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3.1订立合同学问大 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3.1订立合同学问大 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共48张PPT)
订立合同学问大
Please enter the relevant text content here. Operation method: select all the text in this paragraph with the mouse, and enter the text directly to replace it. The text format will not change.
第三课 订约履约 诚信为本
第一框
01
导入新课
复习: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因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同学们回忆一下, 关系的客体是行为?


债权关系
合同
义务人一定的行为
权利人行使其权利
债权
什么是合同?为什么要订立合同(从中你可以找到订立合同有什么好处)?应该如何订立合同呢?
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我们的课堂!
01
导入新课
总议题:怎样正确签订合同——从承诺买房赠送3万家电券变成指定家电说起
关于合同——合同的分类与要求
签订合的过程——要约与承诺
1
2
合同的不同形式——口头合同与书面合同
3
PART 01
生活离不开合同
1
议题一:关于合同——合同的分类与要求
买房赠送3万家电券,为何转变成指定家电?
01
议学情境一
结合议学情境和教材内容分析:
1、视频中房主小商与开发商签了购房合同,你知道什么是合同吗?
2、房主与开发商签了购房合同和开发承诺赠送的家电和家俱属开哪种类型的合同?你还知道合同有什么其它类型吗?
3、开发赠送的3万元券家电与房主的意思表示一样吗?后来开发商取消了购物券,接赠送成套家电同房主是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的共识?
01
议学问题
1、合同的含义:
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2、合同的种类:
合同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买卖合同、赠与合同、租赁合同、运输合同等。
3、合同的特点:
必须由订立合同的各方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即就某种民事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终止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以实现各自的利益。
“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的协议,即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协议。“平等主体”是民事关系的核心特征。从管理角度来看,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 企业与职工之间都是不平等主体,都不属于“民事主体”。
注意
交易活动的顺利进行,除了依靠诚实守信等道德约束,还需要合同法律制度的保障。
注意
01
一、生活离不开合同
名词点击:意思表示
意思表示是指行为人将其期望发生法律效果的内心意愿,以一定的方式表现于外部的行为。意思表示是民事主体自由意志的体现,对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傻冒!合同内容可不是他的意思表示
01
一、生活离不开合同
4、正确认识自愿原则
(1)必要性
①可以满足市场交易者的特定需求,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增加整体的社会财富。
②促成市场交易者相互合作,共同形成社会的信用机制。
(2)保护:法律鼓励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尊重市场交易者的合同自由,维护诚实守信的履约机制。
(3)限制:由于合同主体的谈判能力与地位可能存在差异,法律对合同自由进行了一定的限制,以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一方。(相关链接)
01
一、生活离不开合同
合同无处不在,大到国际贸易,小到生活点滴,合同渗透在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睁大眼睛,不能马虎。
但在生活中,我们根本就没机会讨价还价,而是直接在对方提供的含同上签字,比如买保险、买房子,这种合同称为格式条款
这种格式条款对于处在弱势地位的我们有好处吗?
01
一、生活离不开合同
相关链接:格式条款
火车票背面的“乘车须知”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 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
①目的:保护谈判能力与地位处于弱势的一方。
②优点:降低交易成本,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③缺点:限制对方当事人的合同自由,还有可能出现霸王条款。
④应对:格式条款订立方要遵循公平原则,并采取合理方法提示对方当事人并对利害条款作出说明。
01
一、生活离不开合同
PART 02
要约承诺订合同
2
议题二:签订合的过程——要约与承诺
请你结合议学情境一分析,
1、在议学情境一中是如何体现要约与承诺的?合同订立是否完成?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合同,了解当事人之间如何通过协商订立合同。
2、购房者与开发商订立的此赠与合同是否有效?
