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2张PPT)人教七下英语同步精品课件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人教版七下英语大单元教学备课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人教版七年级下Unit3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202301理论依据单元内容研读学情分析单元整体设计课时教学实施设计特色及反思0203040506CONTENTS目录1理论依据围绕核心素养的英语课程目标课程内容1.1 围绕核心素养的英语课程目标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是一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语言能力是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文化意识体现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思维品质反映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学习能力是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要素。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相互渗透融合互动协同发展。核心素养是什么?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语言能力英语课程内容由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意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构成,围绕这些要素,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活动,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在义务教育全程中持续发展。——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P12)1.2 课程内容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2单元内容研读单元主题研读单元目标概览单元语篇研读语篇关联单元主题:人与社会(公共交通)单元话题:交通单元功能:谈论出行方式主题意义:认识各种出行方式,了解出行的路程和时间等基本要素2.1 单元主题研读what:出行方式how:Section A通过对话呈现对出行方式的提问,引导学生关注出行方式、路程和时间等信息,Section B通过记叙文语篇阐述不同的上学方式why:引导学生关注出行方式、时间、路程等信息,培养基本的出行意识。2.1 单元主题研读语言能力:了解单词、短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等形式理解常见应用文语篇的主要写作目的、结构特征、基本语言特点和信息组织方式。根据不同目的,运用各种阅读策略有效获取语篇信息2.2 单元目标概览学习能力:了解和运用各种阅读技巧,如预测、略读、猜测词义等,提升阅读的想去和能力。理解运用基本的写作技巧,如审题、选材、、列提纲、修改习作和积累好词好句,提升写作能力。思维品质:提取、梳理、分析、整合书面语篇的主要和关键信息。文化意识:了解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青少年的上学方式Section A1a-1c:a conversation talking about how to get to school2a-2c: a conversation talking about ways,time and distance to somewhere.2e:A conversation talking about 2 ss’time to schoolSection B1a-1e:a conversation about 2 more ways to go to school2a-2c:a passage about ways to go to school for children in a poor village.2.3 单元语篇研读2.4 语篇关联语篇 语篇类型 语篇内容 语篇意义1a-2c2a-2d2e1a-1e2a-2c对话对话对话对话记叙文对出行方式问答增加时间、路程的问答询问同学出行方式、时间对两种以上出行方式的描述贫困村里孩子们的上学方式掌握不同出行方式的表达感知距离和时间等因素增强口语能力拓展表达深度珍惜生活、努力学习3学情分析存在问题发展需求发展途径已有基础初一学生,对于汽车、公交车和自行车等有关出行方式单词已经有了简单的了解,发音和书写都可以过关。3.1 已有基础学生对于另外一些不常见的出行方式不甚了解在语法、语用的学习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对于特殊疑问句的学习还停留在入门阶段,句子的语序存在问题。3.2 存在问题3.3 发展需求学生需要积累更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和出行方式有关的单词、词组等学生可以把所学熟练应用在口语中。可以通过学习村里学生艰苦的上学条件,形成珍惜当下的思想认识。3.4 发展途径半开放的问题增强语言技能加强对口语的讲解和训练用视频和新闻等有说服力的资料为学生展示更加现实的情况。4单元整体设计制定课时目标统筹课时安排单元教学目标 课时教学目标 语篇及课时安排学习理解:通过多模态的学习,认识上学的出行方式,理解语篇传递的主题意义,感悟山区孩子生活的不易。 应用实践:运用“I go to school by ~”和“I take the ~to school”等表达方式,阐述自己的出行方式。 