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彩云追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一、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民族管弦乐曲《彩云追月》从而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2.通过模仿,体验,合作等方式,学生能用打击乐器,声势动作和人声伴唱等多种音乐形式来表现乐曲。3.了解乐曲的旋律特点,掌握乐曲中典型的切分节奏型并能用各种不同的音乐形式来表现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乐曲中的切分节奏型 x x x(会读会唱)并能用切分节奏型为乐曲进行伴奏。2.根据打击乐器音色特点进行分工合作,为乐曲编配伴奏。三、教学准备钢琴、古筝、双响筒、沙锤、三角铁、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师:课前播放歌曲《宫 商 角 徵 羽》。提问:乐曲中哪五个音出现的次数最为频繁?生:1 2 3 5 6教师小结: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这是我们国家的五声音阶,从宫音到羽音依次是为宫、商、角、徵、羽。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也是一首民族调式的乐曲。(二)新课教授1.初听乐曲思考:乐曲的音乐风格和速度有什么特点?师:彩云追月是由任光在1935年改编而成的,彰显了典型的广东民间音乐风格。接下来老师也准备一段古筝演奏的彩云追月,思考乐曲中哪条节奏型出现的次数最为频繁?当你听到重音时请轻轻地击下掌。生:切分节奏型师:刚刚你们击掌地地方就是切分节奏型中的重音,我们如何用声势动作来表现这条切分节奏型?(教师引导,学生用声势动作表现切分节奏型。)师:刚刚我们聆听了两遍《彩云追月》的主旋律,初步地感受了它的音乐风格和典型的切分节奏型,如此抒情优美的旋律,我们一起跟着钢琴来唱唱2.随钢琴学唱乐曲主旋律3.通过声势用切分节奏型为主旋律进行伴奏4.乐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生:第三乐句的旋律重复了两次师:作曲家在这采用了重复的创作手法,第二次是属于变化重复,使得旋律更加优美。5.师生共同画旋律线(边唱边画)思考:它好像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教师引导:第一句的旋律上行,好像表现了什么情景?它的旋律给人一种什么感觉?)学生自由回答6.欣赏民族管弦乐演奏的《彩云追月》提问:乐曲中出现了哪些乐器?演奏形式是?(三)拓展师:刚刚我们欣赏了一遍由民族管弦乐队演奏的彩云追月,同学们思考下我们如何用人声,乐器,声势动作来表现乐曲呢?根据不同的三组打击乐器的音色特点,进行分工合作,为乐曲创编伴奏。(教师引导:沙锤、三角铁、双响筒的音色有什么特点?适合在什么时候进入?)分工:一组学生用人声,声势动作来表现乐曲。另一组学生用乐器五、小结《彩云追月》以抒情优美的旋律,形象的描述了浩瀚夜空的迷人景色,五声音阶的旋律更是让我们感受到了浓郁的民族特色,用五声音阶旋律创作而成的音乐作品还是有很多的,比如说周杰伦的《青花瓷》罗大佑的《童年》,课后请同学们找一找你们喜欢的流行音乐作品中,还有哪些是用五声音阶创作而成的?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