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劳动教育》七下 劳动项目九《体验春耕》课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劳动教育》七下 劳动项目九《体验春耕》课件+教案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体验春耕》
人教版七年级下
教学目标
1、劳动观念:知道几种常用农具的名称及用途,培养热爱自然的劳动观念。
2、劳动能力:了解春耕整地的基本流程,能够使用简单的农具体验春耕整地,锻炼动手实践的劳动能力。
3、劳动习惯和品质:培养珍惜粮食,吃苦耐劳的习惯和品质 。
4、劳动精神:培养热爱劳动和热爱生活的劳动精神。
新知导入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播种前农民伯伯需要对土地进行翻耕,这样才能利于种子萌发与植株生长,增产增收。在中国几千年农耕文化的传承发展中,用于耕种的农具不断迭代更新。你见过哪些农具?你会使用它们吗?下面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些简单的农具,使用它们参与体验春耕,传承先人的劳动智慧和劳动品质吧。体验目标知道几种常用农具的名称及用途。了解春耕整地的基本流程。使用简单的农具体验春耕整地。培养热爱劳动的品质和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拓展延伸
《荀子·王制》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
而百姓有余食也。"
拓展延伸
《荀子·王制》讲的是君主治理天下的规章制度,内容包括封国、职官、爵禄、祭祀、葬丧、刑罚、建立成邑、选拔官吏以及学校教育等方面。"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这句话指的是农业生产方面。这句话说的是,农业生产讲究农时,每个季节有不同的事要做。
拓展延伸
春季要播种,播种之前需要耕耘土地。夏天需要做锄田除草等工作。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们忙着在田间收获农作物,主要是稻谷、玉米、棉花、烟叶、芝麻等。冬季则需要将今年收获的农行物好好储藏起来。农事生产对应的时节做正确的事非常重要,依时而做才能保证每年的收成,这样百姓才能不愁吃穿,还有余粮应对来年。
古代的农业技术比较落后,也无法像现在一样有温室大棚等技术可以反季节生产,因此古人必须严格遵守时节,按照时节做对应的农事活动。
新知讲解
一、体验准备
(一)知识准备
我国自古以农业立国,农业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农具的发展与农业生产相互促进,农具的发展水平也是农业发展的侧影与体现。从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到今天的机械联合作业,人们使用的农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耕地农具
田间土壤耕作层由于长期日晒雨淋,容易板结。农作物生长吸收了土壤中的养分,导致土壤肥力降低。因此,在播种前需要耕地。用农具将深层土壤翻转至表面,同时将作物残茬和肥料翻入土中,这样既可以消灭杂草又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常见的耕地农具有犁、镢、镐、锹、旋耕机等。
新知讲解
(1)犁:翻土用的农具。使用畜力牵引的耕犁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普及。曲辕犁将以前的直辕改为曲辕,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更加灵活,是古代中国耕作农具成熟的标志之一。
(2)镢头与锄头:镢头的把相对较短,头部窄而厚,主要用于刨土;锄头的把比较长,头部宽而薄,主要用于锄草、松土。
新知讲解
(3)十字镐:十字镐是两头有齿的镐,镐头与柄呈十字形,主要用于刨土。
(4)铁锹:主要用于铲土,锹头是铁的,其长柄多由木头或铁制成。
(5)旋耕机:与拖拉机配套完成耕、耙作业的耕耘机械。因其具有碎土能力强、耕后地表平坦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
新知讲解
2.整地农具
土地仅作翻耕,土壤的松碎程度与田面的平整度还不能满足播种和栽植的要求,因此需要对地块进行平整,使表土细碎,同时清除杂草、石块等杂物,使土壤墒情保持在适宜水平,为作物的发芽和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常见的平整土地的农具有耖、耙等。
