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劳动教育》七下 劳动项目八《栽种小树》课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劳动教育》七下 劳动项目八《栽种小树》课件+教案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栽种小树》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劳动观念:认识并学习使用基本的植树工具,培养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劳动观念。
2、劳动能力:学习栽种树木的基本流程,合作完成树木的栽种的劳动能力。
3、劳动习惯和品质:体会栽种的快乐,培养服务他人的习惯和品质 。
4、劳动精神:培养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劳动精神。
拓展延伸
同学们知道植树节是哪一天吗?
植树节是为了纪念哪位人物呢?
拓展延伸
植树节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93年前的今天,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病逝世。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意义和倡导植树造林的人。
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和植树月,共称为国际植树节。提倡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拓展延伸
中国的植树节由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于1915年倡议设立,最初将时间确定在每年清明节。1928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新中国成立后的1979年,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中国植树节。2020年7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明确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新知讲解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但是也有一些植物由于各种原因没能越冬返青,于是早春时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小区的园丁师傅忙着把枯死的植物移出,并对空出的绿化带进行补种。你会栽种小树吗?你知道怎样栽种才能提高树苗存活的几率吗?下面让我们一起动手,学习如何栽种小树吧。
新知讲解
一、劳动准备
1.知识准备
栽种树木应选在适合树木根系再生,并且枝叶蒸腾量较小的季节。就我国多数地区和大部分树种来说,以晚秋或早春最好,因而我国的植树节就定于每年的3月12日。不过,由于我国疆土辽阔,各地气候差异较大,且不同树种的习性也不相同,所以各地最佳的植树时间应根据当地具体的自然条件和所栽种的树种来决定。
新知讲解
了解你所在地区的最佳植树时间是每年的几月份?
1、三月份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以每年的三月份最佳,因为此时气候环境适宜,适合种子和枝芽的萌发,所以此时栽培树木,有利于提高栽培植株的成活率。
2、九月份
除春季三月份外,树木也适合在秋季九月份栽培,此时气候环境适中,大部分植株的生长缓慢,栽培后有利于树木的生长发育,为来年提前开花做好充足的准备。
3、十月份
油松这类观赏树木可以在十月份栽植,此时栽培成功后,到来年夏季就可以生长得枝繁叶茂,有利于夏季遮阳,注意要选择耐寒性好一些的植物。
新知讲解
2.工具准备
铁锹
耙子
水壶
手套
新知讲解
二、劳动体验
1.整地
在要栽种小树的区域,用铁锹和耙子对土地进行深耕、翻整,清除石块、瓦片、植物残根等杂物。
新知讲解
知识加油站
整地可以使土壤松软,增强土壤保水和排水能力,有利于树木根系生长、伸展和微生物的活动。通过整地还可以将土中的病虫翻至土壤表层,暴露于日光或严寒中加以灭杀。
