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案

资源简介

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第二框 我们与法律同行
一、核心素养目标:
责任意识: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法律信仰,学会依法办事。
政治认同:通过理解依法办事的原因,知道依法办事的定义及怎样依法办事;明白道德与法治的关系,懂得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知道作为青少年也是法治中国的推动者;通过用法律知识分析简单的案例,培养学生判断思维能力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法治观念:知道依法办事的原因、定义以及怎样依法办事;懂得要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定义及作为青少年应怎样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知道道德与法治的关系。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依法办事,树立法律信仰。
教学难点:增强法治意识,处理好法治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本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治昌明则国泰民安,法治废弛则国乱民怨。”
想一想:法治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总结: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依靠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作为现代公民要树立法律意识,并自觉以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怎样依法办事、怎样树立法律信仰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学会依法办事
活动一:遵守法规
情景一:共享单车的出现,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有效解决了城市交通“最后1公里”的难题,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少!
问题:你怎么看待这一行为?
提示:这是不安全的行为,也是违反法律的行为。
结论:因为没有遵守法律,得不到幸福的保障,将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
相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72条之规定: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
情景二:近来,针对共享单车的破坏、私占、诈骗等各种不端行为频出。
思考:这些行为会带来哪些后果?
结论:受到道德的谴责,法律的惩罚等。
教师总结:共享单车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使用者的守法意识和守法行为。法律是一切行为的底线。依法办事,要树立法律意识,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相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之规定: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破坏更加严重者,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5条的“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予以定性。
活动二:你说我说
网友言论:共享单车余额不能退款,要怎么维权?
引导:遇到问题需要解决时,既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以恶治暴,必要时通过法治的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利益。
教师总结:培养习惯。依法办事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目标导学二:树立法律信仰
活动三:谈古论今——孝公之问
2000多年前,秦孝公励精图治,任用商鞅进行变法。有一天,秦孝公问商鞅:这些制定出来的法律,如何让老百姓遵守呢?这一问被当代学者称为 “孝公难题”或“孝公之问”。要解决“孝公难题”,让“纸上的法”变成“现实的法”,治本之策、当务之急就是培育人们的法律信仰。
(教材102页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思考: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有什么意义?
提示:有利于宣扬宪法的权威,有利于维护法律的尊严。
教师讲述: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特别强调:法律至上。
活动四:法治与道德
(教材P102第二个“探究与分享”)
思考:法治与道德的关系是什么?
提示: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
教师归纳: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要学会依法办事;认识了要树立法律信仰;明白了法治与道德的关系。我们今后要认真学法、懂法、守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合法小公民。
(四)当堂检测
1.小林升入中学后,为方便上学,爸爸为他购买了一辆价值近千元的自行车。一天放学后,小林发现停放在学校大门外的自行车被盗。对此,你认为小林的正确做法是( )
A.自认倒霉,让父母再帮自己买一辆自行车
B.找学校理论,要求学校赔偿一辆新车
C.及时拨打“110”电话报警,寻求法律帮助
D.为挽回经济损失,偷偷骑走一辆价值相同的自行车
2.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众多,守着法律走。这句话提示我们( )
A.爱护河流,保护河流
B.遵守法律,依法做事
C.珍爱生命,学会坚强
D.远离闹市,品味生活
3.卢梭有一句名言,“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这启示我们( )
①法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信仰
②法律主要依靠人们内心的信仰保证实施
③要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④要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七、板书设计:
10.2我们与法律同行
一、学会依法办事 二、 树立法律信仰
1.原因 1.原因
2.树立法律意识 2.具体要求
3.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3.道德的作用
4.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4.对青少年具体要求
八、作业布置:星级作业
九、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