新知讲解
(1)耖:南方水田用的整地农具,可以把土壤弄得更细,使土地平整。
(2)耙:把土块弄碎的农具,可使表层土壤平整。平地耙是手扶拖拉机的配套农机具,主要用于平整土地以及清理杂草。
(3)联合整地机: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使用的复式作业机械,一次可完成灭茬、旋耕、深松、起垄、镇压等多项作业。
新知讲解
3.播种农具
土地平整后就可以播种了。在撒种前,通常要对土壤进行开沟、起垄和作畦等作业,以利于种植、灌溉、排水或减少土壤侵蚀,从而提高播种质量。
(1)耧车:古代播种用的农具。前方由人牵引,后方有人把扶,可以同时完成开沟和下种两项工作,是播种机的前身。
(2)播种机:以作物种子为播种对象的种植机械。用于某类或某种作物的播种机,常冠以作物种类名称,如谷物条播机、玉米穴播机、棉花播种机、牧草撒播机等。
新知讲解
(二)前期调查
小组合作前往当地农户、果蔬生产基地等处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当地春耕的相关信息。
我们学习小组于X月X日实施了调查。
调查表
调查对象: 高原夏菜基地 调查地点:甘肃
调查内容:
(1)当地的春耕时间是什么时候?三月底四月初
(2)春季种植的主要作物有哪些?土豆、西红柿、茄子
(3)春耕主要工作是什么?地膜覆盖
(4)使用的主要耕种农具有哪些?旋耕机、无人机
新知讲解
(三)相关联系
通过学校劳动实践项目联系对口单位,进行具体实践体验对接。和对口单位商量好体验时间、内容、需要做的准备,明确注意事项。
新知讲解
二、体验过程
1.春耕工作初认识
耕地整地是播种前的重要环节,确定耕地深度非常重要。不同的作物根系生长范围不同,需根据作物类别来确定合适的耕地深度。一般春耕深度以15~20 cm为宜,整地深度3~5 cm。
选择一种作物,向农户或果蔬种植工人请教,确定该作物的耕地和整地的深度及所需的农具。
作物名称:土豆
耕地农具及耕地深度:锄头、深度在25厘米至30厘米之间
整地农具及整地深度:播种机,起垄机,打药机及收获机、10~15厘米
新知讲解
知识加油站
耕地可依据季节分类,不同季节耕地深度有所不同。春耕一般 15cm 左右,秋耕 20cm 左右,冬闲地耕深20~30 cm。按深度不同,耕地也可分为浅耕(小于18cm)、中耕(18~22 cm)、深耕(大于22 cm)。具体应根据农作物种类、耕地时间、土壤特性、气候条件等来确定耕地类型。一般深根植物、秋冬耕、黏土、土质上下一致、旱田等情况宜深耕。
深耕可以疏松土壤,加深耕作层,改善土壤的水、气状况,有效解决深耕层内部的水、气矛盾,增强土壤的渗水、蓄水能力,进而提高土壤的抗旱能力和保肥、供肥能力。土壤深耕后,泥土上下对翻,底层土壤充分接受阳光照射,减少病虫害。但耕地越深,成本也会越高。因此,从经济效益考虑,应根据植物扎根深度来选择适宜的耕地深度。
新知讲解
2.春耕操作初体验
(1)准备工具。
锄头
合适的着装
新知讲解
知识加油站
整地须达到“墒、平、松、碎、净、齐”的“六字标准”,以保证播种质量,达到“一播全苗”,即一次性播种后绝大多数种苗都能够顺利出芽。
“墒”指土壤有足够的表墒和底墒。
“平”指地面平整无沟坎。
“松”指土壤上松下实,无中层板结。“净”指表土无残茬、草根及残膜。
“碎”指表土细碎,无大土块。
“齐”指整地到头到边,达到角成方、边成线。
新知讲解
(2)握锄。
长把的锄头有一定重量,需双手一前一后握住手柄,前手距锄头约2/3处,后手距手柄的尾部20cm左右,双手距离0~50 cm,以用力自如、感觉较舒服为宜。
新知讲解
(3)刨地。先把锄头举高,超过自己的头顶。这时,前一只手用力抬高,后一只手自然地摁住锄把尾部。把高举的锄头用力向地上猛砸下去,前一只手用力下压,后一只手抬起锄把尾部。两只手要同时用力,同步运行。重复以上操作,后面一锄盖住前面一锄,沿同一方向一直向前翻。
新知讲解
(4)平整土地。
用锄头将翻耕起来的土块泥团破碎成小块,达到平、松、碎的目的。操作方法同刨地,不过破碎土块不需使用那么大的力,锄头抬高至腰部即可。将过程中发现的草根、枯枝、石块等杂物清理至田边集中处理。
新知讲解
操作提示
(1)握锄时,后手不要攥到手柄的最末端,否则使用起来很别扭,也不省力。
(2)刨地时,双脚分开约20cm,便于发力。
(3)为便于疏松土壤,利于后期播种出苗,最好选择下雨之后的 1 ~2 天耕地整地。
安全提示
(1)作业前,先检查一下锄头与把柄连接是否紧密,以防锄头松动,发生危险。
(2)若分组作业,所有小组应前进方向一致,同步进行,各小组中间预留作业空间,以防发生意外。
三、体验收获
1.将你体验春耕的过程拍张照片,做个纪念吧。
2.回想一下,春耕整地之前需要做什么准备工作?
