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2 《青春萌动》 教案课题 第二课 青春的心弦 第二框 青春萌动 授课老师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下预习导学 1.青春期心理萌动的含义和表现? 2.与异性相处的好处(意义)? 3.异性交往的要求(做法)? 4.怎样正确理解青春期异性情感? 5.怎样正确认识爱情?学习 目标 道德修养:正确看待异性交往;学会正确处理与异性之间的情感。 法治观念:学会正确处理情感受挫的方法,提升法治意识 健全人格:让学生充当活动主体,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面对异性交往的困惑,获得理解、认识。 责任意识:正确认识并接受青春期开始出现的爱慕心里,把握准确情感问题,初步形成有关爱情的正确价值观。重点 能够认识青春期异性同学之间交往产生的异性情感难点 学会与异性交往,正确处理异性情感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视频:影视剧节选——异性情感萌发时的状态 思考:青春期的你是否有过这样害羞、紧张的感觉? 引入主题 《致青春》校园电台情感专栏——一本正经谈“情”说“爱 观看视频并思考 引入新课主题讲授新课 一、萌动的信号 1.活动一:调查tips:那些藏在青春期里的秘密~ 和好朋友聊天总少不了异性的话题 喜欢看“甜甜的恋爱”小说、影视剧 关注异性,在异性面前想要表现自己优秀的一面 在意异性对自己的评价 ...... 教师提问统计总结:大多数同学都有以上的情况出现 思考:我们应如何让看待这种现象呢? 课堂笔记:1、青春期心理萌动的表现 在异性面前:①有自我表现的欲望 ②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 ③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和接受。 (这是青春期由生理变化和心理萌动产生的正常表现。) 活动二:现场访谈 ①访谈问题:你心目中理想的异性具有哪些特点? 总结:颜值(帅、漂亮)、幽默、开朗、热情、有责任担当、上进、聪明、正直...... 教师提问:观察这些特点,真正吸引我们的是什么? 课堂笔记:与异性交往的意义 我们并不仅仅是因为性别的吸引,更是因为我们能从对方身上看到某些优秀品质,这些品质吸引着我们。 总结归纳【始于颜值,忠于人品】 ②访谈问题:如果你遇到了符合这些特质的异性,你是否会平然心动? 教师引导:大多数同学都会,但在生活中,“心动”后就会随之产生很多小烦恼和困惑,看看你是否是一样呢? (播放PPT呈现烦恼) (衔接)很多同学都在点头,那我们产生这些困惑应该怎么解决呢?我们栏目也有很多同学写信表达了他们相同的青春困惑,接下来就进入第二个环节解答读者来信,为他们的青春烦恼,答疑解惑。 二、萌动的困惑 1、活动三:为来信者出谋划策解疑惑 ①第一封信: 您好!我是一名初一的女生,最近有件事情一直困扰着我,进入初中以来,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关注一位成绩好,人也挺好的男生,我经常找机会请教他,跟他一起探讨问题,感觉自己好像有点喜欢他了,这是爱情吗? ——困惑的初中生 思考:这个女孩对这个优秀的男生产生好感的心理是正常的吗?这种喜欢是爱情吗? 教师总结:是正常现象(引用歌德、社会两性关系) 引导学生区分喜欢和爱情 教师总结:不是 喜欢:时间短、新鲜感、浅层的,是一时一瞬的心动 爱情:持久的,是责任和能力,深层的,是交付未来的心定 扩展材料:”遇到你之前,我从未想到要结婚; 遇到你之后,结婚我从未想过别人。“——钱钟书 教师引导:从钱钟书老先生短短的这句话中能品味出,喜欢可以是对具备你所欣赏的品质的这一类人心动,而爱往往是对你想为其携手一生,风雨同舟,共担未来的这一个人。 扩展材料:结婚誓词——你是否愿意嫁给他/娶她为妻,无论疾病还是健康,无论贫穷还是富有,都爱TA,照顾TA,尊重TA,接纳TA,永远对TA忠贞不渝直至生命尽头。 思考:结婚誓词最终是在确认 教师总结:责任和能力,所以对爱情,我们可以将之概括为始于颜值、忠于人品,定于责任 课堂笔记:2、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含义) ①爱情是一种高尚的情感。 ②爱情意味着欣赏和尊重,更需要责任和能力。 ②第二封信:老师:最近,我发现我对班级的一个女生心存好感,我好像喜欢上她了,您说,我们能不能进一步发展?我要不要跟他表白呢? ——困惑的初中生 小组讨论:他是否应该表白呢?为什么?