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8 电路电流 高中物理快速梳理知识(全国通用)(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08 电路电流 高中物理快速梳理知识(全国通用)(含答案)

资源简介

新人教版物理必修3知识梳理
第八章 恒定电流
第1讲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一、电流、欧姆定律
1.电流
(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①   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②   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3)三个公式:a.定义式:I=③  ;b.微观式:I=④   ;c.决定式:I=。
2.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I跟导体两端的⑤   成正比,跟导体的⑥   成反比。表达式为:⑦   。
(2)欧姆定律的适用范围
a.金属导电和电解液导电(对气体导电不适用)。
b.纯电阻电路(不含电动机、电解槽等器件的电路)。
二、电阻、电阻率、电阻定律
1.电阻:反映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R=⑧ 。
2.电阻定律
(1)内容: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R与它的长度l成⑨   ,与它的横截面积S成⑩   ,导体电阻与构成它的材料有关。
(2)表达式R=   。
3.电阻率
(1)物理意义:反映制作导体的材料   好坏的物理量,是导体材料本身的属性。
(2)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a.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   。
b.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   。
c.超导体:当温度降低到   附近时,某些材料的电阻率突然   成为超导体。
三、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
1.电功
(1)定义:电路中   移动自由电荷做的功。
(2)公式:W=qU=   。
(3)电流做功的实质:   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2.电功率
(1)定义: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表示电流做功的   。
(2)公式:P==   。
3.焦耳定律
(1)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   ,跟导体的电阻及通电时间成   。
(2)公式:Q=   。
4.热功率
(1)定义:单位时间内的发热量。
(2)表达式:P==   。
四、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项目 串联 并联
电流 I=I1=I2=…=In I=
电压 U=U1+U2+…+Un U=
电阻 R=R1+R2+…+Rn =++…+
答案:① 定向移动 ② 正电荷 ③  ④ nqvS ⑤ 电压U ⑥ 电阻R ⑦ I= ⑧  ⑨ 正比 成⑩ 反比  ρ  导电性能  增大  减小  绝对零度  减小为零  电场力 UIt  电能  快慢  UI  正比  正比  I2Rt  I2R  I1+I2+…+In   U1=U2=…=Un 
第2讲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一、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1.电动势
(1)定义: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非静电力把1C的①   在电源内从②   移送到③   所做的功。
(2)表达式:E=④  。
(3)物理意义:反映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2.内阻:电源内部也是由导体组成的,也有电阻,叫做电源的⑤   ,它是电源的另一重要参数。
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1.内容:闭合电路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⑥   ,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⑦   。
2.公式
3.路端电压U与电流I的关系
(1)关系式:U=⑧   。
(2)用图像表示如图所示,其中纵轴截距为⑨   ,横轴截距为⑩   ,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为   。
答案:① 正电荷 ② 负极 ③ 正极 ④  ⑤ 内阻 ⑥ 正比 ⑦ 反比 ⑧ E-Ir ⑨ 电动势 ⑩ 短路电流  电源内阻 。
第3讲 电学实验基础
考点一 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读数
1.螺旋测微器的原理和读数
(1)原理:测微螺杆与固定刻度之间的精密螺纹的螺距为0.5mm,即旋钮每旋转一周,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0.5mm,而可动刻度上的刻度为50等份,每转动一小格,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0.01mm,即螺旋测微器的精确度为0.01mm。读数时估读到毫米的千分位上,因此,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
(2)读数:测量值(mm)=固定刻度读数(注意半毫米刻线是否露出)+可动刻度读数(估读一位)×0.01mm。
2.游标卡尺的原理和读数
(1)原理:利用主尺的分度值与游标尺的分度值的差值制成。不管游标尺上有多少个小等分刻度,它的刻度部分的总长度比主尺上的同样多的小等分刻度的长度少1mm。
(2)读数:若用x表示由主尺上读出的整毫米数,K表示从游标尺上读出的与主尺上某一刻线对齐的游标尺上的格数,则记录结果表达为x+K×精确度(mm)。
游标尺格数(分度) 精确度(格数的倒数)
10 0.1mm
20 0.05mm
50 0.02mm
考点二 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及改装
电表读数先确定量程,再确定分度值(分度值=最小刻度=),若分度值末位为1,则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若分度值末位不为1,则估读数到分度值这一位。
(1)电流表:视线垂直于刻度盘表面,一般都需估读,0~3A量程估读到分度值的即0.01A,0~0.6A量程估读到分度值的即0.01A。
(2)电压表:视线垂直于刻度盘表面,一般都需估读,0~3V量程估读到分度值的即0.01V,0~15V量程估读到分度值的即0.01V。
考点三 测量电路与控制电路设计
考向一 电流表的内接法和外接法
1.两种接法的比较
项目 内接法 外接法
电路图
误差原因 电流表分压,U测=Ux+UA 电压表分流,I测=Ix+IV
电阻测量值 R测==Rx+RA>Rx,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R测==适用条件 RA Rx RV Rx
适用于测量 大电阻 小电阻
  2.两种接法的选择
(1)阻值比较法:先将待测电阻的估计值与电压表、电流表内阻进行比较,若Rx较小,宜采用电流表外接法;若Rx较大,宜采用电流表内接法。简单概括为“大内偏大,小外偏小”。
(2)临界值计算法
Rx<时,用电流表外接法;
Rx>时,用电流表内接法。
(3)实验试探法:按图所示接好电路,让电压表一根接头P先后与a、b处接触一下,如果电压表的示数有较大的变化,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不大,则可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如果电流表的示数有较大的变化,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不大,则可采用电流表内接法。
  