3.在使用锄头整地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困难?你是如何解决的?
4.通过体验,你觉得农民伯伯身上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劳动精神?
5.完成下面评价表。
新知讲解
举例:春耕整地前的工作:一是提早备好春播所需的种子,二是备好春播需要的农用物资如地膜、育苗盘、肥料、农药,三是在土壤解冻后及时平整土地,四是购置和检修需要的农业机械,五是做好水地田耕整蓄水工作,六是做好春季田间管理。
劳动评价
评价内容 达成情况
劳动能力 知道几种常用农具的名称及用途
了解春耕整地的基本流程
所整土地符合要求
劳动品质 体验过程中工具使用安全、规范
培养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和热爱自然、热爱
生活的情怀
请同学们给自己本节课的表现打个分吧!
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思考春耕需要注意什么。
举例:
①依照气温、土壤情况,适时播种,不趁早也不赶晚;
②若气温总体偏高,有利于幼虫繁殖,要多注意对病虫害的预防;
③碳铵和尿素、菌肥不要在一起混用,也不能大量施用浓度过高的肥料。
拓展延伸
请大家欣赏一个春耕的视频。
拓展延伸
序号 节气 日期 农事活动 备注
1 立春 2月4~5日 天气回暖,雨水增多,土壤解冻,松土保墒,送粪积肥,春耕春播
2 雨水 2月19~20日 天气转暖,降雨增多,小麦返青,压耙保墒,选种送粪。
3 惊蛰 3月5~6日 土壤解冻,温度升高,动物出土,小麦追肥,播种准备。
4 春分 3月20~21日 昼夜平分,风大雨少,土温速升,准备播种,抗旱保夏。
5 清明 4月5~6日 气暖天晴,早木返青,小麦拔节,作物播种,小麦灌水。
6 谷雨 4月20~21日 降水增加,播种完成,小麦春灌。
7 立夏 5月5~6日 水热充足,万物生长,病虫滋生,中耕除草,田间管理,病虫防治
8 小满 5月 21~22日 麦籽饱满,夏粮成熟,田间管理,夏收准备,防旱防风。
9 芒种 6月6~7日 小麦成熟,越早夏播,田间管理,灌水追肥。
10 夏至 6月21~22日 白昼最长,炎夏将至,选苗定植,中耕除草,整枝防病。
11 小暑 7月7~8日 天气转热、文棉花盛期,中耕除草,整枝打杈,防病防害。
12 大暑 7月23~24日 天气最热,谷物开花,田间管理。
13 立秋 8月7~8日 水热减少,作物敛成,来谷成熟,庄稼收获。
14 处暑 8月23~24日 炎夏将过,天气转凉,谷物成熟,晚秋管理。
二十四节气所对应的农耕活动
拓展延伸
序号 节气 日期 农事活动 备注
15 白露 9月8~9日 水汽凝结,人作物成熟,秋收大忙,收获贮藏,送粪翻耕,整地种麦
16 秋分 9月23~24日 叶黄脱落,气温降低,小麦播种。
17 寒露 10月8~9日 气温更低,露水更多,麦播结束。
18 霜降 10 月 23~24 日 气温至零,水气成霜,根里收获,土地秋耕。
19 立冬 11月7~8日 水热不良,万物枯老,土壤未冻,土地秋耕,越冬管理,粮果贮臧
20 小雪 11 月 22~23 日 天气转冷,降雪开始,秋菜收获,果树冬灌。
大雪 12月7~8日 气温骤降,大雪飞扬,粮果贮藏,防寒保温。
冬至 12 月 22~23 日 白昼最短,寒冬来临,冬麦压田,御风保墒,防裂防冻。
小寒 1月5~6日 天气寒冷,风雪交加,种子保官,果树涂白,防止冻害。
大寒 1月5~6日 狂风暴雪,天气最冷,种子贮藏,果树涂白,防止冻害。
注意事项: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对于其他地区运用二十四节气时,不能生搬硬套,必须因地制宜地灵活运用。不仅要考虑本地区的特点,还要考虑气候的年际变化和生产发展的需求。
劳动分享
请同学们分成小组,总结在春耕中遇到的问题和经验,和同学进行交流分享。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知道了几种常用农具的名称及用途,了解春耕整地的基本流程,并体验了春耕操作,培养了吃苦耐劳、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劳动精神。
