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法治政府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 法治政府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法治政府”议题式教学设计
议题:法治政府如何在“三孩政策”上大有作为?
(一)教材与学情
1.教材内容分析
(1)本课地位。“法治政府”是“法治中国”是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八课“法治中国”的第二个框题。本框主要介绍法治政府的内涵及建设的相关规定,阐发法治政府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有力抓手,使学生明确如何来实现依法治国,并为后续学习“法治社会”打下基础。
(2)本课内容。本框阐释了法治政府的基本内涵、基本要求、重大意义,证实法治政府建设是符合法治中国建设的要求,更是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一环。本框共设两目:
第一目“法治政府的内涵”,主要介绍了法治政府的基本内涵、职能,通过“探究与分享”了解政府公信力建设的要求及意义,在“相关链接”中的“三公经费”把握公正公开政府建设中监督的价值。
第二目是“建设法治政府”,主要内容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具体措施,重大意义。通过“探究分享”的“权力清单”、“相关链接”中的“执法记录”督促政府更好行使权力,共建互信互助社会关系。
2.学情分析
(1)心智特征。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学生已初步掌握对比、归纳等分析方法,具备一定的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框内容条理清晰、脉络分明,便于学生学习,但理论性较强,需要教师结合法治政府建设设置具体的情境,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激活学生学习热情。
(2)认知结构。一方面,学生已通过《政治与法治》第三单元前三框的学习,已深度学习依法治国方略下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及法治国家建设,但对于法治政府建设学生缺乏理性认识。另一方面,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习过我国的国家机构,有一定知识基础。政府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有利于学生理解国家行政权力规范运行,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的意义。
3.学习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1)学习目标。了解法治政府的内涵、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要求、重大意义;在商议中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分析综合、探究建构、建构评析的能力;在议中学、议中研和议中做的过程中,认同法治政府,参与法治政府建设,监督政府权力行使;认同法治,树立法治信仰,践行法治精神,成为有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明确法治政府建设基本要求,探究法治政府建设的重大意义;教学难点是阐明法治政府基本内涵。
(二)路线与结构
1.教学路线
本课采用以议学任务引领的议题式教学方式,议题、情境、活动、知识四个要素构成了如下四条线——
议题线:议题“法治政府如何在‘三孩政策’上大有作为?”引领如下问题串,“三孩”出台惹关注?—“三孩”改革有亮点?—“三孩”走向何未来?
情境线:身边的人口普查—社会抚养费的存废—《“三孩”政策:谢邀、婉拒、躺平?》视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人口政策调整的决定》内容。
活动线:对话、连线—辨析、论证—采访、谈论—撰写、展示
知识线:法治政府的基本内涵—法治政府建设的重大意义—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要求
教学结构
图1:“法治政府”教学结构
(三)过程与意图
导入:同学们,现在我想邀请1位同学,来扮演社区工作人员开展人口信息调查,我来扮演被调查者。
调查项目
住户信息(户别、住所、类型、家住面积) 个人信息(学历、工作等)
新增住户人员 整户信息上报
感谢这位同学严谨认真的调查,习总书记强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新时代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也是党和国家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就让我们借着新中国成立以来开展的7次人口普查,走进法治政府的‘三孩政策’。
[设计意图]利用师生互动,让学生迅速进入教师创设的课堂教学情境之中,入情入境,预热课堂,激发学生对我国的人口政策的兴趣,在人口政策的与时俱进之中增强对法治政府政策的参与感,培育政治认同与公共参与。
环节一:展示人口国情,连线法治政府
[必备知识]法治政府的内涵
[教学情境]学生调查并展示7次人口普查结果
年份(年) 人口普查次序 人口总量(亿) 人口年龄结构中≥65岁老年人比重(%) 人口素质(2021年对比2010年)