01
一、生活离不开合同
开发商承诺买房送3万元家电和2万元家俱购物券
购房者小商按规定期限交钱买房
要约人:开发商
受要约人:购房者小商
要约
承诺
双方达成协议合同订立完成
01
议学提示
此赠与合同是有效的,因为:
①此合同买房送家电、家俱购物券不违反任何法律法规,与不违背公序良俗;
②开发商搞卖房送家电、家俱购物券活动,小商觉得划算,愿意购买,意思表示真实;
③开发商和购房者小商都是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的行为主体
01
议学提示
1、合同的订立
合同的订立需要当事人各方的平等协商,很多时候需要经历反复协商才能就合同条款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
法律将这个过程概括为要约与承诺两个阶段。
01
二、要约承诺订合同
2、要约
(1)含义: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在一项要约中,发出要约的一方为要约人,接受要约的一方为受要约人。
(2)要求:为了保护受要约人的合理期待,维护稳定的交易秩序,生效的要约具有法律约束力。
要约
要约
承诺
承诺
01
二、要约承诺订合同
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生效的要约具有法律效力,要约邀请不具有法律效力。
相关链接:是要约?还是要约邀请?
01
二、要约承诺订合同
3、承诺
(1)含义: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应由受要约人及时向要约人作出,并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该意思表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
(2)要求:承诺到达对方后,立即发生法律效力,订立合同的过程随之结束。俗话说“一诺千金”,当我们接到一项要约,即将作出承诺时,要格外慎重。
有效承诺是有条件的:
①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及时向要约人作出。
②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
③承诺必须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作出。
注意
01
二、要约承诺订合同
过程 含义 法律约束力
要约
承诺
一方当事人向对方发出希望与对方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具有法律约束力,要约人一旦发出,就不能随意撤销或更改
承诺应当由受要约人及时向要约人作出,并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承诺意思表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承诺一旦作出到达对方后,立即发生法律效力,合同即告成立,订立合同的过程即告结束。
突破提升:订立合同的过程——要约和承诺
01
二、要约承诺订合同
4、协商
在实际协商过程中,受要约人的“承诺”可能增加新的内容,如果对原来的要约内容进行了实质性变更或者超过了要约确定的期限,此时,该项“承诺”转化为新要约,需要原来的要约人作出承诺,才能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
01
二、要约承诺订合同
5、效力
(1)无效:①订立合同并不当然意味着合同的生效。如果合同内容出现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等情形,仍然可能导致合同全部或者部分无效。②如果合同的主体不适格或者因欺诈、胁迫导致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也会使得合同存在瑕疵或者效力处于不确定状态,不能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约束力。
民法典还规定:国家机关、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事业单位不得作为保证人,否则无效。上述单位没有担保的主体资格。
注意
01
二、要约承诺订合同
5、效力
(2)有效:订立一份有效的合同,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法律鼓励交易,从严认定无效合同。
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即便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也属无效合同。无效合同自订立始就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合同无效和被撤销的后果:返还财产;赔偿损失;追缴财产 。
注意
01
二、要约承诺订合同
PART 03
立字有据更可靠
3
议题三:合同的不同形式——口头合同与书面合同
请你继续结合议学情境一分析,
1、在议学情境一中赠送家电、家俱购物券所产生的合同,从形式上看应属于什么合同?
2、书面合同和口头合同都有哪些优缺点?
