感进行讨论、归纳。2、学习方法:让学生从机械的“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本节课学生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学法:A、自主探究法 B分析归纳法 C思考评价法 D总结反思法六、教学过程准备部分:1)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 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安排见习生 3、宣布本课内容、目标要求2)热身跑:(两路纵队慢跑400米热身)3)跑的专门性练习:1、提膝摆臂练习 2、 小步跑 3、高抬腿跑 4、交叉步跑4)游戏蚂蚁搬家接力比赛:通过蚂蚁搬家接力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身体基本活动能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进行蚂蚁搬家的接力。1、发令才能启动,不可以提前交接球。2、中途如果球丢失,要从掉下来的地方拾起继续进行。3、罚则:先完成的队伍胜利,后完成的队伍每人做20个俯卧撑学习蹲踞式起跑技术蹲踞式起跑技术的动作要领:起跑技术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或“跑”)三个阶段。听到“各就位”口令后,做2~3次深呼吸,轻快地走到起跑器前,两手撑地,两脚依次踏在前后起跑器的抵足板上,后膝跪地,两手放在紧靠起跑线后沿处,两臂伸直,肩与起跑线平行,两手间隔比肩稍宽,四指并拢和拇指成八字形支撑,两脚左右间距大约15cm(或一脚长)。颈部自然放松,两眼视前下方约40~50厘米处,注意听“预备”口令。当听到“预备”口令后,从容而平稳地抬起臀部,身体重心同时前移,形成臀部稍高于肩,肩超过起跑线(一般超过10cm左右)的身体姿势。当听到枪声或“跑”的口令后,两手迅速推离地面,两臂屈肘做有力的前后摆动,同时两腿迅速蹬起跑器。1)、重点:身体协调配合、快速启动。2)、难点:身体协调用力、逐渐抬高上体。1、指出动作重点、难点:2、蹲踞式完整动作练习教师:①教师示范动作,让学生与理论结合的同时理解动作的真正含义。学生:学习“各就位”、“预备”技术。分组相互指导练习,体会蹲踞式起跑技术动作的要领。②适当调整起跑的“预备”姿势。③延长或缩短“预备”鸣枪的时间,养成听枪声起动的习惯。④学习蹲距式起跑的完整技术。⑤ 纠正错误动作。⑥巡回指导。⑦多次反复练习,巩固提高。结束部分:1、放松练习:由于学生四肢活动较多,采用两人一组互抖手臂的、相互敲打腿部肌肉的放松。2、课后小结3、布置作业4、回收器材七、场地器材:场地:田径场地一片八、预计教学效果:预计平均心率:130-135次\分,最高心率175次\分,出现在第20-30分钟运动密度为百分之五十五,运动负荷为中等偏上。谢谢观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