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篮球行进间传接球教学目标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围绕“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教学中根据水平五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主让学生模仿尝试、体验、领悟运动技能,采用分层、分组的教学方法,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情分析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文科班学生,共40名女同学,女生的篮球基础不是很好,所以先进行反弹传接球技术的学习。高中学生生理心理趋于成熟,有很高的思维能力、模仿能力和较高的领悟能力,在身体素质方面也具备了基本的运动能力,所以只要精心组织调动学生学习激情,就一定能完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重点:出手时手指手腕的拨球动作;手控制球的能力;;难点:传接球的准确性;、成功率。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5分钟)1、体委整队2、报告人数3、师生问好4、安排间习生,检查着装。组织教法:四列横队教法:鸣哨进入课堂。要求: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讲,精神饱满、动作正确整齐。学法:1、学生跑入场地集合。2、认真听讲。预期目标:使学生身心逐渐兴奋起来,进入上课状态 激发兴趣热身与导入部分,用提问法导出本次课内容:反弹传接球技术(一)、各种熟悉球性组织:体操队形散开教法:边讲解边示范要求:动作协调、明白动作意思,活动各关节、韧带。(4节4个8拍)第一节:扩胸运动第二节:体转运动第三节:弓步压腿;第四节:体前屈练习学法:1、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模仿。服从指导、改正错误动作。2、带领学生做各种原地或行进间熟悉球性的练习,预期目标:积极性高,心情愉快,主动参与,相互合作。在级富挑战的情况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二、学习技术与拓展运用部分( 35分钟)反弹传接球技术1、传球要点:手肘自然下垂、弹指抖腕,身体整体协调用力。2、接球要点:伸臂迎球、接球后引缓冲。(一)教法:尝试练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1、分6组由小组长负责采用“先练后教、自主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2、观察模仿、尝试练习讲解示范。3、学生分组自练为主,教师巡回指导为辅。4、分解练习、完整练习互帮互学,由易到难。(二)要求:动作规范,连贯协调;练习认真。听从指导、积极改正;主动参与、敢于展示动作;小组参与讨论、积极发言。(三)预期目标:发挥自主性、创造性,反弹传球易犯错误:传球时用前臂甩球,或两肘外张用力推挤球,球的击地点不合适。纠正方法:通过反复做练习。针对击地落点不准的错误,进行练习,体会球的击地点。练习方法:分为6组要求:必须运球触到底线才可以返回。1、讲解导出学习内容,2、让学生明白传球的重要性,整体配合的重要纽带,被誉为篮球运动中的血液循环。3、讲解,分组讨论,得出结论,找出正确的反弹点。4、学生尝试练习5、教师集中讲解示范6、设置障碍物进行传接球练习要求:反弹点大约在距传球队员2/3的地方。对方队员1/3的地方。7、两人一组一球练习间距2米(行进间练习)8、两人一组一球练习通过障碍物(行进间练习)三、 恢复身心阶段(5分钟)1、放松徒手操2、小结本课3、布置作业(布置课外作业:本周末观看一场正式的篮球比赛录像,提高对体育比赛的鉴赏能力)4、归还器械5、宣布下课组织:六路纵队教法:1、教师讲解方法及要求。2、组织学生放松练习。要求:练习积极、动作舒展组织:围成圆形要求:听讲、思考,踊跃发言。学法:1、学生踊跃参与讨论。2、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成功。预期目标:身心放松,畅所欲言。器材篮球40个;2、球场 2块;预计生理负荷:密度:35%---40%;平均心率175次左右。课后反思:据体育课特点和本课内容特点从学生上课服装,场地布置,学习活动要求等方面制定了安全预案,以确保本课的顺利进行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区别对待,实施有效教学,让课堂活而不乱,上课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也要让学生学会遵守规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