整地可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两类。全面整地是对植树区域进行全面翻耕,优点是翻土面积大,可将杂草、石块、瓦片和残根等较彻底地清除,提高幼树成活率。但是全面整地工作量大,且不利于水土保持,因此只适用于小面积植树和翻栽小苗木。植树造林和绿化苗木移栽多采用局部整地。
新知讲解
2.放线定点
在种植区域拉线,确定树木的种植点。应根据树种、树龄、根幅范围、土壤情况等因素来决定种植密度。
操作提示
如果想要规整地种植小树,一般要求拉线横平竖直,可以地面固定设施为准来放线定点。
新知讲解
3.挖穴
以上一步确定的树木种植点为圆心,用铁锹挖出树坑,同时把挖出的土块打碎。表土(颜色较深,含丰富有机质)和底土要分开堆放、待用。
新知讲解
操作提示
(1)挖坑穴的规格应比树苗根幅范围大,保证栽种树木的根系能充分舒展。
(2)挖穴时应不断向下修直穴壁,直至规定深度。要保持树坑上下大小一致,如下左图,这样树苗植入后能保持根系舒展。切忌挖成上大下小的锥形或锅底形,如下右图。如果树坑上大下小,栽植树苗踩实时,会使根系劈裂、卷曲或上翘,造成树苗根部不舒展,影响树木生长。
新知讲解
4.修剪,散苗
在正式栽种前,要把苗木的断根、烂根剪掉,去掉侧枝和多余的叶片,这样有利于提高小树成活率。将树苗放在坑穴旁边,注意轻拿轻放,不要破坏根系。
新知讲解
5.种植
栽种时要按照“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方法。
(1)将少量表土平整、均匀地填入坑底,这是第一次埋土。第一次埋土主要是防止将小树苗栽得过深,并且利于苗木扎根。
(2)将小树苗扶正,放入树坑正中,继续埋土,这是第二次埋土。埋土约一半时,将树苗稍微向上提一下,这是“一提苗”,目的是使根系舒展,避免树苗底部窝根,影响生长。
(3)提苗后,要用脚将已经培入的土踩实,这是“第一踩”,目的是使树苗的根须和土壤密切接触,以便吸收水分和营养。
(4)进行第三次埋土,将余下的底土埋至与地面相平。然后进行第二次踩实,这样可以使树苗根须与土壤紧密结合,利于生根。
新知讲解
(5)最后覆上底土以及坑周围的枯枝落叶,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还可以用剩下的土在穴外缘筑灌水堰。
新知讲解
6.栽后管理
树苗栽种后应立即浇水,水一定要浇透,有些干旱地区,还需间隔数日连浇几遍水才行。浇水时应避免冲垮灌水堰。浇水渗入后,如树苗歪斜,应将其扶正,并将塌陷处填实。
知识加油站
在土壤干燥、灌水困难的地区,为了节约用水,可用“水植法”,即在树木入穴填土到一半时,先灌足水,然后填满土,并进行覆盖保墒。
新知讲解
三、劳动提升
给小区补种绿植的时候,不仅有比较小的树苗,有时也会补种较大的树苗。栽种带土球的大树苗,个人操作有困难,需要团队合作。
1.挖穴
先用尺子测量树苗根部土球的外围和大致高度,然后在地上挖一个大小适合的坑穴。表土和底土分开。
新知讲解
2.种植
种植根部带土球的大树,需要“三埋两踩”。
(1)先向树坑中回填适量的碎土。
(2)一人将苗木妥善放置到坑内,扶正,让树干垂直于地面;另一人负责剪开土球的包装材料,将不易腐烂的材料一律取出。
(3)第二次埋土。填入表土至一半时,沿土球边缘用脚将土壤踩实,或利用工具将土壤砸实,但注意不要将根部的土球踩碎。
(4)继续将土填至满穴,然后砸实。
(5)树苗栽好后,在树穴周围用土筑成高15~20cm的灌水堰。围堰要筑实,围底要平,利于浇水时挡水。
新知讲解
操作提示
(1)为防止浇水后土塌树倒,或者多风地区风吹树摇,影响树木成活,一般还会用木棍作支柱,支撑树苗。
(2)植树过程中如需转动树苗,应将土球略微倾斜,慢慢旋转,切勿强拉硬扯,造成土球破损。
新知讲解
安全提示
(1)植树时应穿着耐脏耐磨的衣服和运动鞋。
(2)严禁植树时追逐打闹,以免劳动工具误伤他人。
(3)种树时注意配合,协同合作共同完成工作。
(4)参加种树活动时,必须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安排,服从指挥。
四、劳动收获
1.将你的劳动成果展示一下吧。
2.在植树的过程中,有没有出现难题?你是如何解决的?
3.回顾自己植树的过程,你觉得有没有改进的空间?应如何改进?
4.和同学、家长分享你的植树流程。
5.完成下面的评价表。
新知讲解
劳动评价
评价内容 达成情况
劳动能力 会正确使用相关工具
知道栽种树木的基本流程
种植树木符合要求
劳动品质 劳动时能与他人有效配合
劳动过程中工具使用安全、规范
培养服务他人、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等劳动
品质
请同学们给自己本节课的表现打个分吧!
