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9讲 比热容(2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年广东省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9讲 比热容(27张ppt)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模块一 声、光、热
第9讲
比热容
新课标 内容要求 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是反映物质的吸、放热能力的物理量。
2.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尝试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
【教材导航】 人教教材九年级P11~15;粤沪教材九上P31~35
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
2.单位:〔1〕  J/(kg·℃)  。
3.水的比热容:
(1)数值:c水=〔2〕  4.2×103 J/(kg·℃)  。
(2)意义:1 kg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 J。
(3)水的比热容大这一性质的应用:“暖气”取暖用水作为介质、机器中的冷却水循环系统等。
J/(kg·℃)
4.2×103 J/(kg·℃)
5.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比热容还与物质的〔4〕  状态  有关,与质量、温度等无关。
状态
4.计算物体吸、放热的公式是〔3〕  Q=cmΔt  。
Q=cmΔt
1.(改编自人教教材九年级P12 小资料)下表列出了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可知( D )
物质 水(液态) 煤油(液态) 色拉油(液态) 冰(固态) 沙石(固态)
比热容c/[J/(kg·℃)] 4.2×103 2.1×103 1.97×103 2.1×103 约0.92×103
A.液体的比热容总比固体的大
B.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比热容不会变化
C.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
D.质量相等的水、沙石吸收相同热量,水升高温度较少
D
2.(改编自人教教材九年级P14 T1)下列关于比热容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意义是1 kg的水温度升高1 ℃,吸收的热量是4.2×103 J
B.水的比热容与冰的比热容不同,说明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C.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
D.物体的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小
3.(改编自人教教材九年级P15 T2)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铝块和铜块(c铝>c铜),放出相等的热量后,则( A )
A.铝块的温度高 B.铜块的温度高
C.两者温度相等 D.无法判断
D
A
4.(改编自人教教材九年级P11 实验)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用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水和食用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实验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目的是保证水和食用油的温度变化相同
B.实验中用温度计的示数变化表示水和食用油吸收热量的多少
C.由图丙可知,升高相同温度,食用油所需加热时间较短,所以比热容大
D.由图丙可知,升高相同温度,水所需加热时间较长,所以比热容较大
D
5.(改编自人教教材九年级P13 想想议议)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是因为水的  比热容大  ;质量为1 t的沸水放出2.1×108 J热量后温度降低  50  ℃;暖气能使室内空气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这是通过  热传递  的方式实现的。[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比热容大
50
热传递
实验7 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为了探究物质a和b的吸热情况,李明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1)为了完成实验,你认为他应该在甲、乙、丙中选择  甲、乙  两个装置。图中加热源的规格是  相同  (填“相同”或“不同”)的。
甲、乙
相同
(2)除了图中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停表  。在组装器材时,应该按照  自下而上  (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
(3)实验时,a、b两种物质的质量  需要  (填“需要”或“不需要”)相等,通过  加热时间  (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来反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停表
自下而上
需要
加热时间
(4)每隔相同的时间读出液体a和b的温度,并记录下来,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s 0 2 4 6 8 10
Ta/℃ 5 10 15 20 25 30
Tb/℃ 5 15 25 35 45 55
答图
请在图戊的直角坐标系中作出a、b的温度Ta、Tb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
①分析表格和图象可知,质量相同的液体a和b,加热相同的时间,液体  b  升温快;
②分析表格和图象还可以看出,质量相同的液体a和b,升高相同的温度,液体  a  吸热多。
(5)李明在实验时,发现邻组的小龙的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该装置的优点是  能够更好地保证在相同时间内a、b两物质吸收的热量相等  。
b
a
能够更好地保证在相同时间内a、b两物质吸收的热量相等
时间/s 0 2 4 6 8 10
Ta/℃ 5 10 15 20 25 30
Tb/℃ 5 15 25 35 45 55
疑难点1  如何根据图象比较吸热能力
1.如图所示是“用传感器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实验装置,通过温度传感器测量相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温度变化的情况,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D
A.整个加热过程中,没有热量损失
B.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升高的温度等于乙液体升高的温度
D.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一定不同
【突破指引】在分析两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时,分析依据是公式Q=cmΔt。图象中时间轴对应的是吸收或放出热量Q;根据温度轴可以分析温度的变化Δt。当温度变化Δt相同时,加热时间长即Q大,则比热容c大,吸热能力强;或者Q相同即加热时间相同时,温度变化Δt小的,则比热容c大,吸热能力强。
