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三课 领会科学思维 学案(含答案)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 第三课 领会科学思维 学案(含答案)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第三课 领会科学思维
[课标要求] 1.懂得正确思维的基本条件。2.掌握科学思维的特点,体悟学会科学思维的意义。
[素养目标] 1.科学精神:理解科学思维的条件、含义、特征、意义。2.公共参与:在生活、学习中自觉坚持科学思维。
                
一、科学思维的含义
1.条件:任何思维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是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
2.含义:科学思维,泛指符合____________、遵循____________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科学思维是对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______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统称。
想一想:科学思维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列的思维形态吗?
二、科学思维的特征
追求认识的__________ 科学思维总是从________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
结果具有__________ 科学思维总是通过对事物历史与现实材料的分析,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作出_________的推断
结果具有__________ 思维的结果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
想一想:不同性质的思维方法的效果会有什么差别?
提醒 科学思维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①在逻辑上要求严密的逻辑性,达到归纳和演绎的统一。
②在方法上要求辩证地分析和综合两种思维方法。
③在体系上,实现逻辑与历史的一致,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三、学习科学思维的思维素养意义与思想政治意义
1.学习科学思维的思维素养意义
(1)捍卫真理:学习科学思维,有利于我们纠正逻辑错误,驳斥诡辩,捍卫真理。科学的抽象思维一定是符合逻辑要求的思维,违背逻辑要求的思维不是科学思维。通过学习逻辑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担当起____________的责任。
(2)把握规律:学习科学思维,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________________。世界是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的。认识世界,不仅要认识事物的部分、方面、阶段,而且要认识事物变化发展着的整体。学会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我们可以更为全面、动态地把握客观事物。
(3)推动创新:学习科学思维,有利于我们把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提高我们的________能力。
2.学习科学思维的思想政治意义
(1)政治站位:学习科学思维,有助于我们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正确认识不同的社会实践中的国情和世情,准确把握我们所在的历史方位,提高我们的________,提升我们的思想水平和____________。
(2)助力复兴:学习科学思维,有助于我们发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于当代中国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以锐意进取的态度和负责任的行动促进____________,助力____________和民族复兴。
3.总述:把握科学思维的精髓,学会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代新人,更好地报效国家、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想一想:正确思想、科学思维与社会实践有什么关系?
1.形式正确的思维是科学思维。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思维是客观的。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未接受实践检验的思维,不是科学思维。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否符合逻辑要求是检验思维科学性的唯一标准。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思维推动社会实践成功。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议题1:科学思维的特征是什么?
合作探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12月8—10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总结2021年经济工作,深入分析经济形势,对2022年经济工作作出重大部署,为我们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国家统计局2022年3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至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 426亿元,同比增长6.7%;货物进出口总额62 044亿元,同比增长13.3%。多重风险挑战下,开年中国经济恢复好于预期,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下基础。
上述材料体现了科学思维的哪些特征?
核心归纳
1.全面把握科学思维的特征
特征 阐释
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科学思维不盲目崇拜权威,不盲目相信书本结论,它尊重实践检验的结果,注重实事求是的推理和论证,坚持以理服人,努力把握和遵循客观规律
结果具有预见性 科学思维总是通过对事物历史与现实材料的分析,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
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思维的结果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越是复杂的事物,对它的认识越要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科学思维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持真理
2.客观性、预见性和可检验性的关系
议题2:科学思维的思想政治意义是什么?
