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地理八下:6.1《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教案+同步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新课标)地理八下:6.1《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教案+同步练习)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人教版(新课标)地理八年级下册
自然特征与农业
第六单元
北方地区
复习回顾
图5.5 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淮河
秦岭
知识框架
北方
地区
一、位置和范围
二、揭秘自然特征与农业
地形
气候
土壤
农业
一、北方地区位置和范围
新知探究
一、北方地区位置和范围
请阅读北方地区的地形图,尝试说出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1.经纬度位置
经度范围:
纬度范围:
53°N
103°E
135°E
34°N
103°E-135°E
34°N-53°N
图6.3 北方地区的地形
一、北方地区位置和范围
新知探究
图6.3 北方地区的地形
请阅读北方地区的地形图,尝试说出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相对位置
北方地区大体位于 以东,
以南,
以东,
以北。
2.海陆位置
东临 和 。




内蒙古高原
大兴安岭
秦岭
淮河
渤海
黄海
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青藏高原
秦岭—淮河
渤海
黄海
课堂小结
位置与范围
1.经纬度位置
经度范围:103°E-135°E
纬度范围:34°N-53°N
2.相对位置
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东,
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秦岭—淮河以北。
3.海陆位置
东临渤海和黄海。
地理位置评价的方法
1.位置的特征
(描述位置)
2.位置的影响
知识小结
方法小结
新知探究
二、揭秘北方自然特征与农业
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一)地形
印象:平坦开阔
长白山
1.阅读北方地区地形图,观察北方地区以什么地形为主?
2.有哪些主要地形区及分布?
3.北方地区地势起伏状况如何?
平原和高原为主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东北平原
大部分地区地势起伏小,
平坦开阔。
地形小结




1.平原和高原为主
2.地形区的分布
东部主要为平原,西部主要为高原。
3.大部分地区地势起伏较小,平坦开阔。
描述地形特征的方法
地形类型
地形区分布
知识小结
方法小结
地势起伏
二、揭秘北方自然特征与农业
新知探究
二、揭秘北方自然特征与农业
(二)气候
印象: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新知探究
二、揭秘北方自然特征与农业
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
秦岭
淮河
印象: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1.气候类型:
2.气温:
降水:
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一月平均气温低于0℃
年降水量大致在
400mm~800mm之间
新知探究
二、揭秘北方自然特征与农业
(二)气候
印象: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图6.3 北方地区的地形
概括齐齐哈尔、石家庄和延安三个城市气候的共同特征。(课本P10)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雨热同期
温带季风气候
新知探究
二、揭秘北方自然特征与农业
(二)气候
印象: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图6.3 北方地区的地形
对比齐齐哈尔和石家庄气温和降水的差异,
并分析成因。
冬季南北气温差异较大。(纬度)
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小结




1.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2.共性特征: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雨热同期
3.空间差异:
南北(气温)
东西(降水)
归纳区域气候特征的方法
类型
气温特征
降水特征
知识小结
方法小结
共性
差异性
时间变化规律
空间变化规律
新知探究
二、揭秘北方自然特征与农业
(三)土壤
印象:黑黄色调?

图6.3 北方地区的地形
新知探究
黄土地
图6.3 北方地区的地形








新知探究
二、揭秘北方自然特征与农业
(三)土壤
黑土地
图6.3 北方地区的地形
二、揭秘北方自然特征与农业
(四)农业生产
复习回顾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农业特征
地区 耕地类型 作物熟制 主要粮食作物
北方地区 旱地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或一年二熟 小麦
玉米
秦岭—淮河
新知探究
二、揭秘北方自然特征与农业
(四)农业
印象:面食天堂?