2.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所示是A和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1∶2
B.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3
C.加热相同时间,B吸收热量比A吸收热量多
D.A和B升高相同的温度,A吸收热量较多
D
疑难点2  如何计算热效率
3.某家用的燃气热水器,将20 kg的水从10 ℃加热到60 ℃,完全燃烧了0.21 m3的煤气。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煤气的热值为4×107 J/m3。求:
(1)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水吸收的热量;
(3)该热水器烧水的效率。
解:(1)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Vq煤=0.21 m3×4×107 J/m3=8.4×106 J
(2)水吸收的热量
Q吸=c水m水(t末-t初)=4.2×103 J/(kg·℃)×20 kg×(60 ℃-10 ℃)=4.2×106 J
(3)热水器烧水的效率
η=×100%=×100%=50%
答:(1)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8.4×106 J;
(2)水吸收的热量为4.2×106 J;
(3)该热水器烧水的效率为50%。
【突破指引】燃料燃烧所放出的热量Q放为总能量,被加热液体升温吸收的热量Q吸为有用能量。若假设燃料燃烧所放出的总热量全部被液体吸收,则加热效率为100%,即Q放=Q吸;若热量有损失,则根据η·Q放=Q吸进行计算。
4.(2020·安徽)某同学家使用燃气热水器,平均每天需将100 kg的水从18 ℃加热到58 ℃。若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70%被水吸收,则热水器平均每天消耗天然气  0.6  m3。[c水=4.2×103 J/(kg·℃),q天然气=4.0×107 J/m3]
0.6
考向1  探究物质吸热能力实验
1.(2022·常州)小组同学比较沙子和水的比热容,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温度/℃ 沙子 18 22 29 37 45 —
水 18 19 21 23 25 27
(1)在两个相同的易拉罐内分别装入初温、  质量  相同的沙子和水。
(2)用两盏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沙子和水,加热过程中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搅拌的目的是  让物质受热均匀  。测得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
(3)5 min时,温度计显示沙子的温度如图丙所示,其读数为  52  ℃。
(4)加热相同的时间,发现沙子的温度升得更高,有同学认为此过程中沙子吸收的热量比水吸收的热量多,该观点  错误  (填“正确”或“错误”)。
(5)分析数据可得沙子的比热容  小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比热容。
质量
让物质受热均匀
52
错误
小于
2.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装置,小华用两个相同的容器(图中用虚线框表示)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用相同的装置加热。
(1)本实验中盛放液体的容器选择  易拉罐  (填“烧杯”或“易拉罐”)效果较好。
易拉罐
(2)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  加热时间  (填“温度计示数变化”或“加热时间”)比较。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A和B两种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  2∶1  ;若想自制一个暖手袋,则应选择  A  (填“A”或“B”)作为供热物质。
加热时间
2∶1
A
考向2  比热容
3.改编(1)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使用相同的热源为其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若甲、乙两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则  甲  液体升高的温度较多;两者比较,  乙  液体更适合作汽车的冷却剂。
(2)如果汽车散热器中装有5 kg的水,在温度升高20 ℃的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为  4.2×105  J。[已知c水=4.2×103 J/(kg· ℃)]


4.2×105
(3)“早穿皮袄午穿纱,守着火炉吃西瓜”是对大漠气候的生动描写,而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则不大,这是由砂石与水的比热容不同造成的。已知砂石和水的比热容之比为1∶4,砂石和水的密度之比为3∶2。当相同体积的砂石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8∶3  。
(4)在生产和生活中,常见到“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应用情景,下列事例中与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A )
A.夏天在房间内洒水降温 B.用循环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C.让热水流过散热器供暖 D.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
(5)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一块铜块和一杯水,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把铜块投入水中,那么( B )
A.热量一定由水传给铜块 B.热量一定由铜块传给水
C.铜块和水之间没有热传递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是否发生热传递
8∶3
A
B
考向3  热量计算
4.(2022·枣庄)太阳能是21世纪重点开发利用的能源之一,如今太阳能热水器已走进千家万户。某家庭太阳能热水器阳光照射时,平均每小时吸收7×106 J的太阳能,若热水器吸收8 h的太阳能,可以使质量为100 kg的水温度升高50 ℃。已知水的比热容c=4.2×103 J/(kg·℃),天然气的热值q=3.5×107 J/m3。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该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
(3)若这些水吸收的热量由天然气来提供,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则需要多少m3的天然气?
解:(1)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Δt=4.2×103 J/(kg·℃)×100 kg×50 ℃=2.1×107 J
(2)太阳能热水器在8 h内吸收的热量
Q吸总=8×7.0×106 J=5.6×107 J
所以,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
η=×100%=×100%=37.5%
(3)若这些热量由天然气提供,则Q放=Q吸=2.1×107 J
则所需天然气的体积V气===0.6 m3
答:(1)水吸收的热量为2.1×107 J;
(2)该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为37.5%;
(3)若这些水吸收的热量由天然气来提供则需要0.6 m3的天然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