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思考植树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举例:
1、选地:种树的土壤要深厚,起码要达到80厘米以上的深度。土壤结构要相对疏松,能通气,不积水。
2、挖坑:种植穴一定要挖到足够大足够深。比如树苗,直径为20厘米的,则穴必须为30~40厘米甚至更大,种植穴大小必须是树根土球大小的1.2~1.5倍,确保树的根部能完全被坑容下。
3、放树苗:手握树干,将树苗放置在坑的中部,注意树根要扶正、枝条要展开。
4、填土:关键要夯实。可以分多次在已填的土上绕树用均力踩实,不能让根部土壤留有空洞,之后将所填土浇透。
劳动分享
请同学们将自己在植树过程中的经验和同学进行交流分享。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栽种树木的基本流程,学习了如何正确使用相关工具,体会了栽种树木的的快乐。培养了服务他人的劳动意识和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等劳动精神。
板书设计
栽种树木的基本流程
基本的植树工具
合作完成树木栽种
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将自己植树的过程记录下来,看看都有哪些步骤。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栽种小树》教学设计
课题 《栽种小树》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劳动 年级 七年级
教材分析 这节课主要带领学生学习栽种树木的基本流程,学习了如何正确使用相关工具,教材利用大量图片说明和文字讲解,给学生们提供栽种树木的步骤和操作事项,让学生们体会栽种树木的快乐。培养学生服务他人的劳动意识和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等劳动精神。
学习目标 1、劳动观念:认识并学习使用基本的植树工具,培养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劳动观念。2、劳动能力:学习栽种树木的基本流程,合作完成树木的栽种的劳动能力。3、劳动习惯和品质:体会栽种的快乐,培养服务他人的习惯和品质 。4、劳动精神:培养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等劳动精神。
重点 了解栽种树木的基本流程。
难点 合作栽种树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知道植树节是哪一天吗?导入图片展示答案植树节是为了纪念哪位人物呢?拓展延伸植树节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93年前的今天,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病逝世。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意义和倡导植树造林的人。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和植树月,共称为国际植树节。提倡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中国的植树节由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于1915年倡议设立,最初将时间确定在每年清明节。1928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新中国成立后的1979年,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中国植树节。2020年7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明确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但是也有一些植物由于各种原因没能越冬返青,于是早春时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小区的园丁师傅忙着把枯死的植物移出,并对空出的绿化带进行补种。你会栽种小树吗?你知道怎样栽种才能提高树苗存活的几率吗?下面让我们一起动手,学习如何栽种小树吧。 回答问题并思考了解植树节的由来了解早春植树的意义 引发学生的兴趣为课题的引出做铺垫引出课题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一、劳动准备1.知识准备栽种树木应选在适合树木根系再生,并且枝叶蒸腾量较小的季节。就我国多数地区和大部分树种来说,以晚秋或早春最好,因而我国的植树节就定于每年的3月12日。不过,由于我国疆土辽阔,各地气候差异较大,且不同树种的习性也不相同,所以各地最佳的植树时间应根据当地具体的自然条件和所栽种的树种来决定。了解你所在地区的最佳植树时间是每年的几月份?1、三月份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以每年的三月份最佳,因为此时气候环境适宜,适合种子和枝芽的萌发,所以此时栽培树木,有利于提高栽培植株的成活率。2、九月份除春季三月份外,树木也适合在秋季九月份栽培,此时气候环境适中,大部分植株的生长缓慢,栽培后有利于树木的生长发育,为来年提前开花做好充足的准备。3、十月份油松这类观赏树木可以在十月份栽植,此时栽培成功后,到来年夏季就可以生长得枝繁叶茂,有利于夏季遮阳,注意要选择耐寒性好一些的植物。2.工具准备铁锹耙子水壶手套二、劳动体验1.整地在要栽种小树的区域,用铁锹和耙子对土地进行深耕、翻整,清除石块、瓦片、植物残根等杂物。