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分布图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谷子
主要经济作物:
甜菜、大豆、花生、棉花
农业小结




1.结构:以旱作农业为主
2.分布:
①耕作制度:
黄土地: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黑土地:一年一熟
②作物分布
分析农业特征的方法
知识小结
方法小结
结构
分布
耕作制度
作物分布
北方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影响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
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气候
地形
土壤
气温
降水
雨热同期
平坦开阔,起伏小
黑土地、黄土地
有利条件:
雨热同期;
平原广阔,耕地集中连片;
土壤肥沃。
不利条件:
降水偏少,集中在夏季;
东北冻害。
大规模
机械化耕作
适宜发展
旱作农业
新知探究
活动:认识华北平原春旱的原因及影响(课本P12)
1.以济南为例,说出华北平原春季3~5
月的气温变化和降水特点。
济南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气温:升温快
降水:很少
新知探究
2.春季,华北平原正值冬小麦返青和玉米、棉花出苗,讨论华北平原春季的气候特点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3.想一想,华北平原的人们是如何应对春旱的。
春季气温
回升快
土壤水分
蒸发量大
3-5月
降水很少
农田需水量大
灌溉水源紧张
春旱严重!
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
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枢纽工程
南水北调
采取地膜覆盖
建塑料大棚
培育抗旱的新品种
发展节水农业—采取喷灌、滴灌
课堂总结
地理位置
地形地势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气候
气温
降水
土壤
自然特征
农业特征
旱作农业
主要作物
耕作制度
课后探究
请思考:
1.齐齐哈尔和延安会出现春旱吗?
2.齐齐哈尔农业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什么自然灾害?如何解决?
课程结束人教版(新课标)地理八年级下册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
课题名 6.1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学目标 必备知识: 1.识记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掌握北方地区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特征。 3.了解北方地区发展旱作农业的有利、不利自然条件,主要农作物及耕作制度。 4.理解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关键能力: 1.通过分析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的主要成因,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 2.北方地区位置、地形、气候等知识部分,结合地图和资料,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对华北平原春旱成因及影响分析,培养学生探讨和论证地理问题的能力。 价值观: 1.通过认识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和农业的联系,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 2.通过了解北方地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之美,增强学生对土地、对河山、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点 北方地区的范围与自然特征;
教学难点 北方地区旱作农业的条件、农作物及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笔记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名称及其界线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唤醒学生学习记忆,强调四大区域位置及范围,为本节课开展进行铺设。 学习环节一:读图认识北方地区位置与范围 【知识回顾】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位置和范围。 【位置和范围解读】读北方地区地形图,分析归纳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1.经纬度位置:东经103°-东经135°,北纬34°-北纬53°。 2.相对位置:地区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 3.海陆位置:东临渤海和黄海。 【小结】从知识小结和方法小结两个方面进行小结,既回顾知识,又对如何评价区域位置进行方法归纳。 学习环节二:揭秘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以教师寒假北方见闻(照片)为线索,设置四个揭秘,即贴近生活,也让 学生以关卡的形式层层突破,在揭秘的过程中强化北方地理特征,解决教学问题。 揭秘一:平坦开阔 提问:为什么北方地区给老师第一印象是平坦开阔?平坦开阔描述的是什么地理要素? 回答:地形 【读图获取】读北方地区分层设色地形图,分析归纳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平原、高原为主。 2.主要地形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3.地势起伏:大部分地势起伏小。 【小结】从知识小结和方法小结两个方面进行小结,既回顾知识,又对如何描述区域地形特征进行方法归纳。 揭秘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情景设疑】播放图片 提问:北方地区给老师第二印象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样的景象是受地理要素影响形成? 回答:气候 【知识回顾】北方地区气候类型,北方地区地理位置对气候形成对影响。 【问题呈现】读图思考分析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内部差异。 1.概括齐齐哈尔、石家庄和延安三个城市气候的共同特征。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 2.比较石家庄和齐齐哈尔的气候差异,分析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南北冬季气温相差大(纬度差异)。 【小结】从知识小结和方法小结两个方面进行小结,既回顾知识,又对如何归纳区域气候特征进行方法小结,明确区域气候描述需要从共性和差异性两方面进行。 揭秘三:黑黄色调 【过渡】在这样的气候条件,加上地形、河流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北方地区的土壤又是怎样的呢?黑白色调。 【问题呈现】黑白色调是描述什么土壤?北方地区的土壤又是如何分布? 黄土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黑土地:东北平原 揭秘四:面食天堂 【情景设疑】播放图片 提问:北方地区给老师第四印象是“面食天堂”,这样的饮食特征与哪个地理要素有关? 回答:农业 【知识回顾】北方地区耕地类型、耕作制度、主要粮食作物。 地区耕地类型作物熟制主要粮食作物北方地区旱地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或一年二熟小麦 玉米秦岭—淮河