合作探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指出,青年时期是培养和训练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都要把学习同思考、观察同思考、实践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保持对新事物的敏锐,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善于把握历史和时代的发展方向,善于把握社会生活的主流和支流、现象和本质。要充分发挥青年的创造精神,勇于开拓实践,勇于探索真理。养成了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的习惯,终身受用。
(1)简要说明科学思维与实践的关系。
(2)结合材料,说明我们学习科学思维的思想政治意义。
核心归纳 
1.全面理解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
角度 阐释 结论
思维素养意义 捍卫真理 有利于我们纠正逻辑错误,驳斥诡辩,捍卫真理。科学的抽象思维一定是符合逻辑要求的思维,违背逻辑要求的思维不是科学思维。通过学习逻辑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担当起维护真理的责任 总之,把握科学思维的精髓,学会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更好地报效国家、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把握本质 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世界是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的。认识世界,不仅要认识事物的部分、方面、阶段,而且要认识事物变化发展着的整体。学会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我们可以更为全面、动态地把握客观事物
着眼创新 有利于我们把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
思想政治意义 觉悟层面 有助于我们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正确认识不同的社会实践中的国情和世情,准确把握我们所在的历史方位,提高我们的政治站位,提升我们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
实践层面 有助于我们发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于当代中国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以锐意进取的态度和负责任的行动促进社会和谐,助力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
                
2.科学思维的特征与思维素养意义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考向一 科学思维的特征[学科素养:科学精神]
例1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庄严地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这是因为(  )
A.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B.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定量化
C.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
D.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例2 面对转基因产品的问世,有人庆幸科学给人类带来福音,也有人担心它将给人类带来不良影响。日本甚至宣布禁止进口美国的转基因大豆产品。这表明(  )
A.人的思维都是正确的
B.思维能够正确地指导人们的行为
C.思维结果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D.科学思维无须实践检验
例3 (2022·山东省济北中学高三开学考试)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这一寓言故事从反面告诉我们(  )
①科学思维要坚持从实际出发
②科学思维不盲目相信书本结论
③科学思维要把握和遵循客观规律
④只有科学思维才能反作用于实践,促进事物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向二 科学思维的思维素养意义[学科素养:科学精神]
例4 安全管理是一个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思维上必须强调对安全活动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认识,提高超前思维能力,将历史、现实和将来相联系,把握安全的现实状况和走向,增强对事故发生的预见能力,从而适时调整安全策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这说明(  )
①科学思维能够指导人们辩证地把握客观事物
②科学思维能够指导人们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③思维可以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④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例5 (2021·山东威海高二期末)在对国际国内形势科学分析和预判的基础上,中共中央作出用好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打通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堵点的战略部署,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运用科学思维能够(  )
①纠正思维的逻辑错误,捍卫真理
②把握社会发展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③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
④帮助我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三课 领会科学思维
新知导学 素养奠基
一、
1.内容真实 形式正确
2.认识规律 逻辑规则 创新性
想一想:不是。科学思维不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列的思维形态,而是对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统称。
二、
客观性 实际 预见性 合乎逻辑 可检验性
想一想:科学的思维方法能确保正确的前提得出正确的结论,但是不科学的思维方法就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性。
三、
1.(1)维护真理 (2)本质和发展规律 (3)创新
2.(1)政治站位 政治觉悟 (2)社会和谐 国家强盛
3.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
想一想:①思想是思维的结果,思维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思想来自实践,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揭示的思维规律和规则。遵循思维规律和规则是科学思维的题中之义。没有社会实践,没有科学思维,就不会有正确思想。②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正确思想指导下才能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
易错提醒
1.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是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
2.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不等于思维自身是客观的。
3.思维的结果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但自身的科学与否与是否接受了实践的检验无关。
4.实践是检验思维科学性的唯一标准。
5.正确思维推动社会实践成功,错误思维会导致社会实践失败。
议题探究 素养形成
议题1 (1)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深入分析经济形势,就是为了使决策符合客观。
(2)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会议依据经济形势对经济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和规划。
(3)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对经济工作的部署能否实现预期效果,有待实践检验。
议题2 (1)科学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又反作用于实践。成功的社会实践离不开科学思维的参与,只有科学思维才能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
(2)①学习科学思维,有助于指导我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获得成功。②有助于我们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正确认识不同的社会实践中的国情和世情,准确把握我们所在的历史方位,提高我们的政治站位,提升我们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③有助于我们发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于当代中国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以锐意进取的态度和负责任的行动促进社会和谐,助力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④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更好地报效国家、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考向研析 素养提升
例1 C [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指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A不符合题意。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定量化指科学思维特别重视对认识对象进行定量分析,即分析“是多少”“有多少”,B不符合题意。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指科学思维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持真理,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例2 C [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思维的结果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所以C符合题意。A、D说法错误。正确的思维能够正确地指导人们的行为,B错误。]
例3 B [宋人揠苗助长而苗槁死告诉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把握和遵循规律,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旨在说明宋人揠苗助长未坚持科学思维,未体现盲目相信书本结论的内容,②不符合题意。思维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不是只有科学思维才能反作用于实践,④说法太绝对,错误。故本题选B。]
例4 A [思维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③④错误。故本题选A。]
例5 C [题目要求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故①④说法正确但与材料无关。材料中通过对国内外形势的分析及预判,即在把握社会新情况的基础上,作出用好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打通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堵点的战略部署,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这正是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把握社会发展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体现,故②③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