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 1.3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授课时间授课班级 22城轨等5个班 教学课时 1教学目标 1.认知 (1)了解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 (2)理解交往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 (3)体会交往礼仪的亲和作用 2.情感态度观念 尊重自己和他人,平等待人、真诚礼貌 3.运用 养成遵守交往礼仪的习惯教学重点 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教学难点 交往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和遵守交往礼仪的作用课 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及教具 课本 PPT 多媒体等教学过程 备注一、复习: 1.个人礼仪打造良好“第一印象” 1.2礼仪修养显个人魅力 2.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 3.个人礼仪重在养成 二、导入新课 马克思把交往比喻为“人们日常生活、日常接触中的必然伴侣”。在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要与人打交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与人交往。我们与他人可以因共同做一件事而喜悦,可以一起体味生命中的每一次感动,一起在人生的道路上相互扶持。在今天的课上,让我们先来测试一下自己的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小测试 积分规则:选A计1分,选B计2分,选C计3分,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 得分说明:40分以上,说明你乐于与人交往,人际互动良好。 20—40分,说明你与人交往意愿与能力不是很突出。 20分以下,说明你的人际交往意愿与能力偏弱。 二、讲授新课 1.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 播放视频《风与太阳》 思考:此故事给我们人际交往带来什么启示? 归纳:交往礼仪的分类 交往礼仪的要求 课堂活动: 情景在线:在校园中?在家庭中?在公共场所? 2.交往礼仪重亲和 播放视频《坏脾气的小男孩》 思考:结合视频说明“交往礼仪重亲和”的道理 交往礼仪的作用: 个人:可以拉近与交往对象的距离,取得对方的理解,以利于沟通,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社会和国家:可以展示我国人们讲文明、讲礼貌、热情大方、自尊自强的良好精神风貌,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 3.提高自控力,逐步克服自身的不良习惯 拓展;青少年上网公约 三、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全员参与,保护隐私作业设计:对照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反思自己在交往中有没有失礼之处,如果存在,该如何改进。教学反思:以学生身边事例为内容,力求教育无痕。德育课最忌讳说教。要使教育取得良好效果,应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学生身边的事例来展开讨论,隐化教育痕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