考向二 滑动变阻器的限流式接法和分压式接法
1.两种接法的比较
项目 限流式接法 分压式接法 对比说明
电路图 串、并联关系不同
负载R上电压调节 范围 ≤U≤E 0≤U≤E 分压电路调节范围大
负载R上电流调节 范围 ≤I≤ 0≤I≤ 分压电路调节范围大
闭合S前滑片P 的位置 b端 a端 都是为了保护电路元件
  由表可看出: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式接法中,电压和电流的调节范围很大,限流式接法较节能。
2.必须选用分压式接法的三种情况
(1)若采用限流式接法不能控制电流(或电压)满足实验要求,即若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到最大时,待测电阻上的电流(或电压)仍超过电流表(或电压表)的量程,或超过待测电阻的额定电流(或电压),则必须选用分压式接法。
(2)若待测电阻的阻值比滑动变阻器总电阻大得多,以致在限流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一端滑到另一端时,待测电阻上的电流或电压变化范围不够大,此时应改用分压式电路。
(3)若实验中要求电压从零开始调节,或要求调节范围尽量大一些,则必须采用分压式电路。
  考点四 实验器材的选取和实物图连接
1.电学实验器材的选取
选取电学实验器材主要是选取电表、滑动变阻器、电源等器材,一般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
(1)安全因素:通过电源、电阻和电表的电流均不能超过其允许的最大电流。
(2)误差因素:选用不同量程的电表应考虑尽可能减小测量值的相对误差,电压表、电流表在使用时,其指针应偏转到满偏刻度的以上;使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时宜选用指针尽可能在中间刻线附近的倍率挡位。
(3)便于操作:选用滑动变阻器时应考虑对外供电电压的变化范围既能满足实验要求,又便于调节。在调节滑动变阻器时,应使其大部分电阻线都可以被用到。
(4)实验实际:除以上三个因素外,还应注重实验实际,如所用的电源与元件的匹配问题等。
2.实物图连接的注意事项
(1)画线连接各元件,一般先从电源正极开始,按照电路原理图依次到开关、滑动变阻器,按顺序将主电路中串联的元件依次连接起来;再将要并联的元件并联到电路中去。
(2)连线时要将导线接在接线柱上,两条导线不能交叉。
(3)要注意电表的量程和正、负接线柱,要使电流从电表选用量程所对应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