(分小组讨论,3min,注意分工、记录、计时) 总结: 选择一:不表白 (学生分析,总结原因:现在的主业是学习;怕拒绝后尴尬,把好感藏在心里。心怀美好,努力争取顶峰相见;怕错把好感当喜欢,在一起后,发现不是对的人,造成伤害......) 选择二:表白 教师引导,分情况分别分析做法 ①拒绝后,静置处理?纠缠不休?打击报复? 引发学生思考,三种不同的处理方式的结果,教师总结作为被拒者:调整情绪,正确接受结果,积极心态处理 作为拒绝别人的人:注意方式,考虑感受,理性拒绝,对自己和他人负责 ②接受:引导对早恋的思考 思考:身边同学都认为早恋是普遍且正常的现象,为什么家长和老师会谈早恋色变? 教师引导学生从:学习、情绪、责任(经济、生活等)、越轨行为、成长变化等方面思考 总结结论:在未成年人心智还未成熟、无法定性的年龄里,还不能承担起对恋情和恋人的责任。因此就会出现一下几种误解爱情的青春期恋爱类型 教师引导学生,不要轻易选择开始一段恋情,误解爱情最终产生的结果都会使双方都受到伤害! 教师提问:那是不是身边就不会再出现早恋的情况呢? 引出想体验,想尝试青春恋爱的身边早恋现象 教师引导:那在这种选择下,我们可以怎么做呢?如果把早恋换成早练,大家觉得,我们应该在这段关系中,练习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练习如何保护别人、保护自己。 练习如何让自己变得优秀; 练习明确自己喜欢什么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练习学会处理情绪,不因此影响自己的学习、成长,同时学会自立; 练习对别人负责,对自己负责...... 总结:不论是选择积累沉淀自己,还是更进一步,面临这种青春萌动的时刻,我们都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课堂笔记:3、如何正确对待异性情感 ①(认识)这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 ②(澄清)但对异性的欣赏和向往并不是真正的爱情 ③(态度)要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过渡)关于异性交往的这个话题,大家还有没有其他什么困惑呢? ③第三封信:老师:最近我的情绪非常低落,我和一个男生是好朋友,他数学好,我英语好,所以我们经常在一起玩耍,讨论学习,大家关系都比较好,但身边的同学都在讨论我是不是在跟他谈恋爱,我 对此感到很郁闷,最近一直在躲着他,但又觉得这样很伤害他。我该怎么办呢? ——仍然困惑的初中生 思考:对于同学的非议她是否应该和异性断交?应该如何看待,回应? 结论:不应,和异性交往时我们正常的且必要的行为;有助于我们成长 课堂笔记:4、与异性交往的意义 ①与异性相处,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 ②有助于从对方身上看到某些优秀品质,促进自我发展 现场访谈:由此启示我们对待和异性的相处,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 (课堂笔记)总结:5、与异性交往的正确做法 ①内心坦荡(心理);言谈得当(言语)举止得体(行为) ②(补充)遵循自然适度的原则 根据自己日常进行思考、反馈 根据问题进行反馈思考总结 阅读信件思考,参与讨论、互动 互动,思考 合作学习,讨论互动、思考 阅读故事,思考问题 总结 思考、区分 通过具体情境,引起学生共鸣,引导学生明白这是青春期的正常心理现象。形成对青春期正确的意识和观念 以生为本、根据自己的真实反馈总结,认识到朦胧情感也是对美好品质的向往和欣赏,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通过给第一封信出谋划策的探索过程,明白 爱情的真正含义,初步形成有关爱情的正确价值观。 通过小组讨论发散思维,培养合作学习能力,从不同角度剖析对待不同的选择,都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在比较分析中引导学生理解青春期的异性交往要把握适度的原则。正确对待对异性朦胧的情感。课堂小结 1、(视频)——西南大学教授恋爱观 教师寄语:现阶段我们要如何做好准备,迎接爱情呢? 在积累沉淀的阶段,我们要更好的充实自己,让自己逐渐强大,这样才能在真正的爱情来临的时候,拥有它,享受它~ 2、梳理本节课知识脉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视频的引用促进学生形成当下正确的观念板书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