【读图归纳】读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分布图,归纳北方地区农作物分布特征。 【小结】从知识小结和方法小结两个方面进行小结,既回顾知识,又对如何分析区域农业特征进行方法小结,明确区域农业分析要从农业结构和农业分布两方面进行。 【区域要素联系】分析总结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活动探究】华北平原春旱严重的原因及影响。 1.以济南为例,说出华北平原春季 3~5 月的气温变化和降水特点。 气温:升温快;降水:很少。 2.春季,华北平原正值冬小麦返青和玉米、棉花出苗,农田需水量大。讨论华北平原春季的气候特点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3.想一想,针对北方地区容易发生的春旱,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布置作业 1.齐齐哈尔和延安会出现春旱吗? 2.齐齐哈尔农业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什么自然灾害?如何解决?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也明确了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对其农业生产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加深了对区域特征、差异、要素联系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人教版(新课标)地理八年级下册
《自然特征与农业》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近年来一些电视节目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其中许多内容蕴含地理知识。据此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中国诗词大会》点燃国人对诗词的热情。以下诗词以“春”为关键词,其中描述区域②景观的是(  )
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绿水青山看中国》节目中提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东山位于图的(  )
A.①地区 B.②地区 C.③地区 D.④地区
3.下列水果主要产自暖温带的是(  )
A.香蕉、椰子 B.柑橘、芒果 C.菠萝、荔枝 D.苹果、梨
4.下列四幅图中,反映北方地区气候特征的是(  )
A.A B.B C.C D.D
下图为北京、武汉、广州和哈尔滨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5.四城市中,代表北京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根据气温曲线可知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城市是(  )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乙 D.乙和丙
7.四个城市的气候共同特点为雨热同期,原因是(  )
A.大陆性气候显著 B.季风气候显著
C.海洋性气候显著 D.地形复杂多样
8.华北平原常发生春旱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 B.夏季风弱,降水少
C.气温低,蒸发量大 D.季风不稳,降水少
下表为“华北某地某年气象数据表”,读表格完成下面小题。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平均降水量(mm) 93 372 166 63
平均风速(m/s) 3.4 1.5 2 2.8
9.该地春季应重点防范的灾害性天气是(  )
A.洪涝 B.台风 C.梅雨 D.沙尘暴
10.该地夏季降水较多,主要受(  )
A.东南季风影响 B.西南季风影响
C.西北季风影响 D.东北季风影响
11.下列对该地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盛产橡胶 B.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C.冰川广布 D.主要粮食作物为冬小麦
12.北方地区农业特点是(  )
A.农田多为旱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
B.农田多为旱地,主要种植水稻、甘蔗等作物
C.农田多为水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
D.农田多为水田,主要种植水稻、甘蔗等作物
三江平原湿地开发经历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阶段,后来国家决定停止开荒。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3.三江平原湿地开发,由“北大荒”到“北大仓”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
A.水资源不足 B.森林资源不足
C.粮食不足 D.矿产资源不足
14.国家决定停止开荒的原因是(  )
A.扩大工业用地 B.增加粮食产量
C.开发矿产资源 D.保护环境,恢复生态
15.“五一”长假期间,小明从广州乘火车到北京沿途可能看到(  )
A.沿途的粮食作物都是水稻
B.因为中国降雨量南多北少,传统民居屋顶的坡度越来越小
C.南方地区是旱田,北方地区是水田
D.北京郊区农民正在田里收获西瓜、香蕉
我国有很多农业谚语,东北“清明忙种麦”,华北“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完成下面小题。
16.上述谚语反映了农业生产具有的特性有(  )
①人为性②地域性③季节性④不确定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影响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种植小麦时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土壤 C.降水 D.热量
18.我国华为、中兴等企业发展因缺乏“中国芯”而受制于美国。其主要原因是(  )
A.这些企业的产品成本高
