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5课 应对自然灾害 (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知道人类的行为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2.道德修养:知道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提升自我保护、自我救助的意识与技能。3.责任意识:学习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感人事例,感悟人们在危难中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课时安排3课时。第3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人民与灾害作斗争的故事,感知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重点)2.讲述抗灾中以志愿者为代表的平凡人的事迹,感受志愿者无私奉献的精神,认识到在灾难面前每个人都可以贡献一份力量。(难点)3.认识全国上下形成减灾共同体共同应对自然灾害的重要意义。教学过程一、活动一:不屈不挠,团结互助1.当灾难来临时(1)引导:同学们,自然灾害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活,面对灾难,人类是怎样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走进“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去领略中国人民不屈的抗灾精神。(板书:不屈的抗灾精神)(2)创设情境。(播放视频)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地动山摇,一场8.0级特大地震将美丽的汶川震得支离破碎,家毁人亡,山河哭泣,国人悲痛。2.多方支援救灾区(1)引导: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全国各路救援力量迅速从四面八方奔赴灾区,开展救援工作。老师用不同颜色的资料袋标注了不同的救援力量,袋内装有相关救援力量的情况介绍。下面请分组学习,再派代表在班级交流,为大家介绍这些不同的救援力量的情况。(发放资料袋,学生分组学习)(2)交流。预设1:汶川地震发生后的几个小时内,数万人民解放军完成集结,火速奔赴灾区开展营救工作。他们疏通道路,运送物资,从废墟中救出伤员.里最危险,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为保障通信,人民解放军空军15位战士,冒着生命危险,在无气象资料、无地面标识、无指挥引导的三无条件下.完成了世界军事航空史上前所未有的伞降任务。(出示15位伞兵伞降的视频)点评:看了解放军伞兵史无前例的伞降视频,十分震撼!危险时刻,为了人民,人民子弟兵不怕牺牲,总是冲在最前线。预设2:在震区,消防人员、武警公安的主要任务是解救被压被困的群众。(出示现场救援图片)据统计,全国出动的公安民警就有10万多人,武警兵力2万多人,消防队员1万多人。点评:现场救援人员奋不顾身,拯救生命,创造了一个个超越生理极限的人间奇迹。预设3:灾区有许多伤亡,自然也需要医护人员。这些白衣天使的工作主要是救治伤员。(出示图片)只要有一线希望,医护人员就尽百分之百的努力。面对众多地震伤员,全国紧急开设救援专列21趟、包机99架,转运伤员1万多名。此举是当时非战争状态下,最大规模的伤员转运和抢救。同时,各类救灾物资源源不断运往灾区。点评:这批批物资、一笔笔捐款、一袋袋血液,凝聚着全国人民对灾区人民的牵挂,让灾区人民感受到了温暖和力量。在这里,老师再补充一个短视频,大家一起来看看。 (播放汶川人民给武汉送来100吨新鲜蔬菜的视频)补充:2008年,武汉给汶川送去温暖;12年过去后,当2020年一场史无前例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时,像支援汶川一样,全国各地又纷纷出动力量支援武汉。此时的汶川也同样地给武汉送来关怀。这是爱的接力,这是感人至深的一幕!这是团结互助的力量!(3)提问:听了这些介绍,大家有什么感受?预设1:“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我们中国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的法宝。预设2:中国人民非常勇敢,勇于和自然灾害作斗争,不怕牺牲。(4)小结:面对巨大的灾害,中国人民勇于斗争形成了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板书:不屈不挠 团结互助)二、活动二:志愿服务泪滴成河1.志愿者是他们共同的名字(1)引导:同学们,在汶川地震的救援中,还有一些画面总令人感动,还有一支救援力量让人刮目相看,我们一起去看看。(2)创设情境。(出示图并配话外音)“救命的手”——13名唐山来的志愿者,用最简单的方法——铁锤砸、双手刨,不断寻找幸存者,他们的双手满是鲜血。“送饭的手”——一群农民开了4小时车,给现场救援队伍送来热腾腾的米饭和一碗碗土豆炖鸡块。“捐款的手”——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拿出自己的零钱,到银行换成整钱,捐给灾区。“搬运的手”——几位志愿者帮助医护人员 抬运伤员,搬送物资。“献血的手”——南京鼓楼医院的医生们伸出手臂为灾区伤员献血。这一只只救人的手的背后,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一志愿者。(3)提问:这些志愿者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他们或出钱或出力,为汶川灾区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可贵精神?预设1:互相帮助的志愿者精神。预设2:他们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点评:是的,他们身上体现的正是互帮互助、不求回报的志愿者精神。志愿者凭借自己的双手、头脑、知识和爱心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无偿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小结:志愿者们乐于助人、无私奉献、不求回报,令人感动,给人战胜灾害的力量。2.志愿精神我践行引导:其实,我们也可以加入志愿服务行列,将志愿精神发扬光大!来说说你们这方面的打算吧。预设1:我要把自己的零花钱捐给在灾难中失去父母的孤儿,让他们感受到志愿者的爱心和温暖。预设2:我录了一个视频想放到网上,为参加灾区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加油助力!点评:老师要为你们点赞,你们都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这其实就是为抗击灾害贡献力量。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这一份力虽然微小,但汇聚起来,就可以变成抗击灾害的坚固城墙,变成安抚人心、温暖人间的灿烂光芒。3.总结尽管自然灾害还会发生,但是我们会尽最大的力量,全国上下形成减灾共同体,共同预防、减少自然灾害对我们的伤害。(板书“减灾共同体”,画心形图案)板书设计不屈的抗灾精神不屈不挠 团结互助减灾共同体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