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6课 探访古代文明 (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知道人类早期文明区域的分布,探究人类共同创造的早期文明成就及其重要意义。2.道德修养: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认识到文化遗产是全世界的共同财富,激发兴趣,增强保护意识。3.责任意识:知道中华民族为世界文化作出了独特贡献,萌发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课时安排2课时。第2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知道股墟遗址是我国世界遗产之一,感受以甲骨文、青铜器等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了解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且源远流长。(重点)2.激发传承和守护文化遗产的情感,愿意为传承和守护文化遗产作出积极的贡献。(难点)3.感受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知道不同文明是相互学习和借鉴的。教学过程一、活动一:导图探究,守护中国遗产1.回顾导入课前,老师推荐大家看了一组微课。 (出示课件:三件文物的图片,即甲骨文残片、鸮尊、妇好玉凤)提问:微课中介绍的这三件文物都来自同一个地方。大家知道是哪里吗?预设:殷墟。2.思考质疑让我们一起去探究殷墟遗址的价值吧。(1)阅读感知,初识殷墟。引导:请同学们打开教材,阅读第47页“阅读角”关于殷墟的介绍,交流自己对殷墟的最初印象,说说从中你知道了什么。预设1:殷墟位于中国安阳市西北郊,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距今已有3300多年的历史。点评:你找到了殷墟的地理位置、朝代等相关信息。预设2:我看到这里被誉为“人类文明进程中一座重要的里程碑”,说明这个地方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性的一个地方。这里标志着什么,我很好奇。点拨:是啊!你阅读得非常仔细,很快捕捉了一个关键信息。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人们给子这个地方很高的评价。引导:大家是否也产生了这样的好奇?你们还对这里产生了哪些疑问?预设1:我也很想知道为什么人们给子这里如此高的评价?预设2:我想补充。你们俩想了解的,应该正是这里被外人《世界遗产名录》的原因吧。(出示课件:呈现殷墟的图片、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志)(2)过渡:殷墟,顾名思义,就是殷商都城的废墟。这里为什么获得了如此高度的评价,还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殷墟博物馆,去看看这里的考古发现吧!(3)自主探究,深度挖掘。引导:请大家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根据教材第47页“活动园”的文字提示,观看老师补充的有关殷墟的介绍,找一找殷墟里究竟有哪些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微课股墟博物馆:依次呈现殷墟分布图:殷墟青铜器,包括骋尊、享有“镇国之宝”美誉的司母戊鼎等殷墟玉器,包括玉人、玉凤、玉龙等;甲骨文客穴数量众多的甲骨文等内容。(教师配合微课课件同步解说,或者同步播放画外音)解说(画外音):同学们,欢迎来到“殷墟博物馆”。殷墟总面积约36平方千米,你们看,一条洹河穿城而过,南岸是宫殿宗庙区 ,北岸是王陵区以及后期挖掘出的洹北商城。这里先后出土的青铜器达6000余件!以司母戊鼎、鸮尊为代表的青铜器,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殷墟还出土了大量玉器,工艺精湛。最让人惊叹的是,殷墟出土了大量甲骨文,让殷商成为有文字可以考证的历史,更让中国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一千多年!引导:看完微课“殷墟博物馆”,建议大家再认真读一读教材和各小组的补充材料。然后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一下殷墟里究竟有哪些惊人的发现。(学生分小组整理、探究)引导:请各组派一名代表来介绍一下你们的发现吧。(出示课件:相机用简单的思维导图的方式,概括殷墟出土的文物类别,依次出现学生提到的文物)预设1:我们小组得出的结论是,殷墟考古发现丰富,出土的文物数量惊人。因为这里不仅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还有大量的青铜器、玉器、骨器、石器、陶器等,出土的文物种类繁多。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些文物数量惊人,比如这里出土的青铜器高达6000多件。预设2:这里出土的甲骨文是最多的。大家猜猜看,殷墟一共出土了多少片甲骨文?足足有15万4千余片!点评:真可谓是“一片甲骨惊天下”呀!预设3:我来补充。这里出土的文物不仅数量多,而且很多文物考古价值非常高。追问:你们发现了哪些考古价值很高的文物? (出示课件:相机展示该小组提到的价值高的文物及其关键信息)预设1:我想为殷墟出土的青铜器点赞!通过课前微课,我了解到商代是我国青铜器制造的鼎盛时期。殷墟先后出土的青铜器达6000余件,数量多!