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卷
高二通用技术(共 50 分)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6 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
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
..
)1.如图所示是一款不易断芯的自动铅笔。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通过双弹簧缓冲让该自动铅笔不易断芯,体现了技术的目的性
B.该自动铅笔是在原有的技术上改进得到,体现了技术的创新性
C.涉及材料学、工程力学等多学科知识, 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
D.购买了该自动铅笔就获得了该专利,体现技术的专利性
第 1-2 题图 第 3 题图
2.不易断芯自动铅笔推出以来, 广受好评。下列设计中考虑人机关系舒适目标的是
第 1 页,共 6 页
A.前端有柔软的螺旋纹笔握
C.尾端笔帽内带橡皮方便书写时修改
B.有一体式笔夹,携带方便
D.笔身采用工程塑料制作,经久耐用
3.如图所示的潘顿椅,外观时尚大方具有流畅大气的曲线美,符合人体工学。 潘顿椅一次 性加工成型,有强烈的雕塑感, 颜色十分艳丽, 将艺术和技术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下列 材料中最适合制作潘顿椅的是
A.杉木板 B.塑料
C.形状记忆合金 D.高碳钢
4.如图所示的木制橱柜门可以左右移动,现使用连接件 1 和安装在虚线框内的连接件 2 搭
配使用,柜门移至最右侧时扣住,并能方便打开,下列连接件 2 设计最合理的是
A B C D
第 4 题图 第 5 题图
5.如图所示的船型翘板开关在出厂前需做各类性能测试,其中在做某测试时不断增大流过 开关的电流直至其不能正常使用,从而得出开关能耐受的最大电流值。该测试方法是 A.模拟试验法 B.强化试验法 C.移植试验法 D.虚拟试验法
通用技术实践课上, 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零件。请根据题图完成第 6-9 题。
(
厚
度
5mm
)
第 6-9 题图
6.小明按 2:1 的比例绘制该图, 图中零件的实际高度是
A.17.5mm B. 20mm C.35mm D.70mm
7.图中多标和漏标的尺寸分别有几处
A.多标 0 处,漏标 1 处 B.多标 1 处,漏标 1 处
C.多标 1 处, 漏标 0 处 D.多标 0 处,漏标 0 处
(
.
..
)8.用钢板制作该零件,下列加工工艺中不合理的是
第 2 页,共 6 页
A.划线时划针紧贴钢直尺
C.正常锯割时推锯加压回拉不加压
B.钻孔时用平口钳夹持
D.使用圆锉锉削外圆弧
9.用钢板制作该零件,下列加工流程中合理的是
A.划线 t 冲眼 t 钻孔 t 锯割 t 锉削
B.划线 t 锯割 t 冲眼 t 钻孔 t 锉削
C.划线 t 冲眼 t 钻孔 t 锉削 t 锯割
(
混
凝土桥板
) (
截
面
) (
桥墩
)D.划线 t 锯割 t 锉削 t 冲眼 t 钻孔
10.如图所示的千斤顶, 在将顶起的重物缓慢降下的过程中,支撑杆的主要受力形式是
A.受拉 B. 受弯曲 C. 受压 D.受剪切
(
支
撑杆
)
第 10 题图 第 11 题图 第 12 题图
11.如图所示是某款仿树干挂衣架。当只在衣架的一侧挂衣服时,非常容易翻倒,在不影响
正常使用的情况下, 以下改进措施合理的是
第 3 页,共 6 页
A.增加衣架底座圆盘的面积
C.降低衣架的总体高度
B.在“树干”和底座圆盘之间安装斜档
D.去掉容易翻到一侧的“树杈”
12.小明家附近要建一座钢筋混凝土桥 (如图所示) ,他构思了几种混凝土桥板中钢筋放置 的方案 (截面) ,圆圈大小表示钢筋粗细。混凝土抗压强度远大于抗拉强度, 钢筋抗拉 强度大于抗压强度。从结构强度的角度分析, 下列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A B C D
13.如图所示是有机生活垃圾生化处理流程图。下列对该流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油水分离环节与粉碎环节是串行环节
B.废水收集环节与生物发酵环节的时序可以颠倒
C.固液分离出来的固体经过加工处理后产出生物柴油
D.废水经过生物处理后产出生物菌肥
(
油
水分离
)
第 13 题图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 4 小题, 第 14 小题 6 分,第 15 小题 9 分,第 16 小题 3 分, 第
17 小题 6 分, 共 24 分。各小题中的“ ”处填写合适选项的字母编号)
14.在通用技术实践课上小明制作了如图所示的长方形榫眼和榫头用于板凳腿之间的连接。
请完成以下任务:
(1) 在加工榫眼和榫头时,下列工具不需要用到的是 、 ;
第 4 页,共 6 页
A
C
B
D
第 14 题图