01
议学问题
1、合同的形式与意义
①各方当事人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就是订立了合同。
②无论口头形式还是书面形式,甚至直接履行的行为都可以产生合同。
③合同形式的意义:会对当事人能否顺利实现其合法权益产生影响。
01
三、立字有据更可靠
2、分类
(1)口头合同
①含义:是当事人通过口头语言达成意思表示一致所形成的合同。
②优点:充分适应了现代社会对订立合同的快捷性要求。
③缺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多不明确,发生纠纷时难以举证。合同的履行期限越长,当事人忘记约定内容或者条件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就越大,当事人对合同的理解和执行就越容易产生争议。
④适用范围:通常用在一些金额较小、即时清结、权利义务关系相对简单的民事法律关系中。
01
三、立字有据更可靠
2、分类
(2)书面合同
①含义:是以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订立的合同。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②优点:内容清晰,有利于督促各方当事人根据确定的义务履行合同,有利于守约方根据约定追究违约责任。书面合同有据可查,能够为处理合同纠纷提供明确的证据,有利于案件的公正裁决。
01
三、立字有据更可靠
突破提升:比较口头合同和书面合同
口头合同 书面合同
含义 是现实生活中一种常见的合同形式,是当事人通过口头语言达成意思表示一致所形成的合同。 是以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的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订立的合同。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特点 金额较小、即时清结、权利义务关系相对对简单 书面合同内容清晰,有利于督促各方当事人根据确定的义务履行合同,有利于守约方根据约定追究违法责任。
意义 充分适应了当代社会对订立合同的快捷性要求 书面合同有据可查,能够为处理合同纠纷提供明确的证据,有利于案件的公正裁决。
01
三、立字有据更可靠
突破提升:以下两种情形口头合同无效
①依据合同法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口头约定不具有法律效力。
②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也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在没有签订书面合同之前,口头约定的合同内容无效。
若非上述两种情况,当事人双方的口头约定具有法律效力。
01
三、立字有据更可靠
限制
意义
自愿原则
订立
合同
要约
口头合同
书面合同
形式
承诺
生效
01
本框小结
1.(2022·高二单元测试)甲公司员工唐某受公司委托从乙公司订购了一批空气净化器,甲公司对净化器单价未作明确限定。唐某与乙公司私下商定将净化器单价比正常售价提高200元,乙公司给唐某每台100元的回扣。商定后,唐某以甲公司名义与乙公司签订了买卖合同。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该买卖合同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因而无效 
②唐某可以以甲公司的名义与乙公司签订合同 
③乙公司以欺诈手段与甲公司订立合同,合同无效 
④唐某与乙公司恶意串通损害甲公司利益,应对甲公司损失担责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01
课堂练习
【答案】A
【详解】本题是逆向选择题。
②④:本案中唐某受甲公司委托,全权代理甲公司与乙公司订立合同,且甲公司对净化器单价未作明确限定,因而唐某可以以甲公司名义与乙公司签订买卖合同;签订的合同存在提高价格拿回扣损害甲公司利益的情形,是唐某与乙公司恶意串通损害甲公司利益,故唐某与乙公司都要对甲公司的损失担责,②④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①③:根据②④解释,本案不存在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情形,且唐某以甲公司名义与乙公司签订买卖合同,也不存在乙公司以欺诈手段与甲公司订立合同的情形,①③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01
课堂练习
2.(2022·高二单元测试)甲17周岁,以个人积蓄在慈善拍卖会拍得明星乙表演用过的道具。事后,甲觉得道具价值与其价格很不相称,颇为后悔。关于这一买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买卖显失公平,甲有权要求撤销
B.买卖存在重大误解,甲有权要求撤销
C.甲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买卖无效
D.甲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买卖有效
01
课堂练习
【答案】D
【详解】AB:拍卖会上的商品的真实价值与价格通常是不相称的,不属于显失公平,甲在购买时并不存在重大误解,A、B两项错误。
CD: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其法定代理人同意,17周岁的甲在慈善拍卖会上以个人积蓄拍得乙表演用过的道具,该行为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该行为有效,C项错误、D项正确。
故本题选D。
01
课堂练习
3.(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王明的好友将其父亲名下一套房产卖给王明,双方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王明支付了全额房款并搬迁入住。让王明没想到的是,后来好友父亲以女儿无权处分其名下的房产为由诉至法院,请求确认买卖合同无效并让王明返还房屋。经法院一审、二审判决,均认为买卖合同无效。其原因在于( )
A.合同内容违法
B.合同违背公序良俗
C.合同的主体不适格
D.合同存在欺诈现象
01
课堂练习
【答案】C
【详解】A:合同是双方依法签订的,合同的内容没有违反法律,故A错误。
B:合同是王明的好友与王明签订的,合同中的内容涉及相关房屋购置问题,没有违背社会公序良俗,故B错误。
