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三年级下册赶花会 对花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少版三年级下册赶花会 对花 教案

资源简介

《赶花会》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赶花会》。
【教学年级】
三年级
【教材分析】
《赶花会》民乐合奏以四川民歌《采花》为主题,表现了在我国西南地区的“花会”佳节中,人们兴高采烈、载歌载舞的欢乐情景。引子由竹笛吹出一段节奏自由,色彩明亮的旋律,描绘了春天的清晨美丽景色以及人们早起赶花会的心情。第一段音乐轻巧活泼,叙述了人们穿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花会,一时花香鸟语,百花吐艳,人群熙攘,欢声笑语。第二段共有四个乐句,结构工整,旋律抒情优美,仿佛是动人的歌唱,展现了人们欣赏花卉时心旷神怡、悠闲自在的情景。第三段是第一段音乐的再现,再次展现了花会上人们欢乐起舞的热烈场面以及满载而归的欢乐心情。最后乐曲声渐渐地淡化隐去,把人们带入了充满幸福的美好遐想之中。
【教学目标】
1. 聆听《赶花会》,感受乐曲的细腻婉转、活泼热情,体会赶花会时的悠闲喜悦之情。
2. 在听、唱、动、奏等音乐实践活动中,聆听、感受《赶花会》不同乐段音乐情绪、节奏、演奏乐器等变化,并能随乐用身体和平板中的库乐器、画图软件等参与表现。
3. 了解《赶花会》曲式结构,认识以琵琶、二胡为代表的民族弹拨、拉弦乐器,并能区分它们的音色。
【教学重点】
了解《赶花会》曲式结构,体会赶花会时的悠闲喜悦之情。
【教学难点】
1. 感受《赶花会》不同乐段音乐要素的变化,并能随乐表现。
2. 认识民族弹拨、拉弦乐器,并能区分它们的音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A段,随乐律动感受情绪
师:同学们,让我们随着一段好听的音乐动起来吧!
(师生围圈律动)
师:听了这段音乐,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开心、快乐
2.选择曲名,揭示课题
师:嗯说的没错!那请你选一选,这两个曲名哪个更适合这段音乐?《赶花会》《春江花月夜》
生:赶花会
师:同意吗?那么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欣赏民乐合奏《赶花会》。(揭示课题)
二、新课教学
(一)欣赏A段
1.聆听演奏乐器
师:首先让我们静静聆听乐曲的A乐段,你听到了哪些乐器的声音呢?
生:我听到了很多弹拨乐的声音,像琵琶、扬琴、古筝。
师:哦!你懂得可真多!看!认识它们吗?(拖拽乐器名到乐器图片旁)
生回答,师拖动乐器名。
2. 出示琵琶,感受音色和音高
师:在这些乐器中啊,琵琶被称为“弹拨乐之王”,今天朱老师也带来了一把琵琶,谁愿意上来弹一弹?(师坐到圆周凳子上)
生尝试演奏
师:声音怎么样?(很好听清脆)谁还想来试试?
生举手
师:看来大家都对琵琶很感兴趣嘛!打开库乐队,找到琵琶,谁愿意来演奏给大家听听?
生演奏
师:我们来唱一唱!6 3 2 6
生:6 3 2 6
师:我们一起边弹边唱,由上往下在琵琶最右边这里弹!
生:6 3 2 6(加弹琵琶空弦)
师:这四个音是琵琶的空弦。
3. 用ipad上的乐器给乐曲A段加入伴奏
师:现在啊让我们对着乐谱,再次聆听乐曲A乐段,想一想可以怎样加入伴奏呢?(播放A乐段)
生:可以加入琵琶声作为伴奏
师:你的想法很不错!还可以加入些什么呢?
生:打击乐器
师:老师把同学们的意见整合了一下,(出示图形谱)演奏最大的木鱼和中间的木鱼,最后两声是右边这个小钹,你能看着图谱试着演奏吗?
生点头
师:我来唱谱,我们慢一点来试一试!
师:演奏得很整齐,那下面这一行咱们看看每小节的第一个音,唱一唱,你发现了什么?
