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一课 走进思维世界 学案(含答案)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 第一课 走进思维世界 学案(含答案)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第一课 走进思维世界
[课标要求] 1.描述常见的思维活动,体会思维是人所特有的属性,了解思维的基本形态和特征。2.区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3.掌握科学思维的特点。
[素养目标] 1.科学精神:把握思维的作用、含义、方法、差异、特征、形态,明确思维与实践的关系。2.公共参与:积极在实践中探索、运用正确思维。
                
一、思维的含义
1.广义的思维:与________同义。
2.狭义的思维:与____________同义。
(1)感性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2)“逻辑与思维”中所说的“思维”主要是从狭义角度来讲的,指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________________的反映。
想一想:黑猩猩能用木棍掏树洞里的白蚁吃,是不是动物也有思维?
二、思维的特征
1.思维的特征
特征 表现
______ 人们不可能对所要认识的每一个事物都去直接感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也不可能被直接感知到,但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________,揭示事物的____________,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
______ 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__________
______ 任何思维都是对认识对象的反映,但又不是对认识对象的机械反映。思维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别于客观实际的认识。正确的思维____________认识对象,错误的思维____________认识对象
提醒 思维能动性是指思维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别于客观实际的认识。思维对认识的反映并不是机械的、消极被动的,而是主动的或能动的。
想一想:下列材料体现思维什么特征?
①小王早上起来看到院子的地面和房顶都是湿的,判断昨天晚上下过雨。
②列宁说:“表象不能把握整个运动,例如它不能把握秒速为30万公里的运动,而思维则把握而且应当把握。”
③人类能够根据相关知识进行天气预报;预测地震;等等。
④人们在超市里看到牙膏、鸡蛋、面粉、饮料、衣服等,都称它们为“商品”。
⑤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长期观察,形成“早雨一天晴,晚雨到天明”的认识。
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2.思维与实践: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又____________实践。正确的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
三、思维形态及其特征
1.思维的分类
标准 形态
思维的方向 ①向不同方向扩散的________思维 ②向同一方向收敛的________思维
思维对认识对象的思考角度 ①整体地认识对象的________思维 ②分别地认识对象的________思维
思维反映认识对象的方式 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的________思维 ②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的____________思维
思维运行的 基本单元 ①如果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了事物的共同属性,通过语词巩固下来,形成了概念,并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就属于________思维 ②如果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的是事物的形象特征,并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就属于______思维
2.________思维和________思维是思维的基本形态。
(1)思维基本形态的特征
①抽象思维以________________等反映认识对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抽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________。
②形象思维在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认识对象,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________。
(2)关系:在实际思维活动中,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虽然各有其功能和功用,但又具有____________的关系。
想一想:郑板桥曾提到他画竹的过程:当他晨起“看竹”时,产生了“眼中之竹”;然后胸中涌起“画意”,此乃“胸中之竹”;最后“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形成了“手中之竹”。他反复强调“眼中之竹”不同于“胸中之竹”。郑板桥的“眼中之竹”和“胸中之竹”分别属于思维的哪种形态?二者有什么关系?
1.由于有思维参与其中的人类社会实践,人成了万物之主。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思维与理性认识同义。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抽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各有其功能和作用,严格对立。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又反作用于实践,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议题1:思维的特征是什么?
合作探究
对于同一棵古树的美,植物学家考察的是它的生理生长习性,把古树顽强的生命力看作美;木材商考虑的是它的木质、树围,把古树的使用价值看作美;画家则惊叹它奇特的外形,把古树的形态看作美。
美的日常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于满足生理需要时的感叹和对满足生理需要的对象的肯定性评价。如将食物、酒称之为“美食”“美酒”,吃饱喝足之后情不自禁地发出“美极了”的赞语,这里的美是“好”的意思。“美”的汉字词源含义之一是羊大为美。日常生活中对美的用法,显然是对其古代含义的一种沿袭,即把美等同于甘,指的是感官的快适。二是用于伦理评价,对人的行为、思想、言论符合规范的一种赞同,这里的美是“善”的意思,体现了我国文化中“美与善同义”的传统观念。
(1)结合材料,从思维的角度上讲,对于同一棵古树的美,植物学家、木材商、画家“各美其美”说明了什么?
(2)人们对“美的日常含义”的思考,是怎样体现思维的共同特征的?
核心归纳 思维的特征
内涵 例证
间接性 思维的间接性反映的是一个事物并不能够直接地感知,可以凭借知识经验进行反应;思维的间接性可以推测现在,也可以推测未来 下午回到家,看见房间特别干净,推测上午妈妈帮忙打扫过房间了;号脉、化验、量血压、B超等都是借助仪器对现在内脏器官的推测;履霜,坚冰至
概括性 思维的概括性反映的是一类事物本质属性的归纳,思维的概括性反映的是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通过观念不同年龄段的个体人物形态,得出人是能劳动、能思维、有语言的高级动物的结论
能动性 思维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别于客观实际的认识 杯弓蛇影;知己知彼;举一反三
议题2:思维的基本形态
合作探究
材料一 百度百科中的“雪”:从混合云中降落到地面的雪花形态的固体水。由大量白色不透明的冰晶(雪晶)和其聚合物(雪团)组成的降水。雪是水在空中凝结再落下的自然现象,或指落下的雪;雪是水在固态的一种形式。
材料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的代表作,诗中写道:“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形象地描述了塞外气候的特征。
(1)上述两则材料中对“雪”的描写在思维形态上存在怎样的不同?
