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教案(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中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教案(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中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简介

6.2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
2.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3.如何让全球化更有活力。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认同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认同我国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科学精神:要认识到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明确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的举措。
公共参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推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引导好经济全球化的正确走向。
【教学重点】
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
【教学难点】
如何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情境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思考: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我国应该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
二、新课讲授
议题一:国际组织的分类与机构
议学情境:播放视频《40秒看深圳特区40年》
深圳在全球经济中的意义是什么?四十年前,没有谁会在全球经济的背景下提出这样的问题。但在今天,刚满四十岁的深圳已经是一座具有世界影响的城市。与其他世界性城市相比较,深圳很年轻。深圳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就成为具有全球经济意义的城市,她是世界四大港口之一,是全球最具活力的创新型制造业中心,是加速发展的金融服务和资本交易中心,是人类经济史上建设速度最快的大都市......因为深圳的成功,在全球经济舞台上,她代表着与中国经济有关的一切。
四十而不惑!用社会发展的眼光衡量四十岁的深圳,就能发现她是一座蕴藏着巨大经济动能和创新冲动的全球化城市。具有全球领先意义的华为总部、比亚迪总部、腾讯总部、大疆总部......一系列中国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巨头,都是在深圳的土壤上成长壮大起来的,这些企业甚至比深圳还要年轻更多。改革开放以来让世界晕眩的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就是从深圳出发、在深圳加速的,当年的深圳速度被全中国所仿效。因为深圳的成功,在世界的眼中,深圳就是微缩的中国经济力量的象征。
议学任务:结合深圳40年的变化说明经济全球化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1.积极影响:
①总体而言,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促进国际分工水平提高和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科技进步、产业转移与结构升级,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②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动自身经济发展。
议学情境:
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遭受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生态危机, 使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和
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近年来,在日本、 美国以及欧洲等一些发达国家里,高污染产
业的产出比值逐年下降, 高污染产业产品的消费比率却有上升, 高污染产品的进口比例上升幅度较大。而在同一时期,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的高污染产品的生产在不断上升,消费和产出比例基本上乎稳下降。由此可以看出.高污染产业正在逐渐从发达国家中退出,
并且通过自由贸易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高污染产业转移中
也未能幸免,使得我国资源加剧消耗,生态破坏严重。经济全球化不利于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的发展。在逐渐开放的中国市场中, 更多的民族工业面临着来自外资企业的强大压力, 在激烈的竞争之下开始萎缩, 失去活力, 有些被外资企业并购的企业更是在日后的整合中逐渐被挤出市场。不难看出, 我国民族工业不同程度地存在被外资控制的威胁。比如 80 年代初,广州肥皂厂的名牌洗发香波“洁花”是风靡一时的全国名牌产品, 1988 年与外商合资成立广州宝洁洗涤用品公司, 中方以“洁花” 作价 500万元投入合资公司, 但是合资后, 宝洁公司将其闲置一旁, 却投入上亿元的广告费全力推销由美国“ P&G”公司提供的“海飞丝” 、“飘柔”等名牌,原来的“洁花”牌反而名落孙山。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甚至冲击和削弱发展中国家的主权。
议学任务:结合上述材料分析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消极影响。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2.消极影响:①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着不平衡问题。发达国家获取了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绝大部分收益;发展中国家只能从中获取较少收益。
②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加剧。一国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酿成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或金融风险,导致风险全球化,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威胁。
相关链接:全球性风险
在现代社会,随着人类对社会生活和自然界干预范国的扩大和程度的加深,人类自身的决策失误和行为失当成为风险的主要来源,人为风险已经超过自然风险。现代社会,借助各种治理机制和手段,人类应对风险的能力大大提高,但同时又面临着治理失灵带来的新风险。
人为风险、治理失灵带来的风险是现代社会面临的两种主要的风险类型。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它们可能变成全球性风险,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威胁。
3.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
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既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又要勇敢迎接挑战,同舟共济,实现合作共赢。
议题二: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
议学材料:
