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四课时)课件(共3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四课时)课件(共31张PPT)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Atomic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elements
第四课时
第四章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本节重、难点
碱金属的性质递变规律以及比较方法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掌握碱金属及卤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
2、了解同一主元素内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掌握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一、碱金属元素
教学内容
碱金属族元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他们在自然界中都以
化合态
存在
1.存在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核电荷数 原子结构示意图 最外层电子数 电子层数 原子半径
碱金属元素 锂 ___ ___ __ __ 0.152
钠 ____ ____ __ ___ 0.186
钾 ___ ___ __ ___ 0.227
铷 ___ ___ __ ___ 0.248
铯 ___ ___ __ ___ 0.265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的共同点是最外层电子数均为1,不同点是 ,其变化规律是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 ,原子半径逐渐 。
电子层数和原子半径不同
增大
增多
教学内容
2.碱金属的化学性质
(1)碱金属与O2反应
钠、钾与氧气的反应:将一小块Na和K分别投入热坩埚中,观察现象。
碱金属 钾 钠
实验 操作
实验 现象 熔成小球,浮于水面,四处游动,有轻微_______,反应后的溶液加酚酞变___ 熔成小球,浮于水面,四处游动,有_________ ,反应后的溶液加酚酞变___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内容
(1)碱金属与水反应
按下列实验操作完成实验,并填写下表:
沸点/℃
熔点/℃
密度/(g·cm-3)
颜色和状态
物质名称
678.4
28.40
1.879
略带金色光泽,柔软

688
38.89
1.532
银白色,柔软

774
63.65
0.86
银白色,柔软

882.9
97.81
0.97
银白色,柔软

1 347
180.5
0.534
银白色,柔软

教学内容
3.碱的物理性质
教学内容
碱金属单质具有硬度____、密度____、熔点____、沸点____的特点。在碱金属内,随着元素原子核电荷数的增加,单质的熔点和沸点 。
碱金属单质也有 性,导__ _性、导_ __性也很好,液态钠可用作核反应堆的传热介质。
延展



逐渐减低



总结:
教学内容
1.碱金属单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难点突破】
(1)相似性(用R表示碱金属元素)
教学内容
(2)递变性
(递变)
(递变)
教学内容
2.碱金属的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1)原子结构特点
卤族元素原子的______________相同,都为____。从F到I,卤族元素
原子的____________依次增多,原子半径依次_________。
最外层电子数
7
电子层数
增大
加深
升高
二、卤族元素
教学内容
(2)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单质的颜色逐渐________,熔、沸点逐渐________。
①与氢气反应的难易程度:______________。
②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___________________。
③卤素的非金属性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易到难
稳定性逐渐减弱
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教学内容
(3)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
无色
橙色
2KCI
+Br2
无色
紫红色
2KCI
+I2
无色
紫红色
减弱
(4)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教学内容
(1)元素性质的影响因素
元素的性质主要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
(2)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核外电子层数_______,原子半径_______,失电子能力______,得电子能力_______,金属性_________,非金属性______。
最外层电子数
增多
增大
增强
减弱
增强
减弱
教学内容
3.同主族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内容
(1)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2)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
(3)根据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判断
①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1.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教学内容
(4)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较活泼的金属将较不活泼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如Zn+Cu2+===Zn2++Cu,则金属性:Zn>Cu。
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如氧化
性:Cu2+>Fe2+,则金属性:Cu(5)根据简单阳离子的氧化性强弱判断
教学内容
2.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1)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2)根据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判断
①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或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教学内容
(3)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活泼的非金属将较不活泼的非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Cl2+2Br-===2Cl-+Br2,则非金属性:Cl>Br。
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如还原性:Cl-I。
(4)根据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判断
甲、乙两种非金属:
C
教学内容
例1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⑤
①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
②甲比乙更容易与氢气化合;
③甲单质能与乙的简单阴离子发生置换反应;
④与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
⑤甲单质的熔、沸点比乙的低。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
D
教学内容
练习
①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②X的氢化物比Y的氢化物稳定
③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④X在暗处可与H2反应,Y在加热条件下才能与H2反应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X、Y是元素周期表第Ⅶ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  )
教学内容
X原子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X在Y的下方,则非金属性X比Y弱,①不正确;
卤族元素氢化物越稳定,其非金属性越强,②正确;
Y能置换NaX中的X,则非金属性X比Y弱,③不正确;
单质与H2化合越容易,其非金属性越强,④正确。
【解析】
(1)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个。(  )
(2)化合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  )
(3)Li在空气中加热生成Li2O2。(  )
(4)卤族元素随核电荷数增加,单质熔、沸点降低。(  )
(5)随核电荷数增加,卤族元素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
(6)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非金属性均逐渐减弱。(  )
×

×
×
×
×
知识检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2.(1)卤素(F、Cl、Br、I)的氢化物中最不稳定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下列单质的熔、沸点随原子序数递增而升高的是____(填字母,下同)。
A.碱金属元素    B.卤族元素
(3)下列反应中,更剧烈的是____。
A.钠与水反应    B.钾与水反应
HI
B
B
教学内容
B
(4)取下列溶液分别加入两试管中,再分别依次加入少量氯水和少量四氯化碳,用力振荡、静置后,四氯化碳层显紫红色的是____。
A.溴化钠溶液    B.碘化钾溶液
教学内容
(1)卤素(F、Cl、Br、I)中碘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弱,其氢化物最不稳定。
(2)碱金属元素单质的熔、沸点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降低,卤素单质的熔、沸点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升高。
(3)钾比钠活泼,其与水反应更剧烈。
(4)氯水与NaBr、KI溶液反应分别生成Br2、I2,二者的四氯化碳溶液分别为橙色、紫红色。
【解析】
教学内容
(1)试根据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的相似性解释化学性质的相似性。

元素的性质与元素的原子结构有关,特别是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关。碱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都很容易失去电子,表现很强的还原性。
教学内容
(2)请结合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的递变性探究其单质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相等,但从Li到Cs,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减弱;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
教学内容
(3)试比较F、Cl、Br、I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据此,能否判断F、Cl、Br、I非金属性的强弱?

稳定性:HF>HCl>HBr>HI;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则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即非金属性的强弱顺序为F>Cl>Br>I。
教学内容
(4)请结合卤族元素原子结构的相似性与递变性探讨其化学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氧化性依次减弱。
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