迁移创新:想象村子的进步和孩子们的发展,思考我们如何为山区孩子贡献自己的力量。 1. 了解不同交通工具的表达 2. 询问他人出行方式、距离、时间等因素 3. 了解中外上学方式的差异,外国上学主要是做学校校车,中国则是多种多样。 Section A 1a-2d listening(1课时)对话问答1. 学习并掌握十数位和百数位的表达 2. 训练学生捕捉听力中数字信息的能力 3. 巩固上一课时对出行方式、时间、距离的问答。 Section A 2e role-play the conversation-3c 同学之间的对话1. 掌握换乘交通工具的表达 2. 在听力训练中提升捕捉信息和复述复杂信息的能力。 Section B 1a-1e listening 对话问答(1课时)1. 唤起城市孩子对于乡村孩子的关注,同时珍惜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条件。 2. 预测文章内容、获取具体信息、 3. 利用语境猜测生词的正确含义。 Section B 2a-2d reading 记叙文(1课时)1. 根据图文完成邮件 2. 运用本单元的语句表达出行方式、时间、距离 3. 培养写作篇章的结构意识、加强逻辑和丰富度训练。 Section B 3a-self check 写作(1课时)5课时教学实施制定课时目标统筹课时安排第一课时1a-1c listening 文本分析what:语篇和内容——介绍校门口学生们的上学方式,并对其进行问答why:语篇含义——关注学生上学出行方式how:文体、结构、语言——本篇为对话,采取第一人称叙述,主要练习“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sb takes +交通工具”。第一课时2a-2c listening 文本分析what:语篇和内容——介绍Tom 和Jean 两个人的出行方式、时间、距离why:语篇含义——关注十位数和百位数的表达,以及how far 和 how long 引导的特殊疑问句的语序。how:文体、结构、语言——本篇为对话,对两个学生不同出行方式的问答,用到的句型是“How far is it from A to B?”和“How long does it take from A to B ”并且通过回答认识理解十位数和百位数的表达。第一课时 1a-2c listening 教学目标理解单词、短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等形式。认识理解十位数和百位数的表达感知how far 和 how long 引导的特殊疑问句的结构和语序了解国内外中学学生上学方式的差异。第一课时 1a-2c listening 教学过程反复练习,夯实句型多种表达,听后检测问答预热,听练数字捕捉信息,巩固数字第二课时2e 文本分析what:语篇和内容——两个同学互相询问对方的上学方式、时间、路程等why:语篇含义——了解同学的出行方式、上学路程和时间how:文体、结构、语言——本篇为对话,对话双方为同学,新加入了对百位数和十位数的练习第二课时 2e 教学目标理解单词、短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等形式。识别对话语篇的主题、主旨大意和要点。梳理文章的中出现的数字——百和十位数。了解同学们的上学方式、时间、距离等问题表演对话,角色扮演,谈论上述问题第三课时 2e 教学过程预测文本内容理解对话大意捕捉听力细节第三课时 grammar -3c 教学过程观察理解填空练习整合归纳变式联系练习巩固整体输出第三课时 1a-1e 文本分析Section B 1a-1e是听说教学,加入了换乘的概念。1a-1b扩充单元话题词汇,讲解换乘交通工具的表达方式,并在听说活动中训练学生附着信息的能力和叙述复杂事物的能力。1c-1e通过进一步的听力输入和 口语输出帮助学生练习本单元的目标语言结构。第三课时 1a-1e 教学目标注意、观察、总结英语特殊疑问句的语序,培养学生的语序意识关注提问时间和路程的句子结构理解单词、短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等形式。识别听力语篇的主题、主旨大意和要点。捕捉听力中的细节信息并可以叙述复杂问题。第三课时 1a-1e 教学过程图文结合教授新知听前训练储备连词组句训练整体输出听力训练细节挖掘第四课时2a-2c reading文本分析what:语篇和内容——介绍山区孩子艰苦的生存环境和求学之路why:语篇含义——引起对于山区学生的关注,并且激起学生珍惜自己幸福生活的想法how:文体、结构、语言——本篇为记叙文,采取第三人称叙述,结构为三段。短剧较多,表达精炼地道。第四课时 2a-2c reading 教学目标获取记叙文的写作目的和主旨大意,了解山区孩子的处境。梳理文章的结构和细节问题。在具体语境中,推测单词词义想象未来山区的生活变化,进一步思考自己可以为他们做什么贡献。第四课时 2a-2c reading 教学过程问题引入激发兴趣获取梳理概括整合结合语境猜句词意激发想象迁移创新第五课时 3a-self check 教学目标熟练运用所学句型训练学生写作思维整体输出优秀文章第五课时 3a-self check 教学过程句型训练激活已知补全文章思考问题篇章输出对应自检提升内容精进逻辑6设计特色及反思6.1 设计特色整体性设计:单元内的各语篇互相联系,话题互相渗透,从听说读看写五个方面进行了连贯的整体设计。教-学-评一体化: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知识建构阶段:视频和图片,语言内化阶段:retell,知识迁移阶段:基于所学组内评价。写作输出部分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主题语境:深入研究单元的整体主题语境和各语篇语境,从what、why、how 三方面进行文本分析6.2 反思课程时间略长,后面的内容可能进行比较紧凑内化的程度还不够,学生对语言的掌握比较单一,可以进一步挖掘课本语言。课程的教育意义还可以挖掘,对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造成的影响可以举例展示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