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1.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一、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认识我国的分配制度,理解居民收入的丰富来源,明确我国是如何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由此增强对我国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科学精神:能够准确判断个人收入的来源,综合、理性地分析如何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兼顾效率与公平。公共参与:自觉主动关注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状况,能够为促进社会公平建言献策;确立正确的财富观和劳动观,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二、学习重难点1.学习重点:我国的分配制度以及确立该制度的原因。2.学习难点:准确判断个人收入的来源。三、学习过程(一)导入观看视频 《学习二十大,争做新青年》自主预习P44-47议题一: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议题二:按劳分配为主体(是什么、为什么)议题三: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什么、为什么)我国居民获取收入的途径:劳动的地位及重要性新授议题一: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为什么)回顾:物质资料生产之生产关系是什么:为什么:物质资料生产最终会创造出国民收入“大蛋糕”国民收入的含义:是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包括居民、企业、政府等)所获得的收入。议题二:1、坚持以按劳分配(是什么、为什么)活动一:走进哪吒家看分配按劳分配为主体1、是什么(1)含义:地位:分配前提:分配尺度:分配内容:分配结果:(2)具体实现形式:判断: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 ( )公有制经济中只有按劳分配。 ( )3、为什么(1)必要性:前提:物质基础:直接原因:重要性:议题三: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会迸发出怎样的活力镜头二:哪吒与申公豹的对话一、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生产要素分配)1、是什么: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按劳分配VS按劳动要素分配区别:联系:为什么:四、我国居民的收入途径主要途径:其他途径:思考:我们的收入分配制度赋予了我们多样化的收入来源,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我们只能靠什么走出致富第一步?这对我们提出了怎样的要求?五、关于劳动劳动的重要性:劳动的要求:课堂小结(五)习题巩固1.小张在家国有企业 工作,年薪5万元,岗位津贴1万元,福利;万元,他还利用业余时间搞一些技 术发明,一年的技术转让所得为1万元;在这期间他炒股获得收益3万元。小张的上述收入中.按劳分配和按资本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分别为( )。A.6万元、3万元 B.5万元、4万元C.6万元、4万元 D.7万元、3万元2.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②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③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④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六)板书设计布置作业完成导学案及课时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