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高考主观题解题思路分析吉安市高三第二轮复习备考研讨专题讲座套路对头者胜人一筹——掌握解题基本方法灵活迁移者胜人一筹——善于结合题目意境思路清晰者胜人一筹——养成科学思维习惯层意丰富者胜人一筹——构建扎实知识体系表述完整者胜人一筹——精于复述教材内容字迹清楚者胜人一筹——形成良好书写面貌一、主观题得高分表征:二、高考政治非选择题失分的主要表现1、审题不清,答错知识2、理论无法说明实际,事理“两层皮”3、知识不扎实,盲目调用(准、全、简 )4、张冠李戴,前后不一5、政治术语不规范,辞不达意6、思维无序, 逻辑不强,条理不清,层次不明7、天上人间,不谙“时”事8、时间分配不合理,遗憾退场考生答卷三、高考政治非选择题规范化答题的一般步骤五步法:一、审——审设问,明确知识范围、答题指向、题型等二、读——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三、联——联系课本(时政)知识四、列——答题要点五、写——写出答案审读设问抓关键:命题的意图、指向、要求等均在设问中,考生必须仔细审读设问,抓住关键词语,读懂题意,才能准确把握命题意向。要看出设问的知识限定(政治科的考点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四个部分,哲学又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价值观五个部分)、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指向主体特殊的限制与要求等,并一次性将所有的问题看完。给我一双慧眼第一步:审——审设问(明确限定)明确 作用 具 体 方 法知识限定 调用相关知识的最重要依据 类别:经济学、政治、文化、哲学知识;形态:微观(点):21年40题(1)结合材料并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永葆“赶考”的清醒。(2)“两个务必”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22年40题(1)结合材料并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该小学劳动教育取得显著成效的原因。(12分)中观(线):22年39题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当代国际社会知识,说明我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宏观(面):22年40题(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劳动教育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意义。(10分)要求:微观(点):由设问所涉及的具体知识来锁定,要细分知识点。中观、宏观(线、面):根据设问中情境整合后的具体要求的关键词进行相关知识范围的推敲,要总括、整合知识点。明确范围 作用 具 体 方 法主体限定 搜索知识,组织答案要点的关键之一 抓关键词法,分析设问/材料中是谁在做某事:经济生活常见主体有国家/政府、企业、个人(如劳动者、消费者、投资者),或者我们(包括上述三者);政治生活常见主体有公民、政府、中国共产党、人大及人大代表、政协及政协委员等;文化生活常见主体有国家/政府、企业、公民(文化消费者),或者我们(包括上述三者);哲学生活的主体一般会明确指出。明确范围 作 用 具 体 方 法题型限定 确定答题套路的核心依据 分为五大类,采用“关键词”识别法来辨别:(1)“是什么”类(体现/反映/说明);(2)“为什么”类(原因意义/影响/作用;驱动因素/必要性等);(3)“怎么办”类(“怎样做/如何做”;提出措施/启示);(4)“辨析与评价”类(“如何认识”“如何评价”“加以批驳”);(5)“开放探究”类(“列发言稿提纲”、“写短文”、“提建议”等)。明确范围 作用 具体方法客体限定 准确把握设问中对客体的修订,解答时才能避免答案跑题,答非所问、词不达意。 设问中一般都有明确的考查指向,这是答题的靶心、目的地;或作为情境限定,启示考生围绕它来思考、联系及作答。问数限定 确定答案分几个问题来作答的重要依据 如(22年全国乙卷)38.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分析我国产业链中下游的中小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及其成因(6分);提出企业应对这种压力可采取的积极办法。(8分)——看似1问,实则3问。规范作答序号书写:38.压力:……成因:①②③……措施:①②③……分值限定 确定答案要点个数的重要依据 (1)总分14分,4-5个要点,不超过6个;(2)总分12分,3-4个要点,不超过5个;(3)总分10分,2-3个要点,不超过4个。快读材料抓中心:要在设问的指向和提示,抓住材料的中心观点;要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体对象、性质状态、因果关系等;要提炼中心,归纳主题,围绕中心做文章。1.根据审设问确定材料与作答的关联度,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如“以上材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则要集中精力审材料;关联度不大的,则要一眼而过。2.特别要审出材料“题眼”,也就是最能体现材料意思的关键词、句,这往往能让我们悟出答题的知识点。3.既要审出材料中的显性信息,又要要审隐性信息。4.要通盘把握材料中心主旨、命题意图、感彩(肯定与否定)等。第二步:读——读材料如:设问主体是企业/公民,则材料中非企业/公民的做法就可排除。取舍依据设问判断某句/某段材料与答案信息是否有关。复杂材料分解层次,一般依据标点进行,如句号、分号(有时甚至包括逗号),有时也会依据段落进行分层(主体)。提炼单句:提炼句子主干,即“主+谓+宾”以及适当的修饰词、限制词;复句:①提炼各句中心语、关键词以及各句间的递进/转折关系(可将材料中精辟的短句直接生成答案的内容);②依据知识原理对相关句子进行同义词改写、翻译提炼。概括在提炼出各个层次核心意思的基础上,概括整个材料的中心意思,进而从整体上把握材料,防止遗漏有效信息。