(2) 榫眼的加工流程是:A → ;榫头的加工流程是: A → (A.画线; B.刨削; C.钻孔; D.凿削;E.锯割) ;
(3) 下列关于小板凳选材和制作过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 A.将没有疵点、纹理美观的一面作为正面;
B.画线时应用木工铅笔来回多画几次,使线条更粗更明显,方便加工; C.注意木材的纹理趋向,顺纹锯割便于加工;
D.加工榫眼时尺寸应稍大于榫头,留有装配间隙,方便组装;
E.使用平刨加工凳面, 使之平整光滑。
15.为防止桌面物品掉落,小明在桌子的边缘放置了如图 a 所示的挡板。但在使用过程中 小明发现挡板容易翻倒,小物品也容易从挡板和桌面间的空隙掉落,为此他想设计一个
连接装置来解决这个问题。已知桌板厚度为 20mm,挡板底端原有底座拆除后两侧均有 通孔, 尺寸相同如图 b 所示。请你帮助小明完成这一设计,要求如下:
①挡板安装后, 不易翻倒;
②挡板底端与桌面直接接触,无间隔;
③拆装方便,不允许对桌面和挡板加工;
④材料使用3mm 厚的钢板加工,辅助材料自选。
第 5 页,共 6 页
第 15 题图 a
第 15 题图 b
请完成以下任务:
(1) 小明发现问题的途径是 (A.技术试验或技术研究; B.观察日常生活; C.收 集和分析信息) ;
(2) 下列紧固件中,最适合设计的连接装置与桌面固定的是 ;
A B C D
(3) 画出连接装置的设计草图 (左右相同只需画出一侧) ,必要时可用文字说明;
(4) 在设计草图上标注主要尺寸;
(
.
..
)(5) 小明准备对连接装置进行以下技术试验,其中不合理的是 (A.观察装置能否
顺利固定在桌面上;B.安装后观察挡板与桌面之间是否存在间隔;C.多次拆装,
观察是否方便;D.安装后在桌面放置重物,检测桌面的强度)。
16.请补全三视图中所缺的 3 条图线(超过 3 条图线倒扣分) 。
第 16 题图
17.如图所示是小明学校通用技术实践室的组合工具车,将板车、置物架、洞洞板组合在一
起。请根据图片及其描述完成以下任务:
第 6 页,共 6 页
(
.
..
)(1) 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放置工具时该工
具车没有普通置物架便利,体现了技术的复杂性; B.设计该工具车时涉及人机工程学、材料、加工工 艺、力学等方面的知识,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 C. 将板车、置物架、洞洞板组合在一起,提高了搬运 工具的效率,体现了技术的目的性) ;
(2) 设计时主要考虑人体静态尺寸的是 (A.每层
置物架的高度; B.洞洞板的圆孔大小;C.工具车轮
第 17 题图
子的高度; D.工具车扶手的高度);
(
.
..
)(3) 小明为了检验该工具车,设计了以下试验,其中不合理的是 (A.用手推拉工
具车的置物架,观察工具是否容易掉落;B.用重物由下而上逐档放置在置物横档 上,观察是否牢固;C.用手直接触摸置物架的边角及连接处,检验是否有锋利的边 缘;D.推拉工具车,观察是否能方便移动);
(4) 构思设计方案时, 参照了板车、置物架等设计方案, 该构思方法属于 (A.形 态分析法; B.仿生法; C.联想法;D.设问法);
(5) 小明制作了模型,用于研究工具车造型与结构的关系,该模型是 (A.概念模 型;B.结构模型;C.功能模型);
(6) 工具车制作完成后,小明从“实用、经济、美观、创新、技术规范”这五个角度分 别进行了打分评价,小明对工具车评价的依据是 (A.设计的一般原则;B. 技术的性质;C.设计的过程评价;D.设计的方案构思)。
高二通用技术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2023.01)
选择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A B C B C C D A C A A D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 4 小题,第 14 小题 6 分,第 15 小题 9 分,第 16 小题 3 分,第
17 小题 6 分,共 26 分)
14.(1) B D (本题每空 1 分,共 6 分)
(2) D E (顺序不可调换)
(3) B D
15.(1) B (1 分)
(2) C (1 分)
(3)、(4) (6 分)
能与桌面板固定,不易翻倒 1 分
挡板与桌面之间无间隔 1 分
连接件拆装方便,没有在桌面和挡板上加工 1 分
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强度 1 分
尺寸:如图连接件与桌面板连接尺寸至少 20mm, 挡
板安装孔距离桌面 10mm,安装孔直径 5mm,满足上
述 2 个及以上或其他尺寸合理,即可得分 (共 2 分)
(5) D (1 分)
16.每条 1 分,共 3 分 (超过 3 条倒扣分)
17.
(1) A (1 分)
(2) D (1 分)
(3) C (1 分)
(4) C (1 分)
(5) B (1 分)
(6) A (1 分)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