中国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贡献者。面对当今世界经济诸多问题,中国致力于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使其更有活力、更可持续、更具包容性,愿与各方携手打造更具有包容性的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在开放中分享机会和利益、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使经济全球化发展更具活力。从改革开放到加入WTO,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推动自由贸易,不断履行入世承诺,承担了一个发展中大国应有的责任。1982年至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达到28.83%,为同期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增速的近3倍。中国已经连续数年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消费空间、投资空间以及合作空间。2016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中国正在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必将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致力于促进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中国推动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全球化可持续性。为消除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扩大正面积极作用,中国实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努力引导经济全球化持续健康包容发展。为此,中国主动提高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开放水平,与各方一起拓宽开放的广度与深度;加快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探讨搭建地区性融资平台,促进区域内经济融合;坚持推进同亚洲之外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区域次区域合作,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经济体构建新型投资协定和自贸区安排;促进国内国外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大力发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
中国致力于打造更具包容性的治理体制。目前,新兴经济体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突出贡献,但是现行国际贸易体制是基于发达国家标准建立的自由化规则,反映了发达国家中大资本家和大型跨国公司的利益诉求,而不能完全代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也不能适应贸易和投资新形势的发展,因此中国愿意与WTO、APEC等组织和世界各国一起,致力于减小贫富差距,打造更具包容性、更有活力、更可持续、合作联动、公正合理的世界经济治理模式。
中国致力于携手全世界解决碎片化问题。中国推动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发展。APEC是中国推进开放创新、包容互惠发展的重要区域合作平台。今后中国将本着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精神,着力打造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开放型亚太经济格局。也将提出一系列中国看法、中国主张、中国方案,为亚太开放创新和包容发展校准航向。
议学任务:结合上述材料,说说如何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1.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
2.要建设创新型、开放型、联动型、包容型世界经济。
3.要完善全球治理。
(1)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更多的跨国问题。跨国问题越来越多,对各国的影响越来越大。国际社会逐渐意识到,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协商、加强合作。
(2)现阶段全球治理机制存在弊端。传统的全球治理机制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需要加以变革和完善,从而为各国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课堂小结】
【实战演练】
1. 改革开放破除了束缚中国经济的体制性障碍,加入WTO让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更加科学和完善,中国经济迅速走向国际化。中国广阔的市场与强劲的发展成为世界各国投资的沃土,中国科技创新也推动着中国更加深入的融入全球经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的过程表明( )
①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积极参与才能共赢
②市场经济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根本动因
③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和积极推动者
④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国际贸易投资萎缩,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加剧。RCEP历经8年谈判,在当前背景下得以让人们在阴霾中看到光明和希望,表明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是大道、正道,仍然代表世界经济和人类前进的正确方向。这( )
A.启示我们要积极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有利影响
B.说明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和不确定性在同步上升
C.说明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
D.说明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
3. 在新冠病毒感染疫情蔓延和国际局势动荡的背景下,中欧班列克服多重困难,保持安全稳定运行,有力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截至2022年上半年,中欧班列已通达欧洲24个国家的190多个城市,形成一张贯通亚欧的物流网。中欧班列的“朋友圈”持续扩大。这一成绩的取得( )
①表明我国加大对外投资力度,扩大开放
②表明经济全球化总体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③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增长提供了新动能
④推动国际秩序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 海信、vivo、中国电建、宇通客车……从场馆设施到运动装备,从交通工具到世界杯纪念品,“中国元素”触及卡塔尔世界杯的每一个角落,擦亮了“中国制造”的金字招牌,在世界级的经济赛场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更让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造福世界各国人民。请为这段材料确定一个最合适的主题( )
A.中国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B.中国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贡献者
C.中国坚持先义后利,与各国人民共享机遇
D.中国建设联动型世界经济,凝聚互动合力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各国应该坚持人类优先的理念,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举措,共同把全球市场的蛋糕做大、把全球共享的机制做实、把全球合作的方式做活,共同把经济全球化动力搞得越大越好、阻力搞得越小越好。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方面,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谈谈为了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中国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BACB
5. ①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引导好经济全球化方向,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
②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要建设创新型、开放型、联动型、包容型世界经济。
③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要完善全球治理,遵循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原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