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青春有格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青春有格 教案

资源简介

2.2 青春有格
一、核心素养目标
1.道德修养:体会“青春有格”“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含义,能够在学习、生活中做到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2.健全人格:培养同学们青春期里的规则、羞耻心、“至善”、慎独等品质和能力;
3.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荣辱意识,“至善”的追求,能够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能够“见贤思齐”,端正自己的行为,追求理想的境界。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行己有耻;难点:止于至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在田字格写下“青春有格”四个字,体验一下格在这里发挥了怎么样的重要作用。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行己有耻
(1)多媒体播放《行己有耻》的解说
教师解说行己有耻
A、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B、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思想);有所为,有所不为。(行为)
多媒体呈现图片:
请你说一说:你如何评论这些行为?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解说: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
请你判一判:
1.网课期间,妈妈催小明写作业,小明很不耐烦,和妈妈吵架。
2.网课期间,小花在网上发表不当言论。
3.疫情期间,小明不戴口罩出去买东西。
4.疫情期间,小花心情不好,把垃圾往窗外扔。
5.疫情期间,小明不认真做作业,不交作业。
教师追问:人做了什么事,会觉得可耻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损害他人、社会、国家利益
师生总结知识点:怎样做到“行己有耻”?
(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请你说一说身边的可耻现象
多媒体呈现探究与分享:
疫情防控期间,绝大部分人识大体、顾大局,展现良好的素养,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请你判断下列哪些行为是文明的有羞耻心的表现?哪些是不文明的没有羞耻心的表现?如果你也有这些行为,应怎么做?
思考: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提示:B、“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多媒体呈现图片:
请你说一说: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C、“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7)多媒体呈现案例:
腾讯游戏《关于寒假暨春节假期未成年人游戏限玩的通知》,2022年寒假暨春节假期前后,腾讯游戏旗下在中国大陆地区运营的网络游戏,面向未成年人的游戏限玩时间,都进行了具体规定,除周末和春节假期的每日20-21时限玩时段外,其余时间未成年人均无法进入游戏体验,可登录总时长不超过14小时。
你如何评判这样的行为?给到我们什么启示?
D、“行己有耻”,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目标导学二:止于至善
多媒体呈现图片
提问:追求至善的过程中我们能做什么?
提示: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多媒体呈现感动中国人物
说一说:从他们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提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生活中寻找 “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学生交流分享:说一说你身边的榜样,并说明原因。
学生畅所欲言并发表:
A、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
B、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而思考。
C、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
(4)多媒体呈现案例:
案例一: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他也因此有些骄傲。不过,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没有手的老人,竟然发现老人用脚写的字比他用手写的还好。从此,他时时把“戒骄”记在心中,勤奋练字,虚心学习,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思考:这要求我们怎么做到“止于至善”
提示:要不断对自己进行自我省察,积极调整自己,做到“止于至善
案例二:有一位木匠善制桌子。他不仅把桌面刨得十分平滑,而且连抽屉的背面、底板都刨得十分光滑。有人劝他说:“抽屉背面和底板别人看不见,何必刨得那么光滑?”他说:“别人看不见,我却看得见。”
思考:你有何启示?
提示:慎独,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一种境界,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
(5)多媒体呈现抗疫力量
提示:青年人们用他们的实际行动传承父辈们的家国情怀,展示了勇敢与坚强,诠释了责任与担当。用服务和奉献社会的行动展现了青春的大格局。
师生总结知识点
四、板书设计
青春有格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因此在教学中,尽量避免照本宣科,要通过视频、图片、事例、故事等创设情境,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选取学生熟悉且贴近生活实际的素材,让学生在探究和感悟中提高,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行己有耻”是青春探索的底线,“止于至善”是青春应该追求的境界和高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