其中,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可以说是“镇国之宝”。预设2:我来补充。殷墟出土的青铜器亮点纷呈——“鸮尊”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鸟形酒尊。还有其他出土的青铜器,也是造型各异,生动有趣。我还注意到微课里提到:同一时期,苏美尔人的青铜器多半为铜炊具,工艺水平没有殷墟出土的青铜器高。预设3:我想说玉器。除了青铜器,殷墟还出土了大量玉器,这些玉器的工艺也十分精湛。这说明当时的工匠们技艺十分高超。预设4:我还读到一则资料:殷墟所处的地方并不产玉,这些玉器的原料,大多是新疆的和田玉辽宁岫玉!考古学家还进行了这样的推想,早在30000多年前的商代,就已经有通往新疆的“金石之路”了。这比最早的“丝绸之路”还要早1200多年!点拨:刚才,同学们都在感叹殷墟出土的文物之珍贵!除此之外,人们还在殷墟发现了许多文化或者说是文明上的成就。你们有搜集到这方面的信息吗?预设1:我搜集到的是,殷历法采取阴阳合历,将一年分为12个月,并采取增加闰月的方法,解决了与回归年实际太阳日有时差的矛盾。这些方法仍为中国现行的农历所沿用。预设2:在数学方面,殷人已有了个、十、百、千、万等计数单位,并采用了十进位制。预设3:在医学方面,商代晚期人们已能认识人类的多种疾病,除用药物治疗外,还能应用针砭按摩等治疗方法,达到了较高水平。预设4:殷墟出土的商代马车,已经使用了大量青铜构件,独辕双套双轮,结构精致复杂,体现出高超的机械、青铜铸造等复合技术。小结:殷墟出土文物的质量之精、之美、之奇,数量之巨,可以证明,它当时不仅是全国,而且是东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难怪这里会被誉为“人类文明进程中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板书:历史悠久、震惊世界)提问:还有哪个小组有不同的发现?预设1:我们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和观看纪录片,还了解到殷墟遗址里面有大量的宫殿和城墙的遗址,分为很多区域,如宫殿区、王陵区、一般墓葬区、手工业作坊区、平民居住区和奴隶居住区……再一次证明了这里曾经有城市出现,而且城市的规模还不小。预设2:我们还查找到了一些资料。在殷墟的东北方探明了一座面积470多万平方米的洹北商城。其中仅一号 基址的长度就有 170余米,面积达 1.6万平方米,相当于六七个故宫 太和殿的面积总和。点评:建立城邦也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殷墟占地规模大、宫殿宏伟、城市布局严谨合理,揭示出这里曾拥有高度发达的早期人类文明。小结(对照板书):殷商,一个曾经让人将信将疑的朝代。因为有这一系列文物的出土,使这一时期的历史成了有文字可以考证的“信史”,更让我们整个中国的文明历史向前推进了一千多年!殷墟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被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这里,成为一处世人瞩目的“世界文化遗产”,当之无愧!(板书标题: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3.拓展视野,代代传承(1)拓展。引导: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可不只殷墟这一处,你还知道哪些震惊世界的中国文化遗产呢?请用一两句话,说说这些遗产给你留下哪些最深刻的印象。其他同学请注意倾听,看发言的同学是不是介绍出了这些地方的主要特点。预设1:我向大家介绍四川的“大足石刻”。这里的各种雕像多达15000多尊,设计之精巧,竟无一雷同。点评:看来,你之前做了不少功课,一下子抓住了这处宝贵遗产的亮点。预设2:我暑假去过都江堰。它是战国时期秦国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有着200多年的历史。古老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 、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点评:你假期的收获不小,对去过的地方了解得细致深入,真是不虚此行。你所介绍的特点,正是都江堰成为世界遗产的珍贵之处。预设3:我知道庐山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宋代诗人苏轼留下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千古佳作。预设4:平遥古城在山西,是一座2700多年前的古城,至今保存完好。预设5:福建土楼的建筑也很有特色。依山而建,布局合理,是人类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杰作!小结:大家个个如数家珍,看来震惊世界的中国文化遗产真不少啊!大家讲到的每一处世界遗产,都见证着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其成就之高,让人叹为观止!(2)看新闻谈感受,激发自豪感。引导:老师也找到了一处中国文化遗产。请看这则新闻。(播放新闻视频)良渚申遗成功,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5处,成为世界第一!提问:从这则新闻中,大家知道了什么?预设1:中国良渚遗址申遗成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预设2:因为良渚申遗成功,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5处,成为世界上文化遗产最多的国家。