板书设计
常用农具的名称及用途
春耕整地的基本流程
春耕操作初体验
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体验春耕。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体验春耕》教学设计
课题 《体验春耕》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劳动 年级 七年级
教材分析 这节课主要带领学生学习几种常用农具的名称及用途,了解春耕整地的基本流程,并体验了春耕操作,教材通过大量的文字说明展示了农具的作用,并配合图片讲解向学生展示如何进行春耕劳作,让学生体会春耕劳作的辛勤与劳动的快乐,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劳动精神。
学习目标 1、劳动观念:知道几种常用农具的名称及用途,培养热爱自然的劳动观念。2、劳动能力:了解春耕整地的基本流程,能够使用简单的农具体验春耕整地,锻炼动手实践的劳动能力。3、劳动习惯和品质:培养珍惜粮食,吃苦耐劳的习惯和品质 。4、劳动精神:培养热爱劳动和热爱生活等劳动精神。
重点 了解春耕整地的基本流程。
难点 合作进行春耕操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师:“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播种前农民伯伯需要对土地进行翻耕,这样才能利于种子萌发与植株生长,增产增收。在中国几千年农耕文化的传承发展中,用于耕种的农具不断迭代更新。你见过哪些农具?你会使用它们吗?下面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些简单的农具,使用它们参与体验春耕,传承先人的劳动智慧和劳动品质吧。体验目标知道几种常用农具的名称及用途。了解春耕整地的基本流程。使用简单的农具体验春耕整地。培养热爱劳动的品质和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拓展延伸《荀子·王制》“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荀子·王制》讲的是君主治理天下的规章制度,内容包括封国、职官、爵禄、祭祀、葬丧、刑罚、建立成邑、选拔官吏以及学校教育等方面。"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这句话指的是农业生产方面。这句话说的是,农业生产讲究农时,每个季节有不同的事要做。春季要播种,播种之前需要耕耘土地。夏天需要做锄田除草等工作。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们忙着在田间收获农作物,主要是稻谷、玉米、棉花、烟叶、芝麻等。冬季则需要将今年收获的农行物好好储藏起来。农事生产对应的时节做正确的事非常重要,依时而做才能保证每年的收成,这样百姓才能不愁吃穿,还有余粮应对来年。 古代的农业技术比较落后,也无法像现在一样有温室大棚等技术可以反季节生产,因此古人必须严格遵守时节,按照时节做对应的农事活动。 了解春耕作为我国几千年农耕文化的重要地位阅读古诗体会春耕的意义了解古人在农耕技术不发达的时代是如何在四个季节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 引发学生的兴趣为课题的引出做铺垫引出课题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一、体验准备(一)知识准备我国自古以农业立国,农业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农具的发展与农业生产相互促进,农具的发展水平也是农业发展的侧影与体现。从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到今天的机械联合作业,人们使用的农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耕地农具田间土壤耕作层由于长期日晒雨淋,容易板结。