B.我国工业生产水平大大落后于世界
C.尖端高新技术不够突出
D.我国工业原料缺乏
19.下列关于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为半湿润半干旱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势高,气温低
C.7、8月降水集中,易出现洪涝灾害
D.冬季少雨,常出现冬旱
20.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①平原广阔 ②土壤肥沃 ③水热充足 ④雨热同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21年3月15日中央气象台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受冷空气大风影响,北方地区多地遭沙尘暴侵袭,这是今春我国北方地区首次发生大范围沙尘暴天气,也是京津冀地区首次遭受严重沙尘影响。读北方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1.我国北方地区各地共同具有的自然特征是(  )
A.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B.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
C.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秋季
D.植被类型都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2.关于图中①、②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是“黄土地”,②地是“黑土地”
B.①地以平原为主,②地以高原为主
C.①地盛产大豆,②地盛产花生
D.①地耕地以旱地为主,②地耕地以水田为主
23.当遇到沙尘暴天气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避免在广告牌和树底下逗留
B.必要出行时戴上口罩,注意安全
C.及时关闭门窗,减少外出
D.在灰尘较大的公路上骑车应快速行驶
读我国冬小麦主产区分布及收割顺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4.图示区域主要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5.冬小麦主产区主要分布在(  )
A.亚热带 B.暖温带 C.中温带 D.寒温带
26.影响冬小麦收割顺序由甲→乙、乙→丙的主要自然因素分别是(  )
A.纬度、地形 B.纬度、海陆 C.土壤、地形 D.土壤、海陆
27.对提高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影响最大的农业技术是(  )
A.麦种培育 B.无人播种 C.智能收割 D.粮食储运
28.我国北方地区耕地多为旱地,从长远来看,这里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发展:
A.灌溉农业 B.河谷农业 C.节水农业 D.转基因农业
读图“我国北方地区某城市天气图”,完成下列小题。
29.该地区最易发生沙尘暴、扬沙和浮尘天气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0.该城市可能是下列城市中的(  )
A.拉萨 B.太原 C.上海 D.广州
二、综合题
31.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该地区地处五带中的   带;该地区的地形特征是   。
(2)可以缓解该地区水资源供应紧张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   。
(3)“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白居易《杜陵叟》诗节选)。诗中杜陵现位于西安市。“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此诗句描写的是发生在北方地区   季的旱灾。
(4)“跳出一亩三分地,共绘大蓝图,京津冀协同发展”,这是中央提出的重大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冀”代表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32.下图是我国北方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地区耕地类型主要是   (填“水田”或“旱地”),主要粮食作物是   、玉米、谷子等。
(2)山脉①名称是   ,其东侧的地形区名称是   。山脉②名称是   。该山脉以东是   平原,该平原   严重。
(3)此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
(4)区域内的   高原、   平原常被称为“黄土地”。
33.读“我国北方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山脉为   ,它位于我国地势第   级阶梯的分界线上。
(2)图中B是我国最大的平原——   平原;C是   高原;D代表的海域    海。
(3)B平原主要的土壤类型是(  )
A.黑土地 B.黄土地 C.红土地 D.紫土地
(4)E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农作物熟制是(  )
A.一年一熟 B.两年一熟
C.一年三熟 D.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5)F地区的传统民居是(  )
A.窑洞 B.吊脚楼 C.竹楼 D.蒙古包
34.读北方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   (山脉) ②   (山脉)⑤   (山脉)⑥   (山脉)⑦   (山脉)③   (地形区)④   (海)
(2)河流名称:⑧   河流⑨是   运河
(3)②⑤⑥山脉中,属于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
(4)图中山脉属于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的是    (填数字与名称)。
(5)山脉⑤西部是   地形区,东部是   地形区。
答案解析部分
1.B
2.C
3.D
4.A
5.B
6.C
7.B
8.A
9.D
10.A
11.D
12.A
13.C
14.D
15.B
16.C
17.D
18.C
19.C
20.C
21.A
22.C
23.D
24.A
25.B
26.A
27.A
28.C
29.A
30.B
31.(1)北温;平原、高原为主
(2)南水北调
(3)春
(4)河北省
32.(1)旱地;小麦
(2)大兴安岭;东北平原;太行山脉;华北;春旱
(3)温带季风气候
(4)黄土;华北
33.(1)大兴安岭;二、三
(2)东北;内蒙古;黄
(3)A
(4)D
(5)A
34.(1)长白山;秦岭;行山;大兴安岭;阴山;内蒙古高原;黄海
(2)黄河;京杭大运河
(3)⑥;⑤
(4)②秦岭
(5)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12 / 1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