追问:从这些数字与辉煌成就中,你感受到什么?预设1:我为我们的祖国有这么多世界文化遗产感到骄傲!预设2: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民族,中华文化为世界文化贡献了巨大的力量。预设3:身为中国人,我自豪,我骄傲!小结:这则新闻进一步证明了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的国家。身为中国人,真为我们拥有如此众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历史遗址而自豪和骄傲。(3)行动思考:开展“我是小小守护者”活动。引导:中华文化遗产如此众多、如此珍贵,那今天的我们又该怎样保护这些人类文明的瑰宝?预设1:不损毁、不破坏它。预设2:去遗址或者博物馆参观时要守规则、讲文明。比如,不允许拍照的地方就不要拍照。点评: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正在一起努力,采取各种措施去保护这些珍贵遗产。我相信,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心去感受,用行动去配合,我们也能成为这千千万万保护队员中的一员。预设3:我们还可以当小小讲解员,进行志愿讲解。预设4:我要多向外国朋友介绍我们的文化遗产。小结(回指板书):是啊,我们虽然人小,但是行动起来力量可不小!这些文化遗产历史悠久,举世闻名,我们有责任去保护,去传承。因为这些世界遗产是属于中国的,更是属于世界的。二、活动二:探寻奥秘,了解世界文明1.激趣导入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有不少著名的文化遗产或文明成就呢。让我们一起坐上“时光穿梭机”,去世界上其他地方看看吧。(出示课件:闪现不同国家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文明成就或遗址,如奥林匹亚遗址、古罗马斗兽场……最后定格在埃及金字塔)2.自主探究看来大家对这些世界遗产都很感兴趣!“时光穿梭机”停在金字塔,那就让我们分组探究一下 金字塔之谜吧,看看金字塔所代表的古埃及文明在物理、数学、天文和医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哪些成就。(板贴:金字塔图片)3.交流反馈(1)金字塔简介。引导:哪位小考古专家愿意给我们介绍一下金字塔?预设1:金字塔在非洲和美洲等地均有分布,其中埃及的金字塔数量最多。预设2:金字塔在公元前约310年就开始建造,属于世界文化遗产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预设3:我知道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坟墓。预设4:这些巨大的陵墓,外形酷似汉字的“金”字,因此我们称它为"金字塔。(2)探寻金字塔建造之谜。提问:从同学们的介绍中,可以看出大家认真查找了资料,很不错!还有一位同学找到了一段介绍金字塔的文字,请认真读一读并说说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出示课件)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即国王)的陵墓。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距今4700多年。它原高146.5米,因年久风化,顶端剥落10米,现高136.5米。它的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每块平均重达2.5吨。预设1:我从“4700多年”这个数字知道胡夫金字塔保存的时间非常长,这么久远居然都没有坍塌……预设2:我知道胡夫金字塔之前有146.5米高,后来因为风化减少了10米,现在是136.5米。追问:你们知道136. 5米有多少层楼高吗? (有四十多层楼高)预设3:这个建筑高度拿到现在来说,也算是高的。尽管后来,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超越它成为世界第一高建筑,不过胡夫金字塔头顶世界最高建筑"桂冠的时间最久!预设4:建造金字塔的石头,一块就有2.5吨重。点拨:是啊!在4000多年前,没有今天的各种现代化机械.古埃及人是怎么完成这项巨大的工程的呢?他们可能会用什么方法或工具?请你们大胆地推想,和小组里的伙伴交流交流。(小组交流)引导:谁愿意说给大家听?预设1:我猜,应该是人们利用绳子把巨石拖上去的。预设2:古埃及人可以利用那种有轮子的车,把石块放在车上……点评:利用简单机械,达到省力的目的。预设3:把石块放在木板上,一边推动木板一边在地上酒水……点评:这样做可以破少摩擦。点拨:各小组能大胆推理,小心求证,说得有理有据,非常好。古埃及人利用他们所知道的一些物理知识减少摩擦,利用杠杆原理搬运 石块,等等,由此完成了胡夫金字塔的建造。提问:你们想看看看古埃及人是怎样建造胡夫金字塔的吗?预设:想!引导:英国BBC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金字塔》模拟再现了当时的场景。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片段,看完后请大家说说自己的感受。(播放纪录片金字塔)模拟场景的视频片段)预设1:我觉得古埃及人很了不起,4000多年前就能完成这么大的工程!预设2:我觉得古埃及人很聪明,很有智慧。小结:在那个没有现代机械、没有现代科技的年代,古埃及人克服重重困难建成了胡夫金字塔,简直就是一个奇迹!(3)探寻金字塔数字之谜。提问:你们知道吗,金字塔还有许多的未解之谜!