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2课《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三课《家庭的记忆》中第二课时内容,包含栏目:传统节日中的“家”。教材设计了四个小环节:首先是让学生依据生活经验回忆自己家吃年夜饭的场景和感受;其次以“知识窗”的形式介绍年夜饭的意义;再次以“阅读角”形式呈现了一家人回家过春节的情形和心情,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中国人过春节一定要回家与亲人团聚;最后以一个半开放的表格形式,引导学生去探究还有哪些传统节日与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有关。教材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传统节日为突破口拉近传统文化与学生生活的距离。 学生情况分析三年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感受更多地停留于放假和玩乐,很难体会到传统节日与家的联系以及人们对家庭十分重视的情感。同时,许多现代家庭也不断简化了传统节日的过法,传统风俗对学生而言只剩下一个概念。但值得庆幸的是,大部分家庭都还保留着节日家庭聚餐的传统。三、教学目标知道中国传统节日,了解传统节日风俗及意义。体会中国人重视家庭的情感,感受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感受医生、护士、解放军战士等最美逆行者爱国爱家的伟大精神。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传统节日风俗及意义;感受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教学难点:体会并感受中国人重视家庭的文化传统。五、教学过程活动一:视频导入播放一家人过节视频。师:春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今天我就一起来了解传统节日中的家。(贴传统节日中的家)【设计意图:以一家人过春节的视频引出春节这一传统节日,让孩子感受传统节日中的家。引入课题。】活动二:传统节日我调查课前我们分小组调查和家有关的传统节日,完成学习单。同学们,都完成了吗?谁来说说。小组汇报。【设计意图:请学生针对课前调查结果进行汇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在学生汇报中教师适时补充,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明白其中蕴藏的意义。】活动三:欢欢喜喜过大年1. 打扮我的家课件出示“家”,请学生一起打扮“家”,增加过年的氛围。师:一起打扮我们的家,让它增添过年的气息。课件给家贴上春联、挂上灯笼,贴上福字等。师:希望我们家红红火火,越来越好!2.谁先上座师:家打扮好了,我们请出大圆桌,该吃年夜饭了。同学们,谁和你一起吃年夜饭?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师:亲人们都来了,这时应该请谁先上桌呢?请一位同学来请一请。希沃课件出示大圆桌和家人,请学生上台请一请。生请爷爷奶奶。师:是的,长幼有序自古以来就是我们的优良传统。3.年夜饭上菜啦师:瞧,大家都坐好了,该上菜啦!师:现在我们就是家里的小小上菜员,每组选两道上菜。小组讨论为什么选这两道菜,它们有什么寓意。上菜的时候每组派两位同学,一位同学负责把菜送上桌,另一位同学负责报菜名,介绍它的寓意。各小组准备好了吗?上菜啦!师:这些菜都是通过课前调查知道,是你们年夜饭常吃的菜。这些菜好吃吗?师:它们不仅好吃,背后还蕴藏着对家人美好的祝福。(板书:祝福)4.拜年送祝福师:祝福在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里,祝福还在哪里呢?大年初一,我们要给长辈拜大年送上新年祝福!你们是怎么拜年的呢?师:拜年是有讲究的,我们来学一学拜年时常用的作揖礼。师:同学们,都学会了吗?拜年正式开始啦。(播放鞭炮声)老师扮做奶奶和妈妈,请学生试着拜年。师:这些祝福体现了我们对家人的爱,也让我们与家人的的关系更加亲密。师:正是因为家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爱,那么多美好的回忆,所以每到春节人们纷纷回家过年,一家团聚!5.播放摩托大军回家视频师:为什么我们过春节一定要回家呢?师: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不管再苦再累再难也要回家过年,一家团聚。【设计意图:通过“打扮我的家”“谁先上座”“年夜饭上菜啦”“拜年送祝福”等活动,让学生体验过年的习俗,感受春节中家的团圆幸福。最后通过播放视频摩托大军回家,让学生体会中国人重视家庭的情感,感受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活动四:爱国爱家逆行者(播放电话铃声,播放录音:好的,马上就出发。)师:在这万家团圆的日子,这是要去哪啊?(播放医务人员奔赴武汉视频)师:他们去做什么?师:他们为什么要冒着被新冠病毒感染的风险,离开温暖的家,奔赴湖北?师:是啊,正如习总书记说的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家国两相依。正是有医生护士解放军战士等等,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与新冠病毒战斗,抢回一条条生命,拯救一个个家庭,我们国家才没有被疫情击倒,我们的小家才幸福温馨,他们是英雄,爱国爱家。师结合板书总结。【设计意图:播放医务人员奔赴武汉视频。提问:他们为什么冒着被感染的风险,离开温暖的家,去湖北?引导学生思考家与国的关系,小家和大家的关系。感受医生、护士、解放军战士等最美逆行者爱国爱家的伟大精神。】六、板书设计家庭的记忆七、作业检测(选择题3题,开放题1题,并附上参考答案)选择题1.元宵节到了,奶奶叫红红上街去买一些节日用品,以下哪副图是他应该买的( )A. B.C D.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A.清明节 B.端午节 C.重阳节 D.中秋节3.( )是福州独有的传统节日。A.腊八节 B.中元节 C.端午节 D.拗九节【答案】A C D开放题图中描绘是中国哪个传统节日?答:在这个节日中我们都会做些什么?(至少写三个)答:写一写你印象最深的一次过节经历。答:【答案】1.除夕 2. 吃团圆饭,祭祀,熬夜守岁 3.略八、教学反思(500字以上)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记忆,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精华,传递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感恩、爱国、敬老等优良传统。三年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感受更多地停留于放假和玩乐,很难体会到传统节日与家的联系以及人们对家庭十分重视的情感。同时,许多现代家庭也不断简化了传统节日的过法,传统风俗对学生而言只剩下一个概念。为此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道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了解传统节日风俗及意义。2.体会中国人重视家庭的情感,感受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3.感受医生护士以及解放军战士等爱国爱家的感情。一、视频导入,激发学习兴趣。上课伊始先是播放了一家人过春节的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孩子感受传统节日中的家。引入课题。二、课前调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知识不是老师传授的,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会话、合作之下通过有意义的建构而获得。因此,要真正获得教学效果,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设计中,我课前布置学生分别从重阳节、清明节、元宵节、中秋节这四个传统节日进行调查,完成学习单。课堂上请学生针对课前调查结果进行汇报。本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在学生汇报中教师适时补充,让学生了解节日背后蕴藏的意义。三、模拟情境,强化认识。通过“打扮我的家”“谁先上座”“年夜饭上菜啦”“初一拜大年”等活动,让学生体验过年的习俗,感受春节中家的团圆幸福。最后通过播放视频摩托大军回家,提问为什么我们过春节一定要回家呢?让学生体会中国人重视家庭的情感,感受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四、联系实际,深入导行。播放医务人员奔赴武汉视频。提问:他们为什么冒着被感染的风险,离开温暖的家,去武汉?引导学生思考家与国的关系,小家和大家的关系。感受医生、护士、解放军战士等最美逆行者爱国爱家的伟大精神。五、商榷之处。在实践教学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课堂评价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掌握及情感的发展,评价并不局限于口头,一个动作一个微笑同同样能解动学生的心灵,同样评价也不只来自于老师。学生可以互相评价,形成丰富的评价定会让学生如临春风如沐春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