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青春的情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体会青春期情绪的特点,激发正面的情绪感受。2、能力目标:能够认识和把握自己的情绪,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恰当表达自己的情绪。3、知识目标:知道情绪的分类;了解影响情绪的因素以及情绪对个人观念和行动的影响;明白青春期的情绪特点,积极面对自己的情绪。【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情绪的分类和作用。2、教学难点:正确面对青春期的情绪。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谚语:“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问题:你们是如何理解这一句谚语的?从该谚语中你们悟出了什么道理?学生活动:自学思考,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教师:这一句谚语主要讲的是:“忧愁能使人容颜衰老,乐观开朗则使人年轻有活力”,说明拥有好心态很重要,一个人心态的好坏与自身的情绪有关,说到“情绪”一词,相信同学们应该不陌生。在生活中,我们通过表情、声调和动作等表达情绪,传递有时语言所不能表达的信息。我们体验着自己的情绪,也经常观察他人的情绪表现。对于情绪,我们是那么熟悉,但有时又迷惑不解。同学们,现在你们已步入了青春期,你们了解自己的情绪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进入《青春的情绪》这一新课的学习。二、新课探究目标导学一:情绪面面观“古诗词鉴赏”(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2)漫卷诗书喜欲狂。(3)哀民生之多艰。(4)风声鹤唳,草木皆兵。(5)怒发冲冠。(6)闻风丧胆。思考:上面古语分别表现了什么样的心理感受?学生活动:思考问题并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情绪短程游”(1)考试过后,马上就要公布成绩了(2)成绩出来时(3)考不好,被同学嘲笑时学生活动:思考后回答问题。教师:提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1、基本情绪:喜、怒、哀、惧。(复杂情绪:害羞、焦虑、厌恶、内疚。)活动:演一演某同学的一天:1)早上起床,发现自己脸上长了“美丽痘”;2)在去学校的路上,发现自己因睡懒觉要迟到;3)到达学校,发现大家都在称赞我写的作文;4)晚上回家还有许多作业要做却突然停电了;思考: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学生活动:自行思考过后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进行小结2、影响情绪的因素:个人的生理周期、对某件事的预期、周围的舆论氛围、自然环境。3、情绪的作用:可能激励我们克服困难、努力向上;也可能让我们因为某件小小的挫败而止步不前。目标导学二:情绪的青春色调教师:进入青春期,随着身体发育的加快和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我们的情绪体验和情绪表现也发生着变化,表现出青春期的情绪特点。那青春期的情绪特点都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4、青春期的情绪特点:1)情绪反应强烈。2)情绪波动与固执。3)情绪的细腻性。4)情绪的闭锁性。5)情绪的表现性。“情绪不同,结果不同”(1)根据我国史书记载,伍子胥过韶关,陷入进退维谷境地,结果因极度焦虑而一夜间须发全白。(2)《岳飞传》牛皋,大败金兀术并处死了金兀术后,激动地狂笑不止,高兴过度而死,“乐极生悲”。(3)《儒林外史》范进多年考不中举人,直到50岁时,终于听到自己金榜提名,“喜极而疯”。(4)《三国演义》周瑜,才华出众,机智过人。但诸葛亮利用其气量狭小的弱点,巧设计谋,气得他断送了风华正茂的性命。5、正确对待青春期的情绪:1)善于激发正面情绪感受。2)学习积极面对负面情绪。问题:“在喜怒哀惧这四种基本情绪中,喜只有积极影响,怒、哀、惧只有消极影响”。这一说法正确吗?学生活动:思考后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进行小结。从这里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道理:“我们要正确对待我们的情绪(正面的情绪、负面的情绪),应该做到喜不可得意忘形、怒不可暴跳如雷、哀不可悲痛欲绝、惧不可惊慌失措。尽量利用情绪的积极一面,克服情绪的消极一面,让情绪为我们服务,而不是被情绪左右”。三、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对这一课的内容进行小结,以形成一个较好的知识框架体系,方便加深记忆。四、随堂训练与学生一起做练习,以及时巩固新学的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