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6.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作用和要求;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措施2.教学难点:我国新型民族关系的特点和形成;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作用和要求[知识清单】1、在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________个民族,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所有民族凝聚形成的命运共同体。2、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民族自治地方的________________,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3、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不可分割。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有一部宪法,一个中央政府,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都必须接受________________统辖。4、我国始终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5、民族平等: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只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我国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的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义务。6、民族团结:在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各族人民和谐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民族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7、各民族共同繁荣: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这是由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8、根据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我国实行________________。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________________,依法行使________________的制度。9、我国的民族自制地方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级。自治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在行使一般行政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10、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建设________________,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它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把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的深厚情感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11、我国有多种宗教妥善处理宗教问题,对________________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实行________________,依法管理________________,坚持_______________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________________相适应。12、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公民有________________的自由,也有________________的自由,有信仰________________的自由,也有信仰________________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________________的自由,也有信仰________________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1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我国宪法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________________的支配,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严格禁止境外宗教的渗透和发展,坚决打击________________的传播,严密防范宗教极端行为的发生。1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支持我国宗教坚持________________是引导宗教与________________相适应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宗教,用________________浸润宗教,不断推动我国宗教的____________。【误区提醒】(1)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民族政策。不能混淆两者地位。(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明确两者的政治地位。(3)自治地方分三级: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不是自治地方;自治地方的人大和政府是自治机关,人民法院和检察院、监察委员会不是自治机关。(4)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全面的宗教政策,有利于保障人权,而不是保障公民政治权利,基本人权与政治权利不能混为一谈。(5)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而不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归纳释疑】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民族格局看 多元一体是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各具特色的民族都凝聚在一个统一的命运共同体中。不但要强调“多元”,更要突出“一体”从中央和地方权力划分来看 民族自治地方拥有一定的自治权。但无主权,在国际交往中,我国的主权由中央政府统一行使中国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有一部宪法,一个中央政府。民族自治地方与一般行政区地方都属于我国地方行政区域,都必须接受中央政府统辖2.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内涵:前提、基础 国家统一思想基础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治核心 自治权(拥有一定自治权,特别行政区拥有高度自治权)自治地方 自治区、州、县自治机关 自治地方的人大和政府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必要性 历史依据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现实依据 “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重要性 地位 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意义 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是民族复兴的重要保证【时政术语】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有多个显著优势,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1.如何处理民族问题:根本保障 党的领导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方针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民族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依法治国 依靠法律保障民族团结,坚持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民族与宗教 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2.关于宗教工作的认识误区:(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能认为就是鼓励公民信教。对全体公民进行唯物主义、无神论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二者不矛盾。(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不能认为就是限制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政府只有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打击非法宗教活动,才能保护合法的宗教活动,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并不是要阻止宗教界开展对外交往,而是强调我国的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4)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能认为宗教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宗教在本质上仍然是唯心的。(5)共产党员不能信教,是由其唯物主义指导思想决定的。这不是对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限定。【时政术语】坚持大统战工作格局之宗教关系宗教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宗教工作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关系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关系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促进宗教关系和谐,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小试牛刀】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发展了56个民族多元一体、交织交融的融洽民族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势充分发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牢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必须 ( )①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②贯彻民族政策,确保民族区域的高度自治③促进民族团结,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④消除民族差异,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0·全国Ⅲ卷)2019年,中央财政通过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以及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等相关财政转移支付,支持加强民族语言文字出版能力建设,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中央财政支持 ( )①旨在推动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②凸显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③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④体现了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原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019年9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完善差别化的区域政策,优化转移支付和对口支援机制,实施好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兴边富民行动等规划,谋划好“十四五”时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由此可见 ( )①我国协调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与国家的整体利益②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社会稳定的前提③我国保障少数民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④我国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近年来,宁夏各地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广泛开展“知大局、守规矩,起作用”“看宁夏,知宁夏,爱宁夏”“念好两本经,再作新贡献”等主题教育活动,举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比赛。在这些活动中,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与宗教活动实现了有机融合。这启示我们( )①要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②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③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正在逐步转变④必须重视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积极作用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易错提示】1、我国形成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新型民族关系。( )× 解析: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2、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 解析:我国个民族自治地方享有一定的自治权。特别行政区才享有高度的自治权。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民族地区根本的政治制度。( )× 解析: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的政治制度。4、民族团结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 )× 解析:国家统一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5、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和人民法院。( )× 解析: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6、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逐步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 )√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解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8、只有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9、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 解析: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宗教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不可能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10、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要努力把宗教教义同中华文化相融合。√ 解析:引导与推进宗教教义与中华文化的进一步相融合,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不仅符合宗教入华以来传承与发展的历史规律,也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重要途径。1-4BBBD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