分层回归教材选依据:在感悟设问要求与材料关系后,从记忆中搜索那些与材料、设问相关的理论知识,选定解题的依据:包括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时事知识。1、依据关键词,直接调用(关键词本身是学科基本概念,则直接调用)。2、把握知识联系,联系调用(依据关键词,通过演绎、推导,找到可用知识)。3、概括具体信息,归纳调用(关键词比较具体,与学科理论不能直接对应‘则先归纳再调用)。4、依据设问,有效调用(知识调用要根据设问的要求,有的放矢地调用,反对盲目堆砌和过度引申)。(境界:“百度搜索”模式)第三步:联——联系知识1、联什么——教材知识&时政知识2、怎么联:(1)依据设问分析的知识范围罗列相关知识点,厘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2)在此基础上,结合材料中的情境信息对相关知识范围进行筛选与选择性对接。情境关键词/句要与具体对应知识做到一一对应。如:情境关键词/句 对应知识点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奏响主旋律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驾马车”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高质量发展1.确定大逻辑:要点之间的逻辑,包括有几个要点,要点之间如何排列;2.确定小逻辑:要点自身的逻辑,即要点如何展开,包括有几个关键词,如何排列。3.要体现辩证思维,要全面、准确、发展地看问题。4.反对逻辑不清,颠三倒四、前后不一。5.注重答案的生成、整合,避免重复建设。答案的整合性要强,切忌答案零散、杂乱,在正式做前最好先打个草稿,列好提纲,标好序号,这样既可以避免逻辑混乱,涂改试卷,而且可以给阅卷老师留下好印象,很容易得高分。第四步:列——答题要点1、列什么2、递进式3、总分式围绕中心问题,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表述,各要点之间呈现出平衡并列关系,强调横向的延伸发散,要注意答案角度和要点的全面性, 如右图所示:第五步:写——写出答案(1)答案来源于材料,可将材料关键句提炼出来直接生成答案内容;(2)答案来源于教材,可将设问限定的知识范围结合材料进行筛选,生成答案要点;(3)答案来源于时政热点,即将问题与时事热点特别是长效热点联系起来得出答案要点。1.写什么——完整、科学的答案(1)答案组织模式:模式一:演绎法。先知识原理后材料,呈现出前后排列的特点,多出现在哲学和文化模块2.怎么写知识原理材料具体可分为两种情形:①每个答案要点均由先知识原理后材料构成;②整个答案分为两部分,前部分全为知识原理描述,后部分全为材料解析。模式二:归纳法。直接将知识原理“嵌入”材料,呈现出“水乳交融”的特点,多出现在经济和政治模块。知识原理材料材料得出结论知识原理备注:答案暗含材料+知识原理,但呈现为对知识原理的直接运用①有针对性,即答题思路要正确,要针对题目的设问作答,不要答非所问。②有逻辑性,即先答什么,后答什么;先说哪句话,后说哪句话;(可参考的逻辑顺序包含:材料本身的逻辑顺序;知识的内在联系;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等)。③有层次性,要层层分析,思考大的层次包含哪些小的层次。④要点化,要用数字清楚地标明答题要点。⑤全面化,答题要点要全面,不要遗漏。⑥规范化,包括书写规范和语言表达规范,书写要整洁,语言要简洁明了准确。(2)答案书写应注意的问题:1、解题过程程序化:每答一题都要遵循上面五部曲来进行;2、答案组织要点化:层次分明,要点序号化。每个要点自成一点,自成一理(重要的写前面);反对不分段落层次的豆腐块。3、答案表述术语化:表述准确,采用教材政治术语或时政精辟术语,反对使用文学化、生活化、口语化语言。4、答案结构逻辑化:逻辑严密,表述简洁。各要点间要有一定的主次、先后、微宏观等逻辑关系。反对语句冗长、画蛇添足。组织文字,生成答案(达到 “六化”)阅卷实录 5、答案编写完整化:各要点要支持原理+方法论、观点+材料、基础分+提高分等三个方面的统一(提高分是指要联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最新时政精辟观点,进行创造性答题而争取加分)(内在美); 6、字迹书写整洁化:字迹工整,卷面美观。要注意该卷老师的心理,以唤起阅卷老师的同情心和印象分(外在美),反对字迹潦草、错字连篇(特别提示:突出关键词,突出得分点)。解题示范(22年全国乙卷)2021年以来,以原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工业基础原材料为代表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直接推高我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但PPI上行并未驱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步上行,PPI与CPI总体呈“剪刀差”变化(见图8)。这一状况 对我国产业链上游部分企业有好处,对大量处于产业链中下游的中小企业,如以钢板、铜材、橡胶、ABS塑料为主要原材料的小家电生产企业,却带来了很大的生产经营压力。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图8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分析我国产业链中下游的中小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及其成因(6分);提出企业应对这种压力可采取的积极办法。(8分)知识范围:宏观(粗放型)设问题型:原因类设问主体:我国…中小企业设问客体,情景限定范围答3点,不超过4点设问题型:说明类设问主体:企业设问客体,情景限定范围设问题型:措施类一)审——审设问背景材料:我国产业链中下游的中小企业面临的压力考点考查:企业的经营考查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学科素养:科学精神第一步,审设问:明确本题要求运用经济知识,分析我国产业链中下游的中小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及其成因,并提出企业应对这种压力可采取的积极办法。