农作物生长吸收了土壤中的养分,导致土壤肥力降低。因此,在播种前需要耕地。用农具将深层土壤翻转至表面,同时将作物残茬和肥料翻入土中,这样既可以消灭杂草又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常见的耕地农具有犁、镢、镐、锹、旋耕机等。(1)犁:翻土用的农具。使用畜力牵引的耕犁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普及。曲辕犁将以前的直辕改为曲辕,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更加灵活,是古代中国耕作农具成熟的标志之一。(2)镢头与锄头:镢头的把相对较短,头部窄而厚,主要用于刨土;锄头的把比较长,头部宽而薄,主要用于锄草、松土。(3)十字镐:十字镐是两头有齿的镐,镐头与柄呈十字形,主要用于刨土。(4)铁锹:主要用于铲土,锹头是铁的,其长柄多由木头或铁制成。(5)旋耕机:与拖拉机配套完成耕、耙作业的耕耘机械。因其具有碎土能力强、耕后地表平坦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2.整地农具土地仅作翻耕,土壤的松碎程度与田面的平整度还不能满足播种和栽植的要求,因此需要对地块进行平整,使表土细碎,同时清除杂草、石块等杂物,使土壤墒情保持在适宜水平,为作物的发芽和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常见的平整土地的农具有耖、耙等。(1)耖:南方水田用的整地农具,可以把土壤弄得更细,使土地平整。(2)耙:把土块弄碎的农具,可使表层土壤平整。平地耙是手扶拖拉机的配套农机具,主要用于平整土地以及清理杂草。(3)联合整地机: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使用的复式作业机械,一次可完成灭茬、旋耕、深松、起垄、镇压等多项作业。3.播种农具土地平整后就可以播种了。在撒种前,通常要对土壤进行开沟、起垄和作畦等作业,以利于种植、灌溉、排水或减少土壤侵蚀,从而提高播种质量。(1)耧车:古代播种用的农具。前方由人牵引,后方有人把扶,可以同时完成开沟和下种两项工作,是播种机的前身。(2)播种机:以作物种子为播种对象的种植机械。用于某类或某种作物的播种机,常冠以作物种类名称,如谷物条播机、玉米穴播机、棉花播种机、牧草撒播机等。(二)前期调查小组合作前往当地农户、果蔬生产基地等处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当地春耕的相关信息。(三)相关联系通过学校劳动实践项目联系对口单位,进行具体实践体验对接。和对口单位商量好体验时间、内容、需要做的准备,明确注意事项。二、体验过程1.春耕工作初认识耕地整地是播种前的重要环节,确定耕地深度非常重要。不同的作物根系生长范围不同,需根据作物类别来确定合适的耕地深度。一般春耕深度以15~20 cm为宜,整地深度3~5 cm。选择一种作物,向农户或果蔬种植工人请教,确定该作物的耕地和整地的深度及所需的农具。作物名称:土豆耕地农具及耕地深度:锄头、深度在25厘米至30厘米之间整地农具及整地深度:播种机,起垄机,打药机及收获机、10~15厘米知识加油站耕地可依据季节分类,不同季节耕地深度有所不同。春耕一般 15cm 左右,秋耕 20cm 左右,冬闲地耕深20~30 cm。按深度不同,耕地也可分为浅耕(小于18cm)、中耕(18~22 cm)、深耕(大于22 cm)。具体应根据农作物种类、耕地时间、土壤特性、气候条件等来确定耕地类型。一般深根植物、秋冬耕、黏土、土质上下一致、旱田等情况宜深耕。深耕可以疏松土壤,加深耕作层,改善土壤的水、气状况,有效解决深耕层内部的水、气矛盾,增强土壤的渗水、蓄水能力,进而提高土壤的抗旱能力和保肥、供肥能力。土壤深耕后,泥土上下对翻,底层土壤充分接受阳光照射,减少病虫害。但耕地越深,成本也会越高。因此,从经济效益考虑,应根据植物扎根深度来选择适宜的耕地深度。2.春耕操作初体验(1)准备工具。锄头合适的着装知识加油站整地须达到“墒、平、松、碎、净、齐”的“六字标准”,以保证播种质量,达到“一播全苗”,即一次性播种后绝大多数种苗都能够顺利出芽。“墒”指土壤有足够的表墒和底墒。“平”指地面平整无沟坎。