生:琵琶空弦好像就是这几个音。
师:是啊,那这句咱们就用琵琶空弦伴奏吧!(出示演奏谱)
66 6|33 3|22 2|22 2|22 2|66 6||一起按节奏弹弹看!
师:我们来合作一下!请这边两组同学用打击乐,这边同学用琵琶伴奏,朱老师来演奏主旋律。准备好了吗?(师弹琵琶,生慢速合作)
师:咱们刚刚合作得还不错!让我们跟着音乐再来一次,注意速度要稍微快一些了哦!(师指挥,播放音乐A )
4.为A段加入舞蹈合作表现
师:刚刚我们用乐器为《赶花会》A乐段伴奏,那你知道什么是花会吗?
生答
师:没错,花会是我国西南地区 春季举行的 民俗风情聚会。大家身穿鲜艳的服装从四面八方来到花会赏花、唱歌、跳舞。咦,那我们把一开始的舞蹈也加入进去是不是就更加热闹啦!咱们可以怎样合作呢?
生:可以有人跳舞有人用打击乐伴奏
师:你们觉得舞蹈由男生跳还是女生跳?
生:女生围着圆圈跳舞,这边男生用打击乐,那边用琵琶伴奏。
师:行!让我们合作起来!一起感受赶花会的人们喜悦的心情吧!(播放音乐A )
(二)欣赏B段
1.感受B段情绪
师:咱们合作得非常到位!A乐段由弹拨乐主奏,情绪欢快活泼,接下来我们再听听,B段音乐和A段相比,情绪上有什么不同呢?
生:更优美抒情
师:嗯,你听得真仔细!
2.认识民族拉弦乐器和吹管乐器
师:这段优美抒情的音乐我们再来听一次,它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呢?
生:好像有二胡还有笛子。
师:是的,B乐段由拉弦乐和笛子主奏,非常流动,优美抒情。
3.填词演唱B段
师:这段旋律还可以填词来唱呢!听朱老师来演唱,跟着我一起用手指画一画旋律线。
师:我们来唱一唱!
4.画图表现B段旋律
师:你们的歌声真动听!如此美妙的旋律,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次,打开画图软件,画一画你听后的感受!
师:你画的真好看!为什么这样画呢?
生:我觉得这段音乐很优美流畅,我想用线条表现。
师:大家觉得他的想法怎么样?
生:很有创意!
5.总结A B段音乐要素
师:欣赏完A B两段音乐,来对比填一填!
(图形填表)拖拽功能,白班画笔功能
音乐 情绪 节奏 主奏乐器
A段 活泼欢快(笑脸) 紧密(\\\\\\) 弹拨乐(图片)
B段 优美抒情(舒服) 疏松(\ \ \) 拉弦乐 笛子(图片)
(三)完整聆听
1.完整聆听曲式结构
师:现在让我们完整聆听乐曲,打开画图软件,边听边拖动图形来表现乐曲的结构。
(“引子 A B” 呈现在白板上,留下最后一处空白)
师:由图片我们发现乐曲一三两段?
生:相同
师:完全相同?
生:相似,后面多了个小尾巴
师:是啊,乐曲除了这三段主体,还有一段悠扬的引子(引子 A B A’)
2.完整表现乐曲
师:这么好听的音乐,朱老师还想再听一遍!相信大家和我一样。还记得我们在听到A段时是怎样表现乐曲的吗?
生回忆 男女生合作
师:B段呢?
生回忆 演唱歌曲
师:现在就让我们随着动听的音乐一起去 赶花会!
三、拓展延伸
1.聆听其他代表性民乐合奏
师:今天我们一起聆听了民乐合奏《赶花会》,了解了琵琶、二胡等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乐器,民乐是我们中华文化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好听的民乐曲也是数不胜数。让我们打开ibooks,听听这些民乐合奏。
师:谁来播放给大家听听你喜欢的乐曲?
生用镜像功能播放,并简单说明介绍。
师加以介绍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欣赏了民乐合奏《赶花会》,认识了很多民族乐器,体验了西南地区人们赶花会时的喜悦之情,音乐就是这样充满魅力。课后,大家可以再去搜集一些资料,放到ibooks中,下节课我们继续分享。让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哼着歌,走出音乐教室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