C:材料中指出该房产的所有权人是王明朋友的父亲,王明的好友将自己父亲名下的房产卖给王明,他属于无权处分人,故合同的主体不适格,故C正确。
D:合同是王明的好友和王明签的,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达,故不存在欺诈,胁迫。故D错误。
故本题选C。
01
课堂练习
4.(2023秋·全国·高二期末)2021年,天津市法院审理了一起案件。未成年人小刘初二辍学在家,70天时间里,将父母的158万元积蓄全部打赏给一名主播,小刘一家把直播平台告上法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刘打赏主播违背公序良俗,与直播平台间的合同无效
B.未成年人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小刘父母有权要回打赏
C.小刘与直播平台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小刘父母无权要回打赏
D.小刘主体不适格,打赏主播的效力取决于其父母的追认
01
课堂练习
【答案】D
【详解】A:小刘打赏主播并不违背公序良俗,故A错误。
B:未成年人的民事法律行为不是都无效的,故B错误。
C:小刘与直播平台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只能说明合同成立,并不能说明合同有效,从本案看小刘父母未追认该打赏行为,小刘父母有权要回打赏,故C错误。
D:未成年人小刘初二辍学在家,说明他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从事与其年龄、智力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小刘在 70 天时间里将父母的 158万元积蓄全部打赏给一名主播,已超出其年龄、智力状况,这种民事法律行为从主体上看小刘是不适格的,该行为是否有效取决于其父母是否追认,故D正确。
故本题选D。
01
课堂练习
5.(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龙胜各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因非法买卖农村集体土地引起的确认合同无效纠纷案件,依法判决买卖双方签订的《合同协议书》无效,由买方将土地退还卖方,由卖方退还买方购地款1800元并赔偿经济损失25000元。这说明( )
A.当事人可以改变或者解除合同
B.当事人协商一致的合同必须履行
C.不履行合同应承担违约责任
D.合同内容必须合法
01
课堂练习
【答案】D
【详解】ABCD:龙胜各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因非法买卖农村集体土地引起的确认合同无效纠纷案件,依法判决买卖双方签订的《合同协议书》无效,说明合同内容必须合法,D符合题意,ABC均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本题选D。
01
课堂练习
6.(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王某与李某签订合同,购买李某二手小汽车一辆。汽车使用期间毛病不断,经检测发现李某隐瞒事实,该车为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故障车辆。王某要求退还该车遭李某拒绝,遂向当地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据此判断王某与李某的合同( )
①已经成立
②有效但可撤销
③没有成立
④可变更或撤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01
课堂练习
【答案】B
【详解】①③:王某与李某双方内心真实意思与外在行为表现一致,故合同成立,故①正确,③错误。
②④:材料中李某销售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故障车辆,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合同无效,可变更或撤销,故②错误,④正确。
故本题选B
01
课堂练习
7.(2023秋·河北石家庄·高二石家庄二中校联考期末)2022年6月23日,陆某向某红木家具公司经理张某发微信:“我要购买紫檀餐桌和沙发各一套,总价4.5万元,货到付款。”6月24日,张某回复:“价格没问题,但需到款发货。”次日,陆某微信转账4.5万元,张某表示已收到货款,可安排发货。据此判断( )
①张某的微信回复是承诺
②合同成立的时间是6月25日
③陆某的汇款行为是承诺
④双方订立的合同属于口头合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01
课堂练习
【答案】C
【详解】①:张某的微信回复是不同意陆某的货到付款,内容变更为“款到发货”,这属于新要约,不是承诺,故①不选。
②:合同成立于承诺到达要约方,6月25日张某收到货款,未对陆某的要约提出异议,视为合同成立,故②正确。
③:汇款行为肯定了陆某到款发货的条件,是行动的承诺,故③正确。
④: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都符合书面合同的要求,材料中属于电子数据交换,属于书面合同,故④不选。
故本题选C。
01
课堂练习
8.(2023秋·湖南永州·高三永州市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停车收费后剐蹭丢失概不负责,代金券、积分卡消费限制期限,手机订购的套餐期满后被自动续期扣费……在网购等领域,一些不公平格式条款更具隐蔽性和迷惑性:有的单方面变更服务协议,以消费者默认等形式代替消费者同意;有的以“清仓”“特殊商品”等名义擅自扩大不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的范围等。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诚信对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具有决定性意义,应健全社会信用机制
②格式条款的使用限制了双方当事人订立合同的自由,应予以禁止
③如果格式条款中存在欺诈等内容,消费者可以依法要求撤销合同
④面对消费者和商家地位不对等的状态,消费者需要增强维权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01
课堂练习
【答案】D
【详解】①:诚实信用对合同的订立有着重要作用,但意思表示对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具有决定性意义,故①错误。