“松”指土壤上松下实,无中层板结。“净”指表土无残茬、草根及残膜。“碎”指表土细碎,无大土块。“齐”指整地到头到边,达到角成方、边成线。(2)握锄。长把的锄头有一定重量,需双手一前一后握住手柄,前手距锄头约2/3处,后手距手柄的尾部20cm左右,双手距离0~50 cm,以用力自如、感觉较舒服为宜。(3)刨地。先把锄头举高,超过自己的头顶。这时,前一只手用力抬高,后一只手自然地摁住锄把尾部。把高举的锄头用力向地上猛砸下去,前一只手用力下压,后一只手抬起锄把尾部。两只手要同时用力,同步运行。重复以上操作,后面一锄盖住前面一锄,沿同一方向一直向前翻。(4)平整土地。用锄头将翻耕起来的土块泥团破碎成小块,达到平、松、碎的目的。操作方法同刨地,不过破碎土块不需使用那么大的力,锄头抬高至腰部即可。将过程中发现的草根、枯枝、石块等杂物清理至田边集中处理。操作提示(1)握锄时,后手不要攥到手柄的最末端,否则使用起来很别扭,也不省力。(2)刨地时,双脚分开约20cm,便于发力。(3)为便于疏松土壤,利于后期播种出苗,最好选择下雨之后的 1 ~2 天耕地整地。安全提示(1)作业前,先检查一下锄头与把柄连接是否紧密,以防锄头松动,发生危险。(2)若分组作业,所有小组应前进方向一致,同步进行,各小组中间预留作业空间,以防发生意外。三、体验收获1.将你体验春耕的过程拍张照片,做个纪念吧。2.回想一下,春耕整地之前需要做什么准备工作?3.在使用锄头整地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困难?你是如何解决的?4.通过体验,你觉得农民伯伯身上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劳动精神?5.完成下面评价表。举例:春耕整地前的工作:一是提早备好春播所需的种子,二是备好春播需要的农用物资如地膜、育苗盘、肥料、农药,三是在土壤解冻后及时平整土地,四是购置和检修需要的农业机械,五是做好水地田耕整蓄水工作,六是做好春季田间管理。课堂练习请同学们思考春耕需要注意什么。举例:①依照气温、土壤情况,适时播种,不趁早也不赶晚;②若气温总体偏高,有利于幼虫繁殖,要多注意对病虫害的预防;③碳铵和尿素、菌肥不要在一起混用,也不能大量施用浓度过高的肥料。拓展延伸请大家欣赏一个春耕的视频二十四节气所对应的农耕活动注意事项: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对于其他地区运用二十四节气时,不能生搬硬套,必须因地制宜地灵活运用。不仅要考虑本地区的特点,还要考虑气候的年际变化和生产发展的需求。 学习耕地农具的种类了解各个工具的用途和作用学习整地农具的种类学习播种农具的种类实践后填写调查表初步了解春耕工作的概念选择作物填写表格了解春耕秋耕和深耕的区别准备工具和着装了解整地的要素按步骤进行春耕操作了解如何正确进行耕地作业完成评价表思考并回答问题观赏春耕视频了解二十四节气对应的农业活动 让学生了解农耕的基础用具增加学生的知识技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增加学生的知识技能锻炼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探索自己想研究的农作物让学生养成爱思考的习惯让学生学会严谨对待每一项体验工作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劳动精神丰富学生的东搜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热爱劳动的品质丰富学生的知识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知道了几种常用农具的名称及用途,了解春耕整地的基本流程,并体验了春耕操作,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劳动精神。 总结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板书 常用农具的名称及用途春耕整地的基本流程春耕操作初体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