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三月份测试问卷满分: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选对1题得2分,共20分)1、小王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发现,很多国家在古代常用文字中有关“马”的词汇很多;而现代常用文字中关于“马”的词汇却少了很多,但关于“机”的词汇却多了起来。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生态恶化,物种消失 B、传统文化的丧失和灭亡C、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变 D、文字改革的必然结果2、1851年5月1日,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怀着从未有过的骄傲和自信前往水晶宫为万国博览会剪彩,女王当时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之情:光荣、光荣、无尽的光荣。女王的自信和骄傲主要来自( )A、君主立宪制完善 B、“光荣革命”成功C、日不落帝国建立 D、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3、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主要原因是( )A、进行了工业革命 B、交通工具有了新变化C、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D、中国进入近代史4、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是( )A、中国 B、印度 C、日本 D、朝鲜5、20世纪初,,英国被称为“日不落”帝国,主要原因是( )A、英国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 B、英国的领土包括北极地区C、英国最早进行了工业革命 D、英国占有比本国领土大100倍的殖民地6、工业革命后,世界联系日益加强。世界最终成为一个整体大约是在( )A、19世纪初 B、20世纪初 C、19世纪末 D、20世纪末7、 “三、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南京条约》。该文所说的“沿海一处”是指( )A、广州 B、南京 C、上海 D、香港8、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和“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分别指( )A、林则徐、《马关条约》 B、魏源、《南京条约》C、《北京条约》、林则徐 D、《南京条约》、魏源9、下列对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观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认为这样就能使中国强大起来②革命派认为只有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才能使中国强大③维新派认为中国要强大就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④这三种派别都想要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0、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表述中,有误的是(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长期统治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②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③辛亥革命最大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④辛亥革命为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政治障碍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第11题10分,第12题8分,第13题12分,共30分)11、材料一:1831年,英国出版了一本名这《机器的成绩》的书。书中对工业革命前后的情况进行了这样的对比:“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个人中没有一个穿袜子;一个世纪以前,五百个人中没有一人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中没有一人不穿袜子。”材料二:1820-1869年,法国的蒸汽机由39台猛增到3.2万台。交通运输发展也很快,19世纪30年代,法国建成了第一条铁路,到1870年,全法国铁路总长度已近1.8万千米。(1)材料一与材料二涉及的共同问题是什么?(2分)(2)引起材料一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3)第一次工业革命与工业革命新阶段的标志分别是什么?(2分)(4)材料二中的“蒸汽机”“铁路”分别与工业革命中哪位人物有关?(2分)从材料一到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12、“全球化”一词最早是在1985年提出来的,用来概括此前20年间国际经济的巨大变化,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的发展。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世界走向一个整体,开始于什么时候?最终形成一个整体是在什么时候?(2分)(2)在世界形成整体过程中,哪些事件或变革起到了重大作用?(3分)(3)整体世界形成的主要表现有哪些?(3分)13、材料一:“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国惶,为知死所。”材料二:“敌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可已忧危。”(1)材料一所说的“瓜分豆剖”和材料二所说的“揭竿斩木”分别指什么事件?(2分)(2)在“瓜分豆剖”之前,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了哪些侵略战争?(4分)(3)在“揭竿斩木”之后,我国各阶层进行的救国救亡之举有哪些?(4分)(4)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我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和最终完全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深渊的条约分别是什么(2分)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三月份测试答题卷一、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第11题10分,第12题8分,第13题12分,共30分)11、(1)材料一与材料二涉及的共同问题是什么?(2分)(2)引起材料一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3)第一次工业革命与工业革命新阶段的标志分别是什么?(2分)(4)材料二中的“蒸汽机”“铁路”分别与工业革命中哪位人物有关?(2分)从材料一到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12、“(1)世界走向一个整体,开始于什么时候?最终形成一个整体是在什么时候?(2分)(2)在世界形成整体过程中,哪些事件或变革起到了重大作用?(3分)(3)整体世界形成的主要表现有哪些?(3分)13、(1)材料一的“瓜分豆剖”和材料二的“揭竿斩木”分别指什么事件?(2分)(2)在“瓜分豆剖”之前,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了哪些侵略战争?(4分)(3)在“揭竿斩木”之后,我国各阶层进行的救国救亡之举有哪些?(4分)(4)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和最终完全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深渊的条约分别是什么(2分)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三月份测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C D C C D B D D A 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第11题10分,第12题8分,第13题12分,共30分)11、(1)材料一与材料二涉及的共同问题是什么?(2分)共同问题: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2)引起材料一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原因: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3)第一次工业革命与工业革命新阶段的标志分别是什么?(2分)第一次工业革命标志: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工业革命新阶段的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4)材料二中的“蒸汽机”“铁路”分别与工业革命中哪位人物有关?(2分)从材料一到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蒸汽机”与瓦特有关;“铁路”与史蒂芬孙有关。说明: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了法国。12、“(1)世界走向一个整体,开始于什么时候?最终形成一个整体是在什么时候?(2分)开始于: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 最终形成:20世纪初(2)在世界形成整体过程中,哪些事件或变革起到了重大作用?(3分)事件:新航路开辟、交通工具的创新、通讯工具的改革(3)整体世界形成的主要表现有哪些?(3分)表现:①世界形成了统一市场;②铁轨在各地延伸,港口城市发展起来;③出现海外移民的热潮;④各国间经济文化交流更加广泛;⑤出现奥运会等世界性活动。(任选三点作答)13、(1)材料一的“瓜分豆剖”和材料二的“揭竿斩木”分别指什么事件?(2分)“瓜分豆剖”指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揭竿斩木”指太平天国运动。(2)在“瓜分豆剖”之前,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了哪些侵略战争?(4分)侵略战争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任选其中四项作答)(3)在“揭竿斩木”之后,我国各阶层进行的救国救亡之举有哪些?(4分)救国救亡之举有:各阶层民众的反侵略斗争、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任选其中四项作答)(4)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我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和最终完全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深渊的条约分别是什么(2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完全陷入深渊的条约:《辛丑条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