(1)压力及其成因:取 舍 有效信息 提 炼 概 括根据设问限定——“分析我国产业链中下游的中小企业.....积极办法”可以判断出:“对我国产业链上游部分企业有好处”,为无效信息,其余为有效信息,但开首的“2021年以来”对答题也毫无意义,可以忽略 ①PPI变化趋势→以原油、铁矿石等工业基础原材料为代表的国际大宗价格持续上涨 直接推高我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造成我国产业链中下游的中小企业购进的原材料成本增加→①成本增加 PPI涨幅较大→我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升→成本增加;CPI涨幅较低→居民消费乏力→销售困难②CPI变化趋势→由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率较低 居民消费乏力,导致我国产业链中下游的中小企业的产品销售困难→②销售困难 二)读——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2)措施取 舍 有效信息 提 炼 概 括根据设问限定——“分析我国产业链中下游的中小企业.....积极办法”可以判断出:“对我国产业链上游部分企业有好处”,为无效信息,其余为有效信息,但开首的“2021年以来”对答题也毫无意义,可以忽略不计 以原油、铁矿石等工业基础原材料为代表的国际大宗价格持续上涨,直接推高我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但PPI上行并未驱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步上行以及题中图 成本增加、销售困难等 →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成本增加 →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等手段,降低生产成本,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销售困难 →企业要诚信经营,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结合时政&生产成本等信息 →企业要推动供给侧改革,提高产品质量二)读——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措施小问属于小切口试题,首先要明确企业经营与发展的相关知识: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④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公司制改革⑤进行兼并和强强联合⑥承担社会责任⑦加强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⑧深化供给侧改革,提高产品质量,以质取胜三)联——联系课本(时政)知识其次结合上面提取到的“中下游的中小企业”经营压力等相关信息,然后进行合理的筛选,去掉与材料无关的知识点, 如“公司制改革”“企业兼并与联合”“加强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等;留下与材料相关的知识点, 如“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承担社会责任”“深化供给侧改革,提高产品质量”等即可。本题围绕中心问题,按照材料及教材知识表述顺序,并列式列举企业企业面临的压力及其成因、企业应对压力的措施,分层标号呈现:推高价格指数结合时政&生产成本等信息我国产业链中下游的中小企业的经营中心问题成因压力措 施居民消费乏力→→→成本增加销售困难→①正确经营战略②形成竞争优势③良好信誉形象④供给侧改革及提质基础分提高分四)列——答题要点38.(1)压力:成本增加、销售困难。(2)原因;①以原油、铁矿石等工业基础原材料为代表的国际大宗价格持续上涨,直接推高我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造成我国产业链中下游的中小企业购进的原材料成本增加; ②由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率较低,居民消费乏力,导致我国产业链中下游的中小企业的产品销售困难。(3)措施: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充分发挥自身生产经营灵活、机动、适应性强的优势,努力开拓产品的市场和销路; ②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降低生产成本,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③企业要诚信经营,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④企业要推动供给侧改革,提高产品质量,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参照上面罗列的答题要点,结合提炼的材料信息进行知识归纳,写出答案:规范作答,本题答案可以采用归纳书写,直接将知识原理“嵌入”材料五)写——写出答案几点不成熟的建议:1.知识储备如“百度搜索”,既要搞清楚知识的前生今世、来龙去脉,又要弄懂与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细微区别。2.严格规范解题思路和步骤,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3.加强对高考的研究,尤其是新课标、近两三年高考卷(包括全国卷和各地方考卷)。4.在训练时,多用高考卷和各地统考试题进行模拟训练(上午——兴奋灶)。5.加强专项题型的训练,如图表题、说明题、评析题等。6.在试卷讲评中,多引导学生分析总结答题的规律与方法,着力提升解题能力。7.增强高考场景的模拟,提高学生答题的时间意识,心态适应。8.关注阅卷细节,强化规范书写。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