谁来说说?预设:金字塔有很多数字的巧合。引导:胡夫金字塔有哪些数字之谜呢?我们来做个游戏感受一下。请大家拿出笔和纸,现在我们来做几道算术题:胡夫金字塔的原塔高146.5米,乘以10亿,等于多少?预设:约等于1.5亿千米。追问:知道这个结果有什么意义吗?预设:这是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小结: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人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更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4.总结提升通过对金字塔的探谜活动,我们见识了古埃及人的文化成就。世界上其他国家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遗产,跟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一起,共同组成人类文明宝库。它们是世界人民共同拥有的文化遗产,展现着辉煌的人类早期文明。三、活动三:体验合作,文明相互借鉴1.情景剧导人识合作(1)引导:同学们,古代波斯国王想要在首都兴建一座巨大的宫殿,招揽了各国的能工巧匠。(板贴:古代波斯帝国的宫殿遗址图)谁愿意根据剧本脚本的提示,演一演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工匠们,向大家推介一下你擅长的工艺?(2)情景剧表演。剧本脚本:在公元前6世纪,波斯国王要在首都兴建一座巨大的波斯波利斯宫殿。各地的工匠们都赶来了……工匠1:我是希腊石匠。世人都知道,我们雕刻的石像栩栩如生。工匠2:我是来自巴比伦的砖匠,我们制造的红砖坚固又耐用。工匠3:大家好!我是来自黎巴嫩的木匠。我们黎巴嫩最好的木头就是香柏木了。古埃及的法老船、耶路撒冷的所罗门圣殿,乃至古罗马皇帝的宝座等,都是以它为原料的。工匠4:我是来自埃及的金匠。我能把金子锤打成1毫米的薄片,然后用金丝剪剪成小段,高温吹熔制作出非常细小的金珠焊接在薄金片上,效果就像微雕一样。工匠5:我是来自中亚的宝石匠。我们这里盛产宝石,红宝石、蓝宝石、青金石、绿松石,我很擅长将各式各样的宝石镶嵌在不同的地方。(3)思考:听了这些工匠的介绍,你们能想象出,他们建造出来的宫殿会是什么样的吗?预设1:我想,这些工匠们建造出的宫殿一定非常雄伟,金碧辉煌。预设2:这座宫殿集众家之长,所以也应该是多种元素的融合,宫殿在各方面应当都非常出色,代表了当时的顶尖工艺水平。引导:究竟大家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通过一组宫殿遗址的照片来求证一下吧。(出示课件:一组宫殿复原图片,验证学生们的猜想)预设1:正如大家所料,这是一座充满异域风情的宫殿,因为工匠们来自不同的地方。预设2:我认为这样造出来的宫殿就不再是某一个国家的风格,而应该是组合成了一种新的风格。(4)小结:正如同学们发现的那样,不同文明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学习和借鉴的。建造这座宫殿的匠人们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合作,才让我们今天有机会去欣费、见证这份人类共同的文明财富。2.观察发现找来往(1)引导:从古代波斯宫殿建造中,我们不禁心生好奇:在早期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世界各地不同的文明是“老死不相往来”,还是会相互影响?(2)过渡:让我们一起来连一连,找找不同文明之间的内在联系。(出示课件:连一连,将下面有关联的两张图片连在一起。 图片包括:古希腊建筑、古罗马建筑、东方圆屋顶、中国折扇、西班牙皮折扇、中国汉字、日本片假名……)(3)提问:你从连线中感受到了什么?不同文明之间会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吗?预设1:我发现有的文明会受其他文明的影响。比如古罗马的建筑直接继承了古希腊建筑的成就,从古希腊建筑中学到了廊柱,从东方建筑中学到了圆屋顶。预设2:我感受到文明是不断求变求新的。不同文明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改变和创新。比如折扇,源自中国,最先传入日本,后来又传入欧洲。欧洲人喜欢玫瑰花,所以,他们把折扇上的花纹改成玫瑰花。而葡萄牙、西班牙因为缺乏优质纸张,就用牛皮、羊羔皮作为扇面,制造出了皮折扇。预设3:我还感受到文明交融的力量,不同文明的交融创造了不起的成就。比如,圆明园就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圆明园里有个西洋楼景区,是由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等人绘图设计、中国工匠建造的。(4)小结:世界文明就是在不断的相互学习和交融中发展的。(板书:相互借鉴、文明交融)3.归纳总结(回顾板贴上的内容)同学们,今天,我们探访了几处遗址,更深入地感受了人类早期文明的魅力。课后,我们还可以通过阅读文献和观看纪录片,走进古代文明,更可以通过这些珍贵的遗迹探寻古代文明。因为,世界上不同地区的文明就是这样在相互学习中兼收并蓄、进步发展,最终成为我们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的!板书设计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历史悠久、震惊世界相互借鉴、文明交融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