②:格式条款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适应了社会发展要求,我们应禁止的是不公正的格式条款,而不是格式条款本身,故②错误。
③:若格式条款中有欺诈等内容,损害消费者利益,消费者可以要求撤销合同,故③正确。
④:材料中指出在网购等领域存在着不利于消费者的现象,针对消费者与商家地位不对等的状态,消费者需要增强维权意识,④正确。
故本题选D。
01
课堂练习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1订立合同学问大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合同的含义,结合社会信用机制建设,理解合同的社会价值。
2.熟悉合同的常见形式,了解订立合同的过程和有效合同的要求,增强诚信观念,自觉履行合同,规范自身交易行为,维护诚信、健康的市场秩序。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提高合同意识与契约精神,依法诚信参与社会生活。
科学精神:学习订立合同的技巧,在协商的过程中合理确定双方利益
法治意识:用法律思维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中各类合同纠纷,善于用法律规范双方权利义。
公共参与:做一个有规则意识和法治意识的现代公民。
【教学重点】:了解合同的含义、形式、特点、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如何订立合同。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复习导入——复习: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因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同学们回忆一下,( )关系的客体是行为?
什么是合同?为什么要订立合同(从中你可以找到订立合同有什么好处)?应该如何订立合同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订立合同学问大
新课讲授:出示目录——订立合同学问大
总议题:怎样正确签订合同——从承诺买房赠送3万家电券变成指定家电说起
议题一:关于合同——合同的分类与要求
议题二:签订合的过程——要约与承诺
议题三:合同的不同形式——口头合同与书面合同
第一幕:生活离不开合同
议题一:关于合同——合同的分类与要求
一、生活离不开合同
议学情境一:《买房赠送3万家电券,为何转变成指定家电?》
议学问题: 结合议学情境和教材内容分析:
1、视频中房主小商与开发商签了购房合同,你知道什么是合同吗?
2、房主与开发商签了购房合同和开发承诺赠送的家电和家俱属开哪种类型的合同?你还知道合同有什么其它类型吗?
3、开发赠送的3万元券家电与房主的意思表示一样吗?后来开发商取消了购物券,接赠送成套家电同房主是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的共识?
一、生活离不开合同
1、含义: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注意:“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的协议,即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协议。“平等主体”是民事关系的核心特征。从管理角度来看,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 企业与职工之间都是不平等主体,都不属于“民事主体”。
2、各类:合同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买卖合同、赠与合同、租赁合同、运输合同等。
3、特点:必须由订立合同的各方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即就某种民事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终止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以实现各自的利益。
注意:交易活动的顺利进行,除了依靠诚实守信等道德约束,还需要合同法律制度的保障。
名词点击:意思表示
意思表示是指行为人将其期望发生法律效果的内心意愿,以一定的方式表现于外部的行为。意思表示是民事主体自由意志的体现,对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4、正确认识自愿原则:
(1)必要性
①可以满足市场交易者的特定需求,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增加整体的社会财富。
②促成市场交易者相互合作,共同形成社会的信用机制。
(2)保护:法律鼓励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尊重市场交易者的合同自由,维护诚实守信的履约机制。
(3)限制:由于合同主体的谈判能力与地位可能存在差异,法律对合同自由进行了一定的限制,以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一方。(相关链接)
过渡: 合同无处不在,大到国际贸易,小到生活点滴,合同渗透在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睁大眼睛,不能马虎。
但在生活中,我们根本就没机会讨价还价,而是直接在对方提供的含同上签字,比如买保险、买房子,这种合同称为格式条款
相关链接:格式条款
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对方注意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等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
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未履行提示或者说明义务,致使对方没有注意或者理解与其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的,对方可以主张该条款不成为合同的内容。
第二幕:要约承诺订合同
议题二:签订合的过程——要约与承诺
议学问题:请你结合议学情境一分析,
1、在议学情境一中是如何体现要约与承诺的?合同订立是否完成?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合同,了解当事人之间如何通过协商订立合同。
2、购房者与开发商订立的此赠与合同是否有效?
