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蜀相》课件(共24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蜀相》课件(共24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猜猜他是谁?
谜底:诸葛亮
扶古柏,碧水春风,贱儿无家别,安得广厦万千,草堂美誉留后世;
过潼关,朱门酒肉,夔女负薪行,但闻夷歌数处,诗圣文章著千秋。
谜底:杜甫
《蜀相》
杜甫
说说你所了解的——诸葛亮
字孔明
号卧龙
琅琊阳都人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
181年—234年
政治家
躬耕陇亩
隆中对策
初出茅庐
三顾茅庐
赤壁斗智
先主托孤
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葬于定军山。
军事家
治军以明
师出以律,失律则凶,律有十五。
以信为本
夫统武行师,以大信为本。
军事发明
发明家
文学家
《前出师表》
《草庐对》
《诫子书》
《后出师表》
说说你所了解的——杜甫
35岁以前读书漫游
35至44岁仕途不顺
44至48岁战乱流离期
48至58岁西南漂泊
《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
《蜀相》等大量名作。
“三吏”
“三别”
《春望》
积极入世的思想:
“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
坚定的人生信仰: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达济天下的情怀: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历史上的杜甫:
画家蒋兆和
蒋兆和画下的杜甫:
杜甫画像的由来
杜甫的孤寂与傲骨跃然纸上。让人油然体会“诗圣”忧国忧民却又压抑无奈的心境,整个画面充满悲愤苍凉的色彩。
蒋兆和论自己的艺术不是“一杯人生的美酒”,而是“一碗苦茶”。
杜甫画像的由来
写作背景

《蜀相》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首联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1、开头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杜甫对诸葛亮什么态度?
3、“柏森森”用在诗中有何深意?
颔联
1、《蜀相》颔联中哪两个字最为传神?
2、读出了什么情感?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颈联
1、第三联概括性地历数了诸葛亮的哪些生平事迹?
2、刻画出诸葛亮的什么形象?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尾联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尾联“英雄”具体指哪些人?
2、怎样理解“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联系写作背景
这是一首什么诗?
怀古诗,怀古是为了伤今
诗人以古人自比,以诸葛自况。该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敬慕、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
诗人寄托自己对国家命运的美好憧憬,同时抒发了自己的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 相
自问自答 点明地点
描述景象 反向衬托
称赞功绩 表达仰慕
壮志未酬 叹惋感伤
借景抒情
借古喻己
结合《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探究杜甫诗歌风格。如何理解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
倾听杜甫
杜甫,你是寻找宝藏的孩子
携着诗歌的巨臂在唐朝的风烟里寻找、迷失
记下了每一个黄昏、雨夜和徘徊的足音
当我找不到哪间茅屋可以盛放你高洁的灵魂时
我渴望,渴望能倾听你的心声

我想听
你这位读书破万卷的名门之后
何时走出书斋,裘马轻狂
何时登临绝顶,睥睨众山
又是在何处与李白同醉,与高适和唱

我想听
一个高洁的灵魂怎堪朝扣富门、暮随马尘
老妇的告白,征人的陈述
路边的饿殍,朱门的歌舞
又是如何搅乱你伤痕累累的心湖

我想听
你如何宽慰新安吏抓来的壮丁
如何慰藉新婚别夫的妇人
烽火连三月如何传递可抵万金的家书
风雨飘摇中迈着怎样的步履走进羌村

我想听
何处的翠柳边有两个黄鹂
何处的小舟上有独立的危樯
知时的好雨何时敲打游子的无眠
放歌纵酒后的你可曾穿过巫峡回到洛阳

我想听
西郊草堂的床头屋漏是否修葺
千万间广厦为何只庇天下寒士
锦官城的蜀相为何让英雄洒泪如雨
安史之乱中你与妻儿有怎样的分合离聚

我还想听
贫穷何以成就伟大
困窘怎样坚守内心
国家不幸为何诗家幸
满目疮痍的时代为何有你这样仁厚深沉的诗人

我想听,我想听你的心声
然后跟着你往洛阳走,往西南走、往大唐的土地走
体会沉郁顿挫,体会忧国伤时
或者泡在你的泪水里
寻找有厚度的人性,有张力的精神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