知识加油站整地可以使土壤松软,增强土壤保水和排水能力,有利于树木根系生长、伸展和微生物的活动。通过整地还可以将土中的病虫翻至土壤表层,暴露于日光或严寒中加以灭杀。整地可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两类。全面整地是对植树区域进行全面翻耕,优点是翻土面积大,可将杂草、石块、瓦片和残根等较彻底地清除,提高幼树成活率。但是全面整地工作量大,且不利于水土保持,因此只适用于小面积植树和翻栽小苗木。植树造林和绿化苗木移栽多采用局部整地。2.放线定点在种植区域拉线,确定树木的种植点。应根据树种、树龄、根幅范围、土壤情况等因素来决定种植密度。操作提示如果想要规整地种植小树,一般要求拉线横平竖直,可以地面固定设施为准来放线定点。3.挖穴以上一步确定的树木种植点为圆心,用铁锹挖出树坑,同时把挖出的土块打碎。表土(颜色较深,含丰富有机质)和底土要分开堆放、待用。操作提示(1)挖坑穴的规格应比树苗根幅范围大,保证栽种树木的根系能充分舒展。(2)挖穴时应不断向下修直穴壁,直至规定深度。要保持树坑上下大小一致,如下左图,这样树苗植入后能保持根系舒展。切忌挖成上大下小的锥形或锅底形,如下右图。如果树坑上大下小,栽植树苗踩实时,会使根系劈裂、卷曲或上翘,造成树苗根部不舒展,影响树木生长。4.修剪,散苗在正式栽种前,要把苗木的断根、烂根剪掉,去掉侧枝和多余的叶片,这样有利于提高小树成活率。将树苗放在坑穴旁边,注意轻拿轻放,不要破坏根系。5.种植栽种时要按照“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方法。(1)将少量表土平整、均匀地填入坑底,这是第一次埋土。第一次埋土主要是防止将小树苗栽得过深,并且利于苗木扎根。(2)将小树苗扶正,放入树坑正中,继续埋土,这是第二次埋土。埋土约一半时,将树苗稍微向上提一下,这是“一提苗”,目的是使根系舒展,避免树苗底部窝根,影响生长。(3)提苗后,要用脚将已经培入的土踩实,这是“第一踩”,目的是使树苗的根须和土壤密切接触,以便吸收水分和营养。(4)进行第三次埋土,将余下的底土埋至与地面相平。然后进行第二次踩实,这样可以使树苗根须与土壤紧密结合,利于生根。(5)最后覆上底土以及坑周围的枯枝落叶,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还可以用剩下的土在穴外缘筑灌水堰。6.栽后管理树苗栽种后应立即浇水,水一定要浇透,有些干旱地区,还需间隔数日连浇几遍水才行。浇水时应避免冲垮灌水堰。浇水渗入后,如树苗歪斜,应将其扶正,并将塌陷处填实。知识加油站在土壤干燥、灌水困难的地区,为了节约用水,可用“水植法”,即在树木入穴填土到一半时,先灌足水,然后填满土,并进行覆盖保墒。三、劳动提升给小区补种绿植的时候,不仅有比较小的树苗,有时也会补种较大的树苗。栽种带土球的大树苗,个人操作有困难,需要团队合作。1.挖穴先用尺子测量树苗根部土球的外围和大致高度,然后在地上挖一个大小适合的坑穴。表土和底土分开。2.种植种植根部带土球的大树,需要“三埋两踩”。(1)先向树坑中回填适量的碎土。(2)一人将苗木妥善放置到坑内,扶正,让树干垂直于地面;另一人负责剪开土球的包装材料,将不易腐烂的材料一律取出。(3)第二次埋土。填入表土至一半时,沿土球边缘用脚将土壤踩实,或利用工具将土壤砸实,但注意不要将根部的土球踩碎。(4)继续将土填至满穴,然后砸实。(5)树苗栽好后,在树穴周围用土筑成高15~20cm的灌水堰。围堰要筑实,围底要平,利于浇水时挡水。操作提示(1)为防止浇水后土塌树倒,或者多风地区风吹树摇,影响树木成活,一般还会用木棍作支柱,支撑树苗。(2)植树过程中如需转动树苗,应将土球略微倾斜,慢慢旋转,切勿强拉硬扯,造成土球破损。四、劳动收获1.将你的劳动成果展示一下吧。2.在植树的过程中,有没有出现难题?你是如何解决的?3.回顾自己植树的过程,你觉得有没有改进的空间?应如何改进?4.和同学、家长分享你的植树流程。5.完成下面的评价表。课堂练习请同学们思考植树需要注意哪些细节。举例:1、选地:种树的土壤要深厚,起码要达到80厘米以上的深度。土壤结构要相对疏松,能通气,不积水。2、挖坑:种植穴一定要挖到足够大足够深。比如树苗,直径为20厘米的,则穴必须为30~40厘米甚至更大,种植穴大小必须是树根土球大小的1.2-1.5倍,确保树的根部能完全被坑容下。3、放树苗:手握树干,将树苗放置在坑的中部,注意树根要扶正、枝条要展开。4、填土:关键要夯实。可以分多次在已填的土上绕树用均力踩实,不能让根部土壤留有空洞,之后将所填土浇透。 学习几月栽种树木是最佳时期了解各个季节都适宜种哪些树木准备工具学习整地的要点按操作提示对树木进行放线定点学习挖树坑的技巧和要素了解散苗的意义按步骤注意种植的五要素学习栽后管理学习如何种带土球的大树按步骤种植完成评价表思考并回答问题 让学生了解植树的时间点和为什么选在这些时间点栽种增加学生的知识技能引导学生会准备的动手能力增加学生的知识技能让学生养成耐心细致的品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养成爱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技能的同时锻炼动手能力增加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劳动精神丰富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品质让学生在劳动的同时学会思考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栽种树木的基本流程,学习了如何正确使用相关工具,体会了栽种树木的快乐。培养了学生服务他人的劳动意识和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等劳动精神。 总结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板书 栽种树木的基本流程基本的植树工具合作完成树木栽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