(2)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有什么联系?
核心归纳 
全面理解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关系
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
区别 含义 如果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了事物的共同属性,通过语词巩固下来,形成了概念,并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就属于抽象思维 如果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的是事物的形象特征,并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就属于形象思维
基本单元 概念 感性形象
思维形式 概念、判断、推理 联想、想象、幻想
适用情形 ①科学思维以抽象思维为主,以形象思维为辅 ②文学艺术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以抽象思维为辅
联系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是根据思维加工时所使用的基本单元不同而区分的两种不同的思维形态;无论是形象思维还是抽象思维,都来源于实践。形象思维是抽象思维的基础,抽象思维依赖于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有待于上升到抽象思维,二者相辅相成
                
考向一 逻辑思维与实践的关系[学科素养:公共参与]
例1 科学家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收集的数据,发现并证实了暗能量的强度以及它对宇宙膨胀的加速作用,并进一步测算出宇宙的实际年龄为137.5亿年。人类在科学解释宇宙大爆炸,揭示生命、宇宙、万物形成的奥秘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这说明(  )
①思维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的
②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
③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
④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考向二 形象思维的特征[学科素养:科学精神]
例2 (2022·辽宁铁岭模拟预测)“性命相托,我是你的依靠;白衣誓言,经得起战火燃烧。放下一切,我朝你奔跑;因为那里有我受难的同胞。”抗疫歌曲《白衣长城》讴歌了无数医护工作者的坚守和奉献,诠释了医者仁心的使命与担当。歌曲中体现的思维(  )
①以感性形象为基本单元
②通过推理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③概括了医护工作者的形象特征
④具有生动性、情感性和严谨性特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向三 思维的特征[学科素养:科学精神]
例3 (2021·天津南开高三期中)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观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这一事例体现了思维具有(  )
A.严谨性 B.概括性 C.形象性 D.间接性
考向四 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关系[学科素养:科学精神]
例4 从思维形态上看,“一个杯子+一个杯子=两个杯子”与“1+1=2”反映了(  )
A.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区别
B.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的区别
C.创新思维和经验思维的区别
D.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别
第一课 走进思维世界
新知导学 素养奠基
一、
1.意识
2.理性认识 (2)本质及其规律
想一想:动物的本能活动不是社会实践,动物没有思维。思维是人所特有的属性,是人脑的机能。
二、
1.间接性 现象 本质和规律 概括性 共同本质 能动性
如实地反映 歪曲地反映
想一想:①②③体现间接性,④⑤体现概括性,⑥体现能动性。
2.反作用于
三、
1.发散 聚合 综合 分析 辩证 形而上学 抽象 形象
2.抽象 形象 (1)①概念、判断和推理 严谨性
②感觉、知觉和表象 情感性 (2)相辅相成
想一想:①“眼中之竹”属于形象思维,“胸中之竹”属于抽象思维。
②在实际思维活动中,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虽然各有其功能和作用,但又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
易错提醒
1.由于有思维参与其中的人类社会实践,人成了万物之灵。
2.广义的思维与意识同义,狭义的思维与理性认识同义。
3.向不同方向扩散的是发散思维,向同一方向收敛的是聚合思维,但按不同的标准思维还可以划分为其他类型,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只是按思维方向划分的类型。
4.抽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5.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虽然各有其功能和作用,但又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
6.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又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
议题探究 素养形成
议题1 (1)材料说明了人人都会思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风格。不同风格的思维在速度、方式、质量乃至结果上有很大的差异。思维的共同特征,都具有间接性、概括性和能动性。
(2)①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美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美的现象,揭示事物美的本质,实现对“美的日常含义”的认识。这说明思维具有间接性。②思维能够从多种美的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美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美的事物的共同本质,揭示出“美的日常含义”。这说明思维具有概括性。③思维能够提炼加工美的感性材料,形成有别于对客观实际的“美的日常含义”的认识,并能够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实现对美的追求。这说明思维具有能动性。
议题2 (1)①材料一中对“雪”的描写体现的是抽象思维。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反映认识对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抽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②材料二中对“雪”的描写体现的是形象思维。形象思维在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基础上,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认识对象,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其主要特征是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2)无论是形象思维还是抽象思维,都来源于实践,都对实践有指导作用;形象思维是抽象思维的基础,抽象思维依赖于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有待于上升到抽象思维。
考向研析 素养提升
例1 B [①与材料信息无关,故排除。正确的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故④错误。故本题选B。]
例2 A [歌曲中体现形象思维,②体现的是抽象思维,不符合题意。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例3 D [王戎认为李树长在路边并且树上有很多果子,肯定很苦,别人摘到,果然很苦,体现人们可以根据已有的经验和认识,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例4 D [如果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了事物的共同属性,通过语词巩固下来,形成了概念,并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就属于抽象思维。如果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的是事物的形象特征,并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就属于形象思维。“一个杯子+一个杯子=两个杯子”反映的是形象思维;“1+1=2”反映的是抽象思维,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