1953 第一次 6.02 / 每10万人 大学文化程度 8930人上升为15467人
1964 第二次 7.2 /
1978 第三次 9.63 /
1990 第四次 11.6 5.57
≥15岁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9.08年提高至9.91年
2000 第五次 12.95 6.96
2010 第六次 13.71 8.87
文盲率 4.08%下降为2.67%
2021 第七次 14.12 13.5 大学文化程度人口21836万人
注:国际标准是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学习任务]
1.个人思考:请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数据,任选其中的1个“人口问题”进行填写,同时针对人口问题填写对应的人口政策编号,并阐明选择理由。
我国人口现状 人口政策 编号选择 我的理由
人口增长速度___ ①计划生育政策②双独二孩政策③单独二孩政策④全面二孩政策⑤“三孩”政策⑥扫除青壮年文盲⑦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人口_______突出
人口素质_______
[答案提示]人口增长速度先快后慢,对应编号①,人口众多但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对应编号②③④⑤,目前老龄化比重已达13.5%;人口素质显著提高,但整体水平偏低,对应编号⑥⑦,平均受教育年限延长,文盲率降低,人口素质有了显著提高。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人口国情的理性分析,更加深刻的理解当前党和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初衷,通过匹配人口政策,激发学生对法治政府的学习兴趣,为深入理解法治政府内涵奠定基础。
2.连线:依据教材,将三孩政策的出台历程与法治政府基本内涵连线,并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提示]1—a;2—f;3—b;4—c;5—d;6—e
[设计意图]人口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富强和子孙后代幸福的大问题,学生在分析和把握人口问题过程中感受政府科学调整人口政策,在连线活动中解读法治政府的科学内涵,提升学生对法治政府的认同。
环节二:辨析社会抚养,阐释法治方向
[必备知识]法治政府建设的重大意义
[教学情境]社会抚养费的存废之争
年份(年) 人口政策中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政策及法律
1980 “超生罚款”
1992 《计划外生育费用管理办法》
1996 《行政处罚法》:明确超计划生育不得给予罚款,可征收计划外生育费
2000 中央8号文件规定实行社会抚养费征收制度,计划外生育费改为社会抚养费
2002 《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
2014 《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条例(送审稿)》,最终未施行
2021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正式取消社会抚养费征收
[学习任务]
1.讨论辨析:社会抚养费存废之争长达十几年,结合人口政策中‘社会抚养费’的变迁,请说明社会抚养费从“存”走向“废”的理由。
角度 社会抚养费从“存”→“废”的理由
家庭
公民
社会
政府
[参考答案]
角度 社会抚养费从“存”→“废”的理由
家庭 改善家庭人口结构→改善暴力执法,减轻经济、精神负担
公民 对违法生育公民必要经济限制→解除与公安部门落户、教育部门入学、民政部门福利的捆绑,保障超生儿童落户权、入学权,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社会 控制人口数量,调节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公平,营造和谐社会关系。
政府 社会抚养费上交国库,发展社会公共事业→监督行政权力,防止腐败的滋生
[设计意图]通过社会抚养费的变迁史的讨论,正视它曾经为控制人口数量起到的积极作用,也让学生了解社会抚养费在实际执法过程中的缺位现象,更加理性地认识到它的存在妨碍了法治政府的建设,它的取消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法治政府建设有着重大意义。
环节三:采访身边家庭,对话生育焦虑
[必备知识]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要求
[教学情境]播放学生采访视频:《“三孩”政策:谢邀、婉拒、躺平?》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部分规定
优化生育 规定“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规定国家采取综合措施,调控人口数量及素质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取消社会抚养费征收、计划生育证明
生育支持 国家采取财政、税收、保险、教育、就业等支持措施推动建立普惠托育服务体系促进婴幼儿活动场所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婴幼儿照护支持与指导
[学习任务]
合作交流:‘我的顾虑谁来解’——针对当代家庭的生育焦虑,请每个小组结合生活实际,选择较为关注的2项,为政府部门排解民生之忧‘出谋划策’。
顾虑所在 我来对应‘政府部门’ 我能‘出谋划策’
生育成本