学生讨论:
教师评价补充:
议学提示:
此赠与合同是有效的,因为:
①此合同买房送家电、家俱购物券不违反任何法律法规,与不违背公序良俗;
②开发商搞卖房送家电、家俱购物券活动,小商觉得划算,愿意购买,意思表示真实;
③开发商和购房者小商都是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的行为主体
要约承诺订合同
1、合同的订立
合同的订立需要当事人各方的平等协商,很多时候需要经历反复协商才能就合同条款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
要约
(1)含义: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在一项要约中,发出要约的一方为要约人,接受要约的一方为受要约人。
(2)要求:为了保护受要约人的合理期待,维护稳定的交易秩序,生效的要约具有法律约束力。
相关链接:是要约?还是要约邀请?
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生效的要约具有法律效力,要约邀请不具有法律效力。
3、承诺
(1)含义: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应由受要约人及时向要约人作出,并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该意思表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
(2)要求:承诺到达对方后,立即发生法律效力,订立合同的过程随之结束。俗话说“一诺千金”,当我们接到一项要约,即将作出承诺时,要格外慎重。
特别提醒:有效承诺是有条件的
①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及时向要约人作出。
②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
③承诺必须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作出。
知识整合:订立合同的过程:要约和承诺
4、协商
在实际协商过程中,受要约人的“承诺”可能增加新的内容,如果对原来的要约内容进行了实质性变更或者超过了要约确定的期限,此时,该项“承诺”转化为新要约,需要原来的要约人作出承诺,才能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
5、效力:
(1)无效:①订立合同并不当然意味着合同的生效。如果合同内容出现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等情形,仍然可能导致合同全部或者部分无效。②如果合同的主体不适格或者因欺诈、胁迫导致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也会使得合同存在瑕疵或者效力处于不确定状态,不能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约束力。
特别提醒:民法典还规定:国家机关、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事业单位不得作为保证人,否则无效。上述单位没有担保的主体资格。
(2)有效:订立一份有效的合同,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法律鼓励交易,从严认定无效合同。
特别提醒: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即便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也属无效合同。无效合同自订立始就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合同无效和被撤销的后果:返还财产;赔偿损失;追缴财产
第三幕:立字有据更可靠
议题三:合同的不同形式——口头合同与书面合同
议学情境三:接续议学情境一
议这问题: 请你继续结合议学情境一分析,
1、在议学情境一中赠送家电、家俱购物券所产生的合同,从形式上看应属于什么合同?
2、书面合同和口头合同都有哪些优缺点?
三、立字有据更可靠
1、合同的形式与意义
①各方当事人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就是订立了合同。
②无论口头形式还是书面形式,甚至直接履行的行为都可以产生合同。
③合同形式的意义:会对当事人能否顺利实现其合法权益产生影响。
分类:
(1)口头合同
①含义:是当事人通过口头语言达成意思表示一致所形成的合同。
②优点:充分适应了现代社会对订立合同的快捷性要求。
③缺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多不明确,发生纠纷时难以举证。合同的履行期限越长,当事人忘记约定内容或者条件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就越大,当事人对合同的理解和执行就越容易产生争议。
④适用范围:通常用在一些金额较小、即时清结、权利义务关系相对简单的民事法律关系中。
(2)书面合同
①含义:是以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订立的合同。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②优点:内容清晰,有利于督促各方当事人根据确定的义务履行合同,有利于守约方根据约定追究违约责任。书面合同有据可查,能够为处理合同纠纷提供明确的证据,有利于案件的公正裁决。
③适用场景:对于权利义务关系复杂、金额较大以及履行期限较长的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
④成立条件: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要求签订确认书的,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
突破提升:比较口头合同和书面合同
突破提升:以下两种情形口头合同无效
①依据合同法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口头约定不具有法律效力。
②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也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在没有签订书面合同之前,口头约定的合同内容无效。
若非上述两种情况,当事人双方的口头约定具有法律效力。
本课小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