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第9课 木兰诗 第1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第9课 木兰诗 第1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9课 木兰诗 第1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了解《乐府诗集》,熟读并背诵全诗。
2.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
3.积累文言知识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从本课学习感受木兰尽忠尽孝,同时面对国家危亡时誓死杀敌报效国家的爱国主义情怀,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语言运用: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区别;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丰富知识储备,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思维能力:梳理故事情节,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理解花木兰的女英雄形象。
审美创造:感知文言文语言的魅力,培养学生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2000年,邮政部门发行了一套名为《木兰从军》的特种邮票,共四张:木兰纺织、木兰从军、木兰征战、木兰还乡。人们以此来纪念自古以来就广为流传的巾帼英雄——花木兰。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乐府民歌《木兰诗》。
【写作背景】
南北朝时期,北方各国连年征战,民不聊生。为了弥补兵员的不足,各国君王四处征兵。木兰的父亲年事已高,但仍在应征的行业之中。木兰是个孝顺的女子,为了不让自己的父亲在战争中白白失去生命,毅然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作品介绍】
《乐府诗集》是继《诗经》之后,一部总括中国古代乐府歌辞总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现存100卷,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乐府诗集》是汉朝、魏晋、南北朝民歌精华所在。内容十分丰富,反映社会生活面很广,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
《木兰诗》是一首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的诗歌。它与出自同一本诗集中的另一首诗《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双璧”。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繁简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诗中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以众多的铺陈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以风趣的比喻来收束全诗,令人回味。这就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字音字形】
【读准节奏】
⑴唧唧/复/唧唧 昨夜/见/军帖 可汗/大/点兵
万里/赴/戎机 归来/见/天子 天子/坐/明堂
⑵不闻/机杼声 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 愿为/市鞍马 从此/替爷征
⑶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⑷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同样是五字句, (1)组为“二一二”节拍, (2)组为“二三”节拍, (3)组为“二二一”节拍, (4)组为“二二三”节拍。
所以划分节拍不能单看句式,要联系意义表达,应遵循“句不离词,词不离意”的原则。
请你谈谈朗读后的感受
诗韵婉转,琅琅上口,节奏感强
用诗里面的句子来概括段意
第一节:“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第二节:“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第三节:“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第四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第五节:“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第六节:“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第七节:“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诗文翻译】
【译文】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传出,木兰对着门织布。听不见织布机发出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
【译文】问女儿所想的是什么,问女儿所思念的是什么。女儿也没有想什么,女儿也没有思念什么。昨天晚上看到军中的文告,皇上正大规模的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卷,每卷都有父亲的名字。我父亲(老了)没有大儿子(接替),木兰我没有大哥(去参军),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以后替父亲去出征。
【译文】去东边的集市买来骏马,到西边的集市买来马鞍和马鞍下的垫子,去南边的集市买来马嚼子和缰绳,到北边的集市买来长长的马鞭。早晨告辞爹妈离开,晚上住宿在黄河边上,听不到爹妈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到黄河流水的声音。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的啾啾的鸣叫声。
【译文】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在将士的铠甲上。
【译文】回来拜见皇上,皇上坐在举行大典的朝堂上。给(我)记了很多次功,赏赐的财物很多很多。皇上问(我)要求什么,木兰不愿意当尚书省的官;希望骑上千里马,送我回到故乡去。
【译文】爹妈听到女儿回家来,互相扶持着到外城来迎接;姐姐听到妹妹回来,对着门梳装打扮;小弟弟听到姐姐回来,霍霍地磨刀准备杀猪宰羊。
【译文】打开我东面阁楼的门,坐在我西边阁楼的床上,脱下我身上的战袍,穿上我以前的衣裳,对着窗户梳理像云那样的鬓发,对着镜子贴上额头的花黄。走出门看看同伍的士兵,他们都吃惊忙乱得不得了:在一起打了十二年的仗,还不知道木兰是个女孩子。
【译文】(据说, 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雌雄两兔贴近地面跑,怎能辨别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
【课后检测】
夸张的表现木兰行进迅速,军情紧迫的句子是: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用夸张手法表现木兰身跨战马,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中表现木兰操办军备物资急切而又井然有序的诗句是: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和恶劣的环境的诗句是: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表现战争的残酷和持久的句子: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用比喻的手法,表现木兰谨慎、机敏的句子: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视频:动画 木兰从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