教育成本
时间成本
安全成本
高龄成本
工作成本
[答案提示]
顾虑所在 我来对应‘政府部门’ 我能‘出谋划策’
生育成本 财政部 取消社会抚养费、提高政府生育及抚养专项补贴
教育成本 教育部 实施“双减”政策、保障义务教育、提高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
时间成本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适当延长产假、父母双方均享有产假、陪产假
安全成本 市场监管总局 开展食品安全检查,保障婴幼儿健康
高龄成本 卫生健康委 优生优育,落实妊娠风险筛查及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保障孕产妇和儿童的健康
工作成本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保障就业合法权益,完善社会保障,将入职、晋升、调整工资与生育脱钩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政府有效解决生育顾虑的具体措施全面感受法治政府建设之路,此次修
法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是法治轨道上保障人口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必然要求,也是统筹推进三孩政策及配套措施的客观需要。
我的未来生育计划未来的我打算生育_______胎:生育一胎年龄____________生育二胎年龄____________生育三胎年龄____________我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撰写展示:‘写给未来的自己’——生活中最大的幸福就是有人爱我们,未来的自己准备如何平衡好生活与工作呢,请制定一份属于自己的生育计划。
[设计意图]学生畅谈未来生育计划,从旁观者、见证者转化为亲历者,角色的转换更容易使学生激发对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树立法治思维,提升公共参与的能力。
[结课]三孩政策的出台实施应运而生,乘势而行,是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坚持与完善。每个人都是奋斗在中国的一个“1”,但中国却因每一个“1”的累加而伟大。正所谓“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中国能不能飞得更高、跑得更快,决定于14亿个你我他,中国加油!未来加油!
[板书设计]
(四)拓展与提升
1.相关阅读书目
厉以宁:《中国道路与人口老龄化》
[英] 马尔萨斯《人口原理》
2.情境化综合应用
今年以来,全国海关缉私部门紧盯“中央关注、社会关切、群众关心”的突出走私问题,组织开展打击走私“国门利剑2021”行动,重拳出击、严查严打。3月22日,广州海关缉私局开展专项行动,打掉4个通过跨境电商、寄递等渠道走私奶粉的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5名,查获无合法合规手续进口奶粉共计17.4万罐,案值约6亿元。走私产品或标注不实,或来源产地不明,或未经有关部门检验,一旦进入市场流通,会对消费者健康安全造成风险隐患。
请结合《政治与法治》中法治政府的相关知识,请分析海关缉私部门重拳出击、严查严打的依据。
[答案提示]
法治政府是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政府。海关缉私部门是打击走私的职能部门, 对走私问题重拳出击、严查严打符合法治政府内涵。
法治政府以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履行职责,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全国海关缉私部门紧盯“中央关注、社会关切、群众关心”的突出走私问题,组织开展打击走私“国门利剑2021”行动。
通过建设法治政府,能够更好地促进政府与公民的沟通,形成互信互助的新型关系。海关缉私部门积极履行职责,积极排查对消费者健康安全造成风险的隐患。
法治政府
《决定》内容—撰写、展示—生育计划—————迁移
《三孩》视频—采访、讨论—法治政府建设基本要求————应用
社会抚养费存废—辨析、论证——法治政府建设重要性————理解
身边的人口普查—对话、连线—法治政府基本内涵——衔接
情境线————活动线———知识线———基本任务线
2021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通知各地政府深入评估本地区人口发展形势,科学制定实施方案
某公司使用过期食品原料生产食品,市场局作出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过期原料,罚款73万元的行政处罚。
政府公开‘支持生育’的财政开支情况,提升政府公信力
卫健委完善生育登记制度,强化出生人口信息共享,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稳步推进政策目标:2025年积极生育支持体系基本建立,2035年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更加完善
2021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政府依法贯彻“三孩”政策
法治政府内涵
职能科学
权责法定
执法严明
公正公开
廉洁高效
守法诚信
法治政府
具体内涵
重大意义
基本要求
为了谁?
何以能?
如何好?